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活力(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活力(小说)


作者:张民胜 秀才,1047.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7发表时间:2013-05-13 20:31:12
摘要:1979年,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从五十年代确立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的集体劳动生产模式(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被人们以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生产模式取代。农村又回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一家一户劳作模式。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1979年,中国农村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从五十年代确立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的集体劳动生产模式(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被人们以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生产模式取代。农村又回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一家一户劳作模式。这次变革首要问题就是将集体的土地、山林、牲口和生产工具如何分配给社员。
   磨岔沟六队人开会,研究了分地方案,沿河沟平地按每亩八百斤计算产量,算一等地;地势稍微高一点的,算二等地,亩产五百斤;坡地算三等地,亩产三百斤。将所有的地换算成产量后,按现有人口平均产量,一等地占产量三成,二等地占产量四成,三等地占产量三成。通过换算,每人承包的产量确定八百七十斤,剩余部分作为提留机动地。方案确定后,很快就落实到地上,一等地每人按四分划,二等地每人五分,三等地一亩,根据产量和个人意愿调配。不管大人小孩,每人都有九分平地,一亩坡地。平地拉绳量,坡地拿眼看。有的人家在调配时,要二等地,估产低,面积大。当然分地时,是采取抓阄的办法,不允许挑拣。调配时,各家可以协商。抓阄,在集体分配中,使用时间很长,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则,一般不会发生争议,且对产生的结果也容易接受。以前分粮时,给谁家先分,谁家后分,都是抓阄来决定的。不管你是谁,抓阄就定了顺序。现在分地,也这样。
   分地后,紧接着就是分牲口。当时生产队的的牲口只有牛,有大有小,情况不一。牲口没法按人分,没有那么多牛。商议结果,按户分。每一户人口又不等,又把户分成大户小户。六人以上算大户,每户可分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
   当时有八家符合大户条件,然而只有七头母牛带牛犊,最后又挑出一头怀孕的乳牛,口轻,顶两头。八户人家抓阄,牵回了牛。四到六口人家分一头牛,三口以下人家两家分一头牛。两家分一头牛的,分给乳牛,等下了牛犊,两家再分。有四户分了两头牛。
   剩下的十二户抓阄,牛先编号,阄和牛号对应。那些人家都希望能抓到乳牛,过两年就下小牛。抓阄时,各家都来了当家的人,有的家还来了几个人。大户人没有悬念,两土牛,大牛是乳牛,小牛无论公母都无所谓。反正大牛还会下牛仔的。只有哪一个怀孕乳牛顶两头牛的,人们希望抓到她,又不希望抓到她。希望的人想,这头牛以前没下过牛犊,口轻,分到后几年,就会下几个牛崽,家里的牛就多了。人们又不免担心,这头牛肚子里的牛娃已算一个数了,不知道能否顺利产下。肚子里的货是个啥东西,是死是活,也难料定。中户人家现在很纠结,抓到犍牛,只能犁地,不能下崽,以后还要想办法。最好是抓到乳牛,既能犁地,又能下崽,两全其美。
   阄作好了,让大家抓。男人的手在抖。李老二家里五口人,能分一头牛。李老二手抖得厉害。他喊娃他妈,叫婆娘抓。婆娘过来,也不敢抓。
   婆娘问:“娃他大,你抖啥?”
   李老二说:“害怕运气不好,拉回犍牛。还是你抓吧。”
   婆娘说:“那我抓了犍牛,咋办?”李老二说:“那我就把牛巴割了,给你凉拌。”
   老婆说:“说的啥话。那咋不把你的东西割了呢。牛的东西还壮阳,抓了犍牛给你熬壮阳汤。”
   有人起哄:“嫂子,抓了犍牛,给你犁地刚合适。”
   婆娘说:“我抓了犍牛,叫他专门给你婆娘犁地。你抓了乳牛,你用更合适。”人们尽管在开玩笑,但心里并不轻松。李老二到底还是让婆娘抓阄了,那样如果抓了犍牛,婆娘不会骂他了。
   十二家人各怀心事,抓了阄。十二头牛有了主家,高兴的高兴,忧愁的忧愁。七头乳牛,五头犍牛,将十二家人分成了两拨。七家欢笑,五家哀叹。李老二的婆娘抓了一头犍牛,还是没骟的种牛。李老二在前边拉,婆娘在后边赶。牛撒尿,把家具伸出来,有二尺多长,象小孩的胳膊一样,牛回过头舔。婆娘又羞又气,拿树条打牛的家具,说:“不要脸的,想咥活,你咋不到别家去呢。”牛叫了一声,收进那长长的家具。婆娘又打了一棍,说:“以前在集体,你想弄谁就弄谁。现在到了我家,就由不得你了。以后不给钱,就不准给别的乳牛搭圈。”
   李老二在前面走,听了婆娘的话,嘿嘿笑了。
   婆娘说:“你笑啥?”
   男人说:“那是牛,你管得住?”
   婆娘说:“咋管不住?我们把他关进圈里,他们那些乳牛跑圈,不给钱就不让两头牛关在一起,看它咋交配?看那些乳牛咋下牛娃?”
   婆娘说:“人和牲口不一样。男人嫖婆娘,要给婆娘钱。牲口里边,公少母多。人们还把有些公的阉了,能配种的就很少了。配种就要给钱。你没见沟口的周家,喂了一头角猪(方言,公猪,配种用),每次都收钱。牛在集体,我们管不上,现在分给我们家,就管的着。不给钱,就不能让他乱日。”
   李老二说:“也是。我们要发财了。就这么定了。一次三元。”两口子刚才还垂头丧气,现在发现可以挣钱,喜笑颜开。
   李老二说:“当牛真好,既能干事,还能挣钱。我要是一头牛,该多好。”
   婆娘说:“想得美。你要是一头犍牛,可能还不到一岁,还不知道干事时就被骟了。咥活还要有咥活的命。”
   李老二想想说:“也对。自己要是牛,也许早就被阉了。还是做人好。”
   婆娘说:“听说要计划生育,给女的结扎,给男的做手术,估计也就和劁猪骟牛差不多。到时把你骟了,看你还骚情不?”
   李老二说:“早都骚情过了,现在骟不骟没有啥。”
   两口子一路说笑回家了,他们把牛拴在磨棚里。刚分牛,许多人家里还没有牛圈,只得先把牛拉回家,以后再作打算。
   山林和生产农具的分配就相对简单了。队里选出几个办事公道的人,估测面积,再根据山上树的生长情况及阴阳位置,就近划给社员,以沟或者梁为界。集体的生产工具里,打麦机不分,其他的农具就搭配开,一家分得几样。分到钎子的,就不得分锤,分到犁的,就分不到耙,反正不得齐全。实在没法分了,就作个价,谁要谁掏钱。地和牛是大事,其他的只要不是差的太多,也就马马虎虎了。当时负责这事的群众代表说:“分田划地,宜粗不宜细。认真了,就划不下去。”
   分了地,分了牛,人们一下子忙碌了。过去那种“上工一阵风,干活磨洋工”的状态一下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无论是大人小孩,还是大脚小脚,都到地里干活,许多在生产队时不能挣工分的人,现在也走到田间,开始劳动。男人扶犁播种,女人就打胡基(方言,板结的土块),老人捡石头,小孩拔草,一家人都忙的不亦乐乎。
   人们明白,只有懒人,没有懒地,一分耕耘才有一份收获。过去混集体,现在再混,那就是混自己。尽管分牛时,有的人家抓阄不理想,但那种不愉快很短时间就过去了。毕竟分到了地和牛,那是很大的一笔财产。现在自主劳动,没了队长的吆喝,人们更自觉了。劳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心情更愉快了。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又焕发了新的活力。
  

共 27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对联产承包到户的分配描述,说明了当时人们的喜悦心情和对改革的期盼。故事短小简单,但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改革是顺应民心的,使得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人们对未来更是充满了希望。【编辑:冯学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兔木灵        2013-05-14 05:46:48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是一项十分重大的改革措施,这项改革使广大农民摆脱了束缚,焕发了活力。这场改革的细微处就在民胜的笔下,就在这篇短文中得到展现。以往人们提到改革时都是一些理论的概念的东西,在这里我们才看到了改革在生活中是怎样进行的。那个时代的背景、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游戏规则”都在这篇短文里。这篇时代性很强的短文,内涵非常丰富,应该有理由建议加精共赏。【编辑 兔木灵】
卯生东方,松柏青长
2 楼        文友:伊蕊        2013-05-14 06:59:08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丰厚,农村首先进入改革的浪潮,如今的改革也深深的触动着农村,人勤地不懒,这是庄稼人的天职,也就是说地不养懒人。小说中的人和事都体现了那个时代里,人们对土地改革的向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走向新形式发展新农村的开端,而今,我们也看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学习!支持推荐!
时光里流淌着的是故事的足迹。
3 楼        文友:张民胜        2013-05-14 08:15:42
  感谢编辑和各位文友文的关注,谢谢!
执业律师,业余作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