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沉重的坚守(小说)

精品 沉重的坚守(小说)


作者:莫文毅 布衣,14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2发表时间:2013-05-15 08:05:15


   1
  
   周老师说是自己害死了那名女生,这件事就像毒瘤一样困扰他的一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20出头的周一翔师范毕业,县教育局一纸命令,将他分配到了兴风镇最为边远的村校——布音小学任教。
   由于边远落后,布音小学建校20多年来,上级还从未安排一名正式师范毕业的老师去任教过,只能由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的当地人任民办教师,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每年能考上初中的学生寥寥无几。
   学校不过是一排陈旧的瓦房,共有五间,五个年级。已提前为周老师腾出一间教室作为宿舍,虽然简陋,但已作了一番精心布置:墙壁重新粉刷,地板平整硬化,几大块木板将房间一分为二,里间是卧室兼办公室,外间为厨房。
   出于对毕业班教学质量严格把关考虑,其他几位老师众口一词地同意,将毕业班教学重任交给初生牛犊、血气方刚的周老师。这样,周老师除了担任五年级语文和数学的教学工作兼班主任外,还要上全校的音乐、美术以及体育,整天忙得像个不断被抽打的陀螺一样,停不下来。
   周老师的到来,为整个学校注入了一股全新的血液,他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其他几位同事的老师,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均能在周老师这里一一得到圆满的解决。厌学情绪较重的学生也逐渐被激活了起来,五年级的卢小佳,即村支书的孙女就是其中一个。
   五年级有个女生叫卢文倩,在去年的小考中,以仅低于录取线3分的微弱劣势,被中学拒之门外。今年,卢文倩选择了复读,也是去年小考落榜后唯一补习的女生。一同前来补习的还有两个男生。其余的落榜生,大多回家务农。山里的孩子入学晚,加之普遍有留级现象,一部分学生念完小学考不上初中,便早早谈婚论嫁了。这一现象,让大不了学生几岁的周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博学多才的周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在课堂上不清楚的地方,课后纷纷找他解答。
   五年级27名同学当中,家离学校最近的,要数卢文倩了。因此,卢文倩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几乎从来不在白天向周老师请教过,因为她知道,白天要问周老师的同学已经太多,不忍心看到周老师无暇休息。
  
   2
   一转眼,到了下学期,毕业班同学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卢文倩请教周老师也更勤了,原来每星期两三次,现在几乎每晚必来。一天晚上,周老师辅导卢文倩几道数学题,不知不觉,时间来到凌晨一点多。
   周老师说:“夜深了,你自个回去老师不放心,走,老师送你!”
   卢文倩说:“老师为了辅导我,熬夜这么深,还要送我回去,那多不好意思啊!再说了,我家这么近,走两步就到了,没事的,老师您快休息吧!”
   “不行,老师还是有点不放心,别说那么多了,咱们走吧!”
   卢文倩和周老师刚走过操场,前方突然闪过一个黑影,吓得卢文倩打了一个寒颤。
   “嘿嘿,月光好美啊!二位上哪浪漫去——?”那人嬉皮赖脸地说。
   “田应阳?怎么是你呀?”卢文倩一听声音立刻辨认出那人来了。
   “怎么?坏了你们的好事了吧?屋里卿卿我我,还嫌不尽兴,趁大伙睡了,又到月光下漫步?”
   “田应阳,你胡说什么呀?我来请教周老师学习问题,夜深了,我一个人回去,周老师不放心……”
   “学习问题?谁相信呀,干嘛偏要夜晚来请教?小小屋子,孤男寡女,我看是恋爱问题吧!”
   “除了纯粹的学习问题,我们之间再没有任何别的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信不信由你!”卢文倩白了田应阳一眼,扭身而去。
   “卢文倩是我女朋友,我们相好快两年了,约定去年腊月结婚的,可后来她却变卦了。实不相瞒,我都观察你们好长时间了,只是一时半会抓不着把柄,只好忍气吞声。没料到,今晚在这让我逮了个正着。周老师,你是有文化的人,你这么做将意味着什么,你心里一定很清楚。我是个粗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但今儿只想给你敲一下警钟,你就好自为之吧!”田应阳“哼”的一声,将指间的烟头狠狠砸在地上,愤然离去。
   插不上半句话的周老师愣在那里,沉思良久,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踱回屋里。这一夜,周老师的脑海如灌五味杂陈,彻夜不成眠。
   约摸两个星期过去了,一切平静如旧。卢文倩依然晚饭过后来请教周老师,周老师依然进行耐心的辅导。
   六月的天气酷热难耐。一天上午,刚上第三节课,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雨倾盆而下,直到放学才渐渐停歇。
   周老师回到宿舍,眼前惨烈的一幕让他惊呆了:蚊帐原本是用两根竹竿穿挂起来的,现在靠外的那一根已经横垂了下来,床上满是泥水,地面一片汪洋!
   周老师下意识地仰望了一下屋顶,赫然发现有一处瓦片已经明显移位,巴掌大的瓦洞将亮光投射进来!
   当下正是汛期,瓦洞得立马堵上。周老师火速去找卢支书。
   “卢支书,不好了,我宿舍漏雨,想跟您借梯子用一下!”
   “什么?你宿舍漏雨?开学前咱刚将瓦片翻修过的呀!走,我这就去修补!”
   卢支书发现,那个瓦洞不偏不倚,正对着周老师的床铺,而从瓦片平行移位的征状来看,显然是人为因素!
   谁干的勾当呢?
   当天晚上,自己的孙女直言禀报:“爷爷,这事正是田应阳干的!昨晚,我亲眼看见田应阳双手抡起长长的一根竹竿,在周老师的屋顶上乱捅了一阵。今天早上,周老师宿舍灌进了那么多的泥水,就是田应阳干的好事!”
   卢支书愤愤地说:“哦——原来是那家伙?明天我找他算账去!”
   第二天一大早,卢支书走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去找田应阳。可是,隔壁田大叔告知,前天晚上到现在,田应阳一直没有回来过。
  
   3
   时光飞逝,小考结束了。周老师艰辛的付出迎来了喜人的成绩:27名毕业生,除3人落榜外,其余24人都拿到了录取通知。而卢文倩总分跻身全县前20名,位居全镇第一。周老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和村民更大的爱戴与支持。
   进入中学之后的卢文倩,第一个周末回来,又将一大堆学习问题试着向周老师请教。没料到,周老师对于中学知识的解释竟是那么精辟而透彻!
   每逢周末,只要周老师不回去,卢文倩都要去请教学习问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再一次激起田应阳对周老师的憎恨。
   一天傍晚,周老师去看望一名生病的学生回来,路过一片竹林时,前方突然窜出一个人影,左手叉腰,右手持一截木棍,两腿叉开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横在路中央。
   来者不善,这人正是田应阳。
   “姓周的,咱们又见面了,你小子能干,有福分啊!村里个个敬重你,可我偏跟你过不去,为啥?不就是因为你的出现,我的婚事都给吹了!去年,卢文倩作为你的学生,晚上去找你,我恨之入骨,一忍再忍,希望她毕业了就不再去找你。可万万没想到,上了中学她还要去找你,我岂能咽下这口气?”说着,田应阳手中的木棍在青石板上狠狠敲了两下。
   “你都猜到了吧?捅屋顶的事正是老子干的,目的就是要给你一点颜色看看,以收敛收敛自己的行为。谁知,你他妈的吃豹子胆了,竟没当回事。今天,老子倒要看看,谁更厉害!”话音刚落,田应阳手中的木棍“呼”的一声,横扫了过来。
   周老师见势不妙,拔腿就跑。然而,周老师是穿着一双长筒雨靴去家访回来的,哪能疾速奔跑?
   田应阳显然有备而来,他穿的是一双轻巧的网球鞋,脚下生风,奋力追击。
   危难关头,更为不幸的事偏发生了:跑不出20米远,周老师被一根青藤绊住了左腿,摔倒在地,顿时,下巴、手掌鲜血直流。
   田应阳冲上来,不顾周老师已经受伤的惨状,高高挥起木棍,朝周老师的腿部狠狠痛打。
   田应阳撕心裂肺地嚎叫:“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了也不解恨!”
   两分钟后,黑压压的牛群来了,身后是赶牛归来的几个村民。田应阳见势头不对,慌忙地把木棍扔进河里,逃之夭夭。
   血淋淋的这一幕,吓得那几个村民傻了眼。他们立即搀扶周老师,背起来,匆匆往家赶。
   大家把周老师平放床上,村医马上忙碌起来。撩开周老师的裤管,大家惊奇地发现,大腿和膝盖布满伤痕,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村医能够做到的,只是对伤口进行一些简单的清理和包扎。毕竟伤势严重,第二天,村民们将周老师送到了镇卫生院。
   周老师被殴打致伤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卢文倩那里。一放早学,卢文倩顾不上吃饭,急匆匆赶往医院。
   看到病房里伤痕累累的周老师,卢文倩泣不成声:“是我害了您呀,周老师,我对不住您!”
   由于触犯故意伤害罪,田应阳已被判处两年监禁。
   出狱后的田应阳得知,近两年来,卢文倩仍经常去找周老师,于是,非但没有悔改过去的暴行,还扬言伺机再次收拾周老师。
   一天下午,周老师正在给一、二年级复式班学生上音乐课。田应阳杀气腾腾地跨进了教室,未等周老师反应过来,一双粗黑的大手已经紧紧地揪住了自己的衣领。
   田应阳高扬粗红的脖子,恶狠狠地说:“你小子也太不识抬举了吧?当初老子饶你不死,你却‘狗改不了吃屎的本性’,还要跟卢文倩来往,真他妈的‘不见棺材不掉泪’啊!你小子给我听清楚了:限你三天之内,给我滚,永远不要再让我看见,否则,老子不但废了你,还要收拾你全家人!”说着,田应阳推开周老师的衣领,身子一扭,扬长而去。
  
   4
   卢文倩周末回来,从小弟妹们那获悉,田应阳又来学校威胁过周老师。而这一次,丧心病狂的田应阳,嚣张的气焰令卢文倩不寒而栗!
   这一夜,卢文倩一反常态,晚饭过后,并没有带着中学课本再去周老师的宿舍。她静静地躺在床上,脑海中掠过一阵阵自责的波澜:因为自己,周老师蒙受那么多凌辱和伤害;因为自己,周老师遭到恐吓与威胁,还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自己有幸得到了周老师的栽培,而要是周老师走了,小弟妹们可怎么办?想到这些,卢文倩心如刀绞,夜不能寐。末了,一种可怕的念头自心底蔓延开来,如排山倒海,冲击着卢文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
   第二天,人们推开房门,蓦然看到惨烈的一幕:侧卧在床的卢文倩,面色煞白,口吐白沫,一瓶所剩无几的甲胺磷农药斜靠枕边。书桌上,墨水瓶下方压着一张折成正方形的纸条,上面写道:
   请原谅我这样不辞而别!咱村太贫穷太落后了,周老师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周老师的谆谆教诲,我没齿不忘;因为我而使周老师蒙受太多的委屈与伤害,我深感愧疚。之所以学习方面我格外的努力,那是因为我有个愿望:争取考上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接过周老师的教鞭,好让周老师尽快安心地离开这里。毕竟,这里实在是太苦了。尽管周老师深爱这片土地,可我们总不能奢望周老师在这里耗费太多宝贵的青春呀!然而事与愿违,我的心愿注定要破灭了,希望弟妹们加倍努力,有朝一日,替我实现吧!
   悄无声息地,卢文倩走了。十恶不赦的田应阳,仿佛从人间蒸发似的,杳无音讯。
   平静中忙碌的日子,周老师送走的毕业生一届又一届,教学质量一届比一届优秀。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弟子,多年之后次第成才:有知识分子,有商界精英,甚至不乏政坛新秀。现任县交通局局长的卢兆光,正是周老师当年的学生。
   在卢兆光的牵头下,布音村公路开工庆典仪式如期举行。整整两年之后,一条绵延近20公里的水泥路,将布音村与山外缤纷的世界成功对接,漫漫赶集路上,祖祖辈辈肩挑马驮的生动画卷,永远定格在人们刻骨铭心的回忆中。
   道路通车了,学校建设紧随其后。教学楼、宿舍楼相继拔地而起,各功能室一应俱全。校门、围墙、篮球场、升旗台及绿化带等也陆续竣工。布音小学,今非昔比!
   卢文倩当初的遗愿眼看就要变成现实:在后来的毕业生中,陆续有人考上师范,毕业后主动请缨回到家乡任教,可他们先后接过的是那几位民办教师手中的教鞭;慧眼识珠的教育局局长几番下文,欲将周老师调往镇中心小学甚至县城学校。周老师却不以为然,执意继续留下。
   周老师与布音村不舍的情结,源于全体村民对他的拥戴。谁家杀猪宰鸭了,不忘周老师;逢年过节,一个个争先恐后恭请周老师;春节后的腊肉,端午节的粽子,挂满周老师的厨房;寻常日子里的柴米蔬菜,自有人欣然送来……
   岁月悠悠。年逾花甲的周老师已达到退休年龄,可执拗的他却说:“我眼不花,耳不聋,身板还硬朗着呢。我要延期退休,再干它几年!”
   从青春美少年到鬓发染白霜,花样的年华全洒向山旮旯,个中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
   有人私下里问道:“周老师,您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周老师的回答令人惊讶:“我无端害死了自己的一个学生!”
   “卢文倩服毒自尽,跟您没有任何关联的呀,要怪也只能怪田应阳啊!”
   “不,不,是我的疏忽与失职,她才死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不肯原谅我自己。我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坚守在这里,默默地教书育人;每一年清明节,我都要先去卢文倩的坟前燃纸焚香,再回去祭扫自己的先祖。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觉得好受些!”
   如今,坐落于半山腰上绿树掩映的布音小学,一位精神矍铄的人民老教师,闪动佝偻的身影,不停地忙碌着,宛如一朵盛开的硕大的牡丹,永不凋谢,分外妖娆。
  

共 52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外国有句谚语:建立一所学校,就是拆除一座监狱。因为,在教育缺失的地方,愚昧与无知便横行霸道。小说中的周老师和学生卢文倩便是这种愚昧与无知的受害者——从教者的路步履维艰,求学者的路坎坷不平。晗夫曾在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任教过,其中的甘苦非常人所能理解。朴实的乡亲,令人感动。但,落后与愚顽,僵化与保守一度深深刺痛着我的神经。所以,对于小说中的周老师,我感同身受。使命与责任让他心无旁骛,杜绝一切私心杂念,拒绝一切利益的诱惑,痴心不改,心如止水,且无怨无悔。周老师是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杰出代表。他扎根山区,一尘不染,丹心事教。他以智慧传递智慧,以灵魂塑造灵魂,他的爱潜移默化地投射到了孩子的心灵,卢文倩的遗书是对此最好的解读。小说同时塑造了田应阳这个愚昧自私暴戾无耻的小人形象,无知者无畏,于是,这成为了罪恶的渊薮。田应阳的害人害己给小说增添了悲剧的色彩,但小说最后卢兆光的感恩回报以及诸多学子的回乡执教给了读者欣慰,也使得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知识改变人,读书让我们有尊严地活着。小说写出了乡村教师的艰难和教育者的沉重,同时,也弘扬了敬岗爱业,教书育人的孺子牛精神,带给读者的是感叹,更是感动。推荐。【编辑:晗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5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晗夫        2013-05-15 08:23:12
  粉笔一支写春秋,两袖清风不为愁。莫道门前车马稀,桃荣李秀胜封侯。这是对以周老师为代表的乡村教师的劝慰与讴赞。小说在悲与喜的交融里,解读了作者的这种情怀,有赞誉,也有鞭挞。
烛照现实,光暖人生;如剑如戟,直刺黑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