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走过罗布泊(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走过罗布泊(短篇小说)


作者:蔡猜 秀才,111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66发表时间:2013-05-15 19:48:39


   李霞走后,罗中就埋头准备徒步旅行的事。
   他一边准备旅行中的必备品,一边开始体能训练。要买的东西真不少,包括针线,药品,还有生活日用品,毛巾和牙刷之类的东西。还有一根箫,那是他到哪儿都带在身边的宝贝。李霞喜欢管弦乐,李霞开始送给他吹着玩。后来,罗中渐渐也喜欢那声音。所以,他经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吹一支调子出来。李霞喜欢听音乐,一有音乐响起,她就特别安静。她静静聆听的时候,像只可爱小猫小狗一样,把身体倦缩起来。那样子像在打盹,又像痴迷到了入神。
   李霞走了,她嫁给了一个华裔。李霞等了罗中三年,罗中还是没离成婚。这三年中事情到出了不少。罗中的父亲因为儿子要离婚,打了从小当成掌上明珠的儿子一个耳光。母亲从此一病不起,直到半年前,离开了罗中和他的父亲。
   罗中在失去母亲后,就觉得更加孤单了。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人,就像一缕阳光无声无息地照在他的身上一样。他吃完晚饭后,母亲收拾完厨房,就会泡好一杯茶,还准备一包饼干,放在他的书桌前。只要想到母亲,他就会情不自禁流下泪来。母亲死后,阳光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女人,为他泡过一杯茶。所以,对于母亲的思念和内疚,别人是无法理解的。如果说还有谁能了解,那就只有李霞。也因为李霞太了解他,所以李霞也走了。她受不了罗中那凄楚的眼神,那眼神像一把利刃,能把人的怨恨和所有愤懑都削弱,最后只剩下隐隐的痛,痛得直透脊梁上的每一根肋骨。
   罗中坐上火车,火车里播放着一首老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三毛的故乡情结,在那缓缓的曲子里流淌了出来。罗中在仔细听着这首歌,而且是用心地听。车上的人有忧伤,有兴奋,但大多是平和的。只有罗中,他带着一身的霜气,把自己团团围住,带着一颗冰封的心旅行。犹如三毛的流浪一样,漫无目的。三毛对远方充满了希望和向往,罗中的流浪是因为希望已经熄灭,他是背着一身的无奈而走的。
   李霞远嫁他国,为的就是今生今世再也不愿与他见面了。不给他一丝一毫的希望。
   罗中抛下了还上幼儿园的孩子,抛下了仍然处于孤独愁绪中的父亲,抛下了一个跟他一样处于痛苦中的妻子,义无反顾地走向他为自己设定的那个高度,他要去挑战生命的极限。他要知道生命之外有些什么?生命存在的价值?许许多多的问题。而那些问题都是他表面的一个借口,事实是他要逃离,逃离自己的失败,他不敢面对失败,就算失败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当然,也可以说他在勇敢地前行。他要去的地方人烟稀少,前行意味着严寒以及死亡。他要与严寒搏击。他不知道最后是生命输于严寒,还是严寒输于生命。但他知道他要走出去,走出去是积极的,不走出去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抗争,与这个凡尘俗世,与他自己抗争。
   生命的意义在无形中超越了一个空间。一扇门就这样紧紧地关闭了。
   火车到达新疆后,罗中搭坐大巴去往罗布泊附近的中转站。对他来说,新疆是不构成恐惧的,他只想一个人走进无边的沙漠里,走进了深不见底的罗布泊。这一片茫茫的荒原,深藏着无数未解之迷。神秘的干尸,楼兰的美女,都像一只张开了血盆大口的怪兽,等待着他走进去。如果是别人,一定要担忧。可他是罗中,因为他不愿意走出心所界定的范畴,所以才走进了罗布泊。只有走进了罗布泊,他才开始心安,开始像走向阳光里一样,心平气和。
   罗中走进沙漠不是为了搞研究。他在出发前,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走进去,走进沙漠看一看,对其它的不可抗性都没考虑。为什么?他已经不想说什么了,他只想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在这个世界上,他爱的人走了,最爱他的人也走了,自己开始讨厌自己,他想离开自己,走得无踪无迹。
   罗中的心态有点儿像个孩子,有点儿任性,有点无所谓。离家的路越长,他越感到轻松和快乐。似乎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在三十五岁以前的罗中。他已经忘记了所有的不快乐,有时像得了健忘症一样。于是,在一种幼稚的心态下,他看到的任何平常的举动,都会被深深感动。他让自己超越在生命之上。任何美景都能组成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是,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心里。
   有一点是肯定的,沙漠里的日子,是非常的寂寞的,但他却没有遭遇到任何危险。在那种漫长的孤独中,还真让他产生出一种小小的期盼,哪怕是见到一颗小树,一只小马,或者在天空里飞过的一只鹰。渐渐地,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活得越来越生机盎然,脚步越来越健毅,心中的迷在慢慢解开,思想越来越丰富。他甚至在看到胡扬木时,能闻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雾气。
   在多彩的江南,他眼中的色彩都已经褪尽。
   而在黄沙漫漫的楼兰遗址上,他好像看到了彩纱纷飞的柔美舞姿,好像听到了激烈的鼓声。原来,荒漠上的生命力是这样的强盛。在某一个早晨,他还看到了一场为他一个人展览的海市蜃楼,再也没有一张幕,会这样铺天盖地,只为他罗中一个人,第二次展开在生命的历程中。他拾起了一些好奇,一些疑惑。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些好奇和疑惑,竟能把他从一种无形的绝境中拯救出来。从此,生命的颜色恢复了,而且,他也找到了走出罗布泊的那条古道。
   大漠的清贫,印进了他脑海。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仅仅是衣食无忧。简单中深藏着哲理。快乐,只为得到一点食物,还有唱了一支美妙的歌。他的痛苦就是这样慢慢淡化的。看到别人的贫困,他的内心的善良开始萌芽,开始升华。文字在他笔下跳了出来,他甚至在某一阶段会忘了对母亲的思念,还有对李霞的恨。
   一旦投入到创作中,就是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埋头工作。只要有文字,就有永远忙不完的事情,他就会孜孜不倦地钻进去。文字像个亲人,像母亲,更像李霞,终日陪伴着他,不离左右。
   因为他看到,每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游走着一个不同的灵魂,在向着茫茫苍穹,倾吐心声,而他就是那个忠实的听众。
   二
   有一天,他收到了夏蔷的信,信里是她写的散文。
   文章通篇都有一种苦涩在里面,文字却非常简单,质朴。看得出,这样的文字是个门外汉编撰的。没有技巧,没有精彩的表现力。但罗中却放不下了,那些文字中有两个字,真挚。他真担心那个远方的生命,似乎一不小心,那个生命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就像从没来过一样。
   可他现在明明端着那颗脆弱的心脏。那些字是夏蔷的脉搏,他像大夫一样,搭着她的脉,验证着病人的状态。罗中把完脉便开始担心,那种心态他太清楚了,和他当初跨出家门,走进罗布泊是那么的相似。罗布泊是个死亡之海,罗中能走出来是个奇迹。在今天,罗中面对当时自己的那种想法和举动时,都心有余悸,不得不在内心承认,那是件非常鲁莽的事。
   他犹豫了一下之后,拔响了那个信封下方的电话号码。
   “喂”一个温柔得像能把世间万物都能轻轻碾碎的声音传过来。那是一个让人害怕的声音。罗中从没怕过什么,在沙漠上有毒蛇,还有狼,甚至时刻面临着死亡。一切都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的东西,都没让他害怕。可这个软绵绵的声音,让他担心,他甚至能嗅到,那语气中一顿的犹豫。犹豫的背后,是对生活的绝望。
   你好,我是罗中,谢谢你的信任,把你的稿子寄给我。
   你好,我、我。夏蔷显然没有想到,罗中会给他来电话。
   罗中说,你的想像力蛮丰富的,但事实不像你说的那样。
   嗯,我知道,文字只是我的一个希望一个寄托而已。
   有希望就行,你以后有稿子再寄给我。
   夏蔷的声音慢慢有了生机,因为听到罗中说看了她的小说。听到罗中的鼓励后,罗中在电话中听到了两个很短暂的笑声。罗中也笑了,在电话里。那是他由衷的笑。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相同的生命存在,他肯定会格外关注。
   夏蔷没有想到罗中会给他打电话,她整整兴奋了好几天。罗中说你多看点名著,看点儿国际上得奖的大片。不用多,只要重复地看,慢慢就能领会其中的奥妙了。
   双休日,夏蔷从书店里抱回了一大捧的名著回来啃。她是个内向的女人,是那种不想伤害任何生命的女人。这个世界就这样,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单位里,她因为不会奉承,总是被人挤兑。她很委屈,自己那么认真的工作,而且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却还是受人欺负。她不喜欢跟人诉说,也不喜欢在背后搬弄事非。所以,她就把内心的苦闷,演变成文字,写散文成了发泄的好方式。写多了,看看也蛮像样子的,就从报刊上抄了个地址,把文章寄给报社。
   他的爱人对于她埋头文字,非常反感。他们俩都无法理解对方,慢慢地,从不理解到隔阂,到最后,两个人有了那种陌生人的感觉。怪谁呢,谁也没错,可两个人又都有错,只是谁也不承认,不妥协。
   夏蔷养了一棵兰花,她每个星期都浇两次水,平时搁置在阳台上,开花的时候,她把花抱进屋子,爱人看了漂亮,主动给花浇了两次水。夏蔷说我已经浇过了,多浇水也会死的。平时你不管它,看它开花了,有兴致给它浇点水,不开花,你就任它在阳台上风吹日晒。说这句话时,夏蔷想哭,但她忍住了。
   现在,夏蔷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罗中,她的眼前像出现了希望,他们的友谊与日俱增。
   最开心的就是能和罗中通电话。罗中在说再见之前,一定会说你多保重,这让夏蔷感觉很温暖。他们的交流,每次都非常欢快,就像一支轻松的小夜曲。只是她有点纳闷,罗中有许多时候,都在潜心搞他的创作,好像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三
   罗中的工作很忙碌,要看许多稿件。他空余时,还要自己创作一些作品。但近几年来,他热衷于看一些大片名片。
   罗中看完《钢琴师》这部灰色电影,心情显得异常沉重。关掉播放器后,那琴声还一直不断在脑海里奏响。比起电影中的钢琴师,他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那些在死亡的阴影笼罩下的日子,一个人就像一只蚂蚁一样,微不足道。战争是可耻的,而那些政治家还在不厌其烦地策划着,他们就像一个个长不大的顽童,在草堆上放火玩。
   人到中年,各种想法都已经比较理智了。作为一个作家,他知道要用一个什么样的胸怀,来辩证地看待所有的事情。
   有时候,他也幻想有次浪漫的艳遇,可当那些女人款款走来,脸上开始露出甜美的笑容后,他马上就会反胃,马上就会讨厌那些女人。越是漂亮的女人,他越是表现得厌恶。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总是借口离开。后来,周围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不能开玩笑的人。他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傻傻地吹那支没什么生机的箫。箫是他的心爱之物,而且不许别人碰一下。那个宝贝,整天挂在他的床头。
   罗中记得非常清楚,因为他说了一声萧的声音真好听,李霞就拉着他去琴行给他买箫的事。他一路上告诉她,我只是说说而已,我这个年纪了,还能学会吗?
   李霞肯定地告诉他,能。
   李霞在一大堆的竹子里挑出这支箫,是因为这支箫的声音是所有箫里最透的一支。她说你一定能学会,如果学不会,那它就是一个留念的东西了。罗中当时没在意,以为李霞说说而已。现在她知道李霞的意思了,如果他能和李霞结婚,那就能学会吹箫。如果不能结婚,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箫是一个纪念,是李霞跟罗中撒的娇,也是她让罗中永远记得她的一个心机。
   罗中曾经在某个晚上,心血来潮地在电话里给夏蔷吹了两个长音。夏蔷一下就猜中了那是箫的声音,这使得罗中心口一紧。他想我这是怎么了,最近老是想吹箫。虽然也不成曲不成调的,但他多多少少在这些年里,已经自己摸索着能连贯地吹几段了。但凡要想到这支箫,都必需是遇上什么特别怄的事。可他现在已经不知道难受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想吹箫。
   他喜欢跟李霞提起母亲,和对母亲的留恋。但他不能跟妻子说,妻子对他的父母非常苛刻。老是说别人家的父母给儿子媳妇戒指、耳环、项链什么的,他们家的父母什么也不肯给。有了孩子后,她又苛求起他的工作,他的报酬。罗中看不起那个女人,他一开始以为可以让她有所改变,可那是他对生活的苛求。他们俩个搀着儿子,日子就这样跌跌撞撞走过来了。但母亲知道,罗中希望挣脱这段婚姻。在他遇到了李霞之后,那种期望就越演越烈。
   如果说他和李霞要谈婚论嫁的话,应当是李霞这边的难度更加高一点。
   阻碍却来自于罗中的父亲,他死也不允许儿子离婚。
   他不仅把儿子打了,知道儿子听母亲的话,硬逼着罗中的母亲求儿子,不要做出这种丢人的事。老两口软硬兼施,使得罗中硬不下心来。自从罗中一出世,他就受到家族中长辈们的宠爱。罗中的母亲由于结婚几年之后才怀的孩子,所以对孩子钟爱有加,冬天怕他着凉,夏天怕他中暑。因此,罗中与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对于任何事情,罗中都愿意听从两位老人家的安排。
   妻子见他动真格的,也不得不陪着小心,不惹他生气了。可罗中还是对她若无其事似的,该吃饭时吃饭,该上班时上班,就是不愿意跟她说一句话。这使她怒火中烧,终于有一天忍不住了,在家大吵大闹一番。说二老向着儿子,做出这种不要脸的事情来也不管管。

共 972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罗中出走罗布泊的缘起写起,简述了得到解脱的过程。而后笔锋一转,夏蔷出场,故事才算入港。夏蔷的文字背后蕴含的绝望,让他有了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文章主副两条线展开,在叙写罗中与夏蔷交谊的同时,穿插入罗中离婚事件的前前后后以及当年进入罗布泊的详细过程。行文曲折有致,情节丰富,内容饱满。作者必有罗布泊的亲身体验,才能带来特殊的阅读感受。罗布泊,生命的禁区。不是谁都有资格染指的。这再次印证了那句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惟此,人生才能丰富,眼界才能宽阔。文末以《华山畿》的凄美故事作结,预示着什么?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有聪明的读者自己去体会了。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编辑:玉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6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枫        2013-05-15 19:58:05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走出的不仅仅是无人区罗布泊,更是自己的心。小说构思精妙,有时候走出困境也许就是换一条路。
2 楼        文友:玉心        2013-05-15 20:05:10
  蔡猜,猜猜,留了个悬念让人猜猜,好让人有个念想。呵呵,感谢蔡猜赐稿!
   文中谈及人处于“空瓶状态”时,心底会更纯粹,更接近赤子状态,更容易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微妙信息。值得注意。我们心中往往装得太满,过于芜杂,心智便容易受蒙蔽,愚钝麻木,对外界事物不敏感。要时时学会清理,学会打扫,让心地纯净,便会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 楼        文友:玉心        2013-05-15 20:26:25
  夏蔷之所以吸引了罗中,是她文字背后隐藏的痛与绝望,恰巧与罗中曾经的心路历程叠合在一处,使之心惊,使之心疼,想要拯救她,正如当年通过出走的艰苦历程拯救了自己一样。“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二人彼此的好感大概也源于此。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5-16 10:29:1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