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感动谁?

编辑推荐 感动谁?


作者:万物生 布衣,11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6发表时间:2013-05-16 19:26:02

刚看到湖北电视台的《我爱我的祖国》。在一个大山里的小学校,原有五个老师,且都是50多岁的人了。一个叫邓丽的年轻女教师到这支教3年,给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世界,并与这些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要升学读初中了,但仍不愿离开这个年轻女老师,因为是她让孩子们改变了许多,且获得了崭新的认识世界的观念。哪怕老师出差,孩子们首先想到的是老师会不会不回来。这个时候,面对镜头的孩子们更多的是忧愁和思念,谈到年轻女老师带给他们的那些深刻变化,孩子们更是泪流满面。我说不清灵魂究竟是什么,但我能感受到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肯定已烙上了与他们前辈不一样的色彩。这次老师来电视台做节目,节目组神密地让四个孩子代表来到现场。孩子们带来了一大罐给老师的“小纸条”。“小纸条”,是这位老师,为改变大山里孩子们不愿交流的习惯,而教会他们的一种交流方法。孩子们不知道老师这次走了后会不会再回来。看着稚气的孩子们,流泪读着那些要老师留下的“小纸条”,那种无奈与无助,深深地感染了演播现场的所有人。为什么农村支教那么需要却又少有人去?到底支教的人要不要献了青春再献子孙?不少人指出这是体制的问题。显而易见,仅有感动与震撼是不完整的,更现实的还是,如何才能找到,能改变这种状态的方法并开始行动。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农村真正缺少的不仅是教师,更是农村教师应有的尊严。商品的法则是:物以稀为贵。中国不是也在搞商品经济吗?农村就不是中国了?中国农村教育,中国农民(我已写了“关于农民”。http://www.cc222.com/article/1095238.html)的现状与社会资源的分配究竟有无关联?中国的城市教育如今是如火如荼,教师的地位也如日中天,这有老百姓投资教育的原因,但社会是有调节分配职能的啊。我们不奢望去农村支教会像考公务员一样风光,但,当村官的履历可以成为公务员的阶梯,那么去农村支教可不可以享受村官待遇?我们有民间的“希望工程”,但上两届中央政府却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让教育资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不到位。我们有“福利彩票”,有“体育彩票”,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教育彩票”,甚或就是“支持农村教育彩票”?用政策和投入的不断深化,建立起城乡教师相同地位和尊严的环境,形成一个城乡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的机制,或许可以缓解农村教师目前的生存状况。 />   问题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究竟是谁?是媒体还是观众?或者,谁是上帝?我们又如何才能感动上帝?
  
   后记。
   同日。中央电视台的《舞出我人生》中的一个舞者,在去一个没有人烟的边防哨所慰问演出时才发现:这个哨所只有一个士兵,且一呆就是几年!这又是震撼!同样,我们不知道这个军人及其这个军人的家人,是否有应有的尊严?或者他们的投入,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要知道,他们的投入可是青春啊!
   猛然惊醒,中国还有一大特色:正能量经常也是先要感动媒体,然后由媒体推广,而后去感动中国!然而,感动仅是良知,行动才会有结果。面对这些,不知我们亲切地称为父母官的,或是我们的规则制度,该会用何种颜面去见自己的家乡父老?

【编者按】我国农村教育资源贫乏,这是现实,很多支教的老师带给农村孩子们新鲜的血液,所以孩子们依赖这些老师,只是,这些老师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因为,没有几个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甚至把自己的子孙也交给农村。这种感动的背后,我们的父母官会做何感想呢?会不会因此而提高乡村教师的待遇呢?期盼中。【编辑:月下笛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3-05-16 21:19:48
  乡村教师待遇太低,这也是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让文字融入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万物生        2013-05-18 21:29:37
  谢关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