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无奈的对决

精品 无奈的对决 ——弱者之歌


作者:森林之子 布衣,12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59发表时间:2013-05-19 22:10:56
摘要:该文以真实的故事为基础,剖析当今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负担过重的乱象,揭示摧残式不当教育所带来的种种触目惊心的危害,启发人们独立思考,当面对错误的教学方式的时候,不盲从,不跟风,倡导理性科学的学习理念与方法,抵制不当教育的危害。


   前言:中央电视台的《减负万里行》活动,人民日报的《不快乐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的文章,上海东方卫视的《成长的烦恼》纪实节目等等各类媒体的行动,都反映出学生负担过重和看病难一样,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学生因学业负担过重而患内分泌疾病,患抑郁症、精神分裂乃至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基础,剖析了学生负担过重的教育乱象,启发人们独立思考,面对错误的教学方式,不盲从,不跟风,抵制不当教育的危害,倡导理性科学的学习理念与方法。
  
   引言:红黑双方对于学习的目标有重合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由于学习理念与方法的不同,目标不同的部分发生激烈的碰撞,以至于弱势的红方无奈地与强势的黑方展开对决……
   对决双方
   红方:树人中学高三一班学生唐艳的家长唐正序
   黑方:树人中学高三一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张立老师
   对决的目标
   红方:让女儿身心健康地成长,学好知识,考上理想的大学。
   黑方:提高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以及本科的升学率,争当教学名师。
   对决原因
   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不同学习理念与方法之间的碰撞
   对决时间
   2008年9月----2011年7月
   对决地点
   树人中学高三一班
   艰难的初中
   今天公布中考结果,树人中学初三一班的同学早早来到学校,他们面临的是决定今后去留的重要通告,分数上线,就继续留在树人这所重点中学读高中,上不了树人的分数线,就要离开树人中学,到其它的非重点中学就读。
   上午九点,班主任李老师打开了教室里的投影机,黑板上的屏幕中大家的去向一目了然,屏幕无情地显现出全班50名同学中有19名同学没有通过树人本校的分数线,开学后只得分入其它的非重点中学就读。
   唐艳按分数排名位于第30名,仅比树人录取线高1分,属于涉险过关,她被分到高2011级一班,由久负盛名的数学张立老师担当班主任。看到这个结果,唐艳艳眼中充满了泪水,是狂喜?是后怕?是如释重负,还是对今后的繁重学习没有信心?还有足够体能冲刺今后三年的高中学习吗?此时她心中是五味杂成,难以言表。
   为了这次中考,唐艳自上初中以来,夜以继日地在书山题海中苦战,心中时时以李老师引用孟子的教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古训来激励自己。每天6:30起床早读半时,7点10分吃早饭,7点半上学,上午从8点开始到11:50上四节课,午餐后,中午12:40至2:00做作业,2:00至4:50上下午的三节课,4:50至5:50是课外活动时间,实际上也是做作业,不然就不可能完成当天的海量作业。晚饭后,6:40开始至11点都是在做家庭作业,日复一日,天天如此。班上每个月根据考试测验的成绩重新排名次,唐艳在一次次的排名中艰难前行,名次始终在25--30名之间波动。这次录取能上线,她已经拼尽了全力,累到了极致,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唐艳的天赋一般,小学上的是重点小学,每天也是作业做到晚上10点。由于长期休息不足,缺乏锻炼,身体长得比较瘦弱,神经系统也不是十分良好,有时说梦话,甚至还失眠,只是在书山题海的练习下,成绩还比较好,侥幸考入树人中学。
   唐艳的爸爸密切地关注着女儿的成长,他对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做法越来越困惑与不认可,其实这些重点学校的法宝就是书山题海,说到底就是一句话: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无路勤为径。这是唯一正确的学习理念吗?除了书山题海的方法,头悬梁针刺股的精神,这个理念还有没有其它的解读?长时期地执行书山题海战术行吗?女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还坚持得了多久?
   同一个班的学生,天赋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唐艳的初中班上,她的天赋仅仅是中偏下,学习感到很吃力,而天赋偏下的那些同学就学得更加吃力。在学习的重压下,唐艳开始频频出现晚上说梦话和失眠,一直没有时间去看医生,直至中考完成唐正序才陪女儿到医院就医。这次就医遇上的专家太重要了,他详细地告诉了老唐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抑郁症,精神分裂的渐进过程,以及长期超负荷压力对神经系统的伤害。老唐听了之后是心惊肉跳啊!幸亏还不算晚,补救还来得及。老唐了解到唐艳班上失眠的同学不少,甚至还有一个同学逐渐出现怪异行为,因为学习完全跟不上班级而休学。老唐决定专程去这位休学同学的家庭拜访,了解情况。
   到了休学同学李智的家,情景真是骇人听闻。李智把家里的电视机、冰箱等家电都砸了,把屎尿泼在床上,每次犯病的时候就拿着榔头在家里乱打乱砸,谁也拦不住,更要命的是还时不时地放火烧房子。他的父母终日以泪洗面,这种精神分裂无法彻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控制,但是时常复发。交谈之下,老唐了解到李智的发病过程完全与医学专家所讲的一样,在长期的学习重压之下,先是出现说梦话,以后日益严重,再发展到失眠,长期的失眠再发展到敏感易怒,脾气怪,情绪常常失控,以后再发展就出现怪异行为,最后彻底精神分裂。
   李智的父母和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没有保护孩子神经系统的医学知识,不知道怎样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当初只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对老师下达的任务百依百顺,根本就不知道长期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如此的灭顶之灾。
   事发之后,他们试图找过学校要个说法,学校的道理很干脆,班上那么多同学都没有疯,你自己得了病,怪得了学校,怪得了老师?医院也说,精神分裂的原因很多,有遗传的,生理的,社会环境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当然超负荷学习是一种因素,但不是必然的、唯一的因果关系,不好下结论。你看看,一个孩子一身的前途,一个家庭的幸福就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地给毁了。老唐极力地宽慰李智的父母,并拿出1000元钱给李智看病,聊表一下自己的心意。
   其实这道理也简单,人与人之间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就像同样是饿7天,有的人会饿死,有的人就不一定会饿死,但不能由此就说严重的饥饿不会造成死人,事实上死与侥幸不死都受到了严重饥饿的伤害,只不过是受害程度不同而已。
   这次拜访给老唐造成的心灵震撼是难以磨灭的,他又打听了许多亲朋好友,结果发现由于不当教育受害的人不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不少读书读疯,读书读出内分泌疾病、读书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的实例,他还查阅了大量书籍,《男孩必读》、《女孩必读》、《我们应当怎样学习》等等指导科学学习的书籍都明确告诉了读者不当教育的危害,但是读书致残,目前还是一个隐秘的世界,尚不为社会和大众普遍认知。关于如何发奋读书,老百姓还停留在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旧传统,老观念上,还认识不到过度学习带来的危害。
   他仔细地分析了唐艳初中班上的情况,像秦飞燕、刘力挺等学习尖子,人家天资聪颖,身体素质好,体能充沛,班上布置的学习任务正好适合他们的能力,所以这类同学在这个班上学习起来是如鱼得水,但这类同学只有十来个,唐艳的天赋与身体属于中等偏下,面对学习任务就比较吃力,天赋中等的同学有30多个,剩下的就是天赋偏下的同学,面对每天的学习任务就更加吃力,尤其是李智同学,旧的作业还没有完成,新的任务又欠债了,每日都在忙于应付和补债。
   人与人不同,学习方法当然就应该不同,这就是教育学中所说的要因材施教。然而在现实的重点中学的教学环境中,老师追求的是高分和高升学率,不行就淘汰,所以学习任务是高标准的,不一定适合普通智商的学生,就更不要说天赋偏下的学生。面对这种大环境,老唐忧心忡忡,怎样才能保护女儿,既要保持身心健康,不重蹈李智的覆辙,又要学好知识,考上理想的大学,怎么办?怎么办?
   唐艳分在高中一班,在开学之前的家长会上,新任班主任张立老师告诉家长们,她所教的班级连续三届都是升学率排名第一,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同时告诫各位家长,在高中的三年学习之中,学生要做好吃大苦,耐大劳的思想准备。家长们对张老师热情洋溢,充满鼓动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憧憬着孩子三年以后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但是老唐心中却暗暗担心,张老师虽然尽责尽力,但是她的教学内容与作业量和她所倡导的学习理念素以高、难、多著称,并且管教素以严酷闻名,与张老师组队的其它各科老师,也紧密配合张老师的理念实施教学。这个班从教师到家长都铆足了劲要冲刺名校,除了老唐,似乎没有人考虑到超负荷学习的严重后果。
   不堪重负的高中
   九月一日高中新学期如期开课了,唐艳拼足了劲努力地学习。高中的课程与作业完全是初中不可比的,不论是难度,份量都远比初中大。按照张老师的要求,每天6点起床,早上两节早自习,8:10分上课,课间都是做作业与整理课堂笔记,到11:55上完第四节课,中午1:00开始上张老师的辅导课至1:45,下午的正课从2:00开始至4:45三节课,5:00至5:45是课外活动时间,而实际上也用于自习课,晚饭后7:00开始做作业和参考试卷,要求每天至少学到11:30,在此之前不能睡觉,每天总的学习时间在11个小时以上。与初中一样,每月根据考试成绩作一次名单排序,高中也是50人一个班,唐艳前三个月的名次分别是49,48,49。
   看着日渐消瘦,又出现说梦话与失眠的女儿,唐正序心急如焚,才三个月就如此这般,后面还有差不多整整三年,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李智的悲剧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他冷静地分析了目前的处境,全班同学都是本校或其它学校的高材生考进来的,唐艳的天赋和这些同学相比处于劣势,全班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一门心思地冲刺名校,谁也没有在意过渡劳累的危害,这是班上的主流民意,如果自己呼吁减负是没有效果,也得不到支持的。此时的老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既不能让女儿毁于超重的学习,又想女儿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难道天赋一般的人就只能毁于超负荷学习,或是转学回避,认输出局?还有路可走吗?
   探路自救
   老唐想起了中学同学康明,他毕业后考上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在从事教学与教育研究,或许他能找到办法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
   康明详细了解了唐艳的情况之后,考虑良久,其实他也一直在关注与研究超负荷学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老唐问到:“都说是应试教育造成的这些教育乱象与恶果对吗?”康明微微一笑,说到:“升学不考试,那怎么选拔人才?不靠应试又靠什么?靠关系?靠背景?靠财力?靠拼爹?”老唐忙说:“那怎么行,那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的子弟不是更没有希望?”康明说:“所以不要人云亦云,目前只有通过考试升学是比较公平的手段。
   当前的问题,重点不在于国家设定的各级考试,而在于老师非理性的摧残式教育。就像为了参加奥运会,教练叫运动员服用兴奋剂,错的是教练,而非奥运会。同样的道理,因为要升学考试,教师进行摧残式教育,错在教师,而非升学考试。当然,前提是考试和教学大纲设定合理。”他告诉老唐:“勤奋与摧残的界限在于度的把握,在个人学习限度之内所作的努力叫作勤奋,而在个人学习限度之外的努力叫折腾,严重的叫摧残。
   我给你举一个我们成都一所著名外语学校初中的实例,你可以看到有些教师的做法不可理喻到了何等的程度,而家长和学生的维权意识又是何等的淡薄。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晚上晚自习之后回到家已经11点钟了,此时老师来电话,要求这个学生必须回学校教室重新抄写作业后交到讲台上,原因是他在英语抄单词的作业中,英语抄写了四遍,而中文只抄了一遍,老师举例说red写了四个,它的中文意思“红色”只写了一个,而老师要求所有单词的中文意思也要写四次,就为此,再晚也要这个学生回学校重做。当时公交车已经收车了,该学生只好打出租回教室,往返加重做,这个学生回到家里已经半夜二、三点钟了,你说这不叫摧残叫什么?家长虽然不满,但为了不得罪老师,还是选择了逆来顺受。
   正是由于摧残式的教育方法,因学致残,因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教育当局始终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来应对,减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央视网等等各种媒体多年来一直在呼吁减负,曝光超负荷教育,可是一直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对超负荷教育的危害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对科学、理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不够,所以谈不上达成共识,因而无法刹住摧残式教育的歪风。
   理性、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正视学习极限,承认极限对人体的制约,强调立足自身条件,在学生自己的能力限度之内的勤奋刻苦学习。如果用这种理念来解读勤奋的含义和指导教学,就可以摸索出许许多多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

共 1784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毋庸讳言,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之下,中国的教育一直是在畸形与诡异中蹒跚前进。有专家说,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离开学校后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适应新环境的努力;三是与人合作沟通的努力。总而言之,教育塑造的是实实在在的人,是素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一群畸形的“豆芽型”的人才,高分低能。周国平认为,教育即生长。他反对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他认为,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我们的教育不是没有尝试过改革,今天学德国,明天学美国,后天学日本,最终邯郸学步,迷失了自己。最近几年,即便振聋发聩地发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应试教育的幽灵依然在校园上空徘徊,新瓶子旧酒,形式主义罢了。这篇小说,作者就是基于上述认识,以唐正序对女儿唐艳的“放纵”与名师张立对学生的“摧残”为依据,以一场对决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层层剥析。说白了,是一种“人本教育”与“书本教育”的对垒。最后,唐艳胜利了,张立老师也没有败,但是,这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成功,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决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现实教育的质疑与解剖。小说中采用了诸如调研取证、个例分析、平等对话等相对科学的论证方式,使得文字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小说的内涵并不是浅层次的揭露,不是提供绝对的范例,作者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反思,同时也亟待拯救,拯救饱受“摧残”的孩子。小说具有时代性,很有社会意义。【编辑:晗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204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晗夫        2013-05-19 22:25:35
  中国的教育是最残酷的,在以“竞争激烈”“相对公平”等牵强附会的借口之下,堂而皇之的大兴应试教育。于是,中国的孩子成了苦孩子,就像爬树的蜗牛,负着重重的壳儿,一步一步往前爬,举步维艰,满腹辛酸。我的侄子和侄女都是烟台市著名的中英文中学毕业(私立学校),我曾经去过他们的学校,满墙的豪言壮语,满桌子的豪情壮志,我一度垂泪,为这些带着瓶底子一般厚的眼镜的孩子“自豪”,他们多么体贴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多么理解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期望。在那里,他们没有了自己,只是一只只书虫与学习的机器。尽管侄子侄女都考上了名牌大学,但他们的心酸历程让我心生悲悯。现实的教育,重智轻德,重书本轻实践,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多少家长敢于像小说中的唐正序,敢于放手一搏,敢于做应试教育的叛逆,怕是只有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小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当中来,为了孩子的明天,也为了民族的前程。
烛照现实,光暖人生;如剑如戟,直刺黑暗!
2 楼        文友:森林之子        2013-05-20 09:51:05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参观过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许多学校,所有这些国家都要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效果和选拔人才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没有错,但是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国家曾经取消过考试制度,结果教育大倒退,恢复考试制度是对的,不对的是我们现在许多学校和教师不是以教育生理学为基础进行科学理性的教育,而是违反人体生理极限地进行超限度教学,他们不知道舒缓、放松和适当的休息是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要素;不是因材施教,而是一提到提高学习成绩就抓狂,就一味蛮干,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简而言之是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错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