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暗角】一死愍恩仇的悲剧英雄(杂文)

精品 【暗角】一死愍恩仇的悲剧英雄(杂文) ——乔峰和张自忠的悲剧


作者:童话恋情 秀才,131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21发表时间:2013-05-21 16:34:47
摘要:其实,华夏自古英雄辈出,但是像乔峰张自忠这样的悲剧英雄并不常有,绝大多数都是被世俗世人逼出来的,你说呢?

金庸大侠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颇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堪称武侠界一代宗师。
   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每一部都塑造了一个或几个经典的人物。在他的十四部小说中,《天龙八部》是比较精彩的一部,整部小说就像一部历史,讲述了宋朝那些年那些事。而在《天龙八部》中,乔峰是塑造得比较成功比较精彩的人物。其实,乔峰没有出场就已经塑造完成,他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概况在那句“南慕容,北乔峰”中,而且他的实力远远超过南慕容,单打独斗估计可以杀掉慕容复。
   乔峰不但武功高强,才智过人,他出场后的一系列侠义之举更足以令他成为金庸小说中的圣人。
   当然,这个圣人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降龙十八掌罕逢敌手,而是因为他一生悲催地选择和选择后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是选择不了自己的身世。
   乔峰也好,萧峰也罢,他的身世决定了他的命运。
   当他面对武林地唾弃时,他选择了隐忍;当他得知自己契丹人这一身世时,他选择了回避;他甚至为了死去的阿朱,连大仇都作罢,因为这些都是他可以做到的,他是大侠,他有大义。
   可是当他面对大辽和大宋的狼烟又起,两国百姓又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他选择一死了之,他一个行走江湖数载之人有时竟然也天真地以为只要他一死,就可以让所有的恩恩怨怨都随着他一起永远地死去。于是,他在耶律洪基强迫他攻打大宋时,抗命不遵甚至还胁迫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一切看似完成后,自尽于雁门关前,死后尸体被阿紫抱起双双跌落至关外深谷中。
   这样选择的人,用西方圣哲的观点看,不是壮举,而是赎罪。乔峰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世间的,他之所以这么选择,那是因为他内心充满罪责,他要以死来赎罪。
   可是,乔峰他一个江湖汉子,又有什么原罪呢?很多人说因为他当了辽国的南院大王,要为了尽忠大辽,发兵攻打大宋,终将把百姓置于战火中,是为不义;而他抗命不遵,是为不忠,因而他有罪。可是我不这么认为,乔峰的英雄末路绝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征战因他而起,要以死谢罪,而是中国自古以来孔老先生所设下的“礼仪”之类的紧箍咒令他无地自容。
   大宋也好,弱宋也罢,总而言之,那是一个讲究儒家礼法的年代。在他出生时,孔夫子就已诅咒他悲苦的一生,因为乔峰是孔夫子口中的“夷狄”之邦的人士,很为华夏中原不齿。
   其实也不只是乔峰一个人如此悲苦,千百年来的中原人就喜欢拿着儒家礼法这片鸡毛当令箭,而乔峰不过是这个传统观念下的千万牺牲者之一。
   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适合他乔峰生长的历史。
   如果乔峰生在唐朝,他会活得自由自在;如果乔峰生在元朝,他可以叱吒风云;如果投生再早一点,在春秋战国或者三国时期,他更能辉煌一生,可是,他偏偏生在了宋朝。
   乔峰不像他二弟三弟,有那么好地奇遇。乔峰是靠着自己地苦修实练而在武学上有所造诣。他之所以能就任丐帮帮主也是靠着履建奇功,在众人一致认同下而当上的。原著说得很清楚,在乔峰七岁时,就曾显露修罗嗜杀的本性,在受委屈无处可申时,他选择了自力救济,狙杀了势利的大夫,以平息其心中的怒火。他的武艺师从少林寺玄苦大师,后加入丐帮,只不过丐帮第五代帮主(剑髯)汪剑通深知乔峰是契丹后裔,所以十分提防,并给予乔峰三大难题、七大功劳。后来乔峰立下很多汗马功劳,仁义兼备,并于那一年泰山大会连创九名强敌,为丐帮解困,才被汪剑通推选为新帮主。乔峰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抗击契丹,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他常年在中国北方活动,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表现出许多非凡的气概和事迹,是极其高大的英雄形象。他不像慕容复,需要花大量笔墨着力渲染烘托,而到最后被千呼万唤始出来时却不过如此。
   其实,说白了,乔峰就是一个江湖汉子。段誉喝彩道:“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仅此一句话,就足可表现出萧峰天人般大气磅礴、神威凛凛之气势。真正的大英雄不需要渲染,不需要造势,不需要烘托。他只要就在那里随随便便地一站,就足可压倒周围的一切,让其他任何人也不能逼视,原著中的“不怒自威”这个词足以形容他。像他这种大英雄,千万人中,你一眼就可看出。可是,上天造化弄人,他这样的大英雄,刚出场即遭叛变,乱虽平,而祸根已种,他的幸福生活也注定成空。他自己一直追寻着自己的杀父仇人,一直苦苦寻找着所谓的带头大哥,可是知道真相之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好不容易知道带头大哥可能是段王爷时,又被阿朱阻止。其实他还是要感谢阿朱的,因为善良的阿朱以自己的性命,告诉了乔峰:复仇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代价比仇人地死更惨痛。
   也许,到了最后,乔峰是懂了,可也来不及了,他唯一能做地就是履行对阿朱的承诺,好好地照顾阿紫。
   呜呼!
   阿朱!
   若人间真有地藏王菩萨,阿朱就是了,是她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弱女子,救了乔峰出离地狱烈火地煎熬。可是,杀父之仇是不共戴天,这让乔峰怎么放得下呢?
   可是,要报仇,得昧去所有情感去杀掉以往的好友,试问天地间,有多少人下得去手,这让一个侠之大义者情何以堪?更何况他为了报仇,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仇未报,挚爱已先逝。虽然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乔峰从最早的拒绝相信自己是契丹人,到血债血还地报仇而转变成自我放逐地逃避现实。他躲到关外,想要过着打猎放牧的生活。可是,乔峰自己心里何尝不明白,他的人生至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然而英雄毕竟是英雄,乔峰就像一块宝玉一样。他这块宝玉纵使不放光芒,亦自会有识货者来发掘。英雄是永不会寂寞的。像乔峰这样的人,只要他的光芒不收慑就一定还会是英雄,而他那样的出身,只要是真的,那他就一定要成为身不由己的悲剧英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人生于天地间,总是渺小的。人世间,自古忠孝难两全,而今乔峰忠义难兼顾。攻宋则不义,不攻则不忠。绑架辽主退雄兵,全了宋之义却损了辽之忠。
   于是,乔峰跳下了断崖——三十多年前他本该丧命的地方。他一死愍恩仇,生死两不欠。也还清了他所杀的人命,也还清了两国的生养之恩。
   小说中,乔峰的“一死愍恩仇,生死两不欠”给我们演绎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英雄的形象,至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另一位“一死愍恩仇,生死两不欠”悲剧英雄。
   他就是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官张自忠将军,他是一位比乔峰还更传奇的悲剧英雄。
   张自忠是一个从排长做起的将军,他也是唯一一个背负过“汉奸”骂名的将军。
   在中国,人们对汉奸地痛恨超过了敌人。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敌人可以和好,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对汉奸绝不宽赦。
   张自忠的“汉奸”之名是有来由的,也是他的性格命运使然。从九一八的那声炮响开始,中日两国的关系就已经很明朗,很多有志之士都争先恐后地为国奔走呐喊,抗日救亡的口号更是响彻中华大地,一张张抗日救国的传单铺天盖地而来。
   可谁曾想,在1937年3月,国民党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竟然还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长的身份率冀察平津访日团出访日本,受到日本天皇接见,在剑拔弩张的政治形势下,不被扣上一顶又大又重的“汉奸”帽子,国人岂能善罢甘休?
   1938年3月5日,背负着“汉奸”骂名的张自忠奉命开赴鲁南古城临沂,支援守军阻击南侵之日军“精锐”坂垣师团。
   有人说他这次出征前,最后一次拜见老长官冯玉祥的时候,曾向冯行了跪拜之礼,当冯玉祥扶起他时,早已老泪纵横。
   不管这是真是假,至少将军以这么隆重的方式告别老长官,就说明他已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他决心一死愍恩仇。
   于是,张自忠与庞炳勋弃嫌协力,打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大胜仗,同时也洗清了自己头上的不白之冤。
   其实,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早在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张、庞同为冯玉祥部下西北军,两人关系挺不错。在蒋冯阎大战中,庞炳勋见利忘义,被蒋收买,叛冯投蒋,并且带兵偷袭张自忠,使张自忠几遭不测。从此张自忠认为庞炳勋不仁不义,与庞恩断义绝。因此,当台儿庄大战前夕,军区长官李宗仁郑重其事找来张自忠谈话,免得战场上勾心斗角。可谁也没想到,张自忠很痛快地表示“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
   将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机会,或许张自忠将永远背负着“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到坟墓,只可惜这个机会成了他一生包袱,他的所有理想,所有希望都在那里面了。其实,将军心里比谁都清楚,即使自己打了胜仗,国人、媒体也不一定会原谅自己,他也是有罪的,他的罪甚至比那些真投降的真汉奸还大,他或许也深深地明白,不怕真小人最怕伪君子的道理,因此他只有一死愍恩仇,生死两不欠。
   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将军诞生了。
   于是,一个杀身成仁的将军诞生了。
   岳飞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将军抗日体现地正是这种“武官不惜死”的精神。
   据传,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样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当我们看到电视剧或者小说结尾乔峰自尽时,他眼前出现地是阿朱的身影,一个他一生挚爱又一生亏欠的女子。可是,我更想知道,当张自忠将军临终时,他的眼前出现地会是什么呢?是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是自己抱着必死决心时挥泪告别的老长官冯玉祥?
   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50多个同盟国中殉职最高的将领,也是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唯一的国民党上将级军官,被誉为“抗战军人之魂”。周恩来曾亲自写下文章称赞张自忠“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他牺牲后,日本人发现张将军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
   事隔十六年之后,1956年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与来访的何应钦曾谈到了张自忠之死,冈村宁次说:“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其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惟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因我本身也随时有阵亡的危险。”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张自忠被以国葬之礼权厝于重庆雨台山。后来,冯玉祥在墓畔种植梅花,并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扬州梅花岭,将此山改名为梅花山。
   可见,张自忠将军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可是即便这样,还有很多国人不放过他,认为他不是一个好将领,甚至有人说他连基本的战场掩饰都不会,以至于日本军队直接冲向他的指挥部,可是,他一个从士兵一步一步提升起来的将军,谁敢说他不是个好将领?谁敢说他是靠三姑四姨走亲戚当上的集团军司令?
   但是,为什么之前没人相信他没当汉奸呢?非得要到死了,一死愍恩仇的时候才相信呢?难道就因为他去过日本见过天皇吗?难道就因为他天生就是个悲剧英雄吗?
   其实,华夏自古英雄辈出,但是像乔峰、张自忠这样的悲剧英雄并不常有,绝大多数都是被世俗世人逼出来的,你说呢?

共 48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乔峰和张自忠两位“悲剧英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结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综合英雄所处的历史大环境,再加上特定的事件巧合,得出他们“一死愍恩仇”的悲壮是别无选择的悲情之举的结论。无论是书中杜撰出的英雄,还是历史上真实的将军,都有其产生的根基所在。文章结尾的反问,又是对这一结论的再度剖析。文章的论述理性而客观,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214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3-05-21 16:35:52
  童话不旦武侠小说读得多,对历史的了解也深入到了一定的程度。佩服!
三微花
回复1 楼        文友:童话恋情        2013-05-25 05:55:10
  谢谢社长的审核和留评!童话比较喜欢武侠,也比较喜欢历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