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收麦是一场战斗

精品 收麦是一场战斗 ——检察官就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心幻 布衣,26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1发表时间:2013-05-26 17:28:56
摘要:最低层的劳动人民最苦最难,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检察官我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立身之本,要为养育了自己的最苦最难的底层大众主持公道。

收麦是一场战斗 没有联合收割机之前,收麦是一场战斗。
   现在很少有人理解到这句话里所包含的恐怖。那时候,为收麦所做的心理和物质的准备从过完年就开始了,大长的春天,最是青黄不接,树枝上那些梦幻的槐花啊浅黄的榆钱啊一长出来,大人们就说,树上有吃的了,省着这点粮食吧,留着收麦的时候吃。
   麦子熟了,满眼金黄色的喜悦、满腔收获的愁,在一个自以为长大了的初中生心里分不出哪个更多一些。那些齐刷刷的麦秸都得要你一把一把地拔下来,捆上,拉走,打出麦粒,晒干,入囤。
   夏天四点多天就亮了,拔麦子要趁着天蒙蒙亮就开始,那时候潮气还在,麦秸柔韧服帖,不乍芒,不拉手,干起活来不晒不热。你按照要领,猫下腰,伸手抓住麦子离根约十公分的位置,猛劲儿一拽,麦子连根拔起,带着一坨松散湿润的土,扑鼻而来一股麦秸的香味,使劲儿一甩,土就噗噜噜掉落,根已朽,土很凉,想到香喷喷雪白的大馒头就要吃上了,你会觉得很惬意。但是,你不能每一把都陶醉,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样下去你眼前的这片麦地就是无边的大海,而你手里的只是一小滴水。你埋下头像大人们一样拔、甩、码、捆,你不知道是甩得大了还是手里握得小了,抑或是没找到节奏,反正任你怎么努力都被落下,你千万别不服,就这几个动作让你重复下去,快和慢先搁在一边,能坚持一天就是好样的。第二天被吆喝醒来时,大腿疼、腰疼、手疼,哪儿都酸疼,浑身的骨头都散了架子,但是你不能说,同样是人,大家都准备好工具要出发了而你多睡了。还得把自己组装起来放进麦地里,身子套进无形的刑具弓成受刑的姿势。用已经火烧火燎红肿起泡的、干刺啦没一点润泽的手去接受麦秸的抽拉,重复曾经惬意的动作。然后第三天,连自己都不再疼惜自己的肢体,人还在意识就在,意识里只有麦子,拔麦子……
   我上初中那年已经有联合收割机了,因为我们村连每人半亩保命田的最低标准都不到,每家每户一小块,联合收割机不愿下地,直接从我们村开过去了。几年后,我们村的男女老少到路上拦,好话说尽,最后躺在联合收割机前面不起来,才算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结束了祖祖辈辈拔麦子之“人间极刑”。
   拔下来的麦子要打捆装车拉到打麦场,打麦场是事先选好的一块路边闲地,人或者毛驴拉石碾一圈圈压平整,捆好的麦个子堆在这等着脱粒机。小孩子们最喜欢打麦场,才压出来的地不软不硬,开阔潮湿,可以在这里撒欢儿、下腰、练跟头把子,还可以躺在软软的麦秸上跟大人们学用狗尾草编各种小动物、用麦秸编金戒指,金黄的麦秸戒指戴在手上跟真的一样。月亮上来了,一天的燥热消停下来,大小的昆虫唱着不同的曲子绕着黄瓜架飞来飞去,大人们说话声和簸箕、铁锨、扫帚、杈子的声音越来越小,躺在最高最高的松软的麦秸堆里的小孩进入了梦乡。
   最后一次打麦子,我上初中。放学没回家直接去了打麦场,收麦子时家里一般都没人。脱粒机已经到位,打麦场上大人们都穿上了破旧衣服,打起麦子来一来麦芒扎人,二来尘土飞扬一出汗就痒,痒了却没机会挠就会很难受,所以大热天包裹得严严实实,看来要准备战斗了。
   爸爸给我一个比我还高的三指大木杈,指着脱粒机说:“你把出来的麦秸挑到远处去,别堵了机子。”就这一句,我干了整整一夜。
   脱粒机嗡嗡一响,大家立刻就像收网的鱼儿,欢腾起来。好几个大人你一把我一把往脱粒机大嘴里塞,大家抱麦个子的和往机器里塞的,远近协调动作迅速,爸爸的指挥简短斩截,侧面出麦粒,我这边出麦秸。麦秸源源不断,我的大杈子有的时候挑不上来,有的时候挑上来端着,还没跑到指定地点就漏了,漏一回,你就得更快地跑,否则脱粒机屁股底下就堵了。那边一刻不停地出,我端着杈子不停地跑,仍然赶不上,看着不行扔下就往回折,渐渐地我被麦秸围困了,爸爸看我挥不开杈子、倒不开窝了,就过来帮我一把,爸爸真伟大三下两下就给我解了围。
   夜色渐起,天上没几颗星星,许是露重的原因吧,机器的轰鸣越来越沉重,村庄睡了,有萤火闪烁,场上唯一的灯光睡眼惺忪,我们这几个人和机器的轰鸣被压缩成蛹,浓浓的黑暗把我们团团围住。腿当然是跑动状态的,好在端杈子的技术不知不觉已有所长进,还能偷暇看看天空。树的轮廓映着天光勾勒出一个个鬼怪的形状,除了黑色和白色没有别的颜色,据说冤魂经常在这样的夜晚游荡。深夜荒野的恐怖并不陌生,它曾经无数次出现在幼时噩梦初醒时的余悸中,然而这不是梦,哭和逃都无济于事,你必须迎接。那边的麦捆垛在缩小,这边的麦秸堆在迅速隆起,扇形的小山步步逼近把我围在脱粒机前。
   我亲眼目睹了什么叫黎明前的黑暗,以及书上作家描绘的天际颜色的微妙变化,但是我没有审查那些描述颜色的词语安排得是否真实,那需要闲情逸致。于是想起千古名诗《春夜喜雨》,曾经感激于杜甫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可是那一夜战斗以后,认识和想法竟然桀骜起来,如果杜甫也和农民一样累年如一地挣扎在“战斗前沿”,还能居高临下地把怜悯施舍给农民吗?如今,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检察官我时刻不敢忘记自己的立身之本,要为养育了自己的最苦最难的底层大众主持公道。
   天亮了,脱粒机突然停下来,寂静得有点不适应。大人们摘下包头的羊肚儿手巾,一个个跟泥猴似的,整张脸上只能看见两只眼睛眨巴眨巴的,十分滑稽。我松开攥着木杈的手,惊讶地发现,一条血痕,深红色的新鲜的血痕,从我抓木杈的手印开始一直往下流了十公分长,血深深地渗进木杈里,已经干涸。再看我的小手啊,三个大泡早已经被拧破,手指缝里还残存着新鲜润泽的、我的血。看看天,这就是平时上学的时候了吧?寻思着好像哪一环节错了似的,突然就到了时光的这一头,有点穿越。从黄瓜架上摘下挂了一夜的书包骑上自行车直接奔学校,还吃什么饭啊,来不及了。太阳这才懒懒地从东方升起来。
   “尘屑轰鸣夜露生,杈沉影淡力难撑。晨曦懒起黄瓜架,背起书包奔学程。”这首诗是触动了记忆深处打麦情愫时写的。有人说我体质好小小年纪和大人们一样拔麦子、打麦子,能承受不退却。我觉得体质是客观的和次要的,艰苦的条件磨练了我的毅力,一种为了目标勇于承担和不懈拼搏的精神在支持着我。从上学到参加工作,从迷恋的古典诗词到深爱的正义光辉的检察事业,从案卷迷踪到业务大赛的领奖台,一路走来,屡屡验证,这种不屈的信念至刚至坚,无往不胜。

共 25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带有乡土气息的散文。对于收麦子、打麦子、摞麦垛,很多城里人没见过,那是手工活。就是现在实现了机械化的农村的孩子,大抵也少见到了。这些过去农业生产的景象,这种对于人的磨炼,有着不可替代的功劳,值得书写,也期盼作者能写进小说中。拜读、【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27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3-05-26 18:48:27
  这种活,过去,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常去支农,是值得怀念的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