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喜读康凯鹏《苦吟寒士——贾岛传》

编辑推荐 喜读康凯鹏《苦吟寒士——贾岛传》


作者:李均宏 白丁,7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1发表时间:2013-05-29 20:39:24
摘要:喜读康凯鹏《苦吟寒士----贾岛传》

2013年5月25日西部网文学社2013年年会上,锦屏农夫富平康凯鹏给我惠赠他的著作《苦吟寒士——贾岛传》,我翻开一看,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不到两天时间,已经从头到尾阅读一遍。康凯鹏与我同龄,都是1972年出生,他身为农民,业余进行文学写作和学术研究,成就斐然,可喜可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由于这首《寻隐者不遇》诗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唐代诗人贾岛的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后来他由于沉湎思考“推”“敲”二字在诗句中用法的不同,因而不留神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伍,留下了“推敲”的历史典故,贾岛成为苦吟诗人的典型代表。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得政治更加黑暗腐败,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困苦。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贾岛出生在涿州范阳石楼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双亡,与堂弟和三叔三口人相依为命。成人后由于生活贫困,贾岛于公元798年与堂弟贾区出家为僧,贾岛法名无本,堂弟法名无可。贾岛出家十年后,在韩愈等人劝说下又还俗,多次应试不中,诗风瘦硬清冷,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写的五言律诗,意境深远,情景交融;用字讲究,句式多变,在当时就受到赞颂和传扬。
   贾岛出身民间,熟知百姓疾苦,一心想科举成名,为国出力,为民造福。可是在讲究门第出身的封建社会,贫寒出身的人要想进入统治阶级阶层简直比登天还难。贾岛早年就有名诗《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表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豪迈感情。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作为“推敲”典故的出处,成为修改诗句文章的千古范例而世人皆知。我更喜欢贾岛的《题兴化园亭》:“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贾岛毫不客气地讽刺当朝宰相裴度大兴土木修建府第,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腐败堕落行为,可谓当头棒喝,铁骨铮铮,今天读来,更有现实意义。
   “幽燕骚客苦吟一生终寒士,锦屏农夫笔耕五载记贾公。”康凯鹏的朋友这一楹联恰当地概括了这一文学盛事。在贾岛诞辰1230周年之际,陕西富平锦屏农夫康凯鹏,就因为他住在贾岛曾经入赘的富平贾村,一直在贾岛的传说中长大,鬼使神差般地对唐代大诗人贾岛产生崇拜敬仰之情,他批阅五载,引经据典,写成了历史小说《苦吟寒士——贾岛传》,成为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贾岛的较为完善的文学作品,并在他的发小杨钢川的鼎力资助下,于2010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白云道长李均宏阅读一遍,喜之不尽,赋诗一首:
   草根农民写草根,苦吟寒士描写真。
   幽燕骚客长安住,富平入赘在贾村。
   碣石山人诗作好,锦屏农夫愿力深。
   呕心沥血写传记,泽惠文坛福子孙。

共 11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由一个农民作家写作贾岛故事的小说说起,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作者扣住贾岛的“推敲”故事和贾岛的三首诗展开内容讲述,在诗歌的简要点评中把贾岛的形象揭示出了作者。文章又借助《苦吟寒士——贾岛传》出版后的情况,侧面评价了这部小说。文章语言流畅,介绍清楚。【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均宏        2013-06-12 21:45:51
  欢迎评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