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长兄似父(散文)

精品 【江南】长兄似父(散文) ——献给父亲节


作者:涧松 进士,7674.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28发表时间:2013-05-31 11:01:29

人说父爱如山,可惜我七岁丧父,因而对父亲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倒是感觉二位哥哥就像是父亲一样。因为从我记事起一家五口全靠他俩给人家帮工赚钱,协助母亲艰难度日。
   我十几岁时,二哥结婚后自立门户,姐姐出嫁,家中就只剩下母亲、大哥和我三人相依为命。
   刚解放时,大哥参加了土改工作队,先是一般的办事人员,接着先后担任过附近几个乡的乡长。在他担任姜村乡乡长的那个冬天,母亲去乡政府帮“工作同志”(当时老百姓就这样称呼上面来的干部)烧饭,我也就常常到乡政府去看望大哥,他一天忙到晚,基本上没有坐下来的时候,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棉大衣,背着一支三八步枪,匆匆地进进出出,一个村一个村地走门串户发动群众。那时他的工资是每个月一百二十斤大米,每次下村时手里总提着一小袋米,在谁家吃饭就把米留在谁家,再给那家二千元(相当于现在的二角)人民币作为菜金,贫雇农是很欢迎工作同志到家里吃饭的,因为这是一种荣耀。而作为乡干部,他心里想的就是替穷人办事,自己的家属是一点也没有优待的,我母亲经常开玩笑说:“军工烈属,乡干部轧出。”我大哥任劳任怨地当了好几年乡长,如果问他为了什么?一句话;为人民服务!为了穷人翻身做主人,为了大家分田地过好日子。我常常跟在他身边一起下村,大冷的天,他就将我裹在他的大衣里,因为我俩年龄差得太多(他大我十八岁),人们经常以为我就是他的儿子。
   村里的互助组转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大哥回乡了。我二哥是合作社的社主任,我记得我们的社名是“联益社”,大哥就担任会计,记记工,算算帐。后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又变成了人民公社,大哥先后担任过食堂会计和大队会计,还服从组织分配离开老家去过莫枝公社的郑隘、光辉等大队干了好多年。最后又回到柴家大队担任生产队会计直到改革开放,分田到户。
   大哥担任了那么多年的会计,对待工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丝不苟,总是为了账面上的一、二分钱的差错反复核算到深更半夜,我就经常被滴滴答答的算盘声从梦中惊醒。他本来体质就不好,再加上经常熬夜,所以老是头疼,总是一包接着一包吞“头痛粉”.母亲经常劝他,不要太劳累,慢慢来;我也不理解就那么一分二分甚至几厘钱,凑乎一下蒙混过关不就过去了。可大哥说,别看一点点小差错,说不定里边隐藏着大问题,这可是社员们的血汗钱,千万马虎不得。
   在那个绝对凭力气挣钱的年代,大哥由于体弱多病,虽然技术活干得不错,可是肩挑背扛的重活就比不上别人啦,所谓“拳头大做阿哥,喉咙胖做大王”,在生产队,力气小的、循规滔距不会强词夺理的老实人处处吃亏,工分的级头就高不了,因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结果总是收入甚微,只够勉强糊口。可是对于妈妈、姐姐和我,他却是竭尽全力尽他作为长子、长兄的职责。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由他负责饮食起居,悉心照顾;“三年自然灾害”公社化大食堂时,人人都为吃不饱而发愁,虽然大哥是食堂会计,也只能凭票吃饭,不过说实在话,总比一般的社员好多了。自己吃饱了,他也没有忘记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把省下来的干点心积起来摸黑步行十多里地,去送给为吃不饱饭而操心的姐姐,因为姐夫是壮劳力,饭量特别大,家中又有很多小男孩,能吃饱饭是他们的最大愿望。外甥们有时还会到大哥家来住上几天,大哥也是竭尽所有热情地招待他们。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将积聚下来的钱资助我读完高中。
   由于既要照顾老母亲,又得资助我读书,既没有房子家具,再加上囊中羞涩,大哥一直没有成家。到了三十六岁好不容易结婚成亲。大嫂是一位丈夫亡故的不幸女人,和大哥结婚时膝下已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儿,当时大哥是大队的助理会计,大嫂虽然身强力壮,两个人要养活一家七口(其中还有我妈妈)实在是非常艰苦的。幸亏大嫂也是一个吃得起大苦的劳动妇女,夫妻俩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后来,他们又先后生下了二个儿子。我的小侄子出生以后,大嫂原先的子女们一个个慢慢长大成人。大哥领着他自己的大儿子将户口迁回了我们自己的大队,而大嫂一则因为要照顾她原先的子女,二则当时的户口迁移有种种限制,因而没有随大哥一起回来,只是留下了襁褓之中的小儿子。长期的两地分居,她俩的夫妻关系已是名存实亡。而我的大哥还是隔三岔五地去看望大嫂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大哥不但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且还是我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是他给了我咬牙挺过来的勇气。当时我们三兄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二哥是党支部书记,大哥是会计、我是教师。按当时的说法我们掌握了大队的“党政财文”大权,是“三家村”,是当权派就得打倒)最严重的要算是我。先是“清除”出教师队伍下放种田,再是罗织种种罪名让群众专政“隔离审查”,最后还被“无产阶级专政”投进了“人民监狱”,莫须有的罪名,罪恶滔天,“罪该万死”。在这期间,亲人不能相见,朋友避而远之,有理无处讲,有冤无处申,真可谓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有很多次我都想一死了之。只有大哥他趁着送饭的机会给我传递一张张小纸条,要我咬牙挺住;在监狱羁押的半年里,大哥趁接济的机会,在被子里夹带进纸张让我写申诉材料,夹带进母亲烧制的鸭肉干、炒米粉让我抵饥。我写的材料偷偷夹带出去经过他的抄写,再由他一份份投向各级部门,在他的大力帮助下,才使我的冤情真相大白。要知道,他这样做在当时该冒多大的风险!
   我结婚以后,大哥父子俩省吃俭用买下了一间旧楼房。没想到却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之中。因为对方在地方政府里有点权势,官司打得十分艰难,当时他俩又没有房子住,搬东搬西,居无定所,最后我的老婆就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住,我和大哥一起一遍遍地赶写上诉材料,发往县、地区、省的各级法院,最后一直写到中央。反反复复,终于胜诉。那时候没有复印,弟兄俩只得用手抄,有几份还是好心人给我们拍的影印件。
   如今大哥已是耄耋之年,我这小弟弟也已年逾古稀,这一路互相搀扶走过的风霜雨雪、崎岖坎坷,体味的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已成过眼云烟,唯有兄弟之情,胜过父子。

共 24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亲情是世界上最美最温暖的情感,在作者的这篇亲情文字里,更让我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父亲早早离世,是大哥协助母亲为我们撑起一个家。大哥,从土改工作队的办事员,到担任乡长,再到合作社当会计,对工作一直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生活上省吃俭用,不遗余力地支助着家中的兄弟姐妹,乃至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在生活遭遇低谷之时,是大哥冒着风险帮我度过难关。而今,世事沧桑,人已苍老,唯兄弟之情却日久更深更浓。文章语言质朴,情感浓郁,事例典型,极具感染力,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美文拜读,荐阅!【编辑:简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01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希        2013-05-31 11:03:29
  感谢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
简希
2 楼        文友:zhoutibin        2013-05-31 12:00:30
  问好,一篇感人的文章。
3 楼        文友:芈蜜        2013-05-31 13:01:38
  问好老师,美文拜读了,欢迎赐稿江南烟雨
4 楼        文友:小桦树        2013-06-02 12:08:52
  涧松老先生应是江南社团最为年长的了,在古稀这样的年纪仍然坚持创作,追求精神的丰足,让我们晚辈感佩之至复羞惭难当。
   文章真挚朴实,虽不侍笔墨,已力透纸背;虽不言胸臆,已感情喷薄,是一篇杂糅岁月沉疴、命运浮沉的厚重散文。在这里面,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坚如磐石的兄弟情,更能真切的感受到文章背后所彰显的善良博爱的人性光辉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意志。
   拜读学习!问好涧松老先生,祝安康祥泰!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