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旋转木马小说 】哥们,有票吗

精品 【旋转木马小说 】哥们,有票吗


作者:黄胜 进士,81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5发表时间:2009-02-27 16:22:01

一不小心,黄老师当了回票贩子。
   他本来是到火车站退票的。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呢,火车站已经人山人海,排队买票的队伍排到了广场上。黄老师刚在退票的队尾站定,立马就有人凑过来,亲热地问:“哥们,退票呀?到哪里的?”
   黄老师说:“烟台。”
   那人眼里放光,低声说:“退给我好了,我多给钱。”
   黄老师心说能原价退给我就行了。谁知对方将车票接过去,验明真伪,“刷刷刷”点了五张“老人头”过来。黄老师刚想说给我三百好了,可没等话出口,对方说了声“谢谢”,扭头钻进密密麻麻的人群,转眼就不见了。撤离之迅速让黄老师都感到有些害怕,他赶紧将手里的钞票挨个检查了一遍,还好,不是假钞。
   攥着五张大钞,黄老师心里又是兴奋,又是慌张。他抬起头,心虚地看了一眼售票窗口上方的巨大横幅:严厉打击票贩子!匆匆忙忙离开了车站。
   回到家,妻子小兰问:“票退了没有?”
   黄老师说:“退了。”
   小兰点点头,面无表情地说:“好,姓黄的,既然你不想回老家借钱,我也不逼你,反正过完年就要交首付了,你必须想法把钱凑齐。这租的房子我是一天也不想住了,住在这里面,就跟住在别人家里似的。”
   黄老师默然,是啊,他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可是,买房子那得有钱啊,现在的房价,就自己跟妻子的这点工资,那是骑马也赶不上啊。
   本来,小兰已经计划好了,她自己到娘家借一点儿,丈夫到婆家筹一点儿,再加上家里的积蓄,凑一凑,首付款就差不多了。可到了黄老师这儿,计划却实施不下去了。本来,小兰也预计到会在他这儿遇到阻力,因此学校一放假,她就托人买了一张回乡的火车票,逼他回老家筹钱。可是黄老师咬紧牙关,就是不肯回老家。黄老师也有苦衷,他的老家在山东农村,老父老母和一个大哥都是土里刨食,前些年,供他读大学就几乎扒了二老的一层皮。黄老师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两位老人本以为能享儿子的福了,可他们两口子也就是当老师的,在首都这地方是一对标准的穷人,哪里还有多余的钱孝敬爹娘。家里的财政大权有小兰掌握,每一分钱都抓得很紧。这种情况下,黄老师过年都不舍得回老家,把省下的路费寄给爹娘,略表孝心。因此,他一听小兰让他回老家弄钱,反应激烈,坚决地说:“我宁可睡大街,也不能再跟爹娘伸手,再回去扒他们的皮了。”
   小兰气极,抹着眼泪说:“行,你有志气,你孝顺,那你就睡大街去!”
   当然不能睡大街,堂堂人民教师,睡大街有辱斯文。小兰想好了新的主意,还是一个字——逼!她把首付款一劈三份,两人的积蓄算一份,剩下的一人一份。她跟战场上的指挥员似的,语气铿锵严肃:“你不愿意跟父母伸手也行,反正就这些钱,你借也好,偷也好,抢也好,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而言之一定把钱凑齐。你若完不成任务,我……这日子也就没法跟你过了。”
   黄老师嬉皮笑脸,想以柔克刚:“小兰啊,这算最后通牒吗?”小兰恶狠狠地说:“姓黄的,这回我跟你来真的,你也不想想,你孩子都快上学了,连个自己的家都没有,你说,你对得起孩子、对得起我吗?”
   黄老师就怕听这样的话,一听这话就蔫了,软了。黄老师看看妻子,一咬牙:“我去弄钱。”
   去偷去抢是不可能的,只有去借了。可是让他借钱,他张不开口,就是张得开口,现在这世道借钱容易还钱难,谁愿意把钱借给自己?这天晚上,黄老师思前想后,长吁短叹,一会儿感叹时运不济,一会儿抱怨世道不公,几万块钱,难死了他这条英雄汉。到天亮时,黄老师一咬牙,下定决心,所谓富贵险中求,为了房子,为了家,我也倒车票去。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弄到车票。天亮后,黄老师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小兰,现在车票这么紧张,那张卧铺票你怎么搞到的?”
   小兰说:“我有一个学生家长在车站工作。你打听这个干什么?”
   黄老师心中暗喜,说:“没事,随便问问。”别看小兰想钱想疯了,可如果知道自己的丈夫去当票贩子,估计不会同意。所以这事得瞒着她。
   黄老师佯装出门借钱,在外面转了一天,傍晚回来,满面春风。小兰一见,惊喜地问:“怎么?借到钱了?”
   黄老师说:“我一个同学倒是答应帮忙,不过……”小兰说:“不过什么?快说。”
   黄老师这才说:“他有几个同事要回老家过年,买不到卧铺票,问我能不能帮忙,我就答应了。小兰,你看,你是不是再去找找那个学生家长?”
   小兰面有难色,犹豫了一下:“行,我就豁上这张脸,再去找人家一次。”黄老师马上从口袋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清单,交给小兰。这是他今天到火车站调研的结果。
   小兰一看,吃惊道:“这么多?”她迟疑说,“太多了,人家怕不给办吧?”
   黄老师很有信心:“才二十多张,问题不大。”他心里清楚,现在的家长唯恐孩子在学校里不被重视,老师求上门去,再难的事也会想法解决。
   果然,两天后,小兰把票取回来了,交给黄老师之前,她不放心地问:“你那同学准备借多少钱给你?”
   黄老师回答:“到时候再说吧。”
   这批车票很容易就出手了,票贩子的眼睛就是毒,黄老师只去了退票窗口两次,就被一个黄牛盯上了。他把黄老师拉到广场上,递上一支烟,一脸诚恳,问:“大哥,你手头是不是还有票?如果有,我都包了,只要是卧铺,紧俏票一张给你翻一番,一般的也给你加价百分之五十,怎么样?”
   黄老师心说这样最好,风险可降到最低。不过,他也不敢贸然答应,现在风声很紧,正严厉打击票贩子,对方说不定是便衣呢。他于是说:“我就这两张票,自己用不上了才来退票的。”
   对方笑了,当了多年黄牛,什么样的人没遇到过?他当下也不点破,一脸真诚地说:“大哥,现在车票这么紧张,卧铺票也能弄到,你肯定不是一般人,也不会缺这几个钱。不过,大哥,你经常来退票,可别让人当成了票贩子。我是诚心诚意想帮你个忙,这样吧,以后你有票,打个电话给我,你指定个地方,我去取就可以了。”说话间,拿起黄老师的手,在掌心写了个号码。
   三天后,黄老师的车票全部出手,刨去本钱,净赚六千块。
   黄老师把钱交给小兰,小兰很不满意,说:“就这点儿?”黄老师说:“虽然少点儿,但我朋友手头也紧,他还说了,这钱不用急着还,就是不还也行,算是赞助我的。”
   小兰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提醒说:“这点钱还早着呢,你还得想法凑。”
   “行,我这就去联系。”
   黄老师出了门,拿起电话,打给自己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家长是铁路局的一个处长。从小兰这儿,他受到了启发,自己也可以从学生那儿想办法啊。学生一听老师让自己帮买几张车票,很是激动,一口答应:“老师,你只管说,要多少张?”
   黄老师严肃地说:“老师又不是票贩子,要多了没用,只是几个朋友要回老家过春节。这样吧,我先统计一下车次、数目,还有,别让你爸爸太为难。”
   这一次,黄老师又弄到了二十张车票。这批车票出手后,春运到了最高峰。火车站广场上聚集了大批无票的旅客,可谓千金易得,一票难求。前前后后,黄老师已经挣了一万多块钱。他又托一个学生家长买了四张火车票,都是到烟台的。
   车票到手后,黄老师打电话联系那个黄牛,意外的是,对方电话停机了。对方交代过,如果电话停机,说明他出事了。黄老师暗自心惊,被逮住的要是自己,那可就丢人现眼了。还是见好就收,这几张车票出手就收手吧。
   现在只能亲自去火车站了。
   为防止意外,黄老师只带了两张车票,如果被逮住,可以一口咬定自己是来退票的。头两张票很顺利地出了手。黄老师回去取了剩下的两张车票,赶到售票大厅。这一次,却出了事。
   退票窗口前挤满了人,这些人都不是退票的,而是在等退票的。黄老师刚站定,“呼啦”一下,就陷入重围当中。一时间,什么声音都有:“大哥,有票吗?”“同志,是到哪儿的票?是不是到四川的?”“师傅,是不是到山东的?”
   黄老师看了看操一口胶东话的这位,说:“是到烟台的票。”
   这个民工模样的小伙子一听,激动得脸都涨红了:“师傅,求求你,你退给俺吧,俺都等三天三宿了。俺多给钱,你开个价吧。”
   听到乡音,黄老师心中动了一下,想就把车票卖给这位老乡算了。刚想开口答应,突然胳膊一紧,有两个人一左一右夹住了他,其中一人在他耳边说:“跟我们走!”
   顿时,黄老师脑子里一轰,浑身冰凉,两腿打颤。坏了,碰上警察了!他身不由己,被两人挟着,往大厅外走去。那个要买票的山东老乡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不肯放弃车票,锲而不舍地跟在他们后面。
   到了一个角落,那两人停下脚步,其中一个给黄老师递了根烟,问:“哥们,有票吗?转给我们吧。”
   原来是两个黄牛。黄老师脸上这才有了血色,气恼地说:“你们吓我一跳,给什么价?”
   一个黄牛笑道:“亏不了你,加百分之五十怎么样?”
   黄老师一听,掉头就要走。另一个赶紧拽住他:“一口价,翻倍。”
   黄老师说:“这还差不多。”伸手去兜里拿票,这时候,那个山东老乡疾步跑过来:“大哥,你把票退给我,他们出多少钱,我也出多少。”
   一个黄牛伸手将他扒拉到一旁,“给我一边凉快去!”
   那民工一个趔趄,差点摔倒,站定后,他央求地看着黄老师:“大哥,把票让给我吧,我和我对象在这儿打工,过年的时候总买不到车票,已经三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我爹我娘来信,让我今年无论如何回去……”
   听到老爹老娘这几个字,黄老师脑子里浮现出自己的爹娘,爹娘不也是盼着自己回家吗?黄老师不由心酸,心中一软,打断他:“行了,别说了,我把票卖给你。”他转回头,对那两个黄牛说,“两位,不好意思。”
   一个黄牛说:“我再加五十行不行?”黄老师笑道:“不是钱的事,再加一百也不行。”
   两人狠狠瞪了黄老师一眼,悻悻地走了。
   那民工欢天喜地地接过两张车票,看了又看,然后怯怯地问:“大哥,我给你多少钱?”显然是怕对方要个天价。
   黄老师心说,最后两张票,做做好事吧,就说:“刚才卖给那两人是翻番,咱们是老乡,你给我加百分之五十就行了。”
   那民工大是意外,赶紧连声道谢。他算了算票价,伸手掏钱。他的钱缝在衣服里,掏出来费了点工夫。黄老师刚把钱接到手里,猛听到一声喊:“别动!”黄老师一抬头,魂飞魄散,只见两个警察快步向他走来。那民工见状,撒腿就跑。
   被押走的时候,黄老师看到刚才那两个黄牛正幸灾乐祸地冲自己笑呢,他明白了,一定是这两个小子叫的警察。
   警察盘问时,黄老师一口咬定自己是来退票的。警察冷笑,说,看你能抵赖到几时,等找到那个买你车票的旅客,有你好看。他翻了翻黄老师的工作证,讥讽道:“看不出,还是教师呢。”
   黄老师面红耳赤,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正在懊悔,吱呀一声,办公室的门开了道缝,有人在探头探脑。黄老师一见,差点没背过气去。此人是刚才买票的那个民工。警察没有找到他,他竟然自己回来了。只见他冲黄老师说:“大哥,谢谢你的票。”
   黄老师绝望至极。这人主动跑回来,显然想把多出的钱讨回去。
   警察大喜,冲那人说:“你来得正好,来,签个字,作个证明。”
   那民工怯怯地说:“我就是来当证明的。”他看了黄老师一眼,说,“警察同志,我的车票是原价从这位大哥这里买的,这位大哥不是票贩子。”
   黄老师呆了。绝处逢生,他心中感动又羞愧,不由暗暗发誓:以后就是穷死,也不干这丢人现眼的事儿了。

共 44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到最后,真的让人好感动呀,农民的淳朴,农民的厚道,一句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构思精妙,语言表达能力好,贴切生活。---中原之清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228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