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迟到的文字(杂文)

精品 【江南】迟到的文字(杂文) ——怀念恩师—邯郸编剧张良


作者:醉玉如雪 进士,908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2发表时间:2013-06-02 13:54:06
摘要:醒来许久,我都沉寂在梦里,迷迷糊糊的在或沉睡或已经清醒之间,觉得那梦有些蹊跷,便拿起笔和本,一字一句地将那个梦境给做了一次详尽的记录,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一个梦而已,写也就写下了,记也不过是给记下了,说明不了什么,因为,随之而来的日子,很快将那梦境给淡泊如烟到几乎了无了痕迹。

【江南】迟到的文字(杂文)
   这是一篇早该写完的文字,迟迟没有动笔,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这是一篇我必须完成的文字,虽然现在开始写也晚到无法补救,但,世事难料,文字又能奈何……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看中国电影》,将文字发到博客后引来一些编剧的驻足和评价,我也有幸通过编剧的来访再去回访。停留、关注或加好友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兴之所致地进行一些有感而发。
   当我在邯郸编剧张良的博客里见到一篇转载的《“缺剧本”成影视业内人士口头禅》的文章时,尽管只看了开头那句——现在影视圈不缺钱,也不缺好导演,缺的是好的题材和剧本,便按捺不住地进行了一番口无遮拦。
   我说:中国影视作品很缺乏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挖掘,无论是看中国电影还是看中国的电视剧,感觉上,中国人都很肤浅,实际上不是!我觉得,人的共通之处根本没有国籍的限制。
   刚要点击回复时,觉得还意犹未尽,我便继续评说道:昨天晚上看了一点儿“金陵十三钗”,没想到,又像“黄金甲”似的看不下去,我不是因为它没获奖就说三道四,鸿篇巨制并不是好电影的代名词,我觉得,如果张艺谋的电影能把人性和文学性在他的电影里很好地表达,获奖不是问题,因为他不缺技术!
   上传了这些肆无忌惮的口出狂言后,觉得自己有些过,便补充一句道:其实,要求张艺谋在好莱坞获大奖也是难为他,毕竟,中国电影起步晚,能够快速发展也不过是这些年的事,想要中国电影到达一个大伙都愿意看到的高度,不只需要努力,还需要时间……
   这些评议,让我与邯郸编剧张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博友。
   后来的某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一帮拍戏的人跟我要剧本,我大言不惭地跟那帮人说剧本我可以写,但不能让我白费力气,那些人说那是自然便预支我很多剧本的稿酬。
   醒来许久,我都沉寂在梦里,迷迷糊糊的在或沉睡或已经清醒之间,觉得那梦有些蹊跷,便拿起笔和本,一字一句地将那个梦境给做了一次详尽的记录,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不过是一个梦而已,写也就写下了,记也不过是给记下了,说明不了什么,因为,随之而来的日子,很快将那梦境给淡泊如烟到几乎了无了痕迹。
   四天后,我在博客中收到了邯郸编剧张良发来的纸条,问我一些关于我的小说完成情况,并提出与我合作的希望。我很意外,因为我不会写剧本,可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有说不出的高兴,对于一部四十集电视连续剧的剧本,尽管我不知所措又不知所以,但我却不可思议地自信无比,好像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又仿佛,我早就知晓,那么多的小说在我的博客里像从没经历过风雨的草芽和花朵,想必,它们都会有自己的归宿,可是,真要动笔将它们改头换面为电视剧的剧本,那广袤无垠的新天新地,确实让我无法做出果断的决定,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像编剧前辈那样,对自己的文字,可以挥写自如到任由天马行空甚或是行云流水。
   犹豫之间,我看到了日记本中关于编剧梦的记载,便当下做出决定,从零开始,做一名小学生,跟从邯郸编剧张良老师,珍惜人生这可遇不可求的良好机缘。
   我跟张良老师实话实说了我的想法和态度,并进入一种备战状态,像《我当编剧》那篇文中叙述的那样,我成为了一名战士,每天面对电脑,开始了没日没夜地敲敲打打。
   我还将QQ的个性签名由原来的“精神贵族”改为“开始编剧生涯”,这文字上的变动根本就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一桩,对我,却意义重大且讳莫高深,因为,我不仅要以此作为我所有信念的支撑,更有某种坚守和纪念,我要以此来警示自己,虽然已经开始了始于足下的千里之行,但我必须明确自己在这样的路途上,一旦开始便没有结束。仿佛,从态度决绝地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可循,因为,我深知,人生的某些际遇,错过也就错过了,虽然我已经跟从老师上路了,但我知道,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走得更远。
   我开始跟张良老师学习怎样构思剧本的创意以及对剧本主题的认识,有些摸不着边际且云里雾里,尽管如此,我也不想放弃,因为,有张良老师的指引,即便我再笨,也总觉得胜券在握般地不知天高地厚。很快,我按照张良老师的要求将故事梗概写出来并给他发过去,没想到,得到的回复是:没看出来你写的是什么。
   我很羞愧,浪费了老师的心血和宝贵时间。我不知道我应该继续前行还是应该向后撤退,但我并没因此而心灰意冷,虽然我知道剧本的写作不会难于上青天,但也绝不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驾轻就熟到可以随心所欲,虽然有张良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不一定能保证我确实可以顺畅地企及和到达。我制作了一幅与我的文字《开始编剧生涯》同名的文图,一方面以此为自己鼓劲儿,另一方面,我要自己明确,信心满满绝不等同于照葫芦画瓢。
   我开始谨小慎微,注意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反复翻看与张良老师的QQ记录,尤其是张良老师向我推荐的那些书,认真捧读之时还不断地做出分析和研究,虽然我从开始上路就大脑一片空白地无从下手,但冥冥中我总有一种感觉,只要有张良老师的指引,我就可以无所畏惧。虽然张良老师确实很严厉,但严厉中,我总可以感受到来自张良老师的随和与宽容,因为,仅仅是在写作的初始,张良老师就对我说,你是潜力股,并毫不掩饰地对我说——咱们合作三部戏,你就可以成为剧作家了。
   世上有什么比这样的赞誉更让人心怀喜悦和感激,我庆幸今生让我结识了张良这样的恩师,让我明白,舞文弄墨本身,不只有小家碧玉的文字需要书写,更要有文人志士赏看天空和大地的豪壮与气概,因为,文字所要表达的,不只有个人的情感,还有更多人的情感,而那些情感,既是个人的,也是芸芸众生的。
   这是高风亮节的个性品质!更是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怀!一个写字为文之人,如果没有了这些,也就没有创作的根基和根本。
   张良老师对我说:你知道有多少人在废寝忘食地想“点子”吗?没有好的构思是绝对行不通的。往日,我只知沉迷于文字的汪洋,却很少或根本没有想过这些,虽然这不是我的愚昧,但却是我的无知。张良老师说,一部戏,影视公司要投资几千万,弄不好是要倾家荡产的!
   我知道了文字的分量,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担当,我在老师的好友印象中,给出了我认为是对张良老师最到位也是最贴切的评价——严师益友!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我认识了张良老师,我不可能在剧本的创作上,从一无所知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尽管家中书柜中早有唾手可得的一些剧本书籍,但天知道,我早已不知何年何月将它们买来又是何年何月将它们给束之到高阁。
   记得当我完成第一集的剧本时,高兴又兴奋的一大早就让老公起来看,想要他成为我剧本的第一个读者,并相约晚上下班后出去庆贺,可是,我们的兴高采烈还没余韵未消就收到了张良老师的退稿,原因是小说语言还没改成影视语言。
   这致命的打击让我知道,写剧本并非儿戏,当然,更不是简单意义和形式上的文字转换,虽然那些我并不陌生的中国汉字都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符号,但我已经深知,此文字已非同于彼文字,与此同时,我彻底地明白了何为高屋建瓴的指引和名师出高徒的可能,文字,抑或是我这个人,已经在张良老师的亲力亲为中,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这是一种美好的写作之旅,更是一种美丽的人生际遇,在谈到“我的文档”总使用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夸张时,老师说你自己看大字方便了,却无形中给别人带来很多的不便,因为,影视公司都要求百分之百的文档显示,你发过来的文档我必须进行格式转换。我说我也不愿意用那么大的字,只是我因为长期用眼过度,已经使眼睛视物模糊,老师说他因为写作三十多岁时就眼花了,我有点儿不信,我说我还一直羡慕你总用那么小的字,一定是因为眼睛好的了不得,老师说不信就让你看看我戴花镜的样子。
   就这样,我第一次也是今生唯一的一次,通过视频,见到了张良老师。比我在QQ头像中见到的更自信更温和,微微上翘的嘴角和湖蓝色的V型领绒衫,衬托着老师儒雅沉静的文人风范,很难想象,曾经的张良老师是那样的严厉,有的,只是他的善解人意与和蔼可亲。我即刻通过截图开始手忙脚乱地操作起来,本想迅速留住这转瞬即逝的难得瞬间,没想到,却因为失误而断掉了视频链接。老师问我怎么掉线了?我说,我在给你的头像截图,怕老师不信,还把刚刚的截图发给老师,老师见了很满意,说,那就把我的QQ头像改为这个截图吧!
   我很高兴,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为老师做点什么了,想起从小习画的事,便大说特说起自己当初是如何如何的爱画画又怎样为人师表地教画画,后来因为遇到一位高人指点说我的文字怎么怎么比我的画有张力,便从此不再画画而一心一意地写字,好像如此陈述,是要以此证明我的截图有多么多么的专业和精准到位。谈到剧本完成后的打算,想起曾经写过的一篇《人生七十》,我便对张良老师说,我或许会在七十岁的时候才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那您至少要活到九十多岁才能看到我的好成绩,因为,我起步太晚,动笔也晚……
   张良老师说,好,那就这么约定!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一向都是夜里三、四点起床写作,且从不觉得疲倦的张良老师,再次上线,已经不是他,而是他的大女儿,一位与他一样多次获得过国家影视大奖的编剧张俊萍。她用张良老师的QQ对我说:告诉你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爸爸突然离去了……
   那一刻,我的心狂跳不已,我不敢面对那些文字。有人说,突如其来的现实总让人摸不着边际,我惊慌失措且不敢接受,想来,与张良老师合作的结果纵有再多,也从未想过会是这样,关切问询间,我泪流满面到竟没有什么觉察,想到种种与张良老师相识的曾经过往,我无法相信,一个心理年龄如此年轻鲜活的生命怎么会不打一声招呼就离开了,那些刚从指尖滑过的日子是怎样延续着刚刚还在的那些日子,而那些日子,一直有着张良老师的督导和教诲。
   我曾经问过张良老师,您是怎么决定与我合作写剧本的?他说是在我博客里看到了我的小说《有多少旧爱可以重来》时觉得那小说有些意思。张良老师说:你的小说有独特的文学性和韩剧风格,而且,你的小说都能改编成电影,而我的工作就是把好书里的人物关系再组合到电视剧里。
   想到这些,我感慨万千又无奈于世事凡尘中的种种始料不及,谈到与张良老师合作的剧本,我对张俊萍说,我还是最初的态度,因为,开始与张良老师合作时,我就说过,第一是我对张良老师的尊重,然后才是我与张良老师的合作。
   关掉电脑,离开家,我去了写作之余常去的河边,无言地走在坝下的林荫路上,看着远山近水的静默和安宁,虽然还是以往那般地从坝下一端走向远远的另一端,却无法再有从前的那份无意和无心,我无法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因为,我终是不能理解,一个终生与文字为伍的生命,怎会如此态度决绝地离去,尽管张良老师的影视作品,一次又一次获得国家级的影视编剧大奖,尽管张良老师拥有着与他同样身为编剧并也如他那样一次又一次获得影视编剧大奖的儿女们,他也确实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的家庭,可我还是无法排遣内心的惋惜和感伤,真可谓天妒英才!说的一点儿都没错。
   想起今年春节刚过的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张良老师打来电话说:你赶紧上QQ,我有事跟你说。打开电脑,刚一上线,就看到某影视公司刚与张良老师的聊天记录,说是答应要我们合作的那部作品,并准备近期于北京签约,我心情无比激动并感慨万分,想着整整十一个月的辛苦付出,终于有所回报,高兴得几近忘乎所以。
   第二天,我去了市内一家有名的茶庄,为老师挑选了签约时准备送给老师的金骏眉和西湖龙井,我多么希望,张良老师能在写作之余,被茶香和西子湖畔的传说所围拥萦绕,并以此来让更辽远无涯的思绪和想望,通过笔下的文字,演变成一个又一个影视故事。
   回到家,我将茶品放到米黄色的几案上,目不转睛地盯视着刻花木盒中那对玲珑圆润的棕色瓷罐怎样在我的目光中闪着柔和的光芒,久了,又觉得,那镂空瓷盖上随意搭顺出来的两绺丝穗,更是让人心生惬意和欢喜,因为,我终于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向张良老师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激,简单又尊贵,华丽又质朴,通过物质的交接,将过程锁定到记忆的轮回,只是非常可惜,因为公司的失言,这一切,成为了今生再也无法补救的遗憾,可即便是这样,我依然奢望着,某一天,或许,这未能成行的景致,会变化成我小说里的情节,或干脆就是某部电影或某部电视剧里的镜头,或者,我会永久地将它们埋藏到内心的深处,作为今生无法兑现的报答。
   再到老师的博客浏览,见最后一篇被转载的博文是在两个多月前,好像,日子,就那样被定格在一个恒久的框架里,无法变动也不能更改,只是,不知那天是风轻云淡还是雾霭阴霾。
   我打开了曾经记录我写作剧本的那篇博文——《难忘2012》,见最后一位来访的网友竟然是张良老师,仍然是一袭V型领的绒衫,身后,是一棵枝繁花盛的光影摇曳,想到张良老师的大女儿张俊萍对他的评价:难道您就是上天派到人世传播文学的使者?突然觉得,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培养了自己的儿女,跟他一样各个成为优秀的编剧,还将满腔的热忱付诸于我这只有网络之缘的网友,用他的智慧和他的诲人不倦,带领新人,为中国的影视编剧做着任谁都不敢忽视的巨大贡献。
   这才是写字为文之人的至高情怀!我感念于老师的指点江山,更感恩于老师的承蒙厚爱。我用心整理了跟张良老师的聊天记录,小四号的字竟有十多万字,如果将它们结集出版,已经完全可以成就一本书籍,由此可见,一部作品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而这些,都是张良老师的给予和馈赠,无私且伟大!
   打开QQ,张良老师的头像依然还在,那幅我给截图的头像,依然是一如从前那般的儒雅、沉静,头像右边的个性签名仍旧是认识张良老师就从未改动过一个字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想到了我曾经跟张良老师说过的那句话,你是我今生注定要认识的那个人,仿佛,这才知道,缘分本身,有时就是这样,好像今生所有的努力,一直都是为着某件事的可以成行或在等待某个人的必然出现,时刻准备着,又旷日持久的不可思议,而那个人,就是张良老师……

共 560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怀念恩师。一个好老师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读完作者的文字,心里暖暖的。《迟到的文字》记录了恩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教导和关心,也是在这纯朴、自然的描述中,深切表达了作者对恩师的感恩及缅怀之情。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文字了,从心底里赞美老师,歌颂恩师,感恩老师。像作者的恩师张良一样的好老师很多,但像作者一样记得恩师的人不多。博学多才,爱岗敬业,这样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是学生们永远的好榜样。在文章中,作者对张老师的生平事迹叙述很全面,做到了言之有物,论得恰当,论述清晰,感情深度抒发。作者的文字下,让我们也认识了张老师,对之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欣赏了,倾情推荐!【编辑:简单爱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03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6-02 13:54:4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欣赏作者精致的文字,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6-02 13:55:51
  怀念恩师。一个好老师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好久没有读到这么好的文字了,从心底里赞美老师,歌颂恩师,感恩老师。像作者的恩师张良一样的好老师很多,但像作者一样记得恩师的人不多。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