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正能量(书评)

编辑推荐 【江南】正能量(书评) ————读《杨晓敏与小小说》一书


作者:白云朵 白丁,7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0发表时间:2013-06-06 17:17:27

这几天一直被一本书感动着。好几次,都把自己的眼眶打湿。
   这本书的书名叫《杨晓敏与小小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秦俑、马国兴、吕双喜主编。
   我是一个愚钝的人,不大愿轻泄感情,为此,甚至刻意装出冷漠,为的是怕自己被情感所左右,或者,自己清楚,自己不想背负太多,欲多,自己愧欠的感觉欲深。
   而我,这几年所欠最多的是杨晓敏老师。
   我是一个文字爱好者,2007年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的文字也可以发表,我觉得,文字能让我爱好,此生足矣,在别人的文字里敬仰,在别人的文字里感动,在别人的文字喟叹,我崇拜写文字的人。
   文字很神圣。
   我高中毕业后,曾经考过上海戏剧学院的导演系,当时专业分数中独幕剧创作一门还考了75分,据说,当年上海赛区的考生中,过75分的才三个人,然而,最终与上戏无缘,如今想来,自己纯粹是拿鸡蛋去磕石头。
   也许从那时候起我知道,文学的殿堂非我等平民之女可以轻染的,我能做的只在她的影子里浅笑轻颦。
   从2007年至2009年,仅两年的时间,我从一个不知小小说长什么样子的文字爱好者陡变成一个小小说的“明日之星”。那两年,看什么都像小小说。如今追忆,不胜感慨。一切皆因为杨晓敏老师的缘故。
   一直记得第一次收到杨晓敏老师短信时候的光景,2008年的暮秋,那日午后,在斜斜慵懒的阳光里我收到一个特别的短信,称呼我为老白,短信的大致意思是说,老白,最近可否有新作,不妨赐稿的意思,署名是杨晓敏,我当时以为是谁在跟我开玩笑,因为短信的语气绝不像我眼中高山仰止的小小说领军人物杨晓敏先生该有的,倒仿佛是小小说团队中某一位跟自己要好的文友,我赶紧回问,哪一个杨晓敏,是《百花园》的杨晓敏吗,得到肯定的回复。我不敢相信短信的真实性,于是,靠着护城河的仿木栏杆打电话过去,雄浑有力的声音,朗朗的笑声,还好有栏杆依靠。
   我看了看西天的夕阳,怎么看都觉得在升起的感觉。
   这两天看《杨晓敏与小小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小说界的文友用他们的眼光写杨晓敏,大家一致都有这样的感触:小小说作家是鼓励出来的。那些已成大家的小小说作家,无一不出自杨晓敏老师的鼓励。
   看永林的《一封信和一个人的命运》,眼泪悄无声息地淌了下来,永林是我熟悉的,其实这篇文以前也看过,也曾感动不已,这回看,感动甚于前一次,这是最好的说明,是杨晓敏老师的一封信改变了陈永林的命运,而这封信是关于一篇小小说发表的信。
   看沈祖连老师的《人生有缘》又禁不住流泪了,在沈祖连老师的这篇文章里,写了与杨晓敏老师的初识,那时杨晓敏老师才30左右,那时《小小说选刊》编辑部只三个人,他写到:1993年第3期《小小说选刊》的惊人发现:主编杨晓敏……我的思维触角从没伸及过当年的杨晓敏与小小说的样子,从沈祖连的文字里我仿佛亲临到年轻时的那个杨晓敏,也突然想到,他曾经比我还年轻,我羡慕起沈祖连老师来,因为他与曾经30岁的杨晓敏在小小说路上走了三十多年,一直紧紧相随,不离不弃,我想我感动于不离不弃这四个字后的内容。
   看袁炳发老师的《遥望伊河路12号》,里面感动我的是他去哈尔滨考察《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在当地的发行量,他“挨个找批发商谈话,从期刊的内容、纸张、版式、插图、价位等一一询问了解”我仿佛也看到了“他宽宽的肩背,被汗水洇湿一片。”来不及息下,马不停蹄地又赶往长春去考察。我进入小小说这个圈子,眼见的是小小说的兴盛事,原来,小小说不是一上枝就繁华一片的,是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是经过如杨晓敏这样的小小说经营者的经营所致。
   说真的,以前是真没有用心地站在小小说推手的立场去想去思,只管伸手小小说给予自己的好处。
   回头再说说2009年的那次小小说盛会,这是自己亲历的。
   原谅我,那次我没有去过《小小说选刊》编辑部。看了《杨晓敏与小小说》这本书,我为自己当年的浅薄抱憾,那是小小说作者的朝圣地,是小小说的源头所在,是小小说的信念,然而,那时我没有那份意识,我只享受着小小说给我的享受。
   这两年,因为职业考试,对小小说的阅读与练习近处于停滞期,每及念起当初杨晓敏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用心,心存愧疚。
   前一阵子,因为拙作的事与杨晓敏老师有过三言二语的交流,我说我一直怀念2008年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寄给我许多关于小小说的书,那些书让我如痴如醉,而且受益菲浅,让我一下子感受到小小说的温暖,而且充满了正能量。话没说完,杨晓敏老师就让我把地址给他,隔了二天就收到了他的《杨晓敏与小小说》和《当代小说百家论》。因为杂七杂八的事务緾身,才于近日得看。这两本书,让我欣喜不已。对于小小说的一切,原来已在骨子里了。我想,我又找到了动力。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想我一定要像陈毓一样,把《小小说选刊》杂志社的台阶一级一级数过,如果有栏杆的话,我也要一一摸过。
   如果可以,我必会如夏阳一样,“在凌晨三点,在空寂无人之时,躲在五楼一个黑暗的角落,默默地窥视着他高大而疲备的背影。”那个时候,他双手叉腰,如一个将军打量着硝烟刚刚散去的战场。
   PS:
   书只浅浅地读了部份,所以,浅浅地落下自己的感动。细细地读完这两本书后,再回头感受。
  

共 21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书评写的非常好,感人至深。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载体,写一番自己经历过的事,真实动人。作者在文章中回顾了自己与小小说的渊源,杨晓敏老师带着自己走过的一路历程,以及对《小小说选刊》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作者的成长史,从文字爱好者,到成为一位小小说作家的过程,让人感动。字里行间,饱含深意,我想这样的一篇真情流露的书评,杨晓敏老师看到后也一定会非常感动的。文章没有太多的技巧,只是用平实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来讲述,但这已经足够了。非常不错的文章,推荐!【编辑:芈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6-06 17:19:01
  友情客串一下,这篇文章写得有大家风范,不错不错,个人非常喜欢,值得一品,推荐阅读。
2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6-06 17:19:45
  问好白云朵,欢迎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也期待读到你的小小说作品。加油!
3 楼        文友:鬼无影        2013-06-06 17:21:51
  这篇文章不错,短小精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