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二陆”探迹〔杂文随笔〕

精品 【天涯】“二陆”探迹〔杂文随笔〕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02发表时间:2013-06-10 19:32:05

“二陆”是我国西晋时期乃至于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十分有名的大家之一,名陆机和陆云,他们是相差两岁的同胞兄弟,出生于今上海松江区的小昆山地。
   为迎接松江史上建县一千二百六十年,我和老作家贵昌先生一起参加征文《松江赋》的撰写。当写到松江历代文化名人这一片段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二陆”这二位名人,曾记得他们也被写在江苏昆山的县志上,而且昆山人也因为历史上有此二人而引以为傲。“二陆”在双方的史志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是写赋重笔浓墨的地方。
   那么“二陆”究竟是江苏昆山人还是上海松江的小昆山人?这就是成为我们追根究底要弄清楚的问题。据我们在资料中了解到:“二陆”出身名门,时逢乱世。祖父陆逊为三国东吴时的名将,兵轻关羽,功封华亭,后又任相。父亲陆抗为东吴大臣,都曾被委以重任领军抗敌,陆逊曾战败关羽。“二陆”从小为前辈的英勇善战感动,立志建业,光祖报国。
   所不幸的是,他们在二十岁左右时东吴国就已灭亡,只得远离故土,移居洛阳。从此闭门勤学,成为西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晋书》中曾赞“二陆”是“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当时的大学者张华十分器重这两位吴中才子,曾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评价。〔“三张”就是指当时享誉洛阳城的张载、张协和张亢。张载为西晋文学家。与其弟张协少有俊才,与兄张载、弟张亢齐名,世称"三张"。性闲雅,博学能文。〕
   “二陆”才华横溢,有史记载。陆机自幼秉承家学,精于诗文、工于书法、擅长武术。上马能驰骋疆场,下马能挥毫作书。文学上以诗赋擅长,从留下的一百零四首诗和二十七篇赋来看,其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重用典故,开创了骈文的先河。尤以《文赋》最为出众,成为中国文坛的经典之作。唐太宗李世民在《陆机传论》中给予了好评:“百代文宗,一人而已。”其书法浑然一体,自成一格,受到历朝历代书家的厚爱,一幅《平复帖》辗转近两千年,至今保存完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成为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
   陆云自幼好学敏思,五岁能读《论语》、《诗经》,六岁能写诗文华章。由于他才华出众,后来被派官到难治之县就任,他身先士卒,正风改俗,惩腐除恶,明断疑案,被当地百姓称为神明清官。暇闲之时喜欢著书立说,诗文无数,载入史册。所著诗文三百四十九篇,诗以简体见长,文以短篇见长。短小精悍,深入浅出,成为六朝文学的新潮学派。他主张“文章当贵经绮”,就是追求唯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书《春节帖》被选入《淳化阁法帖》。别有风味,独具一格,是国宝级尊贴。
   了解“二陆”是为了写实“二陆”。因为现在各地都兴起“名人争夺战”,曹操和诸葛亮等名人,因为各地地方志各有自家的记载,竟有多个“故乡”和“故地”出现,一时竟然互不相让,争相标榜。为证实二陆的出生地究竟在何方,笔者先后步入江苏的昆山和松江的小昆山两地,考证西晋“二陆”的故居在何方。
   江苏昆山市〔县级市〕和上海小昆山,现两地相距遥远,中间又有上海青浦区间隔,去两地考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史负责,不希望出现曹操和诸葛亮等名人的故居之争而引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历史有一个完美的说法。
   五月琼花盛开的时节,我们走进了江苏的昆山的亭林公园,内有八十余米高的山叫玉峰山。又因形似马鞍,常称马鞍山,这是历史对山的佐证。提起“二陆”,文友们也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在“二陆”之前,昆山还未有影响全国的名人效应,自从陆机、陆云声名远扬后,昆山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引发了一部引人瞩目的文学艺术史。清《康熙昆山县志稿》说:“山以昆名,比之昆冈玉出,而县名从之。昆邑人文,自当以二陆为开先也。”所以“二陆”也成为昆山文学艺术史上的“开路先锋”。打开《昆山历史名人》的目录,也会看到“二陆”之记载:陆机(261-303)和陆云(263-303),名字赫然领衔,昆山的史志上也有“二陆”详细的记述。那么“二陆”出生在松江的小昆山,又何以能拥入昆山的怀抱?刨根问底之后,我们才知道了其中之关系,这是因为涉及到昆山建制的历史沿革而定。
   古代昆山水土肥沃,气候湿润,早就成为宜居佳处。周朝时就街坊林立,人气旺盛,最先设立了娄邑县,吴国时改制为娄县。那时的娄县幅员广大,管辖到今江苏太仓、上海的松江〔华亭〕、嘉定、青浦等地区。南朝时改名为昆山县,这样说来,还真与“二陆”祖居华亭有关。明嘉靖《昆山县志》载:“陆氏之先葬地,而机云(即陆机、陆云)出焉,人以玉出昆冈比之,故易名昆山。”就此以后,昆山这块风水宝地在华夏大地上风流千年,人才辈出。
   要说“二陆”的影响,首先是江苏昆山得到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恩泽。在西晋后的岁月中先后名人辈出,归有光崇尚乡情民意的通俗散文,朱柏庐注重细枝末节的治家格言,顾炎武重视调查研究的长篇大论,似乎都曾受到“二陆”的潜移默化。还有王履、龚贤、方还的书画成就,也都与二陆遗泽分不开的。前有榜样,后有超越,年复一年,承前启后,连接起一部辉煌的昆山文学艺术史。文脉相连传承后世。
   那么“二陆”究竟归属那一方?这就要和他们的出身地即故居相关。我们就此步入上海松江,沿文翔路直达小昆山,风尘仆仆地随山路拾阶而上,此山五十余米高,草深林密,鸟语花香,进入山园,一时仿佛远离了山外喧嚣的人世。一路可上山顶的九峰寺。这里的山虽然没有昆山的玉峰高,见路旁立有陆机为怀念家乡故土而写的《怀土赋序》的石刻碑文。整饰一新的“二陆草堂”依山势而建,从远处看去,四间青瓦白墙建筑错落有致。当我们登上二层台阶,就可见到两扇红漆门和茅草盖顶的房子了。“二陆草堂”的牌匾高挂屋檐下中,赫然眼前。草堂内有“二陆”塑像。陆机是半身塑像。屋内除陈列陆氏谱系外,还有“二陆”年少时读书的场景画等。穿堂而过的天井侧面,可登至清和堂、谷风厅、婉娈厅。厅内展出的是“二陆”的国宝级的书法作品,还有“二陆”后世的评述。有文友告诉我们:小昆山是陆机和陆云的故里,他们从小生长于小昆山的下昆岗乡,由于才品出众,誉为人中美玉,故有“玉出昆冈”之喻。文友这一说让我们顿悟,原来江苏昆山“玉出昆冈”之美誉就是始于松江小昆山的“二陆”之名。
   小昆山的南峰有一小屋和二亭。有双层亭盖者,即是史上之称华亭;另一小亭即是放鹤亭。松江古称华亭,那位火烧七百里联营的东吴猛人陆逊的爵号即华亭侯。“草堂内陈列着陆机的《平复帖》复件。《平复帖》是陆机的书法手迹,用的是秃笔,显现的是万毫合力;体为章草,却无挑波,苍劲古朴,历来被公认为价值非凡的国宝。中国流传的书法珍宝。据专业人士介绍:除了以土中发掘出的战国竹简、缯书和汉代木简外,就数《平复帖》最早,迄今一千六百五十多年。
   综观小昆山景区园的“二陆”故居,我们又想到了他们苦读成就事业的许多故事。陆机和陆云是华亭人,据史载:“二陆”在战乱后曾隐退故里小昆山闭门勤学十年,坐落于小昆山园的读书台就有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题字:“夕阳在山,子瞻”。而陆蓉在《菽园杂记》中载:“昆山在松江府华亭界,晋陆机兄弟生其下,皆有文学,时人比之‘昆冈玉片’。的“二陆”故居选址九峰山西的小昆山园,展示了与“二陆”紧密相关的历史文物及文献资料,成为“二陆”文化传承的场所。
   走在小昆山园,仰望葱茏树木,站在“二陆”草堂前,真是万千思绪和感慨一起涌上心来:可不是吗?自古能人命运多舛。“二陆”成才,由于陆机率兵战败,陆云直言逆旨,晋太安二年,“二陆”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临刑前,陆机神情自若,朝着小昆山的方向长叹道:“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他的《思乡》诗“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真切地流露出他爱国思念家乡华亭的悲壮情感,催人泪下。
   近年来,陆机《平复帖》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其学术研究随之增多,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高。二陆文化引起汉文化圈极大反响,国家邮政部门首次发行一套四枚《中国古代书法——草书》特种邮票,以《平复帖》为首。松江建县一千二百六十年。作为上海的“文化之根”,同时又是“二陆”故里,小昆山镇持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活动以弘扬“二陆”文化。随着小昆山“二陆”文化公园投资兴建,发掘松江历史和打造历史文化胜地已是人心所向。
   提及上海的“文化之根”,松江乃至上海的文脉自当追溯至西晋时期的陆机、陆云。松江古名“云间”也因其而得。二陆出生小昆山的史实无疑,江苏昆山因为有过管辖权,所以把二陆写入其中,而上海松江因为二陆出生于此而引以为荣,两者既有过联系,是不矛盾的,都是史上二陆云间的一块名居之地。而松江的小昆山当然以实实在在的故居地为豪。
   随着“二陆文化”不断传承与弘扬,小昆山的“二陆故里”恩泽也焕发出千古文化的生命活力,亦将打造为中国文学艺术史的地标之一。“二陆”文化由西晋陆机、陆云首创并传承发展的云间文化。它既有《怀土赋》的地方特色,更是华夏文苑的精华所在。陆机、陆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立传赞美陆机云:词深而雅,义博而显,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二陆’故里”松江小昆山虽然历史上曾经是最早正儿八经的“昆山县治”所在,但现今的昆山市已隔开了一个青浦区。何况昆山那座山不叫“昆山”而是叫玉山和马鞍山。所以“玉出昆岗”确定无疑应是上海松江的小昆山。但愿上海人都能像了解广富林那样了解“二陆”,记起“二陆”,而不仅仅是三国演义里的陆逊和陆抗父子。
   记得江苏高邮出生的秦观在未仕期间,居家耕读,为科举做准备。后来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时亲自看望秦观,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但九九归一,秦观是高邮人无疑。
   我们深信,随着松江广富林和小昆山周边地区的景点开发,小昆山上的“二陆”草堂,一定也会像苏北高邮那座纪念秦观的“文游台”一样渐渐闻名于世。
  
  

共 414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二陆”探迹——既是一种名人的寻根溯源,更是一种精神憧憬的梳理。其实,“‘二陆’故里”在哪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人物精神的精髓。文章有很丰厚的历史意蕴,和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推荐欣赏。——玉树临风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12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10 22:15:55
  谢谢临风美按。祝编创快乐!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2 楼        文友:隔水望伊人        2013-06-11 17:00:51
  随着二陆文化不断传承与弘扬,二陆恩泽散发魅力,打造中国艺术史的地标之一!赞!
隔水望伊人
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11 18:42:47
  伊人说得对。上海文化之脉。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