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夏日拾趣——2013年端午节

精品 夏日拾趣——2013年端午节


作者:木子花飘香 探花,2132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48发表时间:2013-06-12 17:08:10
摘要:滴滴答答的雨声,轻敲玻璃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了,粽香裹托起雨花儿在黎明前悄然绽放。

滴滴答答的雨声,轻敲玻璃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到了,粽香裹托起雨花儿在黎明前悄然绽放。
   艾叶的香从门楣的缝隙透过来,一股股馨香直抵心脾。
   传统佳节在祥和的氛围中,向我们走来,扪心自问:准备好了吗?
   撩起窗帘,欣赏绵绵不断的雨花儿,在空中绽放……
   粽香、艾叶的香在天空、在黑土地飘荡。
   艾叶装扮传统的节日,传统的节日将家家户户的门楣装点得苍翠欲滴。门楣上的艾叶,孩子手腕上的五彩线,老人手里的小葫芦,还有大姑娘小媳妇儿赶早市的喜悦,将五月节——端午节渲染得浓烈喜气。
   走出家门,随着人流,迎着绵绵小雨,逛早市。早市人头攒动,摊位前最抢眼的是粽子,各式各样的粽子摆放在那里,今天粽子唱主角。
   鸡蛋昨天最紧俏,今天没有粽子受人青睐受人瞩目。
   今天去市场的目的是买艾叶,传统的五月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前挂艾叶,艾叶在远古的时代具有辟邪功能,那会儿不仅家家户户门前悬挂,人人都要佩戴,就有了艾叶荷包。如今赶上了新时代,荷包被摒弃,辟邪之说也被人们忘记。没有谁身上戴着艾叶,但家家门楣上挂艾叶这个传统却没有丢。
   每年这个时候,市场上都会有许多的摊位卖艾叶,一、二元钱买一把艾叶,一年的晦气被祛除了,还能将蚊虫赶跑,这是个花钱少效益大的传统,比春节省钱多了,人们热衷它,城市人家每年都挂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摄取深度也深了,人们对艾叶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它不再是迷信的驱邪的信物,而是有药物价值的植物。艾叶的烟气杀菌,制成药在临床上有许多疗效。在民间用艾叶熬水洗澡,能治疗风湿。
   据说艾叶的药物效果与采摘的时间有关,在端午节那天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采摘挂在门前,最有疗效。
   端午节采摘的什么都是药材,就连青蛙、蟾蜍都是不可多得的药材,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老年人都那么讲,孩子们都相信,端午节成为夏季一个不可多得的节日。
   买了一把艾叶,拿在手里。用鼻子嗅嗅,有点艾叶的味道!艾叶的香气飘进鼻腔,进入心脏,触动心中的柔软,开启儿时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被尘封,被岁月磨砺得几乎忘记。一股艾叶香,敲开曾经的密码,轻而易举地破译曾经的往事。
   那年端午节,还在梦中与周公相会,被妈妈喊醒:快起来,小懒猫。姐姐们等你呢,太阳快出来了,再晚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妈妈喊我干什么?我还想睡一会儿。”我揉着眼睛不愿起来,翻身还想睡去。
   “小懒虫,还不起来。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采来的艾叶就不能辟邪了。”邻家姐姐,来到我的面前,用激将法让我起来。
   “太阳不是没出来吗?让我再睡一会儿。”我嘟嘟囔囔着,还是被妈妈薅起来。
   很不情愿地穿戴完毕,想洗脸精神精神。这时邻家姐姐说:采来艾叶再洗脸,艾叶水洗脸一年不被蚊虫咬。
   “谁说的?艾叶洗脸不被蚊虫咬,去年夏天你脸上的大包不是蚊子咬的?难道是自己长的?”我感觉姐姐骗人,艾叶才不管蚊子咬人的事。
   “姐姐说的对,艾叶水洗脸一年不被蚊子咬。”妈妈的话证实了姐姐的话,感觉很悲哀,妈妈为什么不站在我的立场上?
   没洗脸没梳头第一次出走家门,小小顽童谁理会洗没洗脸,何况黎明时分人们采艾叶哪有功夫环视别人。童年在山城度过,出了家门口就能看见平顶山,亦能看见滚滚东流的河水。河两岸郁郁葱葱,那里生长着人们说的艾叶。
   妈妈已经采摘了一些艾叶放在小院里,我没看见。让我去采艾叶的理由很简单,呼吸早上的空气,亲自采摘据说更辟邪。年幼的时候身体不怎么好,先天的虚弱,母亲的心那会儿哪能理解,痛恨没赖在床上,现在还睡意朦胧。
   “姐姐,这是艾叶吗?”我看见一个高高的植株站在我面前,它的叶儿椭圆的。阳面是绿色的,阴面是灰色的。
   “那是水艾叶,长得大,没有香味。”姐姐说着,递给我一个艾叶让我看,她手里的艾叶叶子团团的,比站在我面前的艾叶小很多。
   “这个艾叶给你,按照它的模样找吧。”姐姐很大方,她给了我好几颗。
   这时小伙伴们都赶到了河岸边,一群女孩子叽叽喳喳地采艾叶。沉浸的黎明沸腾了,一群小丫漂亮的裙裾如夏日的荷花儿开在河岸边。
   一群男孩子们,也汇聚在河岸。他们开始逮青蛙、蟾蜍,我站在没腰的草丛中,欣赏着天空变成鱼肚白,欣赏着山水在黎明前夕那种朦胧感神秘感……
   突然,脚下的草一动,吓得我一激灵。下意识地感觉到,好像有青蛙。青蛙,妈妈说了五月节那天看不见青蛙和蟾蜍,如果看见逮到了,青蛙和蟾蜍就是药材。
   不能将到手的药材跑掉了,于是不顾裙子被弄湿,弯下腰仔细寻找,发现一个大青蛙藏在草根下,它可能发现了我,将身体变成和草一样的颜色,一动不动地在那喘气。腮两边的泡泡出卖了它,说时迟,那时快,我用左手将大青蛙抓住。
   “大花鞋耶!”我大喊,向小伙伴们显摆。
   “果然是大花鞋,小丫头你挺厉害的。怎么抓住的?”姐姐首先跑来,观看我手里的青蛙。
   “大花鞋”,是小的时候对母青蛙的昵称。母青蛙身袭一身黑色锦袍,锦袍上面有着匀称的白色条纹,给母青蛙徒添高贵气质。公青蛙则一身的草绿,草绿色凸显公青蛙的草莽英雄气。
   也许叫母青蛙“大花鞋”,是童年的我们对它的昵称。别的地域如何叫它,不得而知,祖国地域辽阔,各地风情不一。对青蛙的叫法肯定不一样,我想将母青蛙叫成“大花鞋”也许只有东北人才叫,也许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专利。
   “大花鞋”逮住的时候记忆深刻,回家后成没成药材却没有记忆了。但那一刻心情愉悦,难以用语言表达。
   女孩子永远没有男孩子胆大,一般女孩子不敢抓青蛙,我虽然在采艾叶人群中是最小的那个,敢逮青蛙我是女孩子第一人。
   为自己能逮住青蛙欣欣然,受大姐姐们的夸奖心里很舒服。这个早起值得,外面的空气也清新。逮着青蛙,我的手被占用了不能采艾叶。邻家姐姐分给我一些艾叶。太阳冲破地平线的时候,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
   用艾叶水洗脸,很清新。一股股馨香在身上飘散,感觉自己香香的,像鲜花公主似的。
   洗完脸,坐在水桶前看见自己抓来的“大花鞋”。妈妈夸赞我:小丫头天不怕地不怕还敢逮青蛙,今天逮的青蛙有药物价值。
   听妈妈夸奖,我心里很受用,妈妈一般不夸人的。
   厨房的锅里冒着白气,白色的气体袅袅升起。粽子煮好了,粽子上面煮着鸡蛋。妈妈说:端午节太阳还没出来吃鸡蛋,一年不肚子疼。
   端午节的说道真不少,吃鸡蛋肚子不疼,不知道灵验不灵验,为了肚子不疼吃鸡蛋,作为童年的我是一件费力的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不喜欢吃鸡蛋,炒鸡蛋吃到肚子里恶心,煮鸡蛋吃到肚子里难受。妈妈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没有营养品,一天两个鸡蛋吃伤了。
   带着鸡蛋上学,和同学们撞鸡蛋,是童年的乐趣,也是孩子们喜欢过端午节的一个理由。学校里的男生们聚在一处,女生们围成一圈。拿出兜里的鸡蛋开始撞,看谁的鸡蛋最硬,谁的鸡蛋不堪一击。
   民俗的就是民族的,黑土地上的民俗,过端午节别有一番情趣,吃鸡蛋被孩子们演绎成角逐的游戏。
   不喜欢吃鸡蛋的我,热衷于和同学撞鸡蛋。感谢妈妈买鸡蛋的时候,挑个大皮厚的买,我能战胜好几个同学,成为撞鸡蛋的能手。
   中午放学回家,将撞得有些瘪的鸡蛋送给妈妈吃。妈妈逢人便说:这个孩子,拿她没有办法,鸡蛋吃伤了。
   童年吃鸡蛋吃伤了,年龄大了才好些。童年不喜欢吃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什么都能吃了。食物吃伤了可以再吃,人心要是伤了难以恢复……
   一把艾叶,竟勾起童年的往事,将自己陷入回忆中。
   “买艾叶了,包粽子没有?”在人头攒动的市场遇见一个楼的邻居,她带着小孙女,小孙女手腕上的五彩线在雨中闪着光亮。
   “买一把艾叶,粽子没包,一直没学会。”我感觉尴尬,一生中没学会的东西很多,粽子就是之中一件。
   “粽子好包,我第一次包的时候一根马莲不够用,我用线缠绕像捆行李似的,一来二去就会包了。”她手里拿着粽叶还有马莲,她小孙女手里拿着艾叶。祖孙俩将端午节大家准备的都购买了。
   “是吗?我当初如果坚持包粽子就好了。那年我准备包粽子,将粽叶洗好煮好,将米泡好,准备包粽子,怎么也包不好,邻居奶奶将我包的粽子全部打开,重新开始给我包粽子,从那以后每年都是她帮忙,弄得至今没学会。”我说着,感慨着,有些事在失败后才是成功的开始。
   “是啊,我第一回也是那样,没有谁帮助我,包的不好,煮好的粽子软软的,还漏了一锅米。不管那些,第二年还继续包,如今已经包了三十多年。”邻居一脸的傲气,我真恨当年有人帮助包自己罢手,才酿成如今不会包粽子的尴尬。
   有的时候,我们面临困难,如果迎着困难上,困难就会低头向我们投降。如果遇见困难有人帮助我们,困难虽然解决了,解决困难的快感我们却没有了,今后遇见相同的困难还会困扰我们,比如包粽子。
   望着邻居带着小孙女,挤进人流,思绪飘忽到当年……
   当年刚结婚,独立过日子,什么都想干。年轻气盛,有种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一腔抱负难以释放的境界。端午节前夕,买来五斤江米(东北人称糯米为江米),一捆粽叶,几把马莲。将江米里的沙子淘干净,用清水泡上。将粽叶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煮,马莲也煮上,这些是看妈妈每逢端午节这样做的。
   准备工作做好,等待包粽子。第二天傍晚,吃完晚饭。坐在小院里,将小炕桌摆在地上。端来泡江米的大盆,将煮好的粽叶拿来,马莲在一边伺候。信心满满地准备包粽子,引来鸟儿叽叽喳喳地想分一杯羹,它们幻想着散落的米粒,一饱吃江米的口福。
   微风吹来,傍晚的天气有些凉爽,风掠过如丝绸般柔柔的软软的滑滑的。今天我要包粽子了,我也可以包粽子了。
   妈妈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她不喜欢我介入厨房的事,更不喜欢小孩子浪费粮食。过端午节包粽子对于妈妈来说那是一种很严肃的事情,她不喜欢谁介入她的工作,特别是包饺子、包粽子这种难度很大的工作,她心甘情愿自己承担,也不希望我与之分担。
   妈妈包的粽子远近闻名,粽子包得紧,煮好了才劲道。吃过那么多粽子,谁也没有妈妈包的好。可惜妈妈不教会我怎么包,也不让我包。怕我糟蹋了粮食,影响粽子的口感。
   包饺子,妈妈的饺子包的堪称一绝,皮薄馅大,边很小。可能是捏得紧,煮饺子能吃出蒸饺子的味道。为此,家里包饺子的活被妈妈独揽,不允许我涉足半步。年龄小那会儿好奇心作祟,非要参与包饺子,每次都惹妈妈不高兴。最后爸爸调解,让我跟着他学擀饺子皮。身单力薄的我,包饺子从擀饺子皮做起,幻想有一天我也加入到包饺子的行列,可惜一直到最后也没能加入到包饺子行列为母亲包一顿饺子。话好像扯远了,书归正传,继续包粽子。
   信心满满地包粽子,心里说包粽子和包饺子一样,当初妈妈没教会自己包饺子,看妈妈包饺子也包上了,虽然父亲说:没有你妈妈包饺子的味道,边太大了。
   终究是包上了。粽子今天一定包好,望着一大盆江米,看见一大锅粽叶,心里感觉甜,我也可以包粽子了。
   离开父母感觉自己是大人,大人的感觉就是随心所欲,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想干就干什么,今天可以包多年没能包成的粽子。
   坐在小饭桌前,享受着晚风的清凉与惬意,手里开始忙活。两个粽叶叠在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将粽叶挽成三角形,往里面灌江米,看着江米满了,怕不夯实,灌点水,感觉满意了。开始将粽叶多余的叶子缠绕在一起,突然力不从心,粽叶不听指挥,两只手不够用,一根马莲捆不住粽子欲飞的心。江米也不知道从哪里冒出,白花花的沾满粽叶,我头上的汗冒出,没有刚才的轻松感,更没有刚开始的自我陶醉,心里说:今天遭了,弄不好吃江米饭了。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包上了,迎着困难上。不好吃,算什么?是江米和粽叶的综合体就行。心里嘟嘟囔囔,手里没闲着,一会儿包了很多,这时邻居奶奶扭着小脚走来了。她问:你包粽子了?
   “啊,今年包粽子,不然每年都是大家给我送……我今年给大家送。”我回答。
   “我看看你包得如何,包得好不好?”奶奶好像来检查我工作的,她在家一般不去厨房,山东老太太讲解礼节,摆谱。对儿媳妇也严格,她才不看她如何包,吃的时候见分晓。
   “奶奶,你怎么这么有空?婶子包完粽子了?”奶奶虽然对儿媳妇严厉,对我有万股柔情,也许是对母亲好的缘故。
   “你包的粽子不行,太松了,看米都露出来了,我洗手给你包。”说着奶奶去厨房,洗手出来,坐在小凳上,开始查看我包好的粽子。
   “不行啊,孙女。粽子不是这样包的,你包的粽子煮在锅里,水翻花儿全都开了。”奶奶说着,将我包好的粽子全部打开,将有些褶皱的叶子抚平,坐在夕阳下开始包粽子。
   奶奶瘦小的身躯,在夕阳下包粽子如一幅水墨画……
   看傻眼了,五斤米的粽子,眨眼之间包好了。各个有形,各个漂亮。没有一点米在外面逛荡,气得小鸟回到了巢中,为什么不给我留点米粒?
   “粽子包好了,现在煮上,煮熟了,放在凉水里镇上。明天端午节再煮,煮的时候放上鸡蛋,那样的鸡蛋被粽叶侵蚀,味道好吃。”奶奶说着,要回家。她身体单薄,头发全白,一双小脚撑起弱小的身体,看着她没有一点的力气,包的粽子却是结结实实,摔在地上都不散,放在树下小鸟干着急吃不到。
   粽子没包成,从此每年奶奶都张罗着给我包粽子。邻居婶子从来没吃过婆婆包的粽子,我每个端午节给她送粽子,她品尝着说:包了几十年粽子,还是没有孩子他奶奶包的好。借你的光,吃到婆婆包的粽子,她包的粽子真好吃。
   通过包粽子,知道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味道肯定不一样。为了追求好吃,不浪费粮食的真味,粽子没学会,成为遗憾!
   拎着一把艾叶,还有一些菜蔬走在回家的路上。听身后的邻居喊我:买完菜了,我们也买完了。
   听声音就知道是刚才遇见的祖孙俩,她的小孙女手腕上的五彩线在阴雨天闪着色彩斑斓的光。
   “还是孩子好,五月节可以带五彩线,我们年幼的时候也那样,当初不珍惜,如今想带也不好意思了。”我说着。
   “是啊,当初我们也是这么大,如今老了。”邻居感慨。
   腕子上戴着五彩线,是童年的时候最期盼的事情。五月初一早上,天没有亮,妈妈就将缠好的五彩线挂在我的手腕上,戴着五彩线疯跑在小伙伴之间,看谁的线好看。过了五月节,第一个雨天,妈妈将它们取下,丢在水沟里,据说一年的病痛丢掉,邪气随之也被丢掉。女孩儿水做的,老天堪怜,小鬼也喜欢。所以在五月节那天戴上五彩线,躲避小鬼,躲避灾难,顺利成长……
   “到家了,今天有雨,太阳没出来,回家煮鸡蛋好像不晚。”邻居说着到了她家门口,我走几步也到家了。
   端午节在艾叶的清新向我们走来,在传统的粽香、五彩线、小葫芦中向我们传递远古的信息:沿袭传统,坚守民俗,摒弃糟粕,汲取精华,将民族的节日发扬光大。

共 589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粽子文章,不仅简要地介绍了端午节习俗,更详细地讲述了作者家里的端午节故事,在故事中把人生哲理和亲情感怀写得感人。又是一个端午节,走在街上遇到祖孙俩,文章由此展开回忆。回忆了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太阳没有升起前采摘艾叶、捉青蛙的故事,故事里不是迷信,倒蕴含着许多祖先流传下来的期待,希望后人们平安,希望后人们勤劳,不然,怎么弄出个太阳升起前的采摘习俗?回忆起母亲包粽子的故事,母亲的大包大揽,包含着母亲的爱;故事里也写出了作者深深的遗憾,因为母亲的爱,作者竟然没有学会包粽子,作者从中揭示出了面对困难的人生感悟;回忆了奶奶给我包粽子的故事,她不迁就婶娘,这不迁就中让婶娘学会了包粽子;可是,奶奶又迁就着作者,帮助着作者,作者又没学会包粽子……一篇粽子故事,写出的是风俗,写出的是心愿,写出的是成长感悟,写出的是对亲人的浓浓思念。【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13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3-06-12 20:20:26
  感谢春雨阳光节日审稿!辛苦了。上茶!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