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乡村爱情(散文)

精品 【流年】乡村爱情(散文)


作者:江少宾 秀才,2579.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8发表时间:2013-06-15 16:42:25

记忆里,李春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的沉默,我只有用可怕来形容,再或者,用我们乡下的土话说,他就是用磨子也压不出个屁来。就是这么一个用磨子都压不出个屁来的男人,偏偏做了件令李婶呼天抢地的大事。李婶在呼天抢地之余,一个劲地数落着李春:你这个败家子,这要是出事了,怎搞啊?要是小宝把你给告了,又怎搞啊?
   李春把头埋在裤裆里,始终不出一声,间或也抬头看一眼他年迈的母亲。这天的阳光出奇的好,我和李春对坐在和暖的光里,静谧的小村,偶尔响起一两声鸡鸣。
   李春是小村牌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李春就抛妻别子,外出打工。当时,一百四十七元的零碎毛票,是李春去他乡淘金的全部资本。这个初中勉强毕业的乡下小伙,先是去了南京,但古城南京没有接纳这个有些莽撞的异乡人。这样的拒绝让李春无颜见江东父老,他不甘心啊,于是又只身闯荡到了东莞市一个叫横沥的小镇。在人生地不熟的横沥,初中毕业而又身无长物的李春依旧无法安身。他无数次上门毛遂自荐,但每一次都被生硬地拒绝,发展到后来,几乎所有的保安都认识这个从安徽来的瘦削的年轻人。在某个玩具厂,李春差点就被留了下来,但那个企业需要五百元的押金,而当时的李春,几乎已经身无分文,吃了上一顿就没了下一顿。这一次,接待李春的,是玩具厂里的一个安徽人,那是个比李春大不了几岁的小姑娘,她的微笑,让李春仿佛又回到了小村。“她还给了我一瓶矿泉水,”李春说,“笑起来,像《红楼梦》里的晴雯……”这一次的际遇,一直温暖着李春漂泊无依的行程,也让他相信,世界尽管物欲横流,但还是有“晴雯”这样的善良的人。在李春朴实的思想里,善与恶,就是一瓶矿泉水,无味,透明。
   那两年,李春一直没有回过一次小村,他的行踪像无法捉摸的电波,在偶尔一次的电话里飘忽不定,东莞、厦门、珠海、天津、石家庄、重庆……这些陌生的城市远得失去了边际,似乎并不在中国,让李婶和小宝一边是愤怒,一边是吃惊。而在小村人的口口相传里,李春成了一个活得快忘了本的人,他独自走过了大半个中国,而对家里却不闻不问。然而正是那风餐露宿的两年,让李春从一个乡下的毛头小伙子,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生意人。那是李春在外漂泊的第三个年头,他终于抓住了一次机会,一条咸鱼于是翻了身。也就是在第二年的春节,小村迎回了衣锦还乡的李春。那个春节是真正的春节,李春从破罡街上买下了五头猪的肉,向每家每户免费大派送。李春的壮举,在十里八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直到今天,大家还在津津乐道那一年的春节,还在怀念那个衣锦还乡的李春。这时候,小村里的男人和女人才从一场大梦里醒了过来,他们仿佛是从暗夜的尽头看到了一线曙光,他们也要和李春一样,去异乡淘金。
   和中国地图极为相似的小村牌楼,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叶,终于在明媚的春光里,发出了第一声长鸣。浩浩荡荡的打工大军在李春的感召和引领下,开始远走他乡。有点资本的贩卖桂圆和荔枝(李春从中掘出了第一桶金),没多少资本的就去挖土方,或者是在工地上打零工(在这些工地上,李春居然已经有了熟人)。在李春的帮助和联络下,短短几年之后,小村牌楼就成了一座空村,留守在家的,都是些不得不留守的妇女、老人和学龄儿童。没有人统计过那几年的牌楼人,究竟从外地带回了多少资金,反正一个显见的事实是,那几年,小村牌楼的农业税上缴任务,几乎年年都是先进。时间很快就到了1997年秋,李春的父亲刚刚过世之后,李春推翻了家里那座三十多年的老屋,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楼——前后两进,上下两层。李春的惊人之举再次惹来人们的议论,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春成了小村的名人。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皮鞋照得见人影。黄昏的田间地头,人们甚至可以看见李春和小宝手牵着手,不过李春在前,小宝在后。
   那些年,小宝——这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妇女,因为李春而出尽了风头。
   对小村的疏离并没有割断我对她的关注与记忆。父亲和母亲一直奔走于城乡之间,每一次来合肥,他们总会带来一些和李春有关的消息。父亲说,李春在湖南认识了一个女的;母亲又说,李春和那个女的生了一个孩子……最近的一次消息让我非常吃惊,小宝要和李春离婚,而李春却死活也不愿意离。
  
   檐下的阳光在渐渐地西移。风,什么时候起来了。屋前的梧叶,斜成了一个旷远的手势。
   一地的香烟,毫无规律。
   李春在湖南生养的女儿才八个月。李春说,“我知道这是重婚,但我没的选择。”他还说,“一个人在外地,有些事情,是难免的……”我吃力地笑了一笑,面对这个走南闯北的年轻人,我忽然失去了表达的力气。事实上,所有的表达都是多余的。
   算起来,李春奔走于异乡已经十多年了。在那些聚少离多的日子里,李春对小村最大的牵挂除了他的母亲李婶,就是他的儿子小龙;除了小龙,就是李婶。而小宝,渐渐地成了一个符号,成了他的名存实亡的妻,或者是“家”的另一重含义——毕竟,在“家”这个温暖的巢穴里,还有他无法舍弃的东西。我知道,在远离小村的日子里,许多物事都成了一个渐行渐远的符号——那些模糊的人,那些蚀骨的事,和陈年的老屋一起,渐渐地风化成一段剪不断的记忆。
   但李春轻忽了这个符号,轻忽了符号背后更多的东西。这样的轻忽几乎等同于摒弃,没有人能原谅这样的摒弃与轻忽,也没人能接受李春出格的举止。李春的姐姐妹妹和她们的丈夫,在李婶的哭述之后,开始了对李春的轮番攻击。在一轮又一轮的攻击里,我听见了许多久违的俗语与粗词,他们一致指责李春的叛逆,一致勒令李春和湖南那头斩断联系。而李春,始终陷在黑夜一样幽深的沉默里。仿佛,这一切和他全然没有关系。
   自始至终,我只见过小宝一面(或许是她在刻意回避)。这个已经提前老去的乡下妇女和我的年纪相仿佛,她端茶的手一直在颤抖,在杯盖轻微的响声里,我听见她撒下来的同样轻微的似乎有些难堪的笑意。她的眼角像是一柄微型的打开的折扇,幽暗。枯涩。蛰伏着的岁月,不动声色。
   我还看见她给李春续了些水。细碎的水花,争先恐后地跃到了杯子外面。
   夕阳西斜的时候,不时地有人过来串门,他们在东扯西拉的闲谈,话题永远摸不着边际。但屋子里的笑声又起来了,这些都知情的人,不时地和李春开一些半荤不素的玩笑,李春尴尬地笑着,仿佛悠远的时光,已经让他不会生气。在这些人之中,我猛然认出了胡小涛,他是我的小学同学,小学五年,一年四季,他的嘴角上面永远挂着一串晶亮的鼻涕。现在的胡小涛,嘴角上面已经没有了鼻涕,而是两笔短短的黑里泛黄的“八”字,乍一看,有点像是混事的。他非常礼节地和我握了握手,又非常正式地问及我现在的房子和票子,这让我浑身上下老大地不自在,以至于我几乎说不出话来。在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里,他坚持递给我一支“中华”,而把我的“红皖”随意地别进左耳上的头发窠里。听母亲说,胡小涛2004年就离婚了,新婚的妻子,是比他小八岁的女徒弟。胡小涛在贵池做装潢,这个小女人,只一年功夫就咸鱼翻身,从胡小涛的女徒弟升级成了胡小涛的妻。胡小涛的前妻刘满霞也是我的小学同学,记得我上初中的第一个春节,她还送给我一张手制的小卡片,形状是只展翅的蝴蝶,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四个字:“鹏程万里”。那可能是我收到的第一张贺卡,而且,还是手工做出来的。
   我后来在村子里多次遇见过她。每一次,她都绕道而走,有几回,实在是绕不过去了,她就低着头,佯装没有看见我的样子。
   我很想问问胡小涛关于刘满霞的消息,但终于没有。时光飞渡,或许,刘满霞早就已经忘了我这个旧年的同学,而被丈夫抛弃的耻辱,想来她也应该不再在意。毕竟,在小村牌楼,她虽然是第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却不是惟一的一个。在她的身后,还匍匐着一群更为苦命的女子,她们守着一个个空空如也的家,冰冷的被褥像一座座小山,年轻的躯体,在无边的暗夜里慢慢荒凉。
   我也很想问问李春今后的打算,但也终于没有。因为我知道,在李春的身前,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和小宝离婚,另一条是终结和湖南的关系。然而这两条路,哪一条都不那么好走,哪一条都不是坦途。李春的沉默也正来源于此,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情愿还是当年的那个懵懂的小子。在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中,度过无欲无求的一辈子——就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们漫长的一生里,生儿育女才是最大的事,而爱情,和离婚、出轨一样,都是该遭天打雷劈的词。
   离开小村,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清晨。在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里,机耕路边的人家三三两两地亮着温暖的灯,他们似乎是知道,每一个清晨,都有人走出这条惟一通向山外的机耕路,而经年之后,也总有人在温暖的灯火里,悄悄回首,叹息声声。正如那一刻,我就看清了人家窗棂上泻出的灯火,李春两层小楼里泻出的灯火,母亲东房里泻出的灯火,——它们是那么的轻柔,那么的温暖,却又那么容易被我们忽视。像那些黯然凋败的花朵,繁花如织,落花成泥,在琉璃虚幻的光影里,她们无声无息,来去两由之。

共 36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村的年轻人选择了把家乡抛在身后奔赴城市,他们是抱着虽然模糊却又清晰的梦想出发的:挣钱。挣了钱可以吃的好穿的好,可以盖大房子,光宗耀祖。当他们离开的时候,也埋下了许多家庭的隐患,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空巢老人的赡养、婚姻的维护。作者此文便选择了婚姻这样一个最让打工者和留守女人最头痛的问题作为主题:出门打工者的漂泊与孤单,让他们有可能伸手去抓那一份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温暖,于是婚姻内出轨形成了。如果说情感的背叛会带给人困扰和罪恶感的话,非婚生子的出现则让这些出轨者面临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和第三者的关系,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现而变得坚韧了许多。比如文中的李春和小宝。这些事情看似家庭问题,实乃社会问题。作者此文,发人深思。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佳作,荐阅!【编辑:石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16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13-06-15 16:47:12
  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问题、婚姻问题、非婚生子问题……作者的视角很敏锐,赞!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6-16 14:48:0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