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唯有时光(散文)

精品 【碧海】唯有时光(散文)


作者:暮云合璧 童生,70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70发表时间:2013-06-17 17:52:22
摘要:“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唯有时光
   “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题记
  
   一.影子
   夜已黑,空气清泠。灯火映照的人物和景象相叠,被风轻摇,流动成一个虚幻的世界。它让我回到了多年前的光景,年少的我坐在明媚的春光中,呆呆地看一面湖水。
   湖水到底有多深?我觉得水是浅的,像一张塑料薄膜,岸上的树干枝丫,树上粉色的花朵,无一例外地躺在上面,太阳的光芒闪亮在我的眸子里,微微的刺痛。风自湖畔拂来,景物的轮廓显得模糊,却没有消逝,只是变幻成一条条的蛇,游进湖里。我不敢看它们,仰望身边的桃树,蜜蜂在干净的花蕊中飞来飞去,我心里说,真美,喜欢。
   后来,我发现我的世界是一个影子的世界。
   我常常和伙伴们趴在水井口看自己的影子,我们冲着井里的自己笑,喊,里面果真也会回应我,那声音走得很深,我想一定是落到了井底。
   大人们最忌讳我们小孩在井边或河边玩耍。他们在那口老井的上面加了一块厚铁皮,很重。他们的行为加深了我们对老井的向往,时而结伴合力搬开铁盖,享受着我们极为卑微的乐趣。尤其是春天到来后,雨水丰满,井里的水浅了,我们的小脸在上面越发生动灵活,年龄稍大的伙伴便会打起一桶桶温水,我们的影子飘动在水桶中,又随即流入木盆。阳光将我们的影子拉长,错落有致,投放在村子的怀抱内,包括狗儿猫儿们,也蹲在水边,看我们嬉戏欢笑。
   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总会使一些事物终止或夭折。那年夏天,暴雨持续地下,淹没了村口的小路,还有大片的庄稼地,房屋里阴暗潮湿,人们常常担心场院上浑浊的水漫进门槛。我和伙伴们只能看着灰色的天空,想象太阳突然钻出云层,刹那的明亮,仿佛暗夜里打开的手电光芒,照彻大地。
   我不再觉得水井中影子的美好,如同在湖边看到的蛇一般的倒影。那一场大水将曾经的快乐冲向岁月的边缘,难以打捞。
   就这么独自走在街道,记忆在回忆中淡出。路灯银白的光照出一个孤单的影子,投在青砖墙上。这是一截古老的城墙,被这个城市保留,抑或就是小城历史的一个缩影吧。我想。
   看不到月亮的影子,它在我的内心,和我的影子一同前行。走上高桥,风很大,影子在舞动,旋转,越来越生动,那是年青的我。
   当年,我把一段光影收存进内心深处,而我的影子不留一丝痕迹地随我走了出去。记得村头的桃花倒映在湖中,我不由得停下脚步,再一次凝视这面湖水,那些植物依旧清晰地长在水里,只是它们的根在岸上,在泥土里。我或许就是这些树木中的一株桃树,漂浮离去的只是一个倒影,我站在这里,没动。我想着,太阳穴绷得紧紧的。
   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这座小城。我的天空变小了,有时,会在一条狭窄的护城河边驻留,河边栽着一种树,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美丽的树,披散着一头柔顺的长发,细密,嫩绿,它有个雅名,叫垂杨柳。后来,我时常会来到这里,因为我发现那些树的倒影如同一个梦,飘渺而灵动。
   年少时的快乐在杨柳岸边、清风明月中重又找回,像一个红色的“中国结”系在光阴的绳子上,我被绳子的一头牵引着,走过春夏秋冬。
   在桥上,可见城市的辉煌,霓虹闪烁在夜幕上。河水经年不息,流向远方。这里,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时代的繁华与和谐,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它们庞大的身影下,我的影子显得渺小至极,如此的真实,不再是那个坐在早春湖边的懵懂少年。
   春天来了,重返故里时,我必定会找到那株深植大地的桃树,正开着明媚的花朵。
  
   二:水塘笛音
   春寒悄然藏身。
   看不见塘边裸露的泥土,淡绿色的波纹在风中超越,涌向生命的岸头,将我沉睡一季的心湖摇醒。我的视线干净而明亮,延伸进季节的花园。一直行走在城市中心的我,皮肤内吸纳进大自然的气息,每个感官都充盈着喜悦。
   梅花盛开,蜜蜂们在三月的暖阳中幸福地采集花粉,它们酿出甜蜜,并无私地奉献给人类。我的眼睛微微湿润,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干净的世界而感到富足。
   天空,浅蓝色的一大片,倒映在水塘里,太阳的光芒在水面上碎成无数的鳞片,风一动,水带着光漫过开着细花的青草,打湿了我的鞋底。我的记忆就这样轻轻划来,走上时间的岸头。
   家乡的水塘一到春天,就醒了。它是热闹的。就像一片解冻的土地,被村里强壮的男人用铁铲子挖掘开来,里面冒着潮湿的热气,连同人们的汗腥味一起融入春天的脏腑。
   我常常喜欢一个人面向水塘,望进去。抽芽的枝桠影影绰绰,隔年的干草漂浮在角落里,小鱼儿穿梭其间,我把手伸进水里,它们便向远处或深处游去。
   某个星期天的清晨,我在场院上背诵课文,忽闻水塘那边传来一阵笛音,清脆悦耳,如同黄莺的鸣叫。我不由得走过去,只见一个少年,身穿天蓝色的毛衣,站在一棵老柳树下,尽情地吹着。
   我不敢近前,静静的,仿佛树上巢内的幼鸟,伸出脑袋,打量阳光下的世间万物。他神情专注,整个人好像不是在地上,而是在云上,离我很远,那里是一个人间天堂。
   当他停下来,转身欲离开时,发现了躲在一丛瘦竹旁的我。
   我看到他的眼珠像黑葡萄一样明亮,皮肤是干净的白。心想,一定是城里人。
   他微笑着,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用普通话说:“我是昨天来的,住在大伯家,以后我们就是伙伴啦。”说着,向我伸出一只手,我迟疑地不敢看他,把手藏进衣兜里。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一起上学,他高我一级。走在小路上,告诉我是一个退休老师教他吹笛的,他一直在放学后去老师家里做作业和吹笛,他们住在上海大城市里。他没有提过他的父母,似乎他的生活中只有老师和笛子,因为老师生病了,无人照顾,他便只能寄居到乡下大伯家。
   每个晴天,他都会在清晨去水塘边吹笛。我记得他没有放声笑过,给我看到的就是露出虎牙的笑了。我在美妙的音乐里幻想,水面如镜子般,让我内心的一些光影游走,那种愿望像岸上开着蓝花的野草,密密的,呈现荒凉的美。它是一个梦,少年的梦。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之后,他在水塘边和我道别。他要回上海了。这一刻,才告诉我,他的父母是科学家,前几年被蒙冤囚禁,现在终于平反。他放声笑了。
   他给我吹了一首我从未听到他吹过的曲子。这一次,我离他很近。远处油菜花在徐徐开放,他还是穿着天蓝色毛衣,眸子清亮,我们的倒影映在浅绿的水中,笛音如细雨飘落水面,它们瞬间碰触,汇成一股水流,汩汩地顺着水塘的缺口,流向田野。
   年少的我能感觉到这是真实的。也是第一次体味向往和失望这两个词的内涵,它们如同两根绳子缠绕在一起,捆绑着我的小小身躯,眼睁睁看他走出村庄,背影消失在一条狭窄的乡村泥路上。在麦苗的青香当中,在金色的光芒照射下,我一个人茫然地迎着风,奔跑。我也无法明白自己为何在他临行时终究没伸出我的手,即便他一样露着两颗可爱的虎牙。
   多年后,我还是清晰地回忆起他最后一次吹的曲子,也才知道它便是古典名曲《梁祝》。一遍遍地聆听,少年岁月当中的印象如同青砖缝隙间的苔藓,葱绿着,蔓延着,从现实陷入梦幻,直至每个夜深的梦里。而这些永远是洁净的,美好的,湿润眼眸的。
   在我内心,水塘有远的,也有近的,而每个水塘都是活的,活在我的生命里。我觉得自己还沉浸在那缥缈的笛音中,身体飞扬,轻如尘埃,那种纯粹的愿望就是长成一棵开花的树,在水边,在生命的拐弯处。
  
   三:蔓延
   雨不停地下,整个世界被淋个湿透。水来不及渗入地皮,像流浪的动物四处流窜。
   我走在这样的湿地里。围墙边细细的竹子斜立着,失去了往日的洒脱,而叶片翠色欲滴。墙脚黄绿色的苔藓,清瘦孤僻,它是季节的一种表情,没有任何语言告白,淡漠所有,裸露在背阴处,附属在一些物体身上,蔓延开来。
   苔藓的水青色洇染进时光的长河里,如同浮萍漂在水面,连成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当我读到这样的诗句时,已经长大,因为在外面读书,很少回转家乡。记得母亲常常会和我说这样的一句话“黄毛丫头十八变”,有关梅雨、池塘、老屋、栀子花、苔藓等事物组成的画面里,少不了一个梳着两条羊角辫的我,还有一个白胡子爷爷。
   接连不断的雨,使大人们只能蜗居在屋内,做一些针线活,或弄好吃的,比如裹粽子。母亲把几个煮熟了的红豆棕放进一只小竹篮里,吩咐我,去送给村西头住在两间老屋里的白胡子爷爷。这是我乐意做的一件事,因为我喜欢老屋和白胡子爷爷,更喜欢小河边的栀子花。
   老屋外有两棵大树,一片竹林,伙伴们习惯来这里玩耍。白胡子爷爷是个孤寡老人,他有一肚子的故事,我们最爱听他讲《西游记》。夏天的屋里阴凉似水,有一把竹椅老得泛着暗红的光泽,爷爷说它和他一样年纪,我坐过,光滑的竹透着冰般的凉意,以致,每到火热难熬的时候,自然会念想它。
   我第一次认识叫做苔藓的植物,是在白胡子爷爷的场院前,场院前的河岸上种着一株栀子花树。
   栀子花开在水边,开在雨季中。点缀在碧绿枝叶里的白色花朵,饱满而清新,幽幽的香气在村子里飘飘忽忽,它主宰着我年少的梦。我不顾漫上来的河水,脱下塑料凉鞋,赤脚走向花树,爷爷看见我淌着水过去,急忙追出来。在我将接近那些洁白花儿时,脚下一滑,跌倒在水中。
   爷爷怜爱地搀扶起我,说:“乖囡,不能赤脚的,地上有青苔,摔疼了么?”
   我傻傻地笑了,感觉屁股有点痛。只是对爷爷说的“青苔”比较陌生,问:“青苔是怎样的呢?”
   爷爷乐了,牵着我的手来到老屋的墙根下,指给我看那布满下半堵墙壁的绿色植物,这些深深浅浅的绿,就是苔藓,村人们都叫它青苔。
   那天我穿的红格子棉布裤,被苔藓的绿染了,也印染在我记忆的屏上,这些记忆如同白胡子爷爷指给我看的那半堵墙,潮湿,清凉,斑驳,温情……
   多年以后,时间带走了所有,包括老屋,白胡子爷爷,栀子花,还有我的那条红格子棉布裤。
   每个雨季,这些景象渐次重现,像苔藓一样蔓延在我的生命里,温润如翡翠。
  
   四:夏夜,用皮肤呼吸
   夜已黑。城市的街灯很亮,整个天空泛着微白的光。窗前有几只蝙蝠在来回盘旋,风清爽地吹过,它们在风声里灵活地飞行,猎捕虫子。
   傍晚刚下过一场雨,空气透出湿润的凉薄之意。没有月亮,不远处河岸的树站成一面墨绿的墙,我就在墙的这头深呼吸,天然的气息,渗入肌肤。皮肤下的毛孔像窗户一样打开,将夜的精灵接纳,而一些有关夏夜的记忆在身体里悄然醒来。
   盛夏的炎阳毒辣地烘烤着我家的场院,青砖缝隙里的小草被烫得焦头烂额。傍晚时分,我从井里打几桶冰凉的水,泼洒在场地上,这样热气很快褪去,如同暮色里行驶在河面上的一只小船,两侧飘荡着阵阵清风。父母收工回家后,先去河滩边清洗一身的汗水灰尘,然后换了干净衣衫,坐下,我和奶奶、妹妹把饭菜端到场院中的方桌上,这会儿,是一家人最休闲最享受的时光。
   晚饭后,一家人在一张木制的长台上坐着或躺着,轻摇蒲扇,啃着瓜果或玉米。邻家的大人小孩相互串门,交换食物,哪怕是一碗南瓜粥或一张薄饼,他们不停地讲“山海经”,那会儿,凡是我们小孩不懂或没听到过的事一律称“山海经”。
   我最喜欢叫奶奶给我挠痒痒,躺在她的大腿边,特别舒适,因为奶奶的肌肤很凉滑。奶奶总笑我:“人么一点点大,火气倒旺,身上真是烫人。”又说:“安逸一些,不要多动,皮肤里有孔,会吸入凉气,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当长台边沿上隐隐约约地被露水漫湿时,高挂的月亮更加清明纯澈,像一把镰刀。繁星满天,宝石般,晶莹剔透。小河边吹来阵阵甜润的风,闯入我皮肤下的一间间小房子,里面变得很静很凉,意识越来越模糊,人一下跌落进梦境。
   就这样,我学会了在夏夜用皮肤呼吸,让每一寸肌肤在清寂里吸收天地精华,使每个细胞干净健康,充满生命力,像蝙蝠一样自由飞翔。
  

共 46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好一篇清丽可人的《惟有时光》!时光在作者静美的笔墨下,如月光不经意的流泻,如轻纱曼妙舞动,将柔和的月光、井中的倒影、水塘边的笛音、池塘边蔓延开去的青苔、夏夜乘凉时肌肤的呼吸,一缕一缕地舒展开来。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于烟雾缭绕中返回了童年的光景,那些井边的嬉戏玩耍,把井中的水面当成镜子照,自我陶醉在笑魇如花之中,谁都有过的记忆,引发了心底多少次的共鸣。作者舒缓的语气,唯美的描绘,丝丝缕缕,扣人心弦,而在这娓娓道来的美妙意境中,我们仿佛听见了时间的喘息声:“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时间,让记忆里最远的东西,更清晰地重现于脑海,而作者笔下宣泄的,正是记忆中时光的最美妙之处。拜读佳作,学习共赏!【编辑:笺上蓝蝶】【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18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笺上蓝蝶        2013-06-17 17:55:38
  作者舒缓的语气,唯美的描绘,丝丝缕缕,扣人心弦,而在这娓娓道来的美妙意境中,我们仿佛听见了时间的喘息声:“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时间,让记忆里最远的东西,更清晰地重现于脑海,而作者笔下宣泄的,正是记忆中时光的最美妙之处。拜读学习了!
2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6-17 17:59:23
   欣赏佳作,欣赏学习,问好暮云老师,祝福厦安!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6-17 17:59:49
  感谢支持赐稿碧海。
4 楼        文友:黑枫郎        2013-06-17 18:03:40
  欣赏佳作,问好暮云老师,送去祝福。
5 楼        文友:黑枫郎        2013-06-17 18:04:16
  感谢支持赐稿碧海!
6 楼        文友:大源        2013-06-17 18:58:55
  欣赏暮云老师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富有音律感的优美语言。藏而不露,散而不松的意境,篇篇值得品味学习!
7 楼        文友:文长        2013-06-18 11:01:58
  佳作欣赏,问好暮云老师,祝安好!
8 楼        文友:溪洋        2013-06-18 22:52:02
  欣赏好文,问好暮云老师,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