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一亲俗世的美(散文)

精品 【流年】一亲俗世的美(散文)


作者:玉心 秀才,251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1发表时间:2013-06-18 09:17:54


   虽然素喜简静,却也欣赏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式美人;虽然素喜独处,却在偶然之中,发现热闹繁华之中也自有一种美。我做我自己,却也不排斥其他。我且持了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不介入,却能欣赏,远远地观望,心灵上亲近,还是保持着与妆饰和繁华之间的距离。
   ——题记
   下得山来,暮色四合。但见华灯初放,人影幢幢。夏日薄暮,北山公园内往往游人如织,有的散步、有的爬山、有的踢毽儿、有的甩鞭,成气候的还算是民间团体舞蹈。正门有一处,荷池旁有一处,人民广场有一处。人数三五十不等,多是为了健身。每一处,都有功率很大的音箱,次第播放着不同节奏的乐曲,舞者随节奏的变换而改变着舞姿。为首的前排几个,多是动作标准、技法娴熟之人,后边不太熟练的,看着前面的,一步步观摩学习。
   快到四月二十八了,山下挤挤挨挨地搭满了色彩斑斓的防雨布棚子,赤橙黄绿蓝,五色俱全。放眼望去,不必看其它,只这些个密集的、夺目亮丽的棚子,就让人觉得热闹。
   四月二十八是吉林北山最大的庙会——药王庙会。有俗谚说:“千山庙会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跌①农历四月以来,四月初八是佛祖诞辰;四月十八是娘娘庙会,逢八一会,层层渲染,一步步递进到四月二十八那一天最鼎盛的光景。
   这些个棚子,五花八门的物品陈列其下,有待涂色的磁娃,有装裱的书画,有彩票,有冷饮,有玩物……最多的还是各色小吃。烧烤居多。有一出镜的,是棚下一光膀子男子,不高,但壮实,随着火爆的音乐节奏,一边大幅度蹦跶,一边快速翻动火上的肉串,引来不少人围观。
   走过这些棚子,上小桥,桥头桥上也都有摊点,有小饰物,有棉花糖,有烤冷面等等。吸引我的是一个刚刚摆开的旧书摊儿。摊儿不大,一米见方,但书确实不错。一,的确为旧书,五六十年代的居多,不像某些地摊上的盗版新书;二,皮相好,不是杂七杂八收购来的,确实像是自家藏书。干净、整洁。有《唐人绝句》上下册,有程千帆、沈祖棻夫妇合注的《唐诗本》上下册,还有其他,记不住名字,都觉得好。据摊主说,是他自己的书。现在不上班,拿出来换些钱,贴补家用。总体来说,书主人偏重于文史。摊主瘦高,说话和气。前面所举两套书的价格,每本索价十五到二十元,觉得贵,放弃。
   转过小桥,左拐,旁侧空地上立了几排大幅景区广告。像公交站桩的大牌子一样,两侧用明晃晃的白铁圆柱固定,很招人。路过跟前,仔细去瞧,是黑龙江五常市凤凰山风景区的广告。每一幅,都是一则景致。看到“五常”,格外亲切。这个地方,我虽不曾到过,却印象殊深。我家那位下连队,正是在五常拉林。当年他从广西柳州,一下子转到黑龙江五常。大南大北的转换,于他,可能有大开大阖般的不适,一个炎热,一个酷寒。于我,则只是通信地址的变化而已。那两三年时间,这个地名日复一日地出现在我们来往频繁的信件上。我想,这个地名,我该是永志不忘了。时光睽违,达二十年之久。它蓦然出现在吉林市一个公园之中,我还是一下子认出了它,五常,我曾经魂牵梦绕、念念不忘之地。二十年的光阴覆盖,并没有让我对它有丝毫的生分。原来,它是一直在我心底某个角落珍存啊。看着这些图片,看着这些文字解说,尤其是看着这熟悉的地名,觉得就像是见到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似的,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冲动,分外高兴。我像一个按捺不住自己心中喜悦的小孩子一样,在每一幅图景前指指点点,说给他听。他却淡淡的,说,当年的连队离这个风景区挺远的,从未去过。也是,互换的角度来看,他对我当年工作生活的地区感兴趣,正如我对他当年生活工作的地方感兴趣一样。而本人,对自身的所在处,就不那么稀奇了。
   恋恋不舍地离开这些广告牌,继续向左。除广场舞外,还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带个小桶,在旁边湖里打些水,拿根如椽巨笔,蘸清水在地面书写。另外,还有一群风筝爱好者,在一片碧空上,放出形态各异的风筝,也是放出自己的梦想与骄傲。他们的风筝多是自己钻研琢磨,亲手制作的。有的如巨蟒腾空,有的似鹞子翻身,有的似长带飘舞,有的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单说那“草蛇”,细细长长,像一根线,似断似续,横跨整个广场的上空。其上隔一段有一盏彩灯,明明灭灭,在天空起伏不定,煞是壮观。
   一阵铿锵的锣鼓声伴随着悠扬的唢呐声、婉转的二胡声,激越高亢,动人心魄,直直地把我吸引了过去。右边有个包围圈,一层层的人都在那里围观。听音,就知道是东北大秧歌那特有的泼辣喜兴调儿。找个空隙,往里看,一白发短身壮老汉击鼓,另有一敲大锣的,三个拍镲的,一个吹唢呐,一个拉二胡,均为四十岁以上男性。
   扭秧歌的队伍,约有百十来号人,衣着鲜艳,淡青、亮蓝、明黄、粉红、鲜绿、大红、黄绿、素白、赭石……好像是所有的色彩都让他们给拿来了。有的打扮如戏剧里的角色,生末净旦丑,五行八作,各色都有。多数衣着宽大,俗艳,一手执绢扇,一手执绢帕。那绢帕与绢扇,也很大,很艳,多是鲜红、粉红、亮黄、亮蓝、果绿几种明快夺目的色调。扇子与手帕一般都选择与衣服相对的色彩,互相烘托,相映成辉。
   走场的形式纷繁多样,有普通围绕着场子转的圆场,有“二龙吐须”、“白菜卷心”、“太极八卦”等花样,边走边变,时快时慢,连环套、走花灯一般,在观众眼前穿梭往来,花哨的衣饰,生动的姿态,艳丽的扇帕,变换的步法,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上身姿态无论怎么变化无穷,步法都纹丝不乱,处处踩在鼓点上,是为稳;腰胯摆动幅度大,表情丰富,在大庭广众之前不胆怯、不抽咧,撒娇卖快,以目传情,作出媚态,是为浪;有吸引对方之意,对方凑将过来,又引身退却,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与对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是为梗;自娱自乐,目无旁人,扭动之中暗含着骄傲、表情之中传达着得意与美,是为翘。
   有以整齐的队列一致向前扭动的,边扭边舞手中的扇与帕;有成双成对面对面扭动的,扭动舞扇帕的同时,还挤眉弄眼,互相挑逗的;有单打独斗在队列外的,或舞帕,舞得滴溜溜转,舞出各种花样来,从裆下掏出,旋到背后再飞身接住等等;或弄棒,把一根哨棒摆弄的服服帖帖,抛掷、转圈,均不离手;或舞扇,见一白衣戏服女子,拿一黑扇,旋转翻飞,像是采茶扑蝶,又像是痴迷其中的悲情人物;有几对儿固定搭档,在大队之外来往穿梭。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有些非凡的本事的。时不时会亮出一款能招来阵阵喝彩声的看家本领。那成双成对的,如小两口似的,亲昵,暧昧,目送秋波,男欢女笑。有一男子,陡然扎一个马步,稳稳托起女子,女子踩在男子肩膀上,两人均直立如柱,手中左右各一深红绢帕,一指撑起,团团飞转,整个托起放下的过程,这上下四团纷飞的红帕不曾停下过,非常美……
   有一老汉,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我的眼神,也紧紧跟随着他。他的衣着打扮是济公形象,真个是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一个前高后低船形破帽,一袭青灰色衫袍,一手葫芦,一手破芭蕉扇。那把破扇,不知从哪里淘澄出来的,破得差不多只有根根扇骨了。最妙的是,他出神入化的表情、动作。姿态、步法,及至一歪头、一耸肩、一伸臂、一屈腿,都恰如其分地与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的长短快慢相吻合。让我觉得,不是他随着音乐的变幻而扭动,而是音乐随着他的扭动而变幻。在红男绿女组成的众香国里,唯有这个衣着破烂的黑瘦老汉最惹人,最出彩。
   有一个三四十岁,身着日常装束的又高又膀②的妇人,高舞着绿扇红帕,亦步亦趋地跟在老汉身后。大概是初学,相中老汉的技艺,老汉怎么出脚,他也怎么出脚。一招一式,都在模仿老汉。间或扭到老汉对面,跟老汉对舞一通,脸上嘻嘻笑着,始终合不拢嘴。脚下却乱,跟不及老汉步法的转换,有些仓促被动。等大队穿梭而过时,有个年级稍大的妇人对年轻妇人开玩笑:“你咋总跟着老汉呢?”这妇人笑答:“我跟他学,他咋走我也咋走。”那人说:“等会儿,那老太太该生气了。”不一会儿,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妇人便舞动着扇帕扭过来,看来是老汉的老搭档了,老汉旋即与其对舞起来。妇人一身桃红色家常衣裤,上身无袖褂,下身宽腿裤,一手一把桔黄色大扇子。两人时而面对面扭动,时而并肩前行扭动,两人的表情相互呼应承接,你来我往。他一耸眉,她一歪头;他一进,她一退。像过家常日子似的那般甜蜜,那般不离不弃,夫唱妇随。有时两人越扭越挨近,老汉便伸出持扇子的手,圈过那妇人肩头,作私语状,妇人也歪着头作谛听状、会意状,这时观众场上便爆发一阵开怀的笑声。而当事者仍是不为所动,表情依旧,面含笑意,自然达观。有时妇人转过一个圈儿,转到了前面,便朝着老汉扭着,随着腰肢的扭动节奏,左右摇摆着扇帕,用行动与表情召唤着老汉赶上前去。这期间,那年轻的偷学者,依然锲而不舍,跟定在老汉身后。老汉怎么扭,她也仿照着怎么扭。老汉的步法怎么转换,她也跟着怎么转换。这个三人组合可真是场中一道明丽的风景。别的或者在大队人马之中,或者单人,或者双人。单单这一对儿后面,跟着一个甩不掉的尾巴。好让人笑。
   中场休息时,我仍然在场外搜索那老汉的身影。只见他在乐队一边拿起个矿泉水瓶痛饮一番后,点了支烟抽。看他,脱去了那顶济公的破帽子,露出三七分头型,在场上弓起的背也抻直了。黑瘦,高挑儿,健朗,双目有神,长寿眉。看上去也就五十岁上下,在场上那形象,弓背屈腰的,像八九十岁的老汉呢。
   看一场下来,真觉得这俗世的美,是这么近,这么亲,这么好!就在我的身边,可平时却不曾留意,或者说是不屑。以往错误地认为,那花哨艳丽的打扮多么可笑!那热闹戏谑的场面多么庸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是这样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其中奥妙无穷呢!原来俗世之中,也不乏美的存在啊!
   注:①跌,进入。
   ②膀,人高马大之意。

共 39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美不过市井声。尽管还未到农历四月二十八,但是吉林北山最大的庙会——药王庙会前鼎盛的光景却被作者的生花妙笔给生动地渲染出来了。色彩缤纷的棚子,琳琅满目的小吃、饰物,巨幅景区广告的美景,多姿多彩的广场舞,形态各异的风筝……都那么夺人眼球。然而最出彩的还是作者笔下的扭秧歌队伍,真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喧天的锣鼓,悠扬的唢呐,婉转的二胡相交融,那么激越高亢,动人心魄。扭秧歌的队伍浩浩荡荡,衣着鲜艳花哨,身姿变化无穷,表情丰富传神。作者不仅将宏大热闹的场景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让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还点面结合,将最惹眼的扮济公形象的老汉和其搭档滑稽的表演加以工笔渲染,其举手投足,顾盼生情,都刻画得那么活灵活现。作者用词生动传神,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将一路所见所闻所感尽情洋溢在文字中,为读者呈上了一道民俗文化的丰盛大餐。读之,不由得心生企盼,切切念之,药王庙会前尚如此热闹,最鼎盛的庙会到来又该如何?渴望能有机会去亲自品味一下这道民俗文化的盛宴。好精美的文字,好热闹的场景!倾情荐阅,让我们一起来尽情享受这俗世的大美,一起在这动态热闹的美景中沉醉。【编辑:风逝】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62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风逝        2013-06-18 10:06:06
  跟着玉心妹妹的美丽文字也去一亲世俗之美,妹妹笔下的美可谓人间大美,这其中不仅凝结着民俗文化的精粹,也蕴含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歌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 楼        文友:玉心        2013-06-18 14:58:27
  拜谢姐姐!
回复1 楼        文友:玉心        2013-06-18 15:29:42
  姐姐的按语真美!
2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06-18 10:10:24
  跌让我见识了东北人的直爽。亦如文字中的描写,那些场景在姐姐的笔下,一层层一波波的向我们涌来,真是目不暇接。
   旧书摊我也见过,一个老人卖的,我买了一个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好像是十块钱。老人说自己看过了,孩子们也不喜欢,让渡给需要的人。
   书有一个包皮,牛皮纸的,上面有这个老人用毛笔书写的书名,苍劲有力。我感觉比书还好看。
   东北秧歌果然名不虚传,姐姐欣赏之余,还可以记住这么多,估计我早乐颠颠地跑到队尾去跟着瞎扭啦!
   还有“无常”给姐姐的回忆,我才知道原来姐姐也曾孤单的守候爱人多年。这份爱足以穿越千山万水,更足以穿越经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会一如既往的浓烈,又一如既往的绵长。
   真好,喜欢这样的文字,总是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回复2 楼        文友:玉心        2013-06-18 15:04:01
  谢平儿妹妹!
   看你的照片就知道是开朗人,看你的文章更是开朗。一如这段评论,还是你的风格,开朗的很,我的性格很内向,放不开,所以觉得再好,也不会跟在队尾扭起来,亲近它,却没办法加入它,这是性格使然。很喜欢你的性格!
3 楼        文友:燕剪春光        2013-06-18 10:26:59
  玉心也是一位军嫂啊!辛苦!
   玉心的文字有着浓浓的东北味,喜欢!
有花皆吐雪,无韵不含风
回复3 楼        文友:玉心        2013-06-18 15:05:02
  谢春光姐!嗯,我是军嫂。
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3-06-22 10:32:1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4 楼        文友:玉心        2013-06-22 13:35:27
  谢!
5 楼        文友:铁禾        2013-12-13 16:16:44
  笔力甚好的一个作品,在冬日里不经意读到,心里有些暖,有些愉悦。好的作品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甚过一支烟、一杯茶。为作品献分支持一下!祝文友创作更进!
铁禾
回复5 楼        文友:玉心        2013-12-13 19:21:42
  您的美誉,实不敢当!喜欢您这幅图片,有横刀跃马的气概。
回复5 楼        文友:玉心        2013-12-13 19:26:45
  我知道,我以前不止一次见过这幅图面,谢谢您长期的关注!请多加指点!
6 楼        文友:牛存金        2014-12-19 19:56:38
  老师真是写大场面的高手,写乐器,写秧歌,写服饰,写表情,写动作,写众人,写个体形象的男和女,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声音、色彩,形状等等多处用笔。值得品味和学习!问好祝福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玉心        2014-12-20 22:13:59
  称我玉心即可,千万不要称呼老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