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故乡的罱泥船〔散文〕

精品 〔天涯〕故乡的罱泥船〔散文〕


作者:沁香一瓣 探花,2149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91发表时间:2013-06-20 23:51:58

〔天涯〕故乡的罱泥船〔散文〕 春日,回到故乡的小村庄,闲笔之间去宅后的小河畔走走,这里有我童年和青少年的足迹。小河多年不见已经改变了面貌,两岸种满了花草树木,河水清悠悠的,真是鸟语花香一片好风景。故乡已经步入新农村建设的行列,除了房屋路道还在改建外,宅后的小河也绿妆得幽雅,成为了村民游闲的好去处。
   小河一角,有一条小船停在旁边,船尾插一根长竹竿,船的前头缚一根绳子,牵在岸上的树杆上。仔细看,只见船的中间放着两个罱河泥的竹架和网。亲戚告诉我:这是生产队和村民为了追记那些流年的岁月而为。于是,关于罱河泥船的回忆便瞬间打开。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种田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那时候农民种庄稼,水稻和棉花大都是没有化肥的,即使用也是很少的。那时候农民搞生产是集体行为,种庄稼的肥料主要是靠人粪尿、猪粪、鸡鸭等的屎以及河滨里的河泥作有机肥料的。人们除了割青草当绿肥,还轮流撑船到城市里挨家挨户去倒粪,然后运回家。除了这些外还要向村前宅后的河道里要肥。
   原来,村后小河底的污泥的肥源十分丰富,河底除了有腐烂的树叶沉淀外,乌黑的淤泥内还有大量的水生动物的排泄物,还有大雨冲到河里的杂物沉淀其中,那是上好的有机肥料。这些河泥不但肥力时间长,还可以用来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在那个时候,罱河泥搞积肥就是我们江南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那时候,每到新年一过,村民们就要开始春耕生产了,村村宅宅所做的第一件农活就是整理好罱河泥的船,那时的船大多是木制的,把过了一冬的木船拖上岸后凉干了修补一下,抹一下桐油然后再下水。每条河里一般配二条农船,船上配三个人,其中两个是专门罱泥的,但一定要是壮小伙子。另一个是掌篙的,当然也有二个人罱河泥不配撑篙人的,这样的罱河泥者一般都是村里的高手,能够一边罱河泥,一边拨正船的方向,使它不在水上打转转。
   那编竹的罱箩头形似蛤蜊,上端收拢呈圆筒,下端分为两翼。罱网竿,是一种用竹子做成的能用来夹刮水底淤泥的一种土制工具,很有点现代抓煤工具的形状,粗的一头用火把竹子烫成弯曲状,使两根竹子交叉如钳子,网身在钳内直挂至交叉处。用双臂张开罱网,插进河底,就会感觉到软软的,一旦网口陷入其中,就会将罱竿猛地并拢,然后提起出水,置船舱上方放开,让河泥泻入船舱。罱竿下去罱起满罱泥,乌黑色的,这种河泥氮磷钾含量相当丰富,肥力持久。每天清晨,早春雾气茫茫的河道上就会看到罱河泥的船。
   罱手一般都要有力气,做到胆大心细,罱河泥时脚一般是站在船舷口边,两个罱泥的高手必须左右配套。擅长右手的站在右边,擅长左手的站在左边。两人双手各持一副用竹片或者线网编成的、可以由竹片固定着张合的罱河泥套,装着长长竹竿的顶的是箩头,它们的任何就是在人手对竹竿的用力夹动时,下水夹取河底的淤泥。掌篙的总是站在船舱中间的跳板上,用竹篙稳住船身。这都是一些技术活,只有配合默契,才能正常操作。罱泥的男人们最害怕的是河水太冷。新年刚过,虽然已经开春,但河水还是冷得刺骨。有时河面上还结着冰,船上一旦沾上泥浆水就会结冰得滑溜溜的很危险。罱泥时虽然头上冒汗,但手指却常常冻得像胡萝卜似的通红通红。有时,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冰冷的河里。那时,村里有学罱河泥的小伙子一不小心也有跌入河中的,所以罱河泥的人脚头跟要硬。
   罱泥很有意思,如果使用的力套巧,污泥会被罱竿双向夹住了很快提入小船内,溅起一团团墨色的水花。有时还会在罱河泥时罱到黑鱼、鲫鱼和乌龟等野味。这样的日子也是快乐的,大家相互一笑,就可以把它们分了带回家,美美地享受一餐。
   河泥罱满一船后,还要把河泥送到岸上,这是关键。在靠水的河岸上村民们要挖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坑,当然有的地方也有不规则形和圆形的坑。泥要通过一种叫作滑勺的送上岸边的坑去。滑勺是长方形的,像只小粪箕似的,装在一根长木柄上,送泥时需要两个人操作。站在船口上左右相对而立,动作要对应和谐,在鸟鸣声中巧妙地把污泥往上甩。岸上的坑里一般都要放点青嫩的红花草和杂草,让它们很快地烂在河泥中,这样的肥是上等的好。
   有的地方为了直接使用泥浆,干脆架一条跳板到船上,由青壮年挑着木桶上船,用铁桶勺把泥浆装进来,这就叫挑泥浆。泥浆很沉重,两个桶少说也有一百五十多斤重,一般都是村里的大力士而为。只见他们“嗵”的一声舀满泥,又“喊着号子声挑着上岸,然后“哗”的一声把泥倒在泥塘里。他们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用力均衡,来来回回,上下翩飞,身上和裤腿上沾着泥浆,太阳一晒就像是一朵朵盛开的泥花,真是十分有趣。
   有的河泥被送到农田一角以后,还要去推平,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晾到半干后就划成一个个方块。到五月里,再把一块块泥挑到田里,用铁铲切成一个个小块块撒在田里,作为肥料沃田。这河泥很派用场,有的地方还用它做早稻育秧,直接把谷种撤在里面,这是一种土法育苗的最好的方法。
   罱泥其实不仅仅是力气活,还必须配合技术协调。那年初春,我和村里一位叫铁牛的青年从队长手中接过了罱泥船的撑篙,踏上了河边的罱河泥的小船。那天,队长微笑着一定要为我们撑篙。那真是难以忘却的记忆,我们穿着套鞋,为了防滑,还各自在套鞋上扎了稻草。平时看似悠悠荡荡的罱河泥活,到了我们手中却心慌得不知所措,罱篙握在手中却使不出力气,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幸有队长微笑着不断鼓励,才提起了一箩那头一箩头的河泥。开始觉得还轻松,罱满半船时就越来越觉得沉重得不行,发现那河泥越来越重,似有百余斤之感,每拎一次都会脸涨红得不行。还是队长内行,撑住篙后上前给我们传经。新手往往不懂门道,一天下来,不但人会搞得遍身疼痛精疲力竭,而且磕磕碰碰连罱箩也被折腾得遍体鳞伤。当乌黑的河泥流泻舱中,然而那种感觉却是非常的幸福和满足。罱河泥原来这罱河泥也要有技巧,不是有了力气能做好的,稍有偏差和力使用不均衡,就会浑身落力,到后来船上的泥罱满了,人也已精疲力竭了。记得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竟然浑身像摔了架似的。唉,这罱河泥的农活真是让人记忆一辈子。
   所以,在当时的农村罱河泥,大都是由男人来操作的。但有一次我看到了一件新鲜事,后村里有二位女子和男子为挑泥生了气,不服罱河泥的男人对她们说三道四,号称大力士的女强人上船一试身手。由于她们每天仔细看男士们罱河泥,撑握了一定的技巧,一走上船,就拿起罱竿,一次又一次地贴着船儿上上下下地拎着河泥,很有点巾帼英雄味儿,让岸上的男人不得不佩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样的女子,被乡人们称赞为能干的巧女子,令不少男人也服服帖帖。
   一条河每年只能罱河泥一次,如果不按规定搞它二到三次,那河底的淤泥都被罱了个精光。第二年不仅罱不到肥泥,还会影响当年河侧角的菱和荷的生长,是得不偿失的。
   故乡的罱河泥是从我们很小时就开始的,一直至八十年代初才结束。罱河泥的船后来的变化发展也很快,到了七十年代开始从木船发展到水泥船,后来就用铁皮船。但乡人们最喜欢的还是那条灵活的木船。又后来的日子,供销社的化肥多了,有了化肥以后,人们罱河泥就越来越少了,罱河泥的船从此开始退休,罱河泥就成为了悠远的历史,但乡人们总是舍不得离开它,干脆在小船上装上塑料篷帆,让它遮罩风雨后留在河面上,成为了乡人常谈和回忆的话题。
   春风轻吹,故乡的小河在悠悠欢唱。走在经过铺设好的青葱石板河堤上,望着那艘河里的原汁原味的罱河泥船,我弯下腰去,拉起了那根似乎还很熟悉的绳缆,轻轻地跨了上去……
  
  
  
  

共 30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考虑到很多读者对罱泥船比较陌生,特地补充了以下资料:每到早春二月,就撑起罱泥船(启海方言也叫“罱泥河船”),伴着岸边芦芽树枝刚吐的新绿和南归的燕子及树丛中小鸟的晨鸣,披晨曦带黄昏地帮人清沟底,夹淤泥,用来拥青苗,垩田地。罱泥罱泥,夹起的是沟底的污泥,既搅深了沟底,又清绿了水面,去除了“瘟草”,给水面以更多的光照,便于鱼儿的生长,菱藕的丰茂。作者通过回忆小时候在生产大队做罱手的经历,罱手一般都要有力气,做到胆大心细,罱河泥时脚一般是站在船舷口边,两个罱泥的高手必须左右配套。罱泥很有意思,如果使用的力套巧,污泥会被罱竿双向夹住了很快提入小船内,溅起一团团墨色的水花。有时还会在罱河泥时罱到黑鱼、鲫鱼和乌龟等野味。罱泥其实不仅仅是力气活,还必须配合技术协调。一条河每年只能罱河泥一次,如果不按规定搞它二到三次,那河底的淤泥都被罱了个精光。第二年不仅罱不到肥泥,还会影响当年河侧角的菱和荷的生长,是得不偿失的。故乡的罱河泥是从我们很小时就开始的,一直至八十年代初才结束。罱河泥的船后来的变化发展也很快,到了七十年代开始从木船发展到水泥船,后来就用铁皮船。但乡人们最喜欢的还是那条灵活的木船。随着人们的技术水平提高,罱泥船逐步淡出了舞台,成了人们追忆往日岁月的物件,见证了作者那一代生产大队的峥嵘岁月。文章清新自然,别具一格,读起来仿佛是一幅画徐徐地展开,没有对艰苦岁月的抱怨,相反都是满满的甜蜜回忆和自豪感。拜读,推荐加精。【责任编辑:隔水望伊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1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隔水望伊人        2013-06-20 23:54:43
  哈哈,脑海里仿佛浮现了罱泥船的水墨画,拜读激赏。
隔水望伊人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21 07:06:24
  谢谢伊人深夜编稿。辛苦了。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3 楼        文友:潮仙        2013-06-21 11:44:03
  春风轻吹,故乡的小河在悠悠欢唱。走在经过铺设好的青葱石板河堤上,望着那艘河里的原汁原味的罱河泥船,我弯下腰去,拉起了那根似乎还很熟悉的绳缆,轻轻地跨了上去……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21 15:37:55
  谢谢潮仙美评。遥握!
4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3-06-22 06:15:25
  先起床,过会再欣赏,很想了解这种船,有一个字还不认识呢!更要探究一下了!祝友友早安!
馨语馨愿
5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3-06-22 11:12:07
  终于明白这个什么泥是啥意思了!读一篇文字,了解一段历史,泛起陈年往事的涟漪原来也是如此惬意!赞、、、
馨语馨愿
回复5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22 12:11:06
  谢谢馨原美评。问好!
6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13-06-22 21:45:56
  沁香老师的文笔真真是了得,俺不多说,只是敬佩欣赏!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6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3-06-22 22:02:41
  谢谢美评。共同交流。
7 楼        文友:柏文革        2015-06-22 10:35:22
  我也写过一篇《罱泥船》,发表了。
回复7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6-22 11:38:58
  谢谢来访,这是我二十年前发表的作品。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