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碧海】琴韵悠悠(小说)

精品 【碧海】琴韵悠悠(小说)


作者:滕丽琴 秀才,2277.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1发表时间:2013-06-21 15:36:05

1
   琴,出生在1956年初。这个可有可无的第三个女孩儿,并没给家带来异样的气氛。
   琴的初始记忆是几岁?直到她成年后也没有直接答案。根据所记忆事件的年代推算,她很小就有了记忆。
   应该是三岁多一点的年龄。
   她第一次记住的是饥饿,一生都抹煞不掉。接着又记住了家人的怜悯,那种略带嫌弃的怜悯。
   记忆中,饥饿一年比一年严重。
   琴,瘦弱得像只可怜兮兮的小猫儿,她能恍惚记起母亲带着二姐和她为买到每人月供的二两油和几两豆制品常常需要排队很久,有时她会借助过于矮小的身材钻到前边加楔。
   那会儿,鸡鱼肉蛋类抑或糖果糕点类的食品在市场上已基本绝迹,所以她在四岁前没有香味和甜味的记忆。因此也就没了摄取这些美味的欲望。
   她还记得那时一些人吸烟的情形,可谓“零吸”至“一毛一口”闻所未闻的地步。一支质量低劣的纸烟供烟民们轮流受用,每个人吸食它的时侯都深深地吸进足够大的一口才肯开启合拢的嘴唇。
   琴记得最清淅的还是:手里的菜团子越来越小,碗里的菜糊糊越来越稀,肚里的感觉越来越空彻,好多人的面部越来越黄,腿部却越来越“胖”(胖:浮种)。
   长大了的某一天,她才恍然觉悟是定量的锐减所至。从1959年夏末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从每人27。5斤/月,减至每人21。5斤/月,再扣除1斤节约粮,其名目可谓支援灾民,而那个年代国人清一色蜡黄浮肿的脸谱,灾民从何而界定?再后来粮食定量又减至每人19.5斤/月,再再后来…无一例外,人人皆为货真价实的灾民,这个灾民说辞不参杂半点儿虚假。
   还是长大了的某一天,她忽然理解了家人这种变异的怜悯,原因很简单,纯粹是生不逢时。
   六十年代初,琴已是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了。单薄瘦弱的身子还不到一米高,头上的两条小辫子晃来晃去,睁着一双懵懵懂懂的大眼睛,稚纯的目光永远闪烁着孩童式的为什么。为什么父亲闷闷不乐?为什么母亲郁郁寡欢?为什么水可以随便喝,菜团子不可以随便吃?为什么…为什么…幼小的琴想不出为什么,她只想找些食物填饱肚子。
   琴,幼年时的一件往事,每每忆起便历历在目。
   夏季的一天晌午,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近灶台,使出全身气力挪开厚重的木制锅盖,黑漆漆的铁锅里没有颗粒食物,饥肠辘辘的琴感觉阵阵晕眩,无数颗金星把她忽忽悠悠浮起……饥饿驱使她趁母亲不注意钻进柜下偷偷啃食存放的豆饼。坚硬的豆饼非常难啃,她用还没脱换的乳牙以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整整在下面努力“工作”了大半天。
   家人和邻居们到处找她。起初是没吃够不肯出来,后来是家里始终留人守候她骑虎难下出不来,直到傍晚人们找遍了她可能去的地方。
   她似乎感觉到母亲沉重的脚步挪向炕沿儿倚墙而坐,清晰地听着母亲绝望的叹息:
   “这孩子怕是找不到了,是不是被拍花的拍走了?”
   母亲啜泣着喃喃自语,老邻居孙婶儿坐在她身边拣些慰藉的话安抚她。
   父亲坐在靠墙边的一只板凳上低着头沉默不语,大口大口地吸着劣质手卷纸烟。透过薄薄的柜帘隐约可见一亮一亮的点点红光……
   正当家人茫然不知所措,耳尖的母亲恍惚听见柜子下面窸窸窣窣的响动,她以为是老鼠,急忙拉亮电灯掀开柜帘…母亲由一脸惊愕转而一脸怒不可遏。心虚的琴将瘦小的身子战战兢兢地往里缩,早已气急眼的母亲像拎小鸡儿似的一把将她拽出来重重地扔在地上。琴半睁着恐惧的眼睛溜着母亲抱缩一团,眼前的情形让母亲又气又心疼,举起巴掌欲要打她瞬间又放下了高高举起的手……
   那晚,琴撑得一宿没睡,胃里涨得很难受。那晚,母亲守她一夜没合眼,不让她喝水怕豆饼在胃里膨胀撑坏她。微弱的灯光下母亲眼里噙着泪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许久,许久…
   那年“五一”节,难得父亲放假一天,父母带着她和二姐去市郊挖野菜。饥荒年月树叶都已被撸光,地上的野菜就更为难觅,走了很久,挖下的野菜还未覆掩筐底儿。她们跟随父母走进一片坟地,在无人愿意涉足的坟冢间找寻野菜,这里的野菜果然比大地里多,挖着挖着,琴和家人拉开了距离。
   一座很矮很小的坟丘,几棵叶儿茂盛的野菜张扬地诱她走上去采挖,刚刚踏上一只脚陡感空旷无着整个腿胫瞬间陷进坟里。尖惧的哭声使家人迅速奔过来,父亲一把将她拽出坟冢。这是一座被风雨侵蚀而坍塌的荒冢,琴紧紧地搂着父亲的大腿,惊骇地看着被自己踩踏出的黑洞洞的窟窿不寒而栗。以后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夜晚经常被恶梦惊醒,那年她还不满四周岁。
   因为历险,晚饭时母亲多分与她一只菜团子作为补偿。那年月的一只菜团子可谓弥足珍贵,能比姐姐多得一份,是大人对女儿的最高奖赏了。琴的记忆中,那天母亲制做的菜团子明显瘦削了一圈,她的偏得完全是家人口中的付出。儿时的饥饿,儿时的幼稚,她不懂体会家人的感受,也没有索取的歉疚,反而心存些许得意。
   那个曾经的“五一”节,直到成年后她还记忆犹新。野菜充饥的幼年有过许多被岁月洗淡的的故事,唯荒冢上那几棵显眼的野菜为她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每个人的经历却不尽相同。琴,曾经拥有一个既快乐着又烦恼着的童年。
   那年夏天,琴的二姐上学了。入学那天,二姐背着母亲缝制的花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学校,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琴,好奇嗜学并渴望像姐姐那样做名学生,对她而言上学远超出饥荒年月一只窝头的诱惑。她羡慕以学生自居的二姐,更多的还有一些妒嫉,把羡慕与妒嫉做成加法,心中便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我要读书”。
   琴,常常幻想挎着花书包扬起小脸走进校门的感觉,幻想坐在明亮的教室朗朗读书的感觉,那种感觉常常使琴陶醉……
   琴,连续数日察颜观色捕捉母亲的心情。月末的一个晚上,父亲下班后从衣兜掏出工资袋递给母亲,一脸欣慰的母亲悉数点着钱币,她感觉机会来了,于是就缠磨母亲一番苦求,终于在二姐入学不久,她也走进了幼儿园。
   幼儿园教室,是一个面积不大的狭长的筒子式平房。它座落在住宅区的一角,与一个粮食供应站相邻。
   走进教室,红砖铺就的地面上,摆放两排很陈旧的小椅子,显然它们站在那儿已有好些个年头了。墙上挂一块木制小黑板,它的上方是一扇对开的窗子。上午,教室的光线有些昏暗,到了下午西照日,屋子比上午亮了许多。门边墙角处,婷婷站立两只小红鼓,鼓锤懒散地躺在鼓面上。在这样一个干净简洁的学习环境,琴接受了最初的人生启蒙。
   幼儿园老师,是位年近四十的中年女性。她稍显平凡的鼻梁上,架着一付深度近视眼镜,左手频频习惯性地向上推着下滑的镜框。老师梳着代表那个年代的中式过耳短发,两耳上端别着大号的黑色头夹。微胖的中等身材,无论冬夏总爱穿着深色衣裤。一张暗褐色略带古板的脸上很少有笑容,甚至是微笑,她都很吝啬。
   尽管每天面对老师和蔼不足严肃有余的表情;尽管幼儿园的条件很简陋,琴,依然喜欢融入这个集体。那个年代,琴的同龄人多半是没有机会接受幼儿教育的。琴,怀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满足,度过了三年的幼儿时光。
   琴非常喜欢墙角摆放的两只小红鼓。总想去敲几下,可是,老师不让孩子们随便玩弄它。只有做“丢手绢”游戏,才能选出一人敲那只小红鼓,琴的记忆中从没被选上过。小红鼓,真的让她可望不可及。
   多年后的成长岁月,曾经领略过关于“鼓”的多种形式。气壮山河的大鼓,节奏明快的腰鼓,风情万仲的花鼓,激励童心的队鼓…而最让琴眷顾的,依旧是童年最初相识的小红鼓…
   琴很小的时侯,常去隔壁奶奶家听故事。老人家有讲不完的各类故事,老宅的小孩子最爱听奶奶讲述带有神秘色彩的神鬼故事。渐渐地,神的美丽和鬼的丑陋移植进了一个个幼小心灵。琴,虽然相信母亲的说法,世间没有鬼神的存在。但当她独自行走时,总习惯回头留意身后的情形…
   幼年,琴的记忆中有个十分清晰的图像。说它是恍惚幻觉,却真真切切历历在目。说它是客观存在,却连自己都怀疑怎么会有这种可能。
   从琴的家到幼儿园,要用两只小脚丈量十五分钟的路程。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可谓不近。其间,她要穿过两条马路,路过气象站一片很大很深的蒿草地。草地里,间隔等距地站立几只像高翘似的两脚木腿,每只上面戳着一个白色木制的小风箱。草地周边除了一条窄窄的沙土小道,没有住家,也很少有人经过,幽深辟静,空空旷旷。
   冬季的一个傍晚,太阳早早收工了,天色也渐渐灰了下来。琴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稀落的行人一样,寒冷催快了她的脚步。当她匆匆走近半人高的蒿草地,一个影子在草丛中晃动。琴,悚然一惊,她揉揉眼睛细细观看,是一个年轻女人的身影。短发垂耳,头顶中间梳着一个偏向一边的小辫子。一件红红的夹袄鲜艳夺目,一条绿绿的裤子透过枯黄的蒿草清晰可辨。天啊!这分明不是隔壁奶奶故事中的女鬼吗?琴,屏息不动,惊骇地看着这个如此艳丽的“女鬼。”慢慢地,动态中的“女鬼”面向草地,背对沙土小道,低首不动了…
   静态下的“女鬼,”愈发使人毛骨悚然。琴的心阵阵紧缩,瞬间提到嗓子眼儿。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琴,虽然只有五岁,但她明白在这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的僻静小道上,别指望能有人帮助自己。琴,目不转睛地盯着“女鬼”的背影,蹑手蹑脚地轻轻走在沙土小道上。突然,“女鬼”蓦地侧过身来。她好像知道一个弱小生灵的存在,她还知道这个小生灵已被吓得失魂落魄。琴,一屁股坐在地上紧闭双眼,等着“女鬼”飘过来咬断自己的脖颈,吸干身上的血,再残食身上的肉…
   许久,除了刮鼻刮脸的西北风在啸,没听到其它什么动静。琴
   的眼睛悄悄睁开一条缝,不远处的“女鬼”依旧侧身站在那儿。白瘆瘆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油黑黑的刘海遮住大半部额头。噢!是个挺好看的“女鬼。”隔壁奶奶说过,一般模样俊俏的“女鬼”是不害人的,只有那些凶神恶煞的丑陋不堪的“女鬼”才会祸害人。琴,壮着胆子从地上爬起,视线避开路边的蒿草地,她不知是怎么走过这段长长窄窄的沙土小道。当这个年轻俊美的“女鬼”在琴的视线消逝的瞬间,她撒开两条小腿拚命地跑…
   母亲不信琴的所见,带着她和二姐来到沙土小道上,蒿草地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寒风中摇曳的凄凄枯草在低吟…
  
   3
   小时侯,琴生活的这座小城,柏油路很少而且很窄,汽车也非常稀少。那时,商店、粮店的交通工具是很原始的马车。与幼儿园相邻的粮店,几乎一、二天就有马车往来于粮库与粮店之间。
   一个冬日的早晨,充足的阳光照射在地上,暖融融的。这样的好天气,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在室外做游戏。
   这会儿,琴和小伙伴们正围坐一圈,尽兴地唱着。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不多时,粮店来了一挂拉黄豆的马车,停在门前等待卸车。靠外边一条麻袋破了个小洞,鲜亮的黄豆粒散落在地上。豆粒诱惑孩子们停下游戏,寥寥不多的一把黄豆瞬间捡拾一空。没捡到黄豆粒的孩子一脸沮丧,为了讨好老师竞然从麻袋小洞往外抠黄豆粒。老师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她把孩子们手中的黄豆粒集中起来,放在炉盘上炒熟。每人一份,唯独没有老师自己的那份,大家吃着不算偷也不算捡来的浓浓香味的炒黄豆。琴,每当回忆幼儿园的这件往事,内心总会有种别样的滋味。
   多年以后,当琴明白了坦荡做人的道理,还是要找出若干个理由认可,甚至赞美她的老师。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任何商品都是凭证供应,即便吃上一把炒黄豆都是一种奢侈。况且,老师把它无私地分给了孩子们。琴,觉得那是一种爱,一种很美的爱,它并非比母爱逊色。
   琴,人生的第一位师长,她也许没有专业幼儿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也没有更多的微笑给予她的孩子们,但琴的心灵能感受到,她更像一位不会微笑的母亲。琴,上小学后再没见过她。时过半个世纪也许老师已经不在了,但琴却从没忘却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由衷地感谢这位幼儿老师,曾经给予她们母亲般的慈爱。
   从入学报名登记那天起,琴就掰着指头数着开学的倒计时。1964年夏末,琴终于迈进了向往已久的校门。她像只快乐的小鸟,憧憬未来的校园生活,兴奋、幸福、期待,难以言表。
   校园,亲切可爱。它的围墙用泥土和干草垛彻而成,透体大门伫立在东墙中间,面对小城为数不多的柏油街道。
   南北朝向的八栋红砖白瓦平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校园里。宽阔的椭圆形操场铺着薄薄一层黄沙,红砖侧立镶嵌在它的边缘。一座三阶而上的讲台落坐在操场北端,讲台和办公室之间静卧着两个不大的花坛,绿茸茸的小草里点辍着艳丽的小花,翠绿的松柏像卫士站立在花坛两边。放眼望去,美丽的校园整洁干净怡然大气。

共 26475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用琴的童年与成长经历,生活,家庭以及工作,全面深刻的展示了六零年以及文革时期的社会状况,那个时期的饥荒与灾难,令人刻骨铭心,令读者嘘吁,陷入于深深的思索中,深沉的文笔,娓娓道来的描述中掺透着一种震撼读者的凝重,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小说对人物的内心,个性色调刻画的很到位,不错的一篇小说,推出欣赏!【编辑:一片叶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13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6-21 15:36:41
  佳作欣赏,问好丽琴姐,祝福夏安。
回复1 楼        文友:滕丽琴        2013-06-22 07:37:33
  您好!一片叶子老师,坦白地说学生是怀着忐忑的心绪将这些曾留给自己看的文字斗胆面世,能够得到您的支持鼓励真的十分感激.谢谢您!
2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6-21 15:36:57
  祝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6-21 15:57:54
  祝写作愉快。
4 楼        文友:黑枫郎        2013-06-22 19:48:36
  欣赏佳作,问好丽琴老师,送去祝福。
回复4 楼        文友:滕丽琴        2013-06-23 08:53:37
  问好黑枫郎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4 楼        文友:滕丽琴        2013-06-23 08:59:18
  问好黑枫郎老师,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请原谅那条回复中标点符的失误.
5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6-22 19:58:51
  佳作欣赏,问好丽琴老师,祝福。
回复5 楼        文友:滕丽琴        2013-06-23 08:55:22
  问好王梦良老师,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
6 楼        文友:溪洋        2013-06-24 23:20:45
  佳作欣赏,问好丽琴姐,祝福安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