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读书随笔一篇

编辑推荐 读书随笔一篇


作者:铁禾 榜眼,33401.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54发表时间:2013-06-24 22:14:18

(一)
   关于花草,还是《红楼梦》里的鲜美;关于鸟兽,还是《西游记》里的灵性;关于狩猎,还是《三国演义》里的过瘾;关于喝酒,还是《水浒传》里的痛快。
   (二)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一直就认为,诗仙诗圣就是这句的缩影,性情使然,深沉的杜甫生于忧患,飘逸的李白死于安乐。
   (三)
   煮豆燃豆萁的结果很事实地摆在面前:豆萁灰飞烟灭,豆子却熟了,发出诱人的香。这是一种伟大的成全。就像用稻草煮饭,用花生油炸花生米,用树叶的灰给树喂肥,一个道理。
   (四)
   春天的雨夜最好的意境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冬天的雨夜最好的意境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
   佛曰:“回头是岸。”岸有两岸,这个岸只是此岸。其实呢,不回头,直走,执著一点,也可以到达岸。这个岸便是彼岸。
   (六)
   南宋诗僧志南有一句诗叫:“杖藜扶我过桥东。”这是一个意义深远、大有学问的诗句。杖藜可以是政绩,可以是姿色,可以是一个炒作,可以是一个饭局,等等等等。不同的人物善于运用,就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七)
   说起菊花,我就想起两个人来,陶渊明和黄巢。同样是失意的有志之士,陶渊明选择了逃避,以菊花为乐。黄巢选择了造反,以菊花为志。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八)
   物理学中有一个定理:质量大则能量大。用在人身上,这个质量包含的东西就多了,诸如背景、资源、能力甚至权力等等,一个人的质量越大,他的能量也就越大。他的影响力就是一损具损,一荣具荣。
   (九)
   在古代关于望月怀人的诗词中,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有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个诗句也是非常有意境的抒情名句。相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苏轼的诗句似乎还是窄了些,他的“共婵娟”止于千里,张九龄的“共此时”的范围却是天涯。
   (十)
   在唐代关于送别诗中,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两个有名的诗句,都有极致的意境。只是,同样是写送别,王维的笔墨显得悲观,王勃的笔墨却乐观豁达。
   (一一)
   在春秋时期,有个叫介子推的臣子割自己的肉给流亡的晋公子重耳充饥。在三国时期,有个叫刘安的猎户杀自己的老婆招待刘备。这两个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小人物不顾一切为大人物服务。这是一种大义。当然,这种大义的产生是有基础的,那就是眼光和信仰。介子推看好晋公子,刘安看好刘备,这就是基础,就是他们取此大义赌在这些他们认定具有巨大正能量的人物身上。
   (一二)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故事让人印象最为深刻,一个是关公刮骨疗毒,一个是夏侯敦拔矢啖睛。关于刮骨疗毒,关羽认为自己不是凡夫俗子,不怕痛,坚持一边喝酒下棋,一边接受手术,于是便创造了这个佳话。关于拔矢啖睛,夏侯敦认为眼睛是父精母血不可丢弃,遂吃了自己的眼珠,于是他也创造了一个佳话。佳话归佳话,这两个佳话主要表现的还是军人的那种坚强的个性。保持个性并创造个性,就能成就一些传奇。
   (一三)
   文天祥和谭嗣同这两个千古人物有得一番比较。一个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尽忠明朝不降元朝而名垂千古。一个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背叛清朝尽忠革命而流芳百世。人固有一死,而这些大人物尽取大义,死得其所,重于泰山。
   (一四)
   诗人海子有诗写道:“农业只有胜利,战争只有失败。”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历史总结。农业永远是一个国家的重点。而我们的农业经过了几千年还没有取得胜利,至今还显得忧伤。说到战争,自古至今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可战争到底得到了什么。成吉思汗或许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把战争都打到了欧洲,最后又能怎样,不过是“是非成败转头空”。战争只会是发展的一个败笔。
   (一五)
   三国时期有个劫持人质事件很有意味。说的是吕布派遣将领诈降,成功绑架了夏侯敦,而夏侯敦的部将韩浩声称按照国法将不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出兵袭击劫持人质者的姿态,劫持人质者便没招了,于是放弃人质投降。曹操听说了这个事情后,将攻击劫质者不用顾忌人质定为法令,于是以后就再也没发生劫持人质事件。看过许多影视中以及现实中关于劫持人质事件,代表正义的一方总是显得没招,一味满足劫质者的各种要求,与之周旋谈判等等,弄得三方都很疲惫,最后的结果往往还丢了人质的性命。劫质者之所以嚣张,就是抓住了正义方保护人质的这根软肋。韩浩的果断决定虽然看起来对人质不利,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曹操的定令虽然不以人为本和不人道,却彻底消除了劫质的意义。古人的思想都有大智慧,在现实中,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里得到些许参考价值。

共 19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读书笔记,集取书中精华,融入生活经历,体悟人生道理,这便是读书带来的最大收获。文章行文流畅,引用自然,意味深远,读来给人感思和启迪,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无欲者刚        2013-06-27 12:17:46
  目光深邃,总结独到,言简意赅。向老师学习了。
本人有风趣无幽默,有才华不横溢,多才多艺而不专,有识无胆,有谋无勇,酷爱写诗但不精。善感而不多愁,是矛盾统一体。
2 楼        文友:蒙山笑兰        2013-07-30 15:28:58
  读书读到如此境界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3 楼        文友:爱出者爱返        2013-10-24 18:17:07
  确实眼光独特,学习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