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指间】鹅湖之会(杂文)

精品 【指间】鹅湖之会(杂文)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8发表时间:2013-06-25 20:50:47

时间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的春夏之交某一天,地点在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江西上饶的鹅湖寺。是日,风和日丽,山色秀美,鹅湖寺长老一早就吩咐小和尚们将寺院打扫干净,大门洞开,因为数十位鸿儒将要造访,并在此论道,著名的“鹅湖之会”即将“上演”。
   话说儒学在经历了西汉的“经学”高潮,到了魏晋南北朝被玄学比了下去,究其原因,那老庄玄学被一拨子“名士”追捧,哲学源头探究浓厚,“道本”变成“玄 本”、“冥本”......花样繁多,同时还不忘“越名教而任自然”,儒学却在一旁“不动声色”。而自东汉,魏晋开始的佛教到了隋唐转而极盛。那佛教传到中国以后,被中国文化不断的“融合”,创新理论层出不穷,光是天台、华严,唯识,净土,三论等就让人目不暇接,宗派林立,各有各的高招,到后来的禅宗一家独步天下,盖因佛学理论被学者大师们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创新,故而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所以,自东汉到隋唐,佛老之学盛行,儒学遭冷落,虽然还挂着“官学”的名号,实际上已经“家道式微”。
   儒生们意识到,儒学只有走再次创新的道路才能走出“困境”。于是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两兄弟等宋儒开始,对儒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悟解和解读,高举继承“道统”大旗,新儒 学:“道学”登上了历史舞台。因为宋儒们从“理”来解释天下诸事,所以“道学”也称“理学”。经过一代代理学家们的发扬光大,儒学在宋朝显出旺盛的景象, 到了南宋朱熹手里,理学理论被发挥到了极致。正因为“极致”,才有“物极必反”,对朱熹等理学不满意的声音也开始高了起来,代表人物就是“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这两派各有信众,在学术上总是互相诘难。
   当时有一人对儒学“理”、“心”的分歧、争论,对朱陆二人因为观点不同而关系紧张感到不安,这就是曾为“太学博士”的吕祖谦。
   淳熙二年的初春,吕祖谦从浙江的东阳来到福建,与朱熹盘桓四五十天,朱熹亲自送他回浙江,路过上饶的鹅湖寺时,吕祖谦停了下来,陆九龄、陆九渊两兄弟也恰好来到这里。原来,这是吕祖谦事先安排好的,想让两家面对面的陈述,交流观点。试图调和两家紧张关系,使两家学说能够融合,最终“会归于一”。两家各有不少弟子陪同前来。随着十来位应邀列席旁听大毫们的到来,本文开头一幕所说的“鹅湖之会”正式开幕。
   两派观点不合是源于孔圣的一句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博学与约礼,孔子的本来意思是两者不可偏废其一,各有一段“功夫”,但是朱陆俩人对博学与约礼的解读产生了分歧,即,哪一个应该成为学者的入手功夫,意见各不相同。朱熹强调博文功夫,必须先“博文”才能谈“约礼”。多学一点,便能多明白一点“理”,不在学习上下功夫,就不可能明理;强调格物致知,只有穷尽事物的道理(格物)才能达到至善;而陆九渊则认为只要从约礼的约入手,博就在其中了,不先让自己的心明白起来,读再多的书也没用,所以,认为读书是次要的,他说朱熹的“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做法过于琐碎“支离”,故而他提倡易简功夫,只有先“本心发明”才是修身的根本。朱陆两人都不反对通过读书和修行来明理,但是二人“博学”目的不 同,朱熹认为,明理,就是在人情世故中达到至善;而陆九渊认为,明理就是发明本心,本来的心明了了,那就是心的善被发明了,然后才能明理。
   陆氏兄弟是有备而来的,因为两弟兄在学术观点上也是有点不同的,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哥哥九龄对弟弟九渊说“......,某兄弟先自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弟兄俩统一了意见:先一致对外。
   两拨人马陆续就坐,作为召集人和主持人的吕祖谦介绍双方认识,寒暄一番后,辩论开始。
   文人相见,说话,乃至论辩总是要显得有点“文气”,亮明自己的观点用诗是最恰当的了。于是陆九龄首先开炮:“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先传只此 心,......”朱熹听到这儿便明白了,有点不耐烦的对吕祖谦说:这哥哥跑到弟弟的船上去了。原来九龄不太同意弟弟九渊的悟道只从心就行的观点,却有点 赞成朱熹的要“博文”功夫,朱熹是知道的,但为了弟弟,所以他说“古圣先传只此心”,那朱熹听了自然是不耐烦。接着陆九渊跟着哥哥的韵又和了一首:“墟基 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苍冥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经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朱熹听完,气的差点晕过去,你老陆吹嘘自己的“易简功夫”“经久大”,骂我的博文格物是“支离事业”也就罢了,居然将学术分歧说成“真伪”之辩。一旁的吕祖谦看出了朱熹的愤怒,他怕继续下去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于是立刻宣布:今天就到这里,各位好好休息,明天再会。朱熹可能是气过头了,当时没有对陆家弟兄的诗做出回应,而是三年后回了一首大度,豁达的七律,算是将这桩公案了结了。
   接下来的几天,辩论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朱熹认为,陆象山(九渊)教人太过简单,不读书,怎么能知道道理,心能明白什么?所以必须先读书,要“渊观博览”,必须“格物穷理”,天下事物的”理“必 须一件件的去弄明白(格),天理的求得只有通过不断的”格“才能明白。朱熹说,那万物的理是在物的里面,寻常是不为人知的,犹如核桃,你只有破了那核桃壳 (即格物),才能看见里面的肉(理),所以必须“格物致知”。
   陆象山认为朱熹教人太过琐碎,天天格物,见一物格一物,没个尽头,只怕是在格物的时候,被物牵了走,失去自由,迷失方向了。这样拖泥带水的“只管言来言去,转加糊涂”。做学问,修身的时候只顾去博文,把个心丢弃一旁,沉溺于“琐碎支离”之中。而自己的学说是“看门见胆”,简洁易懂,直截了当。
   朱熹说,“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应该让人广泛的读书,博学于文,然后才能明白永礼来规范言行的功夫。
   陆九渊说,“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应该让人的心先明白过来,然后才能谈学习的事情。
   朱熹说,你陆家学说认为万事只说一个心,只要心明白,就什么都明白,顿悟了,万事大吉,这不就是佛家禅宗的学说吗?
   陆象山直言不讳的指出,你朱熹所说的那个“理”简直跟老子说的“道”一样呢:“直将无字搭在上面,正是老氏之学”,朱熹跟道家结缘了。
   朱熹弟子们形容陆九渊的心学只顾自家心境,不见外物,好像只有一根穿铜钱的绳子,却不见一个铜板儿。
   陆家弟子则称朱熹的只顾格物自己顾外物而不见内心好比是,铜钱散乱满地,而不见穿钱的中心绳子。
   两人及其弟子们就心与理那个应该先,那个应该后的“教人”方法继续你来我往,争论不休,看不出有调和的余地。
   主持者吕祖谦看到两派“会归于一”无望,便宣布休会。不过经过三天的论辩,虽然“理”、“心”两家于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丝毫让步,除了一开头有点火药味,但也都比较心平气和,后来还都互相夸奖对方的学问,人品等等。
   后人精辟的形容了两派主要观点和人物:“道士朱熹”,“和尚九渊”。
   以后很多年中,双方保持了相当谦和,友好的关系,不断书信往来,探讨儒学的义理。不过分歧却一直没有分到弥合,到了陆九渊去世后,朱熹对心学的批判日渐激烈,双方论战也渐现白热化,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将心学进行全面总结,深化,发展到了一个更高层次,心学开始成为主导。

共 30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品穿越时空,借助文字的魅力还原了儒家的辩论。鹅湖之会,虽是文人之会,却阐述了儒家学说的精要。是“理”先,还是“心”始,恐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不出个雌雄,可历史终究在向前发展,直至王阳明在总结的基础上,心学成为主导。【编辑:付欢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6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付欢春        2013-06-25 20:51:54
  文章折射出儒学的教育定位与思辨的向前,令人思考!
文字,犹如我的一位知心挚友。十来年如一日,她在我的脑中盘旋,在的我手中卷写。随着我走过春夏秋冬,在我的粗茶淡饭中,总不忘文字。
2 楼        文友:单培文        2013-06-27 09:11:53
  上饶可是我之所在啊,
-刻画心灵的印记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