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陕北的坟地和窖洞(散文)

精品 【流年】陕北的坟地和窖洞(散文)


作者:高宝军 秀才,1601.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76发表时间:2013-06-26 21:56:33

【坟地】
   退耕还林之前,在飞机上俯瞰陕北大地,能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画面。每一个村庄附近的塬地上、坡洼上或者山坳里都散落着一些小小的图案。图案的形状五花八门,有的呈点状,像标点符号中的逗点;有的呈连点状,像竖排的省略号;更多的则呈三角状,像公路上的转弯警示标志牌。
   这不是别的,是陕北人的坟地,一代代陕北人最后的落脚地。如果把窑洞看成陕北人的人生起点,它的终点就在这里。所有陕北人的一生都在这两点之内,不管他曾闹出多大的阵势,转了多大的弯子,死后都得来到这里集合;不论他们生前有多大的区别,是显贵还是草根,享了福还是受了罪,被人敬仰还是任人唾骂,死后都得来到这里报到。
   但是,差别还是有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坟地的规模,二是单个坟头的形状。坟地规模的大小宣示着家族的兴盛或式微,坟头形状的丰俭宣示着个人生前的荣光或平凡。稍微有点阅历的人,就能把坟地当作族谱提要来阅读,从中能读出一点门头脚道。
   那些像逗号一样坟地总以两种相反的形式出现,要么深缩在荒草和枯树中,要么耸立在一片黄土上。深缩的像一只失去水分的眼珠,绝望而又阴暗;耸立的像一个被打肿了的胖子,空虚而又张扬。这都是些孤坟,前者埋葬着绝了后代的古人,后者寄葬着比配偶先走一步的新人。
   绝了后的孤坟会一直“孤”下去,直到黄风和牛羊把坟头荡平,慢慢地回归为耕地或荒地;寄葬着的孤坟则不会孤下去,当他或她的配偶死去时,就被双双葬入祖坟,这里立即回归为耕地或荒地。
   耸立的孤坟像一出悲情戏剧的开端,最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村人看见它不由地叹息,家人看见它忍不住流泪,未亡人一有时间就会趺坐这里撕心哭泣。深耸的孤坟大多时候像一枚铁钉,深深地钉在村人的心中。没有多少人愿意正眼看它,投向它的都是惊恐的眼睛;没有人愿意向它靠近,只有黄鼠狼在这里打洞,山野鸡在这里筑巢,冰草和野艾在这里疯长。
   偶尔来这里的只有两类人,心情不好的老年人和为家中病人招魂的中年人。老年人坐在坟前默默地抽烟和思考,中年人在不远处慌慌地祭奠和磕头。前者对家人暂时失去了信心,后者对亲人满怀着真情。最不愿意看见它的是负责计划生育的干部和没有生育能力的村人,前者觉得他影响了自己的现在,后者觉得它预示了自己的将来。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用处,越是年久的荒坟越有超常的生机。当秋天来临的时候,这里杂树葱郁,百草葳蕤,各色花儿盛开,小小的坟地活像一个面目姣好、落拓不羁、生冷不忌的疯女子一般让人无可奈何。
   像竖排着省略号一样的坟地,属于几世单传的人家。父下是子,子下是孙,一线单牵,谨慎而下。这种谨慎像气息一样弥漫开来,一直渗到上坟人的骨头里。凡来这里上坟的人都显得谨小慎微,连咳嗽时也用手半掩着口。他们不仅在上坟时谨小慎微,在生活中也大多是这样。在封建宗族势力主导地位的乡村社会,人少必然势单;在土地私有的时代,人少又意味着相对的地多,在经济上又较富裕。用小势力保护大财产,这是他们持谨慎态度的根本原因。除个别的例外,这样坟地的后人中没有穷人。一旦穷了,也就断了。在精于算计的小农社会,谁肯将女儿嫁给既无势力又无财产的穷光蛋?
   以上两种情况多出现在旧中国,出现在牛痘接种、天花得到有效控制和科学接生法在陕北普及之前。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科学与和平不但催生了大批儿童,也保住了这些儿童的父辈甚至爷爷。这种情形投射在坟地里,就出现了像“转弯警示标志牌”一样的三角形坟地。
   三角形坟地也分两种。有的上面连着“省略号”,有的下面坠着“省略号”,且前者多于后者。这是社会巨变的产物,是人间沧桑在坟地上的投影。上面连着“省略号”的是翻了身的穷家;下面坠着“省略号”的是失了势的大户。
   陕北的住人历史虽然漫长,但能看到的坟地却少有古老。大多数坟地顶端都埋葬着清同治六年后出生的人,这是那场著名的回民起义留下的痕迹。人们都尊敬自己的父亲,热爱自己的爷爷,但对父亲的爷爷和爷爷的父亲以上的人却漠然了许多,听任那些坟头被时光抹平。他们的尸骨或依附于草根或化为沃土,只能在暗夜里以磷火的形式跳跃一番,像一只只饱含幽怨的眼睛;而他们的某个子孙却幸运地盘踞在这个或那个三角形坟地的顶端,泰然享受着后代们的祭奠。
   三角形坟地前的祭奠是一个天然的课堂,无论什么人都能在其中学到最深刻的东西。当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一年一度的春节漫步走来的时候,陕北人都要在祖坟前举行家族规模的祭奠。树木茂密的坟地强调式地在茫茫雪地中突显出来,像一个阴森的三角形堡垒,祭奠的人们按辈份跪在下面,组成一个静穆的三角形方阵。两个三角形“顶真”式地排列起来后,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符号,酷似电脑上快进符号,似乎在催促人们“向着天堂,全速前进!”当然,这是局外人的感觉,身处其中的人们感觉更加复杂,更加五花八门。
   跪在活人三角形顶部的总是一些老人,大多都由其子孙扶持到位。子孙多的人就显得从容和淡定,子孙少的人就显得局促和自卑,那些没有子孙的人只好暗暗垂泪。跪在中部的人也是这样,在一大排堂兄弟和妯娌之间,同胞弟兄越多的人话越多、声越高、势越硬;那些独子们只能缩窄了肩膀挤在中间,焦急地等待着仪式的结束。跪在底部的孩子们没有这种感觉,他们有的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服,有的争夺着家产的小零食,更多的则张大着嘴巴看着跪在前面的大人们,眼睛里透出无限的惊奇。
   每一次祭奠总有“哭得劝不住”的人们。不是他们对祖先的感情最深,而是现实处境最差。老年失子的、中年丧夫的和少年丧父的当然无法例外,但这些人的哭声还不是最悲切的。哭得最悲切的是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和在家族饱受歧视的人们。前者的哭中带有哀告和乞求,后者的哭声中渗透出愤怒和抗争。这些人的哭声在惊起坟地大树上乌鸦的同时,也会惊醒在场人的良知,大家都会考虑同一个问题——血浓于水。
   每一次家族规模的祭奠都能解决许多现实问题。面对祖先的坟茔,人们都超脱和达观出许多,从而使家族更加团结,兄弟妯娌之间更加和睦,传统的乡村社会更加稳定。
   当春节祭奠时留下的花圈被雪水沤烂,香灰被山风吹光,炮竹的纸屑由深红变成惨白的时候,陕北大地上冰雪消融,成片成片的绿色越来越浓,越来越重,所有的坟地都淹没在一片绿色之中。人们都在忙碌,忙着播种,忙着锄耧,忙着收获。除过清明节外,人们很少再来祭奠,更谈不上家族规模的祭奠,好像将他们忘记了似的。直到锋利的镰刀割倒了所有庄稼,坟地从大地上再次突显出来时,新一个春节又快到了,再一次祭奠又将开始。
  
   【窑洞】
   陕北窑洞,知道的人多,了解的人少,给予公正评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许多没去过陕北的人,总把窑洞当洞穴,认为这是一种贫穷落后的标志。为了纠正人们的这种偏见,我将陕北窑洞郑重地介绍一番。
   从天然到人工,从洞穴到窑洞,是人类住所的重大飞跃。在文明程度不高、生存能力不强的原始社会,人类不会建造窑洞,只能和动物一样困守在洞穴之中。居住在洞穴之中的人类,力不敌狮虎,速不达鹰兔,打洞不如鼠獾,攀援不及猴猱,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随时都可能成为豺狼虎豹的美味。在人类因此而成批死去的同时,人们开始挖制窑洞,以此来保全性命和避热御寒。这就是窑洞的起点,也是文明的起点。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窑洞也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得到改良。到了明清时期的窑洞,选材多达五六类,样式不下十来种。其中有青石砌成的庙堂,灰砖剁就的衙门;有土基子垒起的坯窑,线柳椽箍制的厦子;有防盗避贼的高窑,藏果储菜的地窖;有重重叠叠的财主庄院,有方方正正的小康人家……但陕北民居最普及的主要有土窑、接口窑和石窑三种。
   土窑是最早的民居建筑。最初的窑洞面积小,工艺简,选址险,没门窗,门口放一捆子葛针,既有防范功能,也有御寒作用。再后来有了简单的门窗,小小的洞口,粗糙的栅栏,栅栏的缝隙用柴草和藤条来补填。这时候的人们顾不了美观,只讲求安全。
   斩土挖窑是修造土窑的重要工序,一要选地址,二要择土质。窑址务必靠崖,不然就占地多、劳时长、建筑成本大;土质必须坚硬,否则便易垮塌、肯失败、安全无保证。土窑洞多在农村乡下,选址为山腰山脚,单位是一户一院,规模约三到五孔。窑洞高不出一丈,宽不过八尺,深浅多数为七至八米。进入挖窑程序,勿必时时注意,一般人们都是先向纵深探路,再向左右拓展,拓开一段,休息几天,怕的是潮湿的土质支撑力不强,造成垮塌。
   接口窑洞前后异质,前边的少半部为石筑,做法和石窑相似;后面大半部为土质,是实实在在的土窑。接口窑是人们为了窑面的美观和窑洞的坚固,在土窑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种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石头砌面的,一种是砖箍窑口的。石头砌面的石窑外表看和石窑没有区别,区别在于窑腿子比石窑宽,有的窑腿子上还套一些小窑洞。砖箍窑口的接口窑比较简单,只是在窑口子上套一圈砖,以此来防止雨水对窑面的冲刷。
   石窑有靠山窑和四明头窑两种。靠山窑大多选在靠近土崖的平台上,先修出窑模,再动工筑石,石起后去模,一孔石窑就拔地而起了。四明头窑是一种内外全用石头砌成的石窑,不依赖于崖壁,比靠山窑多了一道背墙。石窑有成片成排的,有独门独院的。成片成排的大气、凝重、雄健,一座座,一排排,一层层,随高原起伏,如潮汐涌来。独门独院的别致、规整、清静,或陈列路畔,或散落田间,多为三孔一组,背靠大山,边托平台,面对着灿烂的阳光,它填补了沟沟坎坎的孤寂,减少了梁梁峁峁的荒凉。
   陕北窑洞安全环保,节地节能,建筑成本小,舒适程度高。修筑窑洞前,陕北人大多要请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向、择吉日,基本都选择背风、向阳、近水、近地的地方,避开了洪水、泥石流、塌方、斜溜之害。陕北窑洞多依山而建,窑背上养花种草,院子里种菜栽果,没有环境污染,没有资源浪费。陕北人修窑除了个别工匠外,能干的自己干,干不过来的四邻帮,石料都是就地取材,修一院地方基本花不了几个钱。
   陕北人热爱生活,十分注重美化窑洞。院外宽宽敞敞,院内干干净净,大门敦敦实实,院墙规规整整,墙面串串红辣椒,架上堆堆黄玉米,锄头铁锨随处摆,石磨石碾硷外立。走进院落,一股浓浓的乡情就会扑面而来。窑洞里白灰刷墙亮,窗花点缀巧,炕围图案艳,炕头毛毡绵,箱柜一崭新。如果是晨昏时分,你还会看到,炊烟袅袅升,小河汩汨流,村道蜿蜒盘,鸡狗村前奔,枝头黄莺啼,宅院密林藏,给人一种静谧的美。住进这样的地方,就有一种还在母腹中的安然感觉,虽然封闭,却温暖充实。
   陕北窑洞之美,美在大气,美在和谐。它和大地一体,地有多大气势,它就有多大光荣;它与环境相融,近看协调,远望和谐,登高俯瞰,更觉得气象万千。无窑洞的高原显得荒凉,多骠悍而少灵秀;有窑洞的高原显得淳朴,多浑厚而少张狂,多博大而少浮躁,多诗意而少轻佻。
   更令人惊奇的是窑洞宜人也随人,人来而兴,人去而废,和人同甘苦、共进退。不论年代多久的窑洞,只要有人住,它就坚固、挺拔、美观;无论多新的窑洞,一旦没人住,它就破败、坍塌、消失。

共 44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坟地】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坟地里那些深奥的道理,真是怎么也学不明白,老人虽然一次又一次跟我们说,但总是听得糊里糊涂。现在坟地又有了奢侈的象征,普通人去世之后,一个小小的骨灰盒包含了所有,那小小的盒子,就是他的坟地。作者所讲的陕北的坟地,也是退耕还林之前,现在应该也不多见了。那或点状,或连点状,或者呈三角状的坟地,现在多记录在这些文字里,在这里依然承载着那些古老的传统和象征的含义。点状的是孤坟,连点状的是多辈单传,三角状的要么是没落的富人,要么是后起的穷人。上坟祭奠的时候,那些“哭得劝不住”的,并不见得是对祖先情深意重,而是对同族,对那些血浓于水的亲人在诉说着自己的悲凉,很多时候,回来之后,他们的境遇会或多或少的改变,这也是这些老祖宗们队子孙继续地庇佑。【窑洞】窑洞只是在电视剧里面见过,感觉很神奇,但却从来探究过。作者介绍的陕北的窑洞,从它的结构、施工、到它的变迁,仿佛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窑洞是文明的起点,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分为很多类,其中有青石砌成的庙堂,灰砖剁就的衙门;有土基子垒起的坯窑,线柳椽箍制的厦子;有重重叠叠的财主庄院,有方方正正的小康人家……但陕北民居最普及的主要有土窑、接口窑和石窑三种。这些窑洞环保、安全,节地节能,陕北人还喜欢在窑口挂上串串红辣椒、架上堆上黄玉米,一走进来,一股浓浓的乡情就会扑面而来。陕北的窑洞,美的大气,美的和谐,带着灵气,给人们许多幸福和安康。布满窑洞的高原显得淳朴,浑厚,博大,诗意,让心心生向往。本篇文章介绍了两种陕北的建筑,一生一死,都是那样的讲究和富有哲理,这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聪明才智的展现,这些都让陕北画卷更加的充实和完美。本篇文字带着质朴的乡情,像一个老人在跟我们一一诉说,引得我们无一不安静倾听,细细记录。这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传承。极为厚重的文字,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9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3-06-26 21:57:35
  又一次领略了陕北风情,这样的记录真实弥足珍贵!
   欣赏!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6-29 20:36: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