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潜入土楼的梦中

精品 潜入土楼的梦中


作者:冰点 布衣,13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51发表时间:2013-06-27 23:41:35

我是山西人,受大院文化浸淫太深,总认为山西深邃富丽的大院建筑堪称民居建筑的典范,总认为因之形成的大院文化是海内外名居文化中的瑰宝,并常常以此为话题同四方朋友神侃,有时还会带他们到家乡走走看看,用事实证明晋商大院是民居建筑中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晋商大院文化非比寻常。而我的宣传也确实大见成效,同我一起参观过大院的人无不感同身受,为我的自豪成绩单加分不少。
   一次,闲来无事,同几个远道而来的文友交流,话题不知不觉又扯到晋商大院上面了,自然是大加赞誉。其中一位福建文友说:“你想不想陪我去福建看看客家土楼?那是另一种民居文化,而且我敢说它与你们山西的大院文化相比毫不逊色!”什么样的民居能同晋商大院比肩?我很好奇,就想让这位文友谈谈。谁知这位文友不疾不徐,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八十年代中后期,客家土楼曾引起喜好冷战、也喜好煽风点火的美国人的注意,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办公桌上摆了一份美国中情局的秘密报告,说间谍卫星发现在中国福建西南地区有数千座蘑菇状设施,像极了核导弹发射井,由此推断,在中国有一个大到难以想象的核基地!这一报告让里根总统震惊了也恐慌了,勒令中情局尽快查明此事,中情局不敢怠慢,赶紧派出专业间谍,巧扮夫妻以摄影师的身份到闽西南乡村侦察,当然是一无所获且贻笑大方!——被美国中情局称之为导弹井的设施就是客家土楼群!
   这样的土楼光在福建永定县就数以万计,而且已经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消息一传出,东西方学者、专家、旅游爱好者、摄影师纷至杳来,那些大鼻子、小鼻子、白皮肤、黑皮肤、蓝眼睛、灰瞳仁的“好事者”们在这历史悠久、造型奇特、气势恢宏的民居面前,惊叹不已,咂舌称奇。美国人的冷战思维,正好帮了闽西南尚不富裕的山村父老大忙,正是他们的不遗余力的宣扬才把客家土楼推向了世界。客家土楼还能在卫星上被发现?这是什么样的庞然大物?客家土楼已经走向了世界?而且令世界各方人士咂舌称奇?向来爱探究爱旅游的我索性请了几天假随这位文友一同前往永定猎奇。
   车程长达七个小时,但沿途风景秀美,群山绵延,绿水相伴,山林青翠,田园葱郁。零星点缀其中的客家土楼以最美丽最恬静的神态融入自然,画面和谐而安详,一点也不使人觉得旅途漫长疲惫。一下车,挡不住的自然气息迎面扑来,潮湿温润的空气中裹挟着一股股柚子花香在山野中氤氲。热情质朴的客家人做好饭、端上清茶尽心招待我们,略略休息后又带我们踏上土楼之旅。
   走进土楼那一刻我才深深体会到空泛的想象终归不能真正诠释土楼的迷人魅力。沿着苔痕遍布的小路漫步土楼内外每一个角落,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早就该打点这些将被遗忘的记忆来感受这种苍老,以及苍老后的年轻了!
   土楼很土,土夯土筑。它们是一群与土地为伍,靠土地繁衍,脚板踩泥土,身上流泥汗,在土地上仰望,在土地上畅想,缘土地而放飞理想的客家先人们群体意志的凝聚和智慧的结晶,是客家人大迁徙途中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脚窝,是摇曳在客家人心灵深处的一簇簇灼灼的火焰。土楼养育、成就了客家一代又一代优秀儿女,也圆了客家一代又一代圆圆的梦想。土楼是客家人心灵寄托、精神皈依的永恒家园,不论他们身在何方,路有多远,心中肯定长存这一方浑然自天成的故地,梦里肯定有这一捧天地人和谐的圆月。
   是啊,土楼是一个秉持“源于大地,归于大地不污染大地”理念的经典建筑标本,是一个用人心撑起的排除万难、聚族而居、共享天伦的信念,是一个抵御外侮、坚守和平、天人合一的愿望,也是一轮祈盼漂泊四方的客家游子早日归来的圆圆的月亮,甜甜的梦想————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土楼是战争的产物,但它的建造目的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生存、生产、生活,土楼拒绝战争,呼唤和平。土楼用自己的形象呼唤和平,用自己无声的语言表达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之情,用自己伟大的形象昭示中华民族始终就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顶天立地的土楼有力地打了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好战者们一个大大的嘴巴!
   面对土楼,我不得不惊诧而感动,沉重而凝思。那些脚印,那些黑黑的手掌,还有那些呻吟与呐喊都已深藏在这座座圆形梦呓中。曾经的困顿和悲酸也已化作一缕缕轻烟飘散在人们记忆或想象时空里,消逝在岁月远处。现代文明与古老土楼相碰撞产生了挡不住的新陈代谢,随着时代潮流涌动,不少土楼人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轨迹,涌入了时代大潮里不再归来,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人走楼空的失落。但也有一部分居民不管自身经历怎么艰难辛苦,外面世界如何风起云涌,终因恋乡而不愿离开土楼,不愿意让土楼孤单寂寞,不愿意接受繁华喧嚣的时代信息,只是气定神闲地做着乡下人,心定神宁地守护着土楼,陪伴着土楼,静静地聆听着古老文明的呼吸,过着他们节奏舒缓、与世无争、返璞归真的安宁日子。
   土楼的发展轨迹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体现,这坐落在闽、粤、赣交界群山中的一座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泥土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所表现出来的血统观、风水观、教育观都沿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且跨越到了土楼人自己也不知道的时光尽头里,在跌宕的洪流里,用百年沧桑注解了他们对这份独特浓厚文化的传承不衰。
   如果说晋商大院是对儒家中庸之道、仁义道德、敬业修身等方面的继承弘扬,那么土楼则是对儒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形象诠释,是对中华民族和为贵、家天下的具体表征。它们各自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条支流,也集中阐释了传统文化之精髓,它们的渊源是一样的,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亘古绵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所以,我挚爱遍布三晋的大院文化,也礼赞这璀璨南国大地的土楼文化,他们都是我的根,炎黄子孙的根!
   请你,走过来,轻轻走过来,你听,土楼有话对你讲:“山抱人家水抱幽,客家寻梦客家楼。炊烟犹识甘和苦,天井应藏喜与忧。圆缺空浮尘世外,悲欢夯实土墙头。和风莫道春才有,此地由然四季留………”

共 23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客家土楼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建筑,在今天旅游者的眼光中,它是古代建筑的艺术,是历史留下的风景。而它真正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族和财产免遭侵犯,是应时事的需要,再加上客家人的聪明智慧,而得出来的成果。文章用诗意的语言解构出了土楼的文化。问好,推荐!【编辑:姜光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629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铁禾        2013-06-30 16:39:34
  随心漫步,访读作者美文,寻找阅读的愉悦,为这个作品献分了。支持一下。问作者好!
铁禾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