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谷雨三朝看牡丹(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谷雨三朝看牡丹(随笔) ——中原文化之旅(六)


作者:任逍遥 布衣,2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1发表时间:2013-07-02 06:37:58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是纯洁与爱情的象征。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曾几何时,牡丹花为大唐盛世举国上下所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洛阳的狂欢节。唐宋以来,牡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得以世代延续下来。国尊繁荣昌盛,家重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洛阳牡丹花会,是全国四大名会之一,始于1983年,每年一届的洛阳牡丹花会,洛阳中国国花园,牡丹绵延数公里,或怒放、或含苞,喜迎四方宾朋,节会持续一个月。2010年11月,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12年4月16日7点半,做为当天的最早一批游客之一,到达第30届(4月5日——5月5日)洛阳牡丹花会——洛阳中国国花园。观赏心目中雍容华贵,端庄富丽的国花——牡丹。
   置身花海,看着品种繁多、五彩缤纷、望不到边的各色牡丹,不由让人感到震撼。但见粉白黛绿,绚丽灿烂。红的似火,白的胜玉,粉的如霞,蓝的象梦,黄的赛金,五彩斑斓令人沉醉。你喜欢白色,不妨听听陆树声的诗,“洛阳春色画图中,幻出天然夺化工。不泥繁华竞红紫,一般清艳领东风”,白牡丹的纯洁高贵跃然纸上。范成大欣赏紫色牡丹,则说“满眼艳妆红袖,紫绡终是仙风”。《绮园牡丹谱》云:“谷雨后往观,见姹紫嫣红,含蕊皆放,交错如锦,夺日如霞,灼灼似群玉之竞集,煌煌若五色之相宣”。----只有这时,也才发现自己对于国花牡丹,以及观赏牡丹方面的知识所缺多多。于此,只能依据即日所见所闻,结合专家的介绍对相关知识再做梳理,以犒各位惜花、爱花、赏花之人。
   野生牡丹,以紫、粉、白、黄等色为主。经过1600多年的人工栽培,现在的牡丹花色丰富,可谓五彩缤纷、姹紫嫣红。有红、白、粉、蓝、黄、紫、黑、绿、复色九大色系。每一色系都有品种,颜色深浅浓淡各不相同,如红色类中,有大红、火红、水红、紫红、银红、桃红、深粉红之分;粉色类中,有粉红、粉白、银粉之别。同一个品种的牡丹在不同年份、立地条件不一样的情况下,花色也会表现或深或浅的变化。同一朵花在初开、盛开、近谢时花色也会变化,如‘火炼金丹’盛开时喷红吐焰,红光耀眼,似五月石榴花,为红花之冠。有些品种自身颜色变化丰富,如‘青龙卧墨池’花瓣为光润的乌紫红色,部分瓣化的雌蕊呈现青绿色,像一条青龙藏于墨池中。更有神奇的是复色花,如‘二乔’,同一株或同一枝上可以开出两种不同颜色的花:一为艳紫红色,一为粉红色,即使在同一朵花上也可出现紫红、粉红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瓣,而且比例各不相同,不同年份表现也不一样。
   (一)花香
   一般情况下花大色艳者花香较淡,甚至没有香味。而牡丹花大且美,花香也很馥郁,其花瓣中可以提取牡丹香粉、香精。花开时节,芬芳四溢,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唐代诗人李正封写下“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咏叹牡丹的诗句后,“国色天香”就成了牡丹的代名词。韦庄《白牡丹》诗云:“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花香扑面而来,世间其他万物都可以置之脑后了。李山甫咏牡丹诗“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道出了牡丹花香的奇与异,此香只应天上有,不知何时到人间。也有人称牡丹花香为冷香、馨香、百味狂香的,体现了诗人对牡丹花香的百般喜爱。
   (二)花姿
   牡丹娇艳欲滴,千姿百态。野生牡丹多为单瓣,目前牡丹花型极为丰富,包括单瓣类的单瓣型、荷花型,重瓣类的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台阁类的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等。每一花型都各有风姿。
   牡丹花型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年份、植物养分供应是否充足,会引起牡丹花型变化,一般养分供应充足时会开出瓣数多的高级花型。如‘赵粉’开好应为皇冠型,在小年或管理不善时,会出现荷花型或蔷薇型。同一株上部的花开成皇冠型,下部的花会开得比较单。
   牡丹花梗有长有短、有硬有软,或者由于花朵轻重,导致牡丹花有突出叶面、稍低于叶面、藏于叶下几种不同姿态。一般而言,牡丹花高出叶面效果最好,如‘姚黄’、‘贵妃插翠’、‘烟绒紫’等,未开时一层花蕾圆鼓鼓的,随风摇曳于枝头,像一群跳舞的小精灵。开花时更显姿容俏丽、繁花似锦。有些品种花朵稍低于叶面或与叶面齐平,如‘夜光白’、‘白雪塔’、‘脂红’等,绿叶丛中朵朵鲜花开放,若隐若现,又是一种风采。相对有些影响观赏价值的是花朵藏于叶下的品种,多数是花朵较重或花梗细软导致花朵下垂,如珍品‘豆绿’因花瓣多花朵重而下垂,但其豆绿色罕见的花色仍使其成为人们观赏时追寻的焦点。‘赵粉’花稍低于叶,花朵大开时,使花梗不堪重负而下垂藏于叶中,只隐约可见。花藏于叶下也有一个好处,因为遮荫使花期相对较长,在全球温度变暖花期逐年提前的今天,晚开牡丹多为我们提供一段时间的春色。如晚开品种‘银粉金鳞’、‘紫云仙’、‘金晃’等使牡丹花期向后延迟十天左右。
   (三)花韵
   刘禹锡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写芍药美丽但过分妖艳,荷花高洁却缺少风情,“唯有牡丹真国色”,只有牡丹集美丽、高贵、风情于一身,即富丽堂皇又格调高雅,“花开时节动京城”,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寻常百姓的广泛喜爱,可谓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白牡丹冰清玉洁,红牡丹娇艳欲滴,黄牡丹华贵典雅,蓝牡丹超凡脱俗,粉牡丹娇柔清丽,紫牡丹雍容大方,黑牡丹端庄秀雅,绿牡丹珍奇妩媚,复色牡丹缤纷多彩,姹紫嫣红、雍容华贵,占尽春色。王建的咏白牡丹诗写道:“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柔腻沾云叶,新鲜掩鹤膺。”在诗人笔下,白牡丹皎洁妩媚,连月光、奶酪、白云、鹤脯都相形见拙,黯然失色,用形象的比喻让牡丹花的洁白娇艳跃然纸上。苏轼是文学大家,其《堂后白牡丹》也不同反响,先夸奖红牡丹:“城西千叶其不好,笑舞春风醉脸丹。”然后笔锋急转:“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议不相干。”用鲜明的对比手法,突出了白牡丹冰姿玉骨、孤芳自赏的品性。“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唐朝诗人徐夤用拟人的手法,写牡丹的艳丽。“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唐,徐凝)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点。有些诗人更进一步直书牡丹为“万万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国色美无双”(清,陈确),宋代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此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如唐朝殷文圭诗:“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五代时皮日休一首《牡丹》诗:“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毫不犹豫地把牡丹推上百花之王的位置。

共 27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个温馨怡人、凉风习习的最美七月里,我跟随作者的妙笔走进这个绚丽的牡丹园,尽情地领略牡丹的风姿和魅力!古都洛阳,中华牡丹的发祥地。洛阳牡丹甲天下,人所共知。然而,我对牡丹的认知,完全得益于蒋大为先生那首家喻户晓、脍灸人口的《牡丹之歌》。一次次听着蒋先生那激越悠扬、高亢嘹亮的歌声,“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的牡丹,便在我心里种下了相思的蛊。作者以惊喜的心情,饱满热烈的情绪讴歌着洛阳牡丹的美轮美奂。文章引经据典,把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的牡丹描绘得出神入化,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绝世之美;灵动的文字,使得每一处景物都如同一幅绚丽、鲜活的画卷,形象生动逼真地铺陈在每一个读者眼前。牡丹美,文字里,尽显牡丹的国色天香,牡丹的铮铮傲骨。欣赏了,推荐阅读!【编辑:简单爱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06:38:25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06:40:46
  您好,请下次投稿时注意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现已作修改,不到之处,请见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