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永远的廊桥(随笔)

精品 【江南】永远的廊桥(随笔)


作者:任逍遥 布衣,2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48发表时间:2013-07-02 10:20:52


   有位学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重视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才能弘扬地域传统特色文化,体现和彰显地域传统特色文化价值。闽东北浙南山区,山高地僻,交通不便,自古以来,这里的人民聪明勇敢,吃苦耐劳,虽历经沧桑,仍顽强地传承并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地处闽东浙南山区腹地的寿宁,山峦连绵,溪流纵横,“控闽浙咽喉。其崇峰叠嶂,屹若天堑,旧称东隅保障,有天造地设之奇。”地域特色浓厚,“飞桥无柱,缺月欲圆”的木拱廊桥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乱弹”北路戏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梦龙文化、状元文化等等,尤具研究挖掘及传承弘扬之价值。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宦寿期间,著有《寿宁待志》一书,描述了寿宁的政文概貌,人文风情。在文学家传神的笔下,赋予了这方山水独具风格的浓厚文化色彩,更注入了不朽廊桥的历史传奇。廊桥,浓缩见证了寿宁千百年的乡土文化发展历程。然而,作为中国传统桥梁建筑文化的重要成就,长期以来却“藏在深山人不识”,因此,挖掘研究极具闽东浙南山区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木拱廊桥文化,对于传承、保护和弘扬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区域乡土地理、民俗文化,促进开展以木拱廊桥为特色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朽的历史文化价值。
   廊桥,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是一种有顶的桥,既可保护桥梁免受风雨侵蚀,又可以供人遮阳避雨、交流聚会之功用。从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看,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梁廊桥、亭桥、风雨桥等。
   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廊桥(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令学术界无比欣喜的是,普遍认为自北宋覆亡后被历史尘埃湮灭的虹桥及其营造技艺,却在900多年后福建东北部的寿宁山区被大量发现。专家认为这种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的木拱廊桥,虽然外型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不完全一样,桥上有“屋”,如桥似厝,但结构技术相同。
   贯木拱桥是靠《清明上河图》上的写照,佐以正史、野史记载才得以传世。《清明上河图》不但是国宝,而且是世界文化的珍品、神品。其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极高。贯木拱汴水虹桥是世界上唯中国独有的木拱桥构造,这已为世界所公认。闽浙地区的贯木拱廊桥是《清明上河图》上贯木拱汴水虹桥的继承和发展,贯木拱加了廊屋是改进之一。
   廊桥世界各国都有,甚至木拱(木撑)廊桥世界有的国家也有,而贯木拱廊桥唯中国所独有,并且主要孑存于闽浙边界山区。贯木拱廊桥(以下称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是农耕时代木构桥梁营造技术的活化石。寿宁是全国现存木拱廊桥结构形式最完整典型、遗存数量最多的县份(现存19座),也是木拱廊桥年代序列最为齐全(从清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至中华民国,乃至解放后还在建造)的县份,拥有单拱跨度37.2米在全国最长的下党乡鸾峰桥及单拱跨度全国最短的犀溪乡翁坑桥,保有完整的鳌阳城区、杨梅州风景名胜区、芹洋尤溪村三大木拱桥群。从某种意义上说,寿宁就是一座不加雕琢的木拱廊桥天然博物馆。
   木拱廊桥的历史文化价值,除挖掘研究其交通功能、营造技艺价值外,更多的是要挖掘研究和弘扬其人文价值。在相关廊桥上诞生了很多故事。于是乎才演绎出了如《廊桥旧梦》、《廊桥寻梦》、《廊桥断梦》、《廊桥续梦》等可歌可泣的历史文化故事,电影《爱在廊桥》(获2011年电影金鸡奖四项提名奖和最佳导演奖),就是以寿宁自然人文历史为背景拍摄的故事片。
   辉煌的桥梁建筑成就。
   贯木拱桥营造技艺,最早见之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它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城内及城郊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正中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桥梁,最大的特点是桥底下没有任何柱脚的支撑,凌空飞架在汴河上面。据《宋会要》的记载,汴河的宽度约有16.5米,而虹桥的跨度比河的宽度长了约有3.5米。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单拱跨径,达到了20米。
   令人称奇的是,没有柱脚支撑的木桥负重承载不坍塌,整体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完全靠自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距离等达成桥梁自身稳定。2001年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组赴闽浙两地拍摄《虹桥寻踪》专题片时,慕名拜访建桥大师郑多金(全国唯一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并备料请他现场搭制贯木拱廊桥,郑师傅花了六天时间就将雏型搭建起来,令专家们惊叹不己。
   2004年,桥梁权威专家唐寰澄教授专程到寿宁进行考察,对寿宁木拱廊桥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关注。他在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称:“可以说(木拱廊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类”、“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著名乡土建筑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木拱廊桥的历史,独特的结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没有问题。古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路秉杰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学时,用筷子搭出一个木拱廊桥的模型,引起轰动,日本报刊称之为“中国一绝”。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风雨廊桥》专题片所说的“风雨板……成就了不朽的木拱廊桥,成就了高山深涧之中一道"飞桥无柱,缺月欲圆"的绝美景致,也成就了中国桥梁史、乃至建筑史、科技史上的一朵奇葩”。
   2008年,“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情。
   在寿宁等闽东浙南边界山区,廊桥已远远地超出了纯粹作为桥梁的功能,充当了桥亭、庙宇等建筑的功用。木拱廊桥一般在下游方向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祭祀佛教、道教如观世音菩萨、天帝,以及能给读书人带来好运的文昌帝和助人发财的财神爷,也供如陈十四夫人、马仙姑、忠烈王等令人敬仰的当地人物,此外还崇祀传说中掌管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杂神和半神。
   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特别是年初正月,祭祀特别隆重。善男信女们汇聚廊桥进行祭祀,他们虔诚地摆上猪头,奉供茶酒,或添上几盘菜肴,点烛燃香,磕头作揖,祈求全年风调雨顺、合家团圆……祈保消灾降福。在现代都市人眼中,这样的祭祀场景也许让人感到惊奇,但虔诚的乡民已把其对神灵的崇拜,如同对乡间民俗深怀的依恋一样,已融入他们的灵魂,成为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一部分(乡民笃信廊桥可聚风水,所供神明菩萨可保一方平安)。
   和谐的沟通集贸设施。
   木拱廊桥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桥与屋的紧密结合。桥上的廊屋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风雨侵蚀,又可为路人提供避风遮雨、避暑纳凉之所,还是人们交流信息、易换物资的肄市。在廊桥所起的各种作用中,组织交通当是最主要的功能。这些廊桥,有的横跨在险滩绝壁之上,有的静卧在村落市井之中,方便了乡民之间的交往,促进了村寨之间的联系,沟通了山区与外界的交流。正如屏南县万安桥上的楹联所书:“过客勿惊难去马,行人且喜有长虹。”
   木拱廊桥把桥的交通功能和人性化功用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有许多人性化的设计,诸如木板床榻、板凳及桥旁泉水台等,这就使路过廊桥的人有一个很好的歇息之处。人们在这里可以休息、交流、交易、娱乐。甚至于远方的商人可以把廊桥当一回驿站。如泰顺北涧桥上一个个分割均匀的摊位,桥头形成一条小小的店铺街,底层当店铺,二层供主人居住。据当地的老人介绍,以前经常在北涧桥的桥头上演杂耍、木偶戏等,聚集观众上千。廊桥是当地乡民重要的交通、集贸、祭祀、休息和娱乐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廊桥原有的交通集贸功能已日益弱化,作为浓缩寿宁千百年来乡土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者,正成为现代都市人怀古探幽的好去处,一个分外难得的休闲旅游场所……
   一份道不尽的眷恋而又挥之不去的悠悠情怀。
   2008、9、14
  
  

共 31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作者以他丰富的知识,厚重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廊桥的独特魅力,弘扬着传统的特色文化,体现和彰显了地域传统特色的文化价值。文章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包括廊桥不朽的历史文化价值;辉煌的桥梁建筑成就;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情;和谐的沟通集贸设施等,层层递进,让贯木拱廊桥这个为中国所独有的建筑跃然纸上,是具有史料价值,意义非凡的一篇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哪里天涯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70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7-02 10:21:51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江南社团,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鬼无影        2013-07-02 10:49:28
  这篇文厚重耐读,很有文化底蕴,感谢赐稿江南烟雨,祝文丰笔健,佳作连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