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七朝古都开封游(随笔)

精品 【江南】七朝古都开封游(随笔)


作者:任逍遥 布衣,2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4发表时间:2013-07-02 19:31:05


   开封,古称汴梁,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人口480万,自建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它与洛阳、郑州、安阳、西安、北京、南京、杭州并称中国八大古都。
   开封又是一座不幸和落寞的古都,多少次的兵祸、火灾,特别是地处低洼,千年的黄河水患(目前黄河就高悬于开封城之上26米),曾经的辉煌和荣耀,或被冲走、或被深埋地下不见天日。古都开封还是一座从古至今城址基本保持不变的城市,据考证,这座城市地下13米,就重叠埋藏着6座古城,更有那洪水来临时来不及逃脱的无数生命(国家为保护地下文物,限建高层建筑,这也是现在开封城难得见到高楼大厦的原因)。
   打从小时起,通过包青天、七侠五义、杨家将等不朽的故事,就知道了大宋东京,知道了东京有个开封府。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也进一步了解到了它在不同朝代的名字——大梁、启封、梁州、汴州、开封、汴梁、东京、南京、汴京。在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中,依稀见到了东京汴梁辉煌的宫殿,织锦般的繁华街市,达官贵人,仕女如云......朦胧的印象里,开封既是一座遥远的城,又是一个飘渺的梦。正如秋雨先生所说,她背靠一条黄河,脚踩一个宋代,开封是远走的北宋王朝的背影。这座侵润了太多历史气息,积淀了浓厚文化氛围的七朝古都,不但是深藏于记忆里的一个名词,更是一座让人景仰、让人遐想的梦。
   怀着对古都无限的景仰和对梦的一种执着追寻,四月十八日,借“中原文化之旅”之机,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七朝古都开封游的旅程。
   开封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文物遗存十分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留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尤其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城垣规模宏大,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交通便利畅通。在布局上,打破了以往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具有现代城市运营模式的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了市民阶层,其人口规模曾达15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据导游小姐介绍,开封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38处,市级26处。闻名遐迩的铁塔、相国寺、延庆观、禹王台、繁塔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开封馆藏和各名胜古迹中保存着上自汉代,下至中华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000余件,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由于行程紧,开封之游只安排不到一天时间,只能走马观花,重点游览包公祠、山陕甘会馆、古城墙等有限的几个地方,同时,品尝全国十大菜系之一的“豫菜”(开封是豫菜的发祥地),将是这次“中原文化之旅”的压轴戏。
   包公祠:包公祠相传为包公居住之地,它座落在开封城内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据史料记栽,自金元以来,开封就建有包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包公祠占地一公顷多,是一组典型的仿宋风格的古典建筑群。它气势宏伟、风格凝重典雅。祠内主要建筑与景现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磷峋奇石。其中大殿内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引人注目,包公蟒袍冠带,正襟端坐,一手扶持,一手握拳,仿佛要拍案而起,一身凛然不可予夺的浩然正气,是集历史、思想、艺术于一体的包公写照。铜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有北宋开国以来148年中183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可谓京官的花名册),唯有包公名下有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人们观赏碑刻时在其名下指指点点,天长日久磨出来的,它是历代人民爱戴包公的见证。东西展殿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俱现、栩栩如生,倍受中外游客赞扬。
   出包公祠,便是包公湖。包公湖由三部分组成,自东至西,呈狭长形,宛若一轮新月,镶嵌在钢筋水泥浇灌的楼台和阡陌交通的马路中。两岸的垂柳,好似少女的秀发,迎风飘洒,飘逸非凡。包公湖湖水潋滟碧绿,比之西湖的水还要洁净,尽管湖边也有不少杂物,湖面上却没有一件垃圾,让人怡然,令人心醉;极目环视,但见垂柳倒影水中,小鸟啼鸣枝头,鱼儿嬉戏水面,老人闲聊岸边,行人游于树下......人景合一,美不胜收!
   关于包公湖,还留有这样一个传说:包公小时候,二嫂怕他长大分家产,便哄他到井边玩耍,冷不防把他推到井里。幸好这里口枯井,包公落到井底竟未摔伤,并因此偶得一面月牙形古镜,光滑明亮的镜面闪着金光,映现出二哥二嫂屡次密谋害他的情景,此刻兄嫂两人正得意忘形地在房中饮酒庆贺哩。包公知道这是面奇异的宝镜,珍惜地贴在额头上,说来奇怪,宝镜再也取不下来,竟长在他的脑门上了。包公当了开封府尹,就凭着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包公临死时,怕后任贪赃卖法、残害良民,就从脑门上摘下宝镜,命人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安然闭上眼睛。百姓中流传着一首民谣:“包青天,坐南街,铁面无私执王法。龙虎狗,三口铡,百姓高兴歹人怕”。后来黄河决口,开封府南衙成了一汪湖水,宝镜沉到湖底,自此湖水清澈见底,光洁如镜。据说做了亏心事的人从此不敢从湖边经过,生怕宝镜照出他们的隐私,会遭包公的严厉惩罚,老百姓为纪念包公,就把这个湖叫做包公湖。
   山陕甘会馆:山陕甘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山陕两省的富商为扩大经营,保护自身利益筹结的同乡会会馆,后加入甘肃籍商人。会馆位于开封市中心偏北,坐落于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上,主体建筑如照壁、戏楼、牌楼、大殿等置于中轴线上,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山陕甘会馆为一处庭院式的建筑,照壁临街而建,覆以庑殿顶、绿琉璃瓦,显得方正庄重。正面透空砖雕人物、鸟兽、花果等图案,背面正中嵌有一块五尺见方的石雕,外方内圆,浮雕双龙戏珠,衬以十二条小龙盘绕,外以花纹搂圈。照壁两侧有飞檐高耸的东西掖门。进入会馆,迎面是戏楼;穿过戏楼的门洞,正对的是牌楼和大殿;大殿是会馆最主要的建筑,殿内供奉的是关公像。大殿巍峨气派,最精彩的是殿檐下的装饰木雕,上下宽度达170厘米,雕刻题材有象征吉祥如意各种瓜果、花鸟、动植物、山水、人物、神兽、龙凤等,雕刻技法精湛,其景物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加之丹青彩画,更显得绚丽多彩,金碧交辉。整个会馆的砖雕、石雕。木雕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是空间艺术,音乐是时间艺术,以音乐拟建筑。因此,中国建筑追求的是由空间的直观向时间的知解渗透。会馆的建筑艺术形象,讲究屋宇的高低搭配、院落的长宽布局、庭廊的有机结合、门户的安置对应,这些浪漫的建筑情调,好像一个个动人以情的音符,让人赏心悦目。会馆的建筑具有群体组成的布局美,她不像罗马的万神庙、巴黎圣母院、伦敦圣保罗教堂那样撩人心魄,夸张诱人的单体建筑造型。游览会馆的艺术享受,除了可以欣赏诱人单体建筑造型的同时,应侧重于群体序列的推移;不在于流连局部的雕琢趣味,而在于整体的神韵气度;不在于突兀惊异,而在于节奏明晰;不在于可看,尤在于可游。其最典型的莫过于砖、木、石三雕了,其题材丰富多彩,画面驳杂变幻,几乎包含了三教九流全部精粹的轶闻典故,给人们在观赏中提供充分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如果说欧洲罗马的万神庙、巴黎圣母院、伦敦圣保罗教堂,是一位泼辣娇艳的绝色佳丽的话,那么,山陕甘会馆就是一位极具神韵、气质高雅,而又风情万种让人回味无穷的美丽娇娘。
   明末计成写的《园治》开宗明义就说:“世人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对于有更多艺术成分的建筑,则“筑园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对这百分之七十乃至九十的“能主之人”,并不是要求其做到技术的先进、技艺的高超,而是创造审美的愉悦、内容的提供。它不是匠人,而是艺术家的构思。山陕甘会馆那精美的“小算盘”、“二龙戏蜘蛛”等图案的奇思妙想,不仅是商家求吉的心理需要,更是艺术家审美心理的需要。这些商家不仅是理财的行家高手,更体现了他们对建筑艺术的真知灼见,反映了其对民族审美精神的刻苦求索,会馆的建筑形式,乃至全部建筑的规划设计及创作工作,都有会馆主人的特殊劳动在里边。
   开封古城墙:开封古城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十四点四公里。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现今开封城墙,系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高8米,宽5米,周长14.4公里,青砖结构,与东京内城规模大体相近。它虽不及宋城之宏大,但仍为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国内第二大城垣。据说它仍保持着元、明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规模。为维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城市总体风貌,开封市政府自一九九四年始,对古城墙进行整修。并按照文物保护部门的规划,恢复了几座城门。
   从古城墙下来,已近傍晚。按照计划安排,我们开始了这次“中原文化之旅”的最后一个项目——品尝“豫菜”。对于南方人来说,虽然豫菜不尽符合口味,但其价廉物美,风味独特,不失为又一次中国饮食文化的体验。
   ----古都闪烁的灯火,象慈祥母亲深邃的眼睛,目送远方的游子,依依踏上了返乡的归程。
  
   后记:
   为期一周的“中原文化之旅”落幕了,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中原文化而言,一周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只能说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然而,作为华夏子孙,有幸瞻仰祖先的伟业、探寻祖先的足迹,时间虽短,却已在心灵深处找到了永恒的依归!
   2012、6、28
  

共 41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古都之—开封。开封市中的美景、古朴典雅的建筑与历史名人,注定了开封成为旅客的关注点,宏伟的建筑,古老的传说,更有包公清正廉政的光辉形象,无不为开封增添了色彩。这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方,无疑是总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和关注的。游记随笔并非只是描写名山秀水,加入自己的历史情怀,抚今追昔,最重要的是放入自己的真感情,否则就像照相机摄影一样,表现不出任何生命力的。尤其在游览名胜古迹时,配合古代人物以发思古之幽情,更藉此寄托身世之感,这篇游记的价值便大大地提高了。整体而言,作者切入的角度把握得还是不错的。纵观全文,文笔通畅,描写实惠,游踪清晰可见。欣赏了,推出阅读!【编辑:简单爱好】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703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19:31:37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2 19:33:57
  开封,古朴典雅的建筑与历史名人,注定了开封成为旅客的关注点,宏伟的建筑,古老的传说,更有包公清正廉政的光辉形象,无不为开封增添了色彩。
3 楼        文友:紫睿        2013-07-02 23:08:32
  跟随作者细腻的文笔,把古都开封游览一番,大开眼界。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