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相知集》背后的故事(随笔)

编辑推荐 【江南】《相知集》背后的故事(随笔)


作者:心旷 举人,3404.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5发表时间:2013-07-04 14:27:57


   《相知集》跋一
   作者/高骏森
  
   《相知集》是我的第二本诗集。
   两年前某个夜晚,在广东省江门市一间出租房内,没有电脑,我用钢笔在A4纸上写完我的第一本诗集《蓝天秋湖》两千多字的自序后,眼中的泪水情不自禁打转。一个爱好文学,爱好诗歌的游子,学历不是很高,生活是多么地艰难,却为了梦克服着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当终于能见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时,心中满是激动。
   两年后的今天,上午我匆匆从江门赶回广州,坐在网吧里给我的第二本诗集写跋,心中更是一阵阵激动。这份激动,比上次来的强烈、凶猛。
   严格一点儿说,这本诗集是我和另一位诗友的合集,他的名字叫廖锦,网络笔名“诗人在流浪”,广州市白云学院一名在读大学生。很多朋友都称他鸭子。我们相识,纯属偶然,当然,也是与诗歌分不开的。
   活跃在好心情文学网站两年多,一直都默默无闻,写自己喜欢的字,抒发自己喜欢的情感。我不知道我的这些文字是不是诗歌,但我知道,我写的是中国字,是分了行的文字,运用了许多著名诗人写诗一样的排版格式。于是,我也自诩自己的文字是诗歌了。发到网上,不仅得到了编辑与诗友们的肯定,每次月赛,大大小小还能获一个奖。于是,自信心就高涨了,写字的劲头猛起来了,发表的作品也就越来越多了,也就被主编流风老师盯上了,几次给我信息,要我进来当编辑。因为工作环境不允许,加上对自己不自信,每次我都委婉拒绝。直到今年的端午前夕,流风主编再一次给我信息,因实在不好意思再拒绝,加上刚刚从业务部调到办公室,接触电脑的机会比以往多了好多倍,便试着答应了。
   从一名普通会员到一名责任编辑,面对这么多爱好诗歌的朋友,我的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感动。在这个商业日益剧增,纯文学、尤其是诗歌逐渐不再被人接受的社会,能在夜深人静读到这么多宛如月光流水的韵章,我的心发生了强大的震撼。这些文字作者,他们来自中国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也有来自海外的华侨,有中学生、大学生,有高级教授,离退休干部,有工人、农民,有和我一样流浪在异乡的打工仔、打工妹。他们的年龄、职业、民族、宗教、文化、家庭,背景都参差不齐。但是,却有一个相同的爱好——对文学的热爱,对诗歌的热爱。通过网络,走到一起,紧紧拥抱,彼此温暖。
   加入诗歌编辑部,虽然不到四个月,却得到了领导、前辈,以及众多诗友的大力支持、鼓励与信任。流风、叶之莘、辛墨三位主编、泣血的流莺组长,廖锦、龙文鞭影、卢利斯、放飞思绪、寒沉遥雨、小颜、绯烟、马时遇、牧野先生、寂寞走吧、王清光、马时遇、清静之莲、秋伊等诗友,他们的名字总是在我的大脑中反复出现。为了不辜负这么多诗友对我的期望,经过良久的思考后,决定同廖锦合集出版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铅字诗集,来表示对大家的谢意。
   在出版这本诗集期间,遇到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诗稿的挑选与整理、分类、资金的匮乏、出版社的联络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们。尤其是我,怀着一颗对诗歌无比虔诚崇高的梦,爱的痴迷。在公司,我的老总是极力反对我搞文学的,很多朋友与同事也都说我是一个疯子。因自己没有电脑,公司电脑又不准用,在整理诗稿时,阻碍的我寸步难行,到最后,把工作也丢了,成了廖锦的真正笔名“诗人在流浪”。在诗稿的整理中,难为了我的搭档廖锦,好几个深夜,他都独自一人在枯灯下敲打键盘,帮我一篇篇挑选、整理,从没有说半句怨言的话。让我极度自责,但更多的,还是感动。
   《相知集》书名来自于好心情文学网站诗友寒沉遥雨所取。在给这本书命名时,曾发动了众多诗友帮忙构思。《鸭子爱上马》、《骑马放鸭》、《吃烤鸭的马》、《兄弟牵》、《南国寻梦》、《盛唐的花瓣》等等,包括我的母亲取的《时代梦缘》、《缘梦奇星》。看着这些书名,大脑中幻想着这些人的音容笑貌,我感动的不知所言。但是,总感觉这些书名都不怎么符合我们想要表达的意义。最后,寒沉遥雨说用《相知集》吧,虽然书名不是很新颖,也没有多大的诗意,但足以可见你们兄弟二人的友谊情深,相知在这些文字里面,把它结集出版、珍藏,是一辈子的幸福和感动,因为,里面记载的,都是你们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于是,《相知集》就这样面世了。
   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诗集是很难面世的。至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才会不断地努力、坚强、执著地走下去。我知道,这本诗集,里面有许多不满意、不成熟的地方。因为,我们的写作水品有限,整理书稿,校对时间也相当紧迫,纰漏是难免的,望大家在阅读时,不要吝啬,真诚地给予批评与指正。因为,我们在虚心听取广大朋友们的诚挚建议;因为,我们需要不断进步;因为,我们怀着一颗无比感恩的心......
   谢谢大家!
   高骏森
   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广东广州
  
   《相知集》跋二
   ——致我的兄弟高骏森、各位老师及诗友们
   作者/廖锦
  
   当九月的列车驶进广州这个陌生都市的时候,二零一零年的风在我的耳边,奏响秋天的迷茫与好奇。从此,一个孤独的脚步拖着一颗流浪的心,望瘦了蓝天白云。偶然一次的跌落红色地带,拉开了我人生的另一幕,深深的文字,深深的印迹......我拿起了生命中重要的一支笔,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构想。
   一次次的挣扎,一回回的渴求,依然的执著,依旧的踏步,羞答答的心,扶不起温热的酷夏。注定的雨,总能湿润干枯的草,一句“语言不够浓缩凝练......”,捞起了一只沦陷泥潭的小鸟,春天在鸭子的胸怀绽放一曲转变的高歌。是多情的人呀,还是痴情的夜,灯光燃烧过的智慧,灵魂迸发的浓情,一波又一波,一层又一层。
   是一匹流浪的马,往十二点钟的方向,刻下了天桥的夜语;凌晨一点后的街灯,谁以真心,默数遗失的一词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岁月的经典,华章的承载,你我的二零一一年,感动十月发生的故事。亲爱的兄弟啊,如今何处是天涯?江湖的森林,迷失的路口,谁拾到这一枚记忆?
   泪水滚烫了流浪,流浪里的朦胧,不需斧头,只需一朵坚强的心,便能砍断诗歌的王国,重新组装相识、相知、相惜,缘份酝酿的年代,一本诗集——《相知集》应运而生。两块区域来回奔波,是错或对?短短的光阴,年青壮志不言愁,不求名不求利,不惊天不惊地;一等夕阳,搏尽兄弟情,千金难买好人生,人生穿梭有兄弟。
   寄语流风老师:一阵刮起世界的飓风,托着一对雪花飞舞,夜下独奏的影,流出今日的感动......
   寄语叶之莘老师:一片叶子,低空守望;父亲秋日的麦田,还有几颗露珠,没有收割......
   寄语泣血的流莺老师:以血染成夕阳的红,两朵小花以垂低的姿态,聆听大地的啼音......
   寄语辛墨老师:质检今明日的心情,寥寥数语,人生春暖花开;点燃的灯,是街角的红霞......
   寄语龙文鞭影老师:一朵点万山红,江山不败春常在;凌晨的步伐,捎来温润的夜声......
   寄语卢利斯老师:俊俏的笔法,书写同题的诗意,记忆里的芬芳,谁把它拉长......
   寄语牧野先生老师:夜下茶园,谁悠长远古?借一缕月光,别让明天着凉......
   寄语寒沉遥雨小兄弟:在十月出售眼泪,胡杨洗涤过一条生命,一天,风把我刻成了你的兄弟
   寄语各位诗友:灵魂要跳舞,三寸光阴被揪落;七尺生命,化月为海,续写一段传奇......
   十月的烟花,定会美好;十月的诗歌,放飞心情;十月的你我,情意绵绵。今日,以不同的身份在同一个网络相遇,慷慨相助,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支支真实的歌。感动的旅程,伴随感动的两个人,两扇打开的心门,在遥远里,相知相依相偎......
   廖锦
   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广州市江高镇
   附言:
   感谢流风老师,感谢叶之莘老师,感谢泣血的流莺老师,感谢辛墨老师,感谢龙文鞭影老师,感谢卢利斯老师,感谢牧野先生老师,感谢寒沉遥雨小兄弟;感谢各位老师们无私的帮助与真诚的支持!感谢各位诗友的关注与期待!感谢小兄弟一直以来的鼓励与关心!大家辛苦了!流浪在此向你们致以深切的问候并崇高的敬意!
   还要感谢绯烟、贪梦牛、清静之莲、放飞思绪、小颜、王清光、马时遇、秋伊、春缇晓星、夜天凌、寻找海子、小木瓜等等诗友们。〔由于名字太多,就不一一列出,见谅!〕最后,感激我父母对本诗集的默默支持与资金援助!
   特呈一句:高骏森,湖北远安人,笔名:心旷,远安论坛版主,好心情文学网与中国网络诗歌的优秀编辑,一位有理想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祝福他,愿他的人生一切如意!
  
   《相知集》背后的故事
   ——写在出版前的话
   作者/高骏森
  
   接到出版社给我信息,说《相知集》书号与CIP数据正式批了下来。下一步,就是请作者对稿件做最后的校正,然后送往印刷厂印刷。
   窗外飘着端午雨。坐在办公室,望向窗外斜飞的雨丝,视线中,我仿佛看见了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独身从家乡秭归来到汨罗江畔纵身一跃,江水便疼痛起来......
   现代草原诗人敕勒川给屈原写诗这样说:“走在最前面的人,是最孤独的人。”我不知道,我与廖锦合著的这本《相知集》是不是也如敕勒川诗中所说的那个走在最前面最孤独的人。
   人生中,那些激情燃烧过的岁月,如同一首老歌,有的,是金曲,经久不衰,万年珍藏;有的,是流行音乐,风靡一时,便销声匿迹,但那些真实的经历,总会给人留下或多或少的难忘记忆。
   回想2011年6至12月,刚加入好心情诗歌编辑部半年时间,我似乎成了里面最红的人物。每天打开电脑,都会收到文友发给我无以计数的留言、短消息,电子邮件。内容都是感谢我给他们审核稿件,感动我对作品的认真态度,对作者的友善与尊重,希望我能继续关注他的作品并给予中肯建议。有文友说,他发了一首诗歌,希望我去审核;有文友说,要拜我为师,跟我交朋友,索要我的QQ号;有文友说,他之前发表的诗歌,是别的编辑审核的,现在想修改,希望我去操作;还有让我哭笑不得的文友,他们发表的散文、杂文、小说,也发来信息,要我审核,或帮修改。我耐心解释,说我只负责现代诗歌的审核与操作,其他作品没有权限,请联系对应编辑。信息回过去后,他们并不理会,仍不断给我来信息,有的文友还哀求了起来。
   畅游文学网络六年,一向低调的我,此时如一泉山溪涌进大海,打破了宁静,令我难以适应。这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末红遍全国的甜歌皇后李玲玉,一张专辑一天销量高达八百万。因为歌迷朋友们的追捧,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失去了像普通百姓一样自由的生活。
   众所周知,网络编辑,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半分酬金的,还必须要遵守网站的规章制度。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编辑,草率对待作者作品,不是我做人的风格。
   每天都要回答众多文友的问题,我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吃不消。这时,我想到了辞职。辞职前,我生出了一个大胆又单纯的想法,出一本自己的诗集,献给大家,感谢各位诗友对我这段时间的支持与厚爱。
   廖锦是好心情文学网站的一名诗友,我的忠诚粉丝,也是捧红我的重要宣传人。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信息告诉他,想和他合著一本诗集,以示纪念我们在网络里的青春友谊。他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
   中国人说多事之秋,2011年9月到年尾,在我身上演绎的痛快淋漓。当时,我所在的公司老总极力反对我搞文学。因自己没有电脑,审稿,整理稿件,都是靠下班和早上上班前在办公室偷偷摸摸操作。同事举报后,老总找我谈话,闹的很不愉快。9月底,我辞职走人了。
   8月中秋,我遇见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米子。家乡论坛广东站老乡中秋聚会,我们相识在东莞莲花山,彼此心有灵犀,相爱了。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注定要以悲剧收场。和米子相爱不到半个月,我就辞职没有了工作。又因为我们不在同一座城市生活(她在深圳,我在广州),异地恋爱,总有太多的阻碍。
   当我正准备思考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时,大祸如晴天霹雳从天而降。我小姨的老公在花都郊区饮酒驾车现场死亡。在广州,小姨的亲人除了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外,剩下的,就只有我这个仅小她五岁的侄子和她的大姐。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不得不放下寻找工作的念头,赶到小姨住处陪伴她。突然飞来的横祸,给小姨的精神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本是性情温和的她,那段时间,情绪反常,一秒不停地骂她的儿子,找岔和我吵嘴。正处于热恋中的我,加上失业,出版社那边拼命催稿,诗歌主编催我审稿,还要面对眼前小姨的烦躁情绪,我也快要精神崩溃。米子知道我的情况后,不断电话和信息安慰我。10月下旬,中国网络诗歌主编(现任风起中文网总编)给我电话,要我月底到浙江金华参加2011年度网络诗歌年会。我向她讲明现在的窘态,委婉拒绝。她却在第二天往我的银行账号上打了五百元钱,说是给我的来回路费。无奈,我不得不惟命是从。

共 994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在本文中,详谈了自己的诗集《相知集》其创作之感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字的根基,感动人的作品来自生活,要汲取写作的素材,必须要深入生活,带着感恩的心去热爱生活。文章叙说了自己创作这部诗集的艰辛过程,也提到作品出来后的好评等,那份心情恰如辛勤耕耘者看到自己的硕果累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诗集的出版背后,更有着鲜为人知的心酸的故事。本文很清晰的讲述了这些背后的故事,读来触动我们的内心。人生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我们扮演的角色如何,都会在体验中找到乐趣,哪怕是苦涩的乐趣。我们一路走过来,经历多多,回忆多多,感慨多多,这是释放心灵的过程,倘若能用自己的心灵讴歌生活,释放情感,平淡的人生也会很精彩。爱好文字的人,往往会在内心深处找到一丝慰藉和一片净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人生享受。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创作谈,读之受益。欣赏了,倾情推荐!【编辑:简单爱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4 14:29:04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7-04 14:32:15
  您好!请您以后投稿时,正确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现已作出更正,不到之处,请见谅!
3 楼        文友:履泽        2013-07-04 19:17:12
  已经在印了吗?还是已经印出来了?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回复3 楼        文友:心旷        2013-07-04 19:52:30
  已经在印了,这个月能拿到书。谢谢小泽的关注。
4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7-17 13:24:01
  一个文字爱好者的拳拳之心,我想这是比什么都可贵的,经历昼夜奋战,经历了长年累月,不知疲倦的写作,才在如今浮华的社会中有了一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收获。打,相对于自己而言,毕竟出版过程的艰辛,写作过程的坎坷,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小,相对于受众而言,如今文字的浮华,社会的浮躁,出版业的乱象,都显得一本诗集的渺小。其实,这种艰辛,只要是执着追求文字的人,内心都会有所体会。就像曹雪芹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一样,恭喜小高,贺喜小高,无尽祝福中……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