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在海边(散文)

精品 【流年】在海边(散文)


作者:齐帆 童生,639.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0发表时间:2013-07-04 23:24:32

1
   “我的心和身体都是荒凉的。”
   度假前的几天,身体某处仿佛有一处漏风的峡谷,在黑夜中无声地呐喊,似乎另一个我迫使自己必须停下来拯救这些看不到的荒凉。夏日的喧哗,水一样穿过大街小巷,而心也慢慢展开,让人伸手就可以摸到生长在荒凉上的沙砾,直到后来,热闹的水声也跟着寂静起来。
   最先放进皮箱的是一沓厚厚的书稿,白纸黑字的分行句子让我对着它恍惚了好久,因为只有我一个人那么在意它的孤单和排列。在无数个深夜或清晨,我轻轻从一个人的世界里取下它,与它对望,在这片羽毛一样的长短句里试图让孤独或美好都有一双颤动的翅膀,在那里爱是绿色的原野,被安置在体内透明柔软的房间之内,让时光不停地逆转,回到一种轻盈的丰满。
   《生活在别处》和《笑忘录》被我从书架上抽走,米兰·昆德拉这一系列的作品还未全部读完,目前,我一直想解读他的内心世界,那些故事为支架围起的情感和心灵密码,这是一个作为读者的好奇,而一本书往往可以成为一架梯子,顺着它总能找到作者半遮半掩的那一扇门。我常常欣喜于这样的游戏之中,作者在作品中呈现了隐蔽的自己,不穿外衣的灵魂穿梭于变幻的场景和来来往往的人物之间,我用无言的阅读去捕捉它,然后拼凑出一个真实的影子,这个影子不是肖像,不是肉体的外壳,而是一个连作者身边的人也常常无法破译的真实,这作品背后的真实往往引诱我,慢慢去阅读和分解一种存在,一种生命个体的独特存在,慢慢感受他带给我的辽阔。陌生或熟悉的气息从纸上展开,慢慢成为雾,包围我,这是每一次阅读旅程带给我的感觉,作者想要说的以及故事中留出的空白,被夜盖住,又被安静的月光勾画出迷幻的侧影。
   《生活在别处》,我想着这本未曾打开的书会写到什么,想我带着它去往“别处”,开始我十天的假期,想到那个真实的我一直生活在别处,秘密而友好的和我共同拥有一个身体,偷偷夺走所有独处的时光。过去和未来在那里被重新分割,没有尘世的琐碎,没有姓名和概念地生活,所有的现实被抛弃或粉碎,听寂静里的呼吸,听一个人的心跳,其余的便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以及纠缠在树木上的阳光,不断地散乱和倾斜……
   很长时间没有好好坐在书房里写一篇长的散文或小说,除了博客里的只言片语,除了那些披着灰色外衣的诗歌,我一无所获。我常常忍受住那些在脑海中不断跳出的句子,任它消逝,或者化成几行柔弱无声的水淌过脸庞,把想说的贴上封条,不让它化成文字留下来。这是近乎残忍的体罚,对一个一直与文字恋爱的女子来说,这种惩罚让自己更容易随着坏情绪起伏,这些被包裹的未曾说出的话语成为荒漠里的炸药,埋在我的皮肤下不动声色,却一直不停地流淌着。
   “我是荒凉的,身体和心都是。”
   当我对朋友说出这感觉时,他丝毫无法理解我的感受,生活中我是忙碌的,是充实的,穿时装,散着自由的长发,从未让忧郁回到脸上,而他不会了解那些忙碌是为了逃避那些荒凉,逃避一场真实与不真实之间的一场战争,一场我与另一个“我”之间的战争。时光不会因我的记录或不记录而减少什么,生活一直在继续,只要活着我就不可能没有梦。
   梦是自由行走的,它拒绝颗粒无收的荒凉。
   三十岁以后,我开始懂得心疼自己,无论是白天忙碌的那个女子还是深夜在灯下发呆、读书的女人,一个人的对话似乎一直在进行,渐渐习惯用自己的双手抱紧双肩,抱紧一个人的孤单,从一个人的寂静里找到温暖,从回荡的音乐里找到远行的路,没有时空和阻隔,向着希望的方向不断延伸。让自己接近于希望的样子,简单或是纯净一些,因为我首先看到了自己,懂得了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我就让自己离那个中心更近一些,而路过的许多不快就可以随着撕掉的日历抛弃。
   无数次想过自己可能的一生,想到死亡,所以在时光的丛林中,每天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多,死亡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但因为它的存在,我对日复一日的生活多了份含泪的感激。
   2
   我听见脚步声,自己的脚步。
   海一直在远处,目光所无法祈及的小城,我却常常想到它,在无人的黑夜或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海是浩瀚的,是无边的,我想它到掉泪的程度时,往往是因为那时的我感到了迷茫和内心的荒凉,一个人的内心是大的,也是小的,因为有限,所以才会种植荒凉。而海,望不到边际的海面上总会抱起欢腾的浪花,从不会让人感到“荒凉”二字。或许在心里,它可以承载了一个卑微生命的思念,可以消融一些城市的楼群无法排解的孤独。
   我背叛了熟悉的生活去往海边的家,那个常常需要仔细辨认楼牌号转上几圈才可以找到的另一个无任居住的家。我不曾想过,那些需要赶走的荒凉是不是以那场大地震为土壤生长出来的,当我经过泪水、适于、沉默、忙碌之后的遗忘之后,荒凉在夜晚忽然间疯长起来。
   去海边,在那里陌生和散慢的生活节奏会爱上真实的我,适度地疏远自己重复的生活和环境,会更容易地找到自我,这是旅行的魅力,也是我一年中心甘情愿把辛苦工作换来的“银子”花费到旅途上的真正原因。我是一个对“钱”不太在乎的女人,它永远是身外之物,多和少只要不危及到生存的底线。如果可以用它换来我喜欢的物事,那么钱与精神、物之间的平等价值就会被打乱格局,所以遇到喜欢的东西,我很少错过,而我们家的定期存折总是原地踏步,很难有长高的可能。好在爱人不会限制我什么,他已习惯和我一同做“月光”一族,他把自己能满足妻子毫无节制地购物、买书、旅行的欲望,视为中国男人的荣耀。即使是为了要阁楼当书房做出买六楼的决定时,他也点头,欣然同意这个在外人看来有些神经质的举动。
   旅行箱里还有几件简单的衣服,白色舒适又柔软的丝绸或绵麻的衣服。
   一件衣服跟随我时间的长短,往往取决于它的合身与穿上它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婚姻、朋友,甚至更多。外界的我和家中的我相对来说,我更欣赏那个家中的自己:穿着肥大舒适的丝绸睡衣,脸上露出不谙世事的微笑……或许因此而让身边的他忍住抱怨,任我悠闲的远离厨房,沉在一本又一本读不完的书中。这尘世中有一件事情的选择是至今不悔的,在婚姻的船上,我寻到的这个人疼我胜过疼他自己,他给了我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我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随心所欲地活着。我已不再去问“爱我”之类的话题,当两个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儿子成为我们共同的牵挂,两个人共同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在那个叫“家”的共同的圆中,亲情的绳索已足够拴住停在纸上的婚约。
   婚姻是走进生命中的一场相遇,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而过分地关注和小心翼翼,给对方留出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两个人就会有一些新的气息在婚姻生活中流动,不至于因厌倦而了无生气或者走向终结。当我们懂得珍惜活着的时光,我们已没有心情为一些琐碎中的不快而质问或争吵,亲情之爱已将彼此放入一个较为安全的地带,我们需要有一个人慢慢分享红尘中的快乐和悲伤,需要脆弱时有人搀扶,需要共用一把伞撑起路上的风雨。
   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驰,路和路边的景物一闪而过,这是常有的一种错觉,因为坐在跑动的汽车中,我总把不动的树木、风景和路看成了奔跑的,参照物源于车内相对的不变,这与生活多么相似。时光永远是不老的,固定的,生活中的人却用时钟来划分来计算,给它赋予不断循环流动的“假象”,用来计算一个人从生到死所经过的时间长度。于是有了过去和未来,于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人类感到了永恒时光的流动、四季的轮回。对我来说旅行休闲的目的之一就是把一直滴答作响告诉我们按时起床的闹钟关掉,让生活处于不被约束的状态,让一些责任、压力会自动消逝,思维也渐渐成为简单的直线跳跃。
   海边的房子是几年前买的,生活区与海只有一路之隔,加上小区有个天然的淡水湖,让我有了几分相见的欣喜。一年中来这里的次数在四次以上,其余的时间闲置得有些心疼,但作为一个“家”,它时常让我生出牵挂,让我在牵挂中期待着与它的重逢。我甚至幻想过在这里长期居住,写字、读书,过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它是虚弱而不堪一击的,我现在不会有勇气挑战新的生活,我已经习惯过一种四平八稳的生活,于是这念想便成了一种不可及的期待。我生活的地方是缺水的小城,那里的人大都对海有着天然的向往,也是我从小到大没有消灭的向往之一,而长期生活在海边的朋友说,海有什么好的?每天见它什么感觉都没有。
   海有什么好呢?我常常回答不上来,只是每一次想或提到到它的时候,周围的一切成了一望无边的开阔和苍茫,带着海潮声涌来。
   当一个人对身边的一切熟视无睹时,熟悉的风景其实已经不再称为风景了,陌生和距离往往能保持一种吸引,所以对海边的蜗居我一直停在向往中,只偶尔在一个人的黑夜里翻翻它的模样,想起那句诗歌:我有一间房子,面朝大海。
   我在楼前白色栅栏围起的花园里种上我喜欢的花草,每一次去,那一小块围起的土地给了我忙碌的另一种快乐。我幻想着那些凌霄花爬满整个栅栏,并攀爬墙壁的情景,幻想着那些我种下的野花用三个季节的清香和笑脸回报大地。
   那些亲手种下的植物在悄悄生长,以我看得见的速度向着天空生长、开花,呈现着一株植物安静缓慢的美。
   3
   到海边时已接近中午,阳光毫无遮掩地从天空中投射下来,白花花得晃着我的眼。这些阳光太强烈,以至于感觉太阳离地面太近,并且没有一点遮拦地投射下来。风吹来的凉,吻着皮肤,这是盛夏的礼物,干净的绿、热烈的阳光和扑面而来的海风。
   去和大姐交房款,我们姐妹三人已经约定,为退休之后找到这相对幽静的住所,彼此离得很近,用来打发老年后因孩子不在身边而生出的寂寞。其实能够在时光中慢慢变老是一种幸福,看多了一些世事的沧桑和突变,我们依然会为未来种下美好的希望。今生,三个姐妹,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却可以快乐地守在一起,从不计较什么,除了无私地给予之外、回报之外,留下的是血脉中的亲情。我知道这些都源于当教师的父母,他们给了我们宽松的成长环境,给了我们多一点的情感指数,重感情、善良、不自私,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常放到最低,懂得不断的给予和爱,所以更容易满足。
   见到自己楼前花园的一刻,我还是有些吃惊,只几个月的光景,我去年种下的草坪几乎疯长成荒园一样,几朵花正努力在绿色中抬着头,那些大片的草如长发一样匍匐于一侧,看上去东倒西歪的惬意着。我刚一走近,里面的蚂蚱、螳螂就“哒哒”地飞起,又落在这丰茂的绿色之中,告诉我这里已成为他们快乐的王国。看着这情景,我忍不住笑了,因为在我播撒草种的时候万万没有料到,还可以饲养这样一群可爱的小精灵,让我仿佛一脚踏入了童年的田野。
   花园的栅栏之外是一片无路的空地,被三叶草全部覆盖着,其间点缀着剑兰和嫩黄的植物围城的图案,让我觉得自己小小的花园被延伸,任何时候从窗外望去,都是满眼可爱的植物,让人的心情在瞬间安静,仿佛整个屋子都流动着植物好闻的气息和来自自然的风。三叶草或许得不到这些小精灵的青睐,所以它们才选择在我这疏于答理的花园中住下来。
   在花园的那些角落,我盯着一些绿色的花斑蜘蛛出神,他们正逍遥地伸着长长的腿,坐在层层的网上迎着风晒太阳。蟋蟀不断练习着跳高,当一只野兔“忽”的窜过花园前大片的三叶草时,我一惊,躲回屋子,才觉得害怕的应该是它而不是我。
   这里的蜘蛛是别样的色彩,黄绿黑相间的颜色让我有几分兴奋,在树干之间,在墙角,它们显示着霸主的地位,即使我拉断、破坏掉它那张密实的网,它也似乎懒得去理会这样的侵犯,它们傲慢的占据一切可能的领地,似乎明白我们偶尔来此小住实在影响不到它们什么。在这里,它是主人,那么多自投罗网的小昆虫,扩大了它们傲慢的态度,可以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因此,他们常常懒散地把丰满的身体和长腿吊在网中央,几个时辰都保持一动不动的状态,展示着“王者”的风范。
   那些本可以成为草坪的草,如今成了一群小精灵们宠爱的荒园,它们热闹的存在让我想起了那些在童年田野上嬉戏的片断。那个时候,我在唱着《童年》的歌谣盼望着长大,想象多年后的自己该是如何幸福挥霍成年后的幸福时光。那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把田野、果园、庄稼地、生产队的农场当成乐园,而我天真地以为所有这些会一直陪伴,直到有一天老去。以为世界就是这样自然的样子,不会因为城市和农村的界线改变,走到哪里都会轻易发现这样的情景,我甚至从未想过长大以后会怀恋这一切。而事实上,在我工作之后,我渐渐远离乡村的一切,也慢慢习惯躲在城市的楼群中通过电视、互联网等观察身边的世界,并很快适应了水泥的坚硬、钢筋的结实以及柏油马路的干净。当在一盏盏昏黄的路灯下散步时,我的眼前会忽然飘过萤火虫,会想到傍晚时分村子里弥漫的炊烟以及和伙伴在玉米地逮“瞎撞”的情景……

共 89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大海,是那么的神秘、浩瀚、深远,令人向往。作者在一座远离大海的小城生活、工作,然而,一直钟情于大海的她,经常去海边度假,那儿她也有家,还有她的花园。当在那儿时,喜欢穿白色长裙子的她,尽情地欣赏大海,与大海零距离接触,感悟大海的博大,浩瀚,深邃,辽阔。有月亮的夜里的大海,没有月亮夜里的大海给作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作者喜欢这样尽情释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出口。旅行与读书,都不能少。有智者说过,身体与灵魂,须总有一样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文字里透出暖暖的正能量,珍惜生活,珍惜亲情,善待家人。文字语言隽秀柔美,温暖,结构缜密,流畅通透,描写细腻,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06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7-04 23:30:33
  耐读耐品的文字,谢谢赐稿流年!
2 楼        文友:风逝        2013-07-06 07:37:1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