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很有味道的散文

精品 很有味道的散文 ——读云南作家向洪先生的《向洪散文自选集》


作者:崂山道人 秀才,247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18发表时间:2013-07-11 23:21:08

四月份去云南,普洱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向洪先生送我他的《向洪散文自选集》。我这人有个习惯,喜欢晚上临睡前倚在床头上读一两个小时的书报。回来后如法炮制,打算每晚读上几篇。结果坏了,让向先生害惨了,竟然拿起来就放不下了,读了上篇想读下篇,总是拖到下半夜一两点才强迫自己合书就寝。
   这种读书状态早已久违了,记忆中只有上学时(指小学和中学)才有这种状态。那时读书(指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近乎痴迷,尤其内容是“打仗的”。记得读《水浒传》大概是在小学五六年级,那情景就像人饿极了见了饭,一个劲地猛往嘴里塞。这章回体小说也捣蛋,专在要紧处卖关子,每读完一回心里说不看了,睡觉,可又忍不住要看看下面怎么回事,结果这一看不打紧,又拉不住了。如此恶性循环,一回回地拖着你看下去,直到看完后悔了:没得看了。
   那时没书可看,逮着什么看什么。家里的书都翻烂了,一部《欧阳海之歌》就看了四遍,姥姥说我在“捣粪呢”。借书很难,一般借不到,偶尔借到一本也有时间限制。记得上初一时借了本《边疆春晓》,人家只给看两天,结果我就用了两个通宵,一部厚厚的长篇小说就看完了。其实该书内容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是写最早一批回乡知青,好像就是去云南的,现在只记得一个情景,主人公回家探亲,去澡堂洗澡,搓背工以为他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脊背是灰呢,卖力地给搓破了皮。
   现在不行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书多了,想读什么有什么,反而读不进去了,就是小说也是如此。大概是上了年纪,理性了,对一些虚构的东西不会再沉湎于其中,倒是喜欢读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谁知向先生让我“老夫聊发少年狂”,又疯狂了一把。当然,他的作品既不是虚构的,也不是理论性的,而是书写其真性情的散文。一气读完全书,放了两个月,我得沉淀沉淀,仔细琢磨琢磨何以让我着迷的个中缘由。那么,向先生的这部散文集,其魅力到底何在呢?
   原云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欧阳常贵老先生评价向先生的散文“写得蛮有味道”,诚哉斯言!我读向先生的这本集子,大脑里出现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散文写得很有味儿”。这不是我要傍行家,的确是这种感受。那么,这味道又是什么呢?三言两语还真说不上来。这就像吃大席,一桌子常规冷拼热菜之后,店家又端上一道菜,道曰:“此乃小店特色菜,各位客官品尝。”众人齐刷刷把筷子伸将过去,夹进嘴里咂摸着。稍顷,店家问:“何也?”众人频频点头:“嗯,好,好!”尔后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体味,却是各有说辞。是啊,特色菜之所以谓之特色菜,就是难以用简单的一句酸甜苦辣咸涵盖之。菜如此,有特色的文学作品亦如是,它像百年佳酿,又如极品茶叶,不能用一张嘴“喝”,而要用三个口“品”。只有慢慢地品之,才能“喝出点儿味来”!我恍然大悟,自己是年龄大了,口刁了,常规的宴席吃不几口就不想动筷子了,总想寻点儿奇珍异味。想想也是,现在每当遇到有特点的作品,其实还像儿时一样的迷恋,不但尝之品之,还照葫芦画瓢学着烹制,这大概才是阅读之乐、之道吧?
   说了上面这一些,意思很明白,向先生这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就是一道特色菜。既然吃了这样一道美味,总要说出点儿对味蕾的刺激感吧?只是这特色何在也是难以一言以蔽之,只能择其要者略说感悟一二。
   欧阳老先生评价向先生的散文:“文字鬼精鬼精的,有嚼头。”然也!我觉着向先生散文的味道最突出、最明显、最主要的是语言。他的这部散文集,收录的大多是他开报纸专栏的文章,内容比较杂,倒真像一桌宴席,冷拼热炒、荤的素的都有,但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地上跑的地里长的,他都能用语言这把神勺给你调制出风味来,让你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能耐。其实,作家就应该是高明的厨师,能用相同的食材制作出各不相同的菜品,如果都做成麦当劳、肯德基,别说吃,想想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可惜,现在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诗)中国特色小吃太少,洋快餐太多,让人大掉胃口。
   文学是语言艺术,这是玩儿文字的人都清楚的,但如何用语言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大厦却很有学问。这要形成自己的厨艺,也就是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就是一个作家区别于他人的语言特点,也就是语言的个性化。这样说有点儿抽象,其实就是你做的菜和别的厨师做的味道不一样,而食者不用问,一吃就知道是你做的,即如向先生说的,作家“写的东西,即使把名字抹去,读者一看,哦,这不是某某写的吗?只有某某某才会写出此等文字”。凡文学大家莫不如是,如鲁迅、毛泽东。想必谁也不会辨别不出鲁迅的杂文吧?毛泽东能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生动地阐述深奥的、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与哲学家通常抽象的、艰涩的、学究式论述截然不同。
   个性化语言是作家独有的标志,读者就是凭着这个标志来认知作者。我感觉向先生是立下了这样一个标志。
   向先生的语言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叙述方式也就是表达形式上。一说到语言,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文字,这自然是不错的。文字是语言的承载者,无它无以言语言(书面的)。但文字好比食材,只有制作过程才能展示厨师的厨艺。相同的食材,不同的厨师可以制作出风味各异的菜品。我以为语言也是这样的,它不仅是摆能几下文字,文字只是语言的一部分,虽然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叙述方式才能显示出作家语言风格的特色,因为叙述不仅是对文字的具体应用,还有叙述角度、语气、语速等等广泛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展现着个体差异。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有自己的说话习惯,不同的人说起话来是不一样的。写文章也是说话,区别只在于把话用文字写在纸上,因此也会有自己的言说方式。但文学用的是书面语,如果不注意语言个性化的锤炼,很容易被其束缚而千部一腔。语言大师之所以为语言大师,就是他们的叙述方式有别于大众,如前面提到的鲁迅和毛泽东,他们的文章有明显的个体烙印,从而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
   我不知道欧阳老先生说向先生的散文“文字鬼精鬼精的”是否指他的叙述方式,但我以为这应该是他语言风格的标志。这一标志都有哪些特点,需要结合作品条分缕析,但一篇短文实难做到,只能择其要者笼统地谈谈。譬如《能不忆佤山》是一篇游记,但不是我们通常见的那些游记。它从游佤山回来后写起,而且好大篇幅与游佤山并无关系,看似东拉西扯的闲笔,但实际上不仅为后面的书写做铺垫,更重要的是从侧面先进行一番烘托,吊起读者的胃口,急于见佤山的真容,这时作者才从从容容地开始“记游”。刚写了人们乘车途中的兴奋,就不失时机地来了个夹叙夹议:“这哪是笑,是醉,是那种南国端上的相思醉,醉得很柔媚。”看看,目的地还没个影儿呢,已把佤山炫耀得神乎其神,读者怎能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这是否就是欧阳老先生说的作者的“文字鬼精鬼精的”呢?
   这是叙述角度的选择。作者的叙述很有魅力,总体感觉是淡而有味。向先生做菜不喜欢多放佐料,不像我们山东鲁菜,好用生抽,又卤又酱,通红通红的。他选取云南大山里的山珍野菇,精调细烹,保持它们的天然和绿色,清淡爽口。譬如,他很少专门大段地、浓墨重彩地写景状物,通常是在叙述过程中自然地来上几笔,就像菜品烹制过程中加佐料一样,虽数量很少,却调制出了味道。我们还是从《能不忆佤山》这篇游记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山写水的吧。
   “来西蒙前,我心里一直疑惑,佤族兄弟怎么会选那高的山去安身?到了西蒙……倒颇以为这山太高了,高得伸进了天空里,那滚动流泻的白云反而飘落到山的半腰间,弥久不散。很多到西蒙的游客,就奔这奇景而去,都想看看山在天上,云在山下的奇观。这时,我才明白佤族兄弟为何选这高山而居,山在天上,云在山下,我真疑心陶翁若在世,怕也要弃官奔来此地安身。”
   “游了西蒙,方知天下真有桃花源。这个桃花源就在里坎,像故意躲在世外。上午去游里坎瀑布,怎么都想不到,在这冲天的高山间,平地稀罕得如同宫殿,哪来村庄,哪来桃花源?先依着里坎河边的密林鱼贯而行,约行几分钟便能听到由远及近的轰隆声。到得近前,那高耸云天的山顶哗啦哗啦灌下一股瀑布,又于山半间遭石峰所挡,激起千重如云、如雪、如棉的水花,再分成数股冲下,汇入里坎河,再绕几座山谷,灌入缅甸国。里坎瀑布的水清得发白,白得晃眼。漫天的水雾弥在峡谷之间,那座藤索桥终年受雾水所浸,湿漉漉、滑溜溜。”
   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后面还会涉及到。前面说过,作者的这篇游记虽写佤山之游,但它不仅记写山水,内容很丰富,但有限的几处描写,已让我们领略了佤山的山之峻、水之美,加上作者围绕佤山从多个层面去叙写,美丽的佤山就整体地凸现在我们面前,诱惑得我们恨不能立马飞身而去。
   从上面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叙述平实淡雅、质朴无华,这又引出作者的另一个语言特点:口语化。上面引的是写景的。虽是景物描写,但没有华丽的辞藻,也不面面俱到,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勾勒几笔,求神似而不求形似。
   我们再引用一段写人的。在《故人往事》中,主人公下放到思茅的下二街后,因是右派无处安身,被在医院做洗衣工的周大妈收留,作者写道:“谁都不敢正眼看李先生和李方珍,周大妈却不怕,她才不管你什么右派左派逍遥派,周济一两个落了难的人,错不到天上去。再说,一个洗了大半辈子床铺被盖的清洗工,还能把她咋个呢?”这是地道的口语,是作者叙述的,可我们分明感到这是周大妈在说!就这么两句,周大妈正直、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
   用口语写作,是作者的语言自觉。作者“用了十五年的时光把自己从华丽一脉转到通俗平易的口语化写作上来”。他认为,“华丽的东西热闹固然是热闹,末了总让人感到空空如也,很少让人看过后感觉出语言中透着一种思想,一种能力,一种气质,一种心境。华丽的语言在我看来,很迷人极煽情,但少魅力。”我与向先生的语言观点不谋而合。华丽的语言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它内容空洞,思想空虚。可惜的是,当下这方面的问题还挺严重,害得一些年轻人不明就里,追求所谓的大词,譬如一些叫“心灵鸡汤”的文章吧,花里胡哨的也不知到底抒发了些什么?其实,这是语言腐败,是时风所致。我们看看文学史上凡是文风浮夸是一种什么社会风气,就知道它的危害了。
   其实,口语写作并不简单(口水诗另当别论,那不叫诗,是对诗的亵渎),这点作者很有体会。“通俗平易的文字要真写起来很难,原以为只要通俗而不庸俗,淡远而不浅薄,轻松而不放浪,文字的美自然就出来了。其实不然,写专栏后才发现,文字这东西,还需附上一点幽默和风趣,但真能写到这份上不是一件易事。”的确如此。语言的极致是“天然去雕饰”,而这不加雕饰的语言不仅是美的,自然清新的,还要“透着一种思想,一种能力,一种气质,一种心境”。这不仅要求作者要有很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还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向先生这方面不敢说达到了炉火纯清的程度,但他通俗语言的背后,的确透着一种睿智、学识和能力,这大概也是欧阳老先生赞誉他的语言“有嚼头”的原因所在吧?
   有句话用在向先生身上非常合适,即文如其人。而个性化语言又最能体现这一点。语言不仅是遣字造句,它是作者的思想、学识、性格、阅历等的综合体现。尤其是性格。作家的性格特征决定着他的语言风格。大丈夫写不出哼哼唧唧的文字,你也别指望一个奶油小生写出大男人的豪言壮语。这次云南之行,与向先生接触了三天,便感到他是一个豪爽、直率、精干之人,行文自然就属豪放派无疑。这点表现在作品上,多用短句,文字精炼,语气干脆,行文如流水,从前面的引文便可看出;尤其字里行间透出的那股气势,明显让人感觉此先生属一挥而就且不大用修改的那类写手,这点是可以读出来的。一个人写作,开始都是卯足了劲,如果中途停顿后再续写,文章是可以写下去,但气势往往接续不上。我不知道别人,我是如此。自己写东西慢,开始豪情满怀,中途便开始泄气,末了已是气血全无,文章常常是虎头蛇尾,细心的话是能读得出来的。这正应了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向先生的作品一气贯底,气贯长虹,使整篇作品显示出强大的气场。这又是其语言特征的一个表现。
   向先生的个性化语言特点很多,我们只能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总之,读他的作品,就像吃地道的云南过桥米线,劲道、润滑、爽口,很有味道!
  
   2013.07.11

共 48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套用作者评价向先生散文的一句话,这篇书评也是很有味道的书评。文章对向先生的散文作了两大方面的赏析,从内容上,作者认为向先生的散文是一道特色菜。然后,作者重点从语言上赏析了向先生的散文,剖析了向先生文章的叙述方式,向先生文章的口语化。作者在文章赏析中,灌注了强烈的文章美学的思考,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美的散文,内容上语言上怎样处理才是美。作者以向先生文风的改变作为事例,能给我们写作者以很好的启迪。另外,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明白一个人的写作风格形成的因素,比如性格因素等,这有利于我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去选择自己的风格。好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122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7-11 23:58:55
  赏析文章,关注写作理念,使文章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写作内涵,而且文章把两者结合得自然。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崂山道人        2013-07-19 15:51:51
  谢谢点评。问好
2 楼        文友:崂山道人        2013-07-19 15:53:04
  谢谢版主赏读,问好
自由职业者文学爱好者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