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乡间郎中(散文)

  【思路】乡间郎中(散文)


作者:康铁江 秀才,168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3发表时间:2013-07-12 09:03:03


   六十年前,东北地区的农村没有西医,患病后都找中医诊治。从医者多是河南、山西过来的。这些人区域观念很强,要是有当地人加入,便会受到排挤。伪满后期已有改观,解放后已基本消除。
   关内人到东北来,大多以跑关东的形式出现,很少带家眷。多是三两个合伙开一个药铺。有的以卖药为主,兼坐堂;也有的以坐堂为主,附带卖药,后者多是小本经营。拿药的伙计俗称“拉药匣子”的。有很大一部分拉药匣子的人,改行做中医。
   在农村家境稍好些的中医,自己都备有一头驴子,把常用的药,装在“药搭子”里。病家来接往诊,医生就骑驴同去,到病家后,医生的食宿和喂驴,自然是病家负担,路途稍远的,须要住一两天。医生每到一个屯子。看病的人不只一两位,孩子们围着窗子,看医生诊病,或欣赏先生的驴子(农村管医生叫先生或药方先生)。瞧完病后,医生拿出一些瓶子、罐子,内装散膏、丹,如需要汤剂,则病家要到柜上(医生家)去抓药。医生在病家会受到极热情的款待,肉、蛋、酒、面是必不可少的。富户要由家中的长者陪着,穷户则要请较高贵的亲友陪着。
   关于药钱,一般都是赊帐,医生自带一个“钱折”,用毛笔将钱数写到上面。到年底卖了粮食,一起结帐。这种赊欠和借钱一样,同样要付三分利息。有人说“穷人吃药、富人花钱”。这话要看每位医生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多数医生是尽可能多争取效益,偶尔用小恩小惠以示仁德。
   旧社会的医生有许多行规和忌讳,例如中药黄芩、黄连,多称作“元岑、川连”,避讳这个黄字,因为黄字含有倒闭的意思。春节后第一次往诊,要看看历书,看哪个方向吉利。假如是有凶煞神的方向,即使病人相请,也要谢绝。春节后第一次诊疗费,医生照例不说价钱。由病家用一张红纸包着钱,不拘多少,装在医生药搭子里带回去。这大概是现今红包的由来。
   医生在农村里的地位,似乎与老师(私塾)的地位相当,村中男婚女嫁,都要打个招呼。但也有的地方鄙薄外乡人,或鄙薄医生的职业,认为是医、卜、星、相之类,不予尊重。一般说乡内行政工作和税款的摊派是不能参与的。乡绅偶尔也对他们勒索税捐。
   乡村医生们的生活水平一般介乎地主与贫民之间。一饭一菜、布衣云鞋。逢年过节偶尔也接受一点病家馈赠。个别的医生还兼有一点土地,或在某个药铺内有一点股份。大约每三四年回一次关里家,一方面荣耀乡里,另一方面也许要买点田产。
  

共 9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破具史料价值的文单。作者经略的文字介绍了旧时代为医人的经营方式与生存状况。读着,能让今天的人增长一些相关的知识。时代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但许多的往事,对我们现今的人来说,却依然有着参考与鉴赏意义。谢谢作者赐稿。期待更多佳作。顺颂暑安!【编辑:梅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芷        2013-07-12 09:08:35
  呵呵,记得《扁鹊见蔡桓公》里,那个“寡人”说过一句话:医者好治不病以为功。结果,命丧黄泉。
   医生,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必需的。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