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春暖花开(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作品名称:春暖花开      作者:冷水人生      发布时间:2013-07-14 15:37:00      字数:3822

  第二十三章 统计人生
  1991年7月,我学完了进修期间安排的所有科目,顺利毕业。对于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心里确实没设计过,只想着踏踏实实在村里当一辈子孩子王。没成想,华主任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
  毕业后,学区华主任把我直接留到学区,主要协助主任做一些文字工作。1991年11月16日下午3时,当地政府主要领导给华主任打来电话,说是政府办公室人员少,工作量大,想从教育队伍抽调1名教师充实到政府办公室,要华主任为乡政府办公室推荐一名擅长写作的青年教师,华主任直接推荐了我。华主任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开导我,分析利弊,要我担起重任,接受锻炼,不辱使命。第二天,华主任亲自带我去乡里见那位主要领导。听了华主任的介绍,看了看我的文凭,领导二话没说,直接把我留在了乡政府,经党委会研究,让我留在政府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并兼任农业统计。由于我在信阳师院进修时学的是中文,加之平日里我对文学的嗜好,因此,文字功底当然了得,在乡政府干了不足1年时间,深得领导和机关同志的认可,政府下文任命我担任政府秘书兼统计站长。由于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县统计局的协调下,我辞去政府秘书之职,做了一名专职统计站长。日月如梭,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统计天地里辛勤耕耘了21个春秋。回想自己21年的统计风雨历程,真是苦乐相伴。
  我供职于基层乡镇统计站。虽说是站长,其实就我一个人。工业、农业统计一肩挑。平时工作虽然累些,但我感觉乐趣无穷。有人说,统计苦是因为统计枯燥乏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面对同样的事情,做着数字之间的排列组合与加加减减,而且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有人说,统计苦是因为统计人奉献的太多。简陋的办公条件,屈指可数的同事战友,成天为一堆干巴巴的统计数字而忙碌,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加点成为常事,办公室除了键盘的声音,几乎没有其他声音。可我认为:统计人是快乐的。每当在电脑上敲打着数字时,听着键盘清脆的敲打声音,我常常陶醉其中,就像欣赏着美妙的音乐。每当一组组经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的数据经过统计人的手录入计算机,再由打印机打出散发着油墨香的报表,这些呆板的报表数据变成一篇篇理性的分析性文章。我相信世上没有什么比得上那种收获果实再快乐的感觉了。从一张张报表上,从一行行数据中,我们就会看到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用统计语言讲述着企业生产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我的心总是汹涌澎湃,所有的心酸和苦闷总会化作无穷的力量。
  做统计工作21年来,省级、市级和县级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荣誉见证了统计人的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鉴于此,我对统计工作渐渐产生了兴趣,也有了新的认识。我热爱统计工作,干统计我无怨无悔!
  也许你会说:“数字不就是简单的十个数吗?统计不就是十个数字加加减减的组合吗?”不错,数字不过是1、2、3、4、5、6、7、8、9、0,可组合的却是一部动人的奏鸣曲。也许,你还会说:“没听人家说统计部门是清水衙门,统计人员清贫如洗,干统计有啥出息?”在这里,还是让我以一个统计战线上的老兵,用自己21年的工作经历和体会来铨释统计。首先,统计工作改变了我,就是端正了我的工作态度,培养了我的敬业精神。自从做统计后,为了保证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往往重复多次计算,并反复验证报表的逻辑关系及平衡关系,天长日久使我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也培养了我的敬业精神,有缘才能有情,有情方可生趣,有趣尚无怨。其次,统计工作改变了我,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回味21年来的风雨历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1992年以前,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下乡调查主要依靠骑自行车,平均每天骑车三十多公里,风里来,雨里去,雪中行,起早贪黑,饮食无着。夏天里顶着炎炎烈日,冬天里冻得手脚龟裂,正因为如此才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具备了不怕吃苦的精神。由于统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有时为了完成大量报表,分析工作,往往需要加班加点,甚至牺牲节假日,因此养成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再次,统计工作改变了我,使我形成勇于进取,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从事统计工作的21年,经历了统计工作由算盘、计算器到计算机的替代过程。
  回想起在统计工作岗位上工作的这些年,觉得非常充实,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被党政领导决策应用,感到非常愉快;看到多年来由于自己的辛勤努力取得的成绩,心里一种喜悦之情油然而生。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在这里说,做为一名男子汉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统计人整天与统计数字打交道,不少人认为:搞统计枯燥、单调。统计部门清贫也是众所周知,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不但要从职业道德上教育。同时,加强自身素质修养,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与统计工作情缘也很关键。我很庆幸统计工作改变了我,使我端正了工作态度,培养了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形成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我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统计培训班,统计函授等,每次都以优异成绩修完学业。这对我来说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光阴似箭,在统计岗位上,我先后从事劳资、工业、农业、农经、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贸易、综合、服务业、消费等专业统计工作。在年报期间,我一个人从收集报表,到汇总上报,加班加点,从无怨言。
  我从一名不起眼的小统计员到一名统计骨干,参加了多次统计调查,小到生育力抽样调查、人口抽样调查,大到工业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多个大型调查工作。参加了多次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编印,也取得了不少荣誉,但是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饱尝了统计工作的艰辛。如今,虽然我已人到中年,仍然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统计人员,但我决不后悔我当初的选择,我对我的统计工作情有独钟。人们都说干统计工作两袖清风,我看它是知识财富的宝库;人们都说统计数字枯燥乏味,我看它像跳动的音符。
  第二十四章 心中有梦
  我自小有一个梦想,就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为了心中的梦想,我在努力着……
  小学时候,因为一篇四百字的记叙文受到老师的表扬,骄傲地向身边的朋友们炫耀。我拿着那篇文章,高兴地对母亲说,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赞赏,我渴望从母亲那里得到更多肯定。那时的自己并没有文学概念,只想着自己被人夸奖的喜悦。之后,所谓的“文学创作”便也搁置下来了。
  初中后,开始接触鲁迅、朱自清、巴金等名人名家的文章,从他们的字里行间,我品味出了亲情的珍贵,体会到了文字的魅力。从那时起,我真正地爱上了文字,我的文学梦也是从那时开始起航。我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许多散文书籍。从中体会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强大魅力。而我也开始着手写一些散文,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记得第一篇是《我的父亲》,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我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它的写作。我拿着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兴高采烈地去向语文老师征求宝贵意见。然而,现实并不那么美好,老师从头到尾地将我的文章扫视了一遍,皱了皱眉,说道,故事情节描写过于生硬,不够形象,希望你能继续努力。我接过文章,转身离去,心中有点苦涩,没想到我的第一次创作竟会以这样的局面而告终。我擦了擦眼泪,脑中闪过父亲的背影,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高中,是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地方。大多数人的梦想就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我也不例外,只是我在堆积如山的作业面前,仍未放弃我的文学梦。我热爱文字,美丽的文字让我赏心悦目,让我浮躁的心学会了平静。高中时的自己迷上了军旅作家魏巍,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至今珍藏的书籍。我欣赏他的才华,喜欢他的文字,是他让我知道文学有一片美好的天地。我开始沉迷于散文写作,我开始模仿他的文笔,尝试着散文创作。或许,那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甚至认为我本末倒置。在逐梦的路上,纵使遭遇了无数曲折,我依旧大步前进。因为心中有梦,坚持了,熬过了,梦想就会实现。
  大学是我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依旧坚持自己的文学梦,决不放弃每一次写作的机会。如今,我拥有更多时间投身写作,每完成一篇文章,我都会征求朋友的宝贵意见,尽管并不是每次都那么令人满意。我和大家一样,心中有梦,只是我从不言弃,不管有多大的阻力,我都会坚持下去。几年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我从事文学创作的基础。
  到乡镇工作以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把散文创作当做了第二职业。工作之余,把一些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感受、见闻等变成文字,发表于报纸和杂志上,已累计在各类报章杂志上发文130余篇。
  我喜欢散文由来已久。平时,最喜欢在网上欣赏那些精品散文。散文语言具有简洁,流畅,意深,完整,美感的特点,形有序而神不散。无论写景、记人、抒怀、说理、论事,细节描写等,文章只要语句简洁、流畅、突出一个主旨,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是一篇力透纸笔的精品佳作。
  人的一生,学无止境。虽然大学时读的是中文专业,毕业后教过书,也曾在基层乡镇政府做过文秘工作,但是,我从没参加过有关写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写东西只是凭兴趣信手拈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更不知道写作还有章可循。一次偶然机会,朋友若浅墨给我推荐了《中国当代文集》,读后心里豁然开朗,感触颇深。通过阅读《中国当代文集》,自己越来越感觉到自我知识的匮乏和浅薄,认识到人不学习就永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会落后和被淘汰,特别是聆听了涵石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后,感觉学有目标,写有方法,教学相长。这也激发了我从事散文创作的激情和信心。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