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佛活人间

编辑推荐 佛活人间


作者:水苏子 布衣,13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3发表时间:2013-07-18 20:03:44

樊店寺院位于苏州相城区北桥镇毛家村(今为灵峰村)葛家浜,寺院占地3867平方米,分前后二进,第一进有九间,设山门二扇,东山门内设关帝韦驮神像,旁设猛将神像,西山门设行牌执事十八股兵器,旁有马夫间,东厢房为同禅道院,西厢房为雷祖殿,内设风雨雷电四神像,第二进与东山门相对的三间大殿为观音殿,朝南设三观音神像,东设地芷皇燕萨,四设三宫神像,与四山门相对三间大殿为武力大帝,瘟部大堂殿,内设陈家三弟兄神像,帝设刀斧手,捆绑手,前有木栏,设鼓一面,西房内有一铁钟,躺下有一人高,重达数吨,天井内设香炉一只,高3.4米,有银杏二株。
   第一次去樊店寺院上香还是孩童时代,那时候是跟大人们去的,当时纯粹是凑热闹。看到大人们上香拜佛,口中念念叨叨,还在背后傻笑。慢慢地长大了,也听到村上一些年老的人讲诉了关于寺院的由来。
   元朝末年,由于自然灾害频繁,贪官污吏横行,全国饥荒遍地,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其中以朱元璋为首的一股农民起义军占天时地利人和而一统天下,建立明王朝,朱元璋称明太祖。
   明王朝在建立初期,为巩固自己的统治,继续向各地强征赋税,当时的江南由于长期战火导致田地荒废,各地瘟疫流行,在江南任职的陈大成三弟兄将实情面奏朝廷,要求免征赋税,却遭遇朝内奸臣作对,认为他们谎报灾情,为验明真伪,朱元璋背下三杯鹤顶红鸠酒,如若有灾,饮下毒酒,若无灾,赋税照收,免饮毒酒。陈氏三弟兄为了江南百姓从容就义。朱元璋为表彰其忠列,加封陈大成为武力大帝,瘟部大堂,另兄弟二人另有封赠,故江南百姓建庙三座,一座在毛家村葛家浜,即陈大成的庙宇,为大老爷,即樊店寺院。老二寺院建在甘露镇,为甘露寺,人称二老爷。老三寺院建在北桥镇,为觉灵寺,人称三老爷。庙内一直有高僧管理,在江南一带享有盛名,历来有出会,庙会,开光等各种宗教活动,四季香火不断。
   据传,陈家三兄弟的外婆家在常熟市姚家桥,姚家桥有一件稀世珍品,大红牡丹花,每逢牡丹花开,樊店大老爷,陈大成要出会,届时人山人海,历时三天,先将陈大成神像抬至姚家坐斋,结束后,进行演戏,划龙船等各种文艺活动,日夜不停,盛况空前。
   听完这段讲诉,顿时为陈氏三兄弟救国救民的壮举所感动,也就是从那时起,对佛的含义有了深一步的了解。
   听寺院的和尚讲,樊店寺院历经沧桑,寺内有数百位神像已遭毁,但樊店村人民不管在什么时代,发生什么变化,还是将这座古代建筑物完整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佛佑顺心,佛佑安康,陈氏三兄弟护佑了一方水土,江南人民不会忘记,樊店人民更不会忘记,因为佛活人间!

共 1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介绍了樊店寺院的位置规模和地理环境,重点讲述了陈氏三兄弟的故事,揭示了寺院的来历。这个故事和寺院性质相呼应,倡导了人间正气的思想。文章叙述重点突出,详略分明,紧扣写作目的行文。【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7-18 22:34:12
  一个寺庙,寄托了一种精神。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水苏子        2013-07-19 17:06:52
  嗯,谢谢,下午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