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我在大悲山的一天(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我在大悲山的一天(散文)


作者:笑斟一杯酒 白丁,9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34发表时间:2013-07-18 20:53:49
摘要:学佛不应该学这种心态吗?饥来则食,困来即卧,不做作,不虚伪,了无机心,无思无虑,就这么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一颗平常心。

今年8月,我到嵊泗亲近我的恩师。于是我有机会体会到出家人平凡的一天。
   凌晨三点,我就起床了,为的是去感受一下庄严的早课。我打开房门,海风挟着淡淡的雾气迎面扑来——给人带来一丝凉意。此时虽时间尚早,但已晨曦微现。海的那边已现出鱼肚白。海面上的洛伽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星星点点的渔火还在不停地闪烁着。看来大悲山的早晨来得特别早!到处静悄悄的,法师们都还在休息。唯有大雄宝殿正上方窗棂上透出一点淡淡的光,这就是长明灯。我静静地站在大雄宝殿前,双手合十,就在这宁静的地方和佛菩萨一起在静静地感受佛教圣地的空灵与神圣。
   “卟、卟、卟……”云板响起。我知道时间已到三点半了。这声音不是很响,有点沉闷,但在这万籁俱寂下却传得很远,一声声传去,不紧不慢;声声相连,二二、三三的节奏,不慌不忙,很自如、很洒脱。我知道这是叫法师们起床的声音,新的一天开始了。
   一位年轻僧人打开大雄宝殿的大门,敲响了灵音禅寺的第一声钟,此时大概在四点左右。这浑厚深沉的钟声,悠悠地穿出大殿,越过树梢,穿过灵音禅寺的走廊,传遍各间僧舍,铺满了整座灵音禅寺。钟声惊碎了沉静,迎来了希望。走廊中,灯光下,一个、两个、三个……步履轻盈,长裾飘飘,神态潇洒的僧人,从不同的方位走出来了,他们伴着钟声,迎着朝霞,威仪端庄,气象万千地走上殿来,分列两排。早课开始了。
   师兄穿着大红祖衣出来拈香,这时大殿磬钹齐响,众僧齐诵,经声琅琅,一片庄严气象。在这悠扬清越的梵呗声中,我浮躁的心慢慢地平静下来,只感觉到一种虔诚、一种精进、一种心灵圣洁与慈悲﹔更感觉到一种意志、一种坚强、一种对生活的顽强进取、勇于超越自我的自信!我虔诚地合掌下拜……
   五点半早课经诵完,绕佛三圈,早课毕。殿外天已大亮,众僧去过堂,即早餐。迎着朝霞,沐着晨曦,依然气度不凡,神态端庄。用完早餐,师兄就要开着车出去了——他要去集市买菜。我的好奇心大发,想看看这年轻的师兄如何与小商贩讨价还价的,又如何安排这一百来号人的一日三餐。于是在师父的默许下,我也一同前往。
   来到闹哄哄的集市,我马上被琳琅满目的蔬菜摊子给吸引住了——看来嵊泗虽属海岛,可蔬菜的品种并不比我们家乡少:水灵灵的萝卜、紫色的茄子、古怪的菱角、红艳艳的西红柿、浑身长满刺的黄瓜……家乡里有的蔬菜在这里都能看到。看到这么多东西,我有点晕了,哟这可该买什么好呀?
   商贩们看见师兄进来,一个个争着和他打招呼,招揽生意。师兄这摊走走,那摊看看,不时和他们说些什么,并飞快地在小本子上记下品种、数量、价格。我伸长耳朵,努力去捕捉他们的每一个发音,去猜测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可惜听不懂,只看到师兄满脸灿烂的微笑。师兄拿起一把青菜,看看那菜叶子,再掐掐那蔬菜的茎,就放下了。再看看那商贩,一脸的失望。我很好奇,不是挺好的菜吗,挺新鲜的,为什么不买?师兄告诉我说这菜太老了,不中吃。哇,太内行了,要知道想抓好“菜篮子工程”,调和一百多号人的口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那一瞬间,我佩服起眼前这位年轻的师兄来了。
   买完菜,菜贩子帮我们把菜拿到集市门口,师兄再一袋一袋地搬上车。把菜送回寺院的路上,有四五个人拦住了车,有的还把水产也塞上了车,要求师兄送他们一程。师兄总是笑咪咪地停车,再笑咪咪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我问师兄“老是这样接送人不麻烦吗?”师兄说“不麻烦的,你看大家只要看到大悲山的车子出来了就高兴,多好!”我明白了这“多好”的含义了,这是师兄佛心的体现呀。此时晨曦映在师兄的身上,给他镶上了一层金边,感觉帅呆了。
   回到寺院的时候,时间已过8点半,师兄很着急,说今天回来晚了,中午要打斋,得找个人帮忙,要我先去休息,便匆匆离去了。这时我才感觉到我真有点累了。
   就在我东看看西拜拜的时候,时间很快就溜走了,又到了“过堂”的时间。(“过堂”就是僧众进斋堂吃饭的意思。)三通云板敲过,法师们都已齐集斋堂,次序就座。维那举腔,大众随引磬声合掌同念“供养咒”:“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供养咒毕,又做观想,然后才开始举箸用斋。谁也没有说话,连放碗筷也没有发出声音,添加食物,只是以筷子示意,一个个表情凝重。我不禁肃然起敬,才知道原来吃饭也是一堂法事,一堂庄严肃穆的法事。我第一次感悟到在寻常的用斋中法师的行持与精进,第一次感悟到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透出生命的庄严。
   用完午斋,是师兄们的休息时间。因为我远道而来,师兄便陪我们游览了嵊泗美景。我们来到了“六井仙潭”,攀过了高高的悬崖,踏过“金沙碧浪”最后来到了“鉴真东渡泊舟处”。我们沿着石阶绕道而下,约摸下行800级处,豁然出现一片开阔之处。只见四周各种别致的景台都是鹅卵石铺就的——用鹅卵石砌成的图案生动地描绘了唐代高僧鉴真,为弘扬佛法,六次跨海东渡,舍生忘死的故事。正中有一只仿古东渡木舟,站在木舟旁,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高僧渡海的艰难情景。景台下,巨浪有节奏地击打着岩礁,激起朵朵莲花,奏响清越的梵音。面对茫茫的大海,年轻的师兄显得健谈而幽默。我问师兄,天天那么早起来做早课,还要那么多的事要做,感觉辛苦吗?师兄只淡淡地告诉我,习惯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反正是没有得闲的时候,但倒也充实自在。看着师兄敏捷地登上陡峭的岩壁,身手矫健而轻盈,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感动:好潇洒呀!痛痛快快地过,自由自在地活,本份做人,老实做事,心无挂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自由,一种个性的自在,心地如月光一样空明!!我忽然羡慕起师兄来……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在这一天中,我与师兄们一同做早课,一起过堂,感受了出家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回到安静的小屋,想师兄所说的“倒也充实自在”,不由默诵起《金刚经》里的句子:“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的眼前出现一幕戏剧:佛挨家挨户地化缘,化好缘后,把饭碗端回自己的讲堂,吃完饭再把衣服和碗都收起来了,打水洗脚,收拾自己的位置。佛平常得和普通的印度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生活是那么的严谨,那么的有次序,却也那么的平凡,那么的平淡,平淡得就是老老实实的一个人!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投机钻营,没有狭隘虚假,也没有心态难平,只有安详自在。学佛不应该学这种心态吗?饥来则食,困来即卧,不做作,不虚伪,了无机心,无思无虑,就这么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一颗平常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就是师兄们给我的启示。
  
   【大悲山的一个美丽传说——观音菩萨救渔民】
   很多很多年前,平静的海面上,有一群渔民正在撒网捕鱼。此时的大海,水是那么的蓝,蓝得像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在热风的轻轻吹动下,大海抖动起一层细密的皱纹——映着太阳的光彩,在海与天之间的蔚蓝的空间里,动荡着欢乐的波浪声。渔民们放声高歌,这歌声和着太阳的光彩,千波万折地折射在海里,充满着活泼和愉快。
   就在大家专心捕鱼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的时候,渔民们突然远远地听到一个声音呼喊:“收船了,风浪来了;收船了,风浪来了!”渔民们觉得奇怪,抬头看看天,太阳依旧放射着光明,再低头看看海,水面上飘荡着一朵朵银白色的浪花——天气好得很哪!于是大家淡然一笑,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就不加以理睬,继续捕鱼作业。
   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却变成乌云蔽日。海上刮起了大风,黑浪掀天,长列的浪头一个接一个地从黑暗中翻滚出来,咆哮着,直扑上小船……渔民们吓呆了,眼看就要船毁人亡,绝望与恐惧笼罩了大家。
   就在大家手足无措无路可逃之际,一个清晰而对坚定的声音又远远地传来:“到大悲山去,到大悲山去!”只见远远的地方亮起一个火光,这亮光冲破浓雾,引领着渔民们前行。渔民们就随着这火光一直飘呀,飘呀,也不知道飘了几天几夜,才飘到了一座山脚下。
   此时风停了,海浪也平静下去了,大海又恢复了她的温柔娴静,渔民们终于脱离了险境。大家上岸一看,这里草木葱郁,苍松翠柏,高下相间,是个绝好的地方。远处一个高耸入云的峰顶上,一座庙宇隐隐约约地屹立着,这才知道来到了大悲山。渔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给他们指路,带他们脱离险境的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呀。

共 33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佛心浓郁趣味盎然的散文,一个彰显观音慈心善怀拯救渔民的传说。庄严的早课,肃穆的“过堂”,观美景,听传说……嵊泗大悲山的一天,是亲近恩师的一天,更是用心体悟佛教圣地的空灵与神圣的一天。云板叫床声、灵音禅寺的第一声钟、僧人们的潇洒步态、清越的梵呗声,师兄着大红祖衣拈香,追着师兄赶的市集,不厌其烦地送那些赶便车的人们,在我好奇的眼中,全都跟俗世有所不同,让我心生敬重,虔诚向往,也让我看到了师兄的一片佛心,感悟到在日常生活中透出的生命庄严。确然如是,忙忙碌碌的师兄和众僧人,他们抱持着一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平常心,饥来则食,困来即卧,不做作,不虚伪,了无机心,无思无虑,倒也充实自在。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红尘俗人也可以拥有的恬淡生活。作者握有一管刻画生活美好的清笔,清词淡句,娓娓道来,寺庙原本枯燥乏味的出尘生活,却焕发出别样的生活光彩,在涤心滤尘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本身的真谛。一篇质朴又富含理趣的美文,欣赏推荐!【编辑:芦汀宿雁】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13-07-18 21:21:17
  这样的文,简单质朴,读出了清静,也读出了素雅。问好作者,祝夏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 楼        文友:上官风        2013-07-18 21:26:10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清新流畅,如古刹飘来的袅袅禅音,使人沉寂、平静!
   问好作者:流年安好!
3 楼        文友:笑斟一杯酒        2013-07-18 21:50:00
  如果本身没有一颗热爱生活、善待他人的庄严之心,又如何能写出如此有温度的“编者按”?一篇“编者按”,蕴含着雁子姐的热心、诚心与用心。谢谢雁子姐写的“编者按”,真的很精彩!谢谢!抱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