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培优还是培“忧”

编辑推荐 培优还是培“忧”


作者:红尘心语 童生,71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5发表时间:2013-07-19 23:13:12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是出现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并流行至今的一句教育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体现了我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再苦不能苦孩子”表达了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的愿望。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无论是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家庭个人对教育的投资,都在逐年增长。因此教育已不再“穷”了,而孩子却更“苦”了。
   据报载,“武汉徐女士从儿子半岁至今,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一些课程。因此被称为‘最着急’家长。”(《山西日报》时事热点2013年7月15日B3版)那么“此种‘快马加鞭’的培养到底图啥?”用徐女士的话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儿子没有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将来上学就可能落后。”她为了孩子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巨大的精力,其目的是培养孩子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自信、阳光、大方,这是她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和培训,也是希望儿子长大了,不要怪自己从小没好好教育他。
   可怜天下父母心!近年来,社会上开办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像徐女士一样,为了孩子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巨大的精力的父母们比比皆是。他们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愿望也是好的。然而,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人的成长也不例外,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也不能违背规律。童年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以玩为主,要体现寓教于乐,让孩子尽情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潜移默化地做到“润人无声”的效果。而不能像徐女士一样为孩子制定“周一拼音,周二陶土,周三声乐,周四英语,周五钢琴,周末识字和数学……”周密的培优计划。那样的话,尽管专业幼教老师在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上再好再专业,再循循善诱,孩子也会被排得满满的培训厌烦的,疲倦的,累怕的。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耐心是有限的,孩子们更是如此。正如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所说:“对孩子过早灌输教育,会增加学习恐惧感和心理负担,抹杀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一些孩子后来并不是输在学科知识上,而是输在学习习惯、快乐的心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其结果适得其反。而现在联合国工作的85后女孩张锐从武汉一名普通高中生到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的成长经历也告诉我们,她之所以培养了许多的兴趣爱好,是因为要“感谢父母从小到大从不逼我培优,课余时间我可以尽情地玩”。
   一个人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孩子的教育也莫不如此。尽管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父母们也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一定要遵循人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规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一个人有真才实学,走上社会以后,何愁没有出路呢,何愁无用武之地呢?作为父母们,我们应该摒弃的是攀比的心理和出人头地的思想观念,以一颗平常心,正确地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就业。对孩子的教育,更要顺应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规律,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否则,各种各样的假期培优计划,不仅会使孩子更“苦”,而且摧残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以致会“害”了孩子!

共 13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培优”不是“培累”,更不是“培厌”从而导致“培忧”。作者在文章中列举的案例告诉我们,很多家长不惜财力,把孩子安排成了“大满贯”,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累”,让孩子对学习恐惧而厌烦,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的愿望和孩子的行动就会南辕北辙,最终是孩子忧愁,家长忧愁,何必呢?文章观点明确,列举事例有惊醒价值,文章阐述问题表达的见解,很有价值。一篇值得我们看的教育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