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也说孔方兄(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山水】也说孔方兄(杂文随笔)


作者:且盐 白丁,4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53发表时间:2013-07-20 14:06:55
摘要:钱这东西,古人早就提醒我们: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在某些嗜钱人眼里,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那样的自嘲,而真正看破钱这东西的人却是不想说什么,保持的是大智般的沉默。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无意间说到,对于钱有什么看法这个问题。唉,一提到钱,多少眼睛直打转,多少心思要回旋呵!
   钱这东西,古人早就提醒我们: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在某些嗜钱人眼里,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那样的自嘲,而真正看破钱这东西的人却是不想说什么,保持的是大智般的沉默。
   在古代,钱有孔方兄之说,钱币圆中带方,故有此说。以钱为兄,按我们的逻辑推理就是以钱为父母了,这样一来,你不是钱奴也是钱婢了。可是在现在看来,孔方兄一词倒成了我们的戏谑了,再有就是称作阿堵物的,这阿堵物之说,我想恐怕是前人的鞭策和警惕之言吧。让后人不要沉迷或是觊觎。
   钱啊,你到底是什么?为钱生的没有,为钱死的可是太多的太多了,大有惨不忍睹之势。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其你追逐的理由么?钱可通神,有钱就有房有女人,有钱就有车有地位,有钱就有权有势力。呵,这就是为钱赴汤蹈火,再所不辞的原因么?大家心里存在的是狗仗人势,这下可好,你财大气粗就是人仗钱势了,这就是你炫耀、摆阔的后盾么?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没什么经济来源,老母病了,一去医院检查,很是严重,必须住院,等儿子交完检查费手中的钱所剩无几,医生一看,就叫先交住院费,再进行确切诊断,可是这母子哪来那么多钱呵,结局是被那医生赶出医院。钱啊,在吃饱穿暖站着说话腰不疼的人眼中,流露出钱不是万能的高尚情操,而此刻这母子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呀,旁观者就真的清么?我在这里感到质疑,因为连我也说不清自己清还是不清。
   这让我想起,魏晋时的石崇,奢侈可以称“圣”了,和同时的书圣王羲之有一比啊,呵呵。他家里可是用蜡烛做柴,我想也许他是觉得蜡烛的外焰温度高过柴禾,燃烧的声音美过煤炭吧。再者,他对当时的皇帝说,我用我的丝绸去裹你南山的玉树,你的树裹完了,我的丝绸还看不到边,这厮也够狂的。我更郁闷的是,这皇帝老二也能吞下这口窝囊气,怎么就不把姓石的灭了,可是一举几得的事啊。当时的百姓流离失所,殍尸遍野,相形之下,何其凄惨,何其悲哀,老天不公啊!
   钱、钱、钱,千年不变,万年不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靠什么来完成这千古壮业,还不是老百姓,还不是匍匐在黄土中的布衣农民。说也怪,自己以血汗和生命挣来的钱却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制度中流失,以致饿的还是自己,好象是相信命似的,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最后就是要钱的时候没钱,天灾人祸的亡去。钱啊,不是为你,何以为生,却是为你,死又何惜!
   钱,好象就是生命,好象此生除了钱就是死似的,何必呢?我赞同取之又道,用之有度的金钱观。钱它只是一种信物,作为交换的凭证,它本身是无辜的,不象有的人对钱产生的恐惧症那样,钱是恶魔,是吸血鬼。那是对钱的变态向往,没有钱的话,我想这世界就真的乱了。
   记得鲁迅生前有个薄子,是记录他的收入和支出的,上面的内容细到一支香烟的价格。我想鲁迅不是守财奴,更不是吝舍鬼,不会斤斤计较钱的,他这样的仔细无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钱的一个交代,是他特有的金钱观。
   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还有就是自己的思维思想、立场角度去决定着我们的金钱使用的方式方法。在这里,我以我自己个人的想法说,对于钱得过且过,有就花,花在自己的喜好上,当然是适度而行的,花在必须上。没钱就不花,如果要我借或是偷什么的去花天酒地,那是我前生就做完的了,今生没得做了,遗憾啊!
   生活本身就是过日子,既然是过日子,只要这日子过了就行了,何必硬是要黄金屋,屋里还要有颜如玉才去过。山珍海味是一天,粗茶淡饭也是一天,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们的阳寿不也是同样的减了一天么?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难道真要个喝龙血,饮凤胆才行?就谢灵运登山的滋味又有多少人说是甜的,一山一水却不失生活真趣。
   没钱的日子说没钱的话,过没钱的生活这不难,难的是有钱的日子说没钱的话,过没钱的生活,得意忘形就是最好的诠释。某个要饭的做了霸主,可乞丐中的霸主,还是乞丐。这时,有钱了,所需的就是一颗不颤抖的心,平淡的心,非淡泊无以明志,卧龙先生诫子当是这样吧?

共 1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也说孔方兄》这篇杂文随笔,作者通过和一个朋友聊天谈到了有关钱的问题开篇,便例举了“孔方兄”、鲁迅先生等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旁征博引展开了论述,揭示金钱不是万能的,关键在于人生态度如何!细读该文,论点、论据、论证详实,文笔自然流畅,揭示了“钱”在生产、生活中的哲理。推荐阅读,问好作者!【山水神韵编辑:吴兴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兴华        2013-07-20 14:10:49
  问候作者,感谢赐稿山水神韵!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2 楼        文友:幽香清远        2013-07-20 16:25:44
  欣赏文章中深刻的哲理,平和的人生态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