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杭州记忆之——颐香斋

精品 杭州记忆之——颐香斋


作者:阿钝 秀才,246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2发表时间:2013-07-22 23:11:37

对于杭州最早的记忆是从颐香斋开始的,那是我念完小学三年级时,父亲把我带到杭州过暑假。父亲在杭州的一个仪表厂里造房子,和我现在差不多,是在建筑工地里,但那时还没有“打工”这个词,所不同的,是当时父亲能在杭州做工,在乡村里却是一件风光的事。那是我第一次去杭州,于是,对杭州,也是对城市的记忆便由此开始。
   父亲的工地在清泰街,颐香斋也在这条街上。相对于杭州另外一些热闹的街道来说,这里算不得很繁华,但我着实很喜欢这个地方,这完全是因为这里有颐香斋。
   刚到杭州的头几天,父亲和他的几个徒弟轮流着请了假,带着我到处去玩,所以没过几天我就坐过了西湖里的船,拜过了灵隐寺的菩萨,看过了花港的鱼,喂过了动物园里的猴子。但过不了几天他们就都抛下我顾自己上班去了。
   那时的心里只知道吃和玩,而对所谓的风景几乎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所以即使是西湖,对我来说也只是一个极大的池塘而已。但西湖终究也是好玩的,尤其是坐在湖里的船上的时候,当然还有花港那成千上万的大鱼小鱼和动物园里顽皮的猴子。然而令我记忆最深的到底还是颐香斋,因为对那时的我来说,颐香斋才是真正的天堂。
   仪表厂的大门就紧贴在清泰街的人行道边上。马路的两旁都是一溜儿的法国梧桐,繁密的梧桐叶隔路相接,几乎看不到马路顶上整条儿的天空。在炎热的暑假里,知了在叶丛中高声地吟唱,要不是在杭州的话,我准会做一个长竿儿的网兜去捉知了。仪表厂大门的边上有一家卖开水的铺子,父亲工地里的人都称它为“炮仗炉子”,可我一直弄不清那炉子跟“炮仗”有什么关系。那时候的开水是一分钱一壶,父亲总是在下班以后,叫我拿着现在已销声匿迹的篾壳子的热水瓶去炉子上打开水。
   开水铺子的旁边就是颐香斋的店面了,几乎是隐在梧桐叶中。排门顶上有一块不怎么大的匾额,可我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一直到好多天以后父亲来了个客人,叫我提着热水瓶去那店里打散装的啤酒时,才知道那是从右往左反着写的“颐香斋”三个字。
   店堂里靠排门里面当中的地方摆着两只白色的大箱子,那时的我叫不出“冰柜”的名字,但知道里面装的是冰棍,还有扣在蛋卷里的冰琪凌——那可是我最念念不忘的两件东西。店堂其余靠墙的三面是连着的柜台,一面是烟酒礼品,一面是糖果糕点,与排门相对的一面很杂,主要是菜油、酱油等一些零沽的物事,散打的啤酒也是在这里买的,桂圆红枣等都放在很大的玻璃瓶子里。边角的墙上留着通往里屋的通道。中间的地方比较空旷,顶上挂的一架电风扇几乎一天都没有停过。
   马路的斜对面有一家文具店,我有时候也进去看看,里面有我所知道的所有的文具,而更多的是一些新奇的东西。那里的玻璃柜台里的塑料面的笔记本可真是精致极了,还有装在小纸盒里的五颜六色的水彩,心中都曾盘算着要带一个回去的。
   父亲每天都要到工地里去上班,于是我常常一个人在宿舍里做带去的暑假作业。不过我一天只完成一页语文和一页数学作业,多做一些是万万不肯的。父亲去上班时总会给我一点零花钱,这些钱随我怎么花都不要紧的,所以我在做完固定的作业后,总是顾不得收拾便直奔颐香斋而去。那时刻我总是记不起玻璃柜台里精致的笔记本和五颜六色的水彩来。
   吃得最多的肯定是棒冰和冰琪凌。在家里时只吃过四分钱一根的白糖和豆沙棒冰,但颐香斋里却能买到六分钱一根的麻酱棒冰,用芝麻糊做成的冰棍,细软香酥的,味道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冰琪凌也只要八分钱,用圆圆的小瓢儿兜一瓢反扣在一个尖角的蛋卷里,留着又圆又光的瓢底在上面,轻轻地咬一口含在嘴里时又觉得麻酱略微逊色一些了。冰砖要两毛钱一块,一般不买的。
   我总是在颐香斋的店堂里吃完棒冰或冰琪凌的,一边吃,一边沿着柜台细细地看里面各色各样的零食,百看不厌。卖烟酒的那一边去得极少。我总是徘徊在糖果、糕点和蜜饯的前面,时间长了,售货员阿姨都认识我了。有许多东西,像一些糕果点心和做成公鸡、小狗等模样的饼干都是我那点钱所买不起的——我没有一次能将钱积留到第二天。好在还有很多小包儿的蜜饯、奶糖也可以一粒一粒买的。嘴舔着棒冰,心里已在想着明天的事,这样一天接着一天,我几乎天天都过着被冰棍,冰琪凌、橄榄、话梅、奶糖、牛皮糖等涂抹得甜腻腻的日子。
   终于有一天我知道颐香斋不只是一家卖冰棍等零食的商店而已,那柜台里摆放的条头糕、方糕、绿豆糕、麻酥糕、椒桃片、还有黄灿灿的月饼等居然都是颐香斋自己做来卖的,那墙角上的通道正连着后面的作坊哩——那里才是真正的颐香斋。我甚至还吃过那月饼馅的原料呢!
   那一天下午我走进颐香斋的时候,看到店堂中间那架永不停息的电风扇下放了一张很矮的方桌,一团乳黄色的面粉,一团麻灰色的馅,四个胖瘦不一的老头正围着桌子做月饼。做好的月饼放在银白色的蒸盒里,放满了就由一个老头拿到后屋里去。四个老头每个人都有一小块属于自己的月饼馅,都搓成长条儿放在矮桌的角落上,一边做月饼,一边过一会儿就从那长条儿上拧下一块来塞进嘴里慢慢地抿嚼。我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现场做月饼的,于是买了东西后便不再像往常一样去看柜台里,而站在离一个老头稍远些的地方一边吃一边看他们做月饼。原来这月饼的做法跟清明时母亲做青团子的方法是差不多的,也是拧一小团面粉做成一个窝,再拧一小团麻沙馅放进去,然后把馅全部裹进面粉里面,最后在两片手掌中间轻轻地压扁。
   我正出神地看着的时候,那个糕点柜里的售货员阿姨忽然从柜台里走了出来,径直走到方桌边,从桌角上伸进手去挖下一团月饼的馅来,也搓成了长条儿,又迅速地拧下一截塞进嘴里去。要回柜台里去的时候她笑着看看我,从长条儿的另一端分下两寸来说:“来,小伢儿,你也吃一点!”我没想到她会来这一下,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手里捏着棒冰的小棍儿,惶惶地不知怎么办才好。原本我并没有要吃月饼馅的想法的,可被她这样一撩拨,却还真下不了拒绝的决心来,又不敢立即去接,心里为难极了。阿姨看着我不定的眼神,说:“小伢儿介文气,天天来的还怕难为情啊!”不由分说地把东西塞进了我的手里。我想我那时的脸一定红得不可收拾了,那馅儿是逃出颐香斋很远后才送进嘴巴里的。
   这个甜蜜的暑假似乎过得特别快,我得回家里去了。回家的前一天,我终于记起了文具店,于是拉着父亲去买了两本塑料面的笔记本,一支双色的圆珠笔和一个水彩盒,又拉着他去颐香斋里买了一块两毛钱的冰砖。父亲还买了一些现做现卖的糕点,那都是带给奶奶、妈妈和姐姐她们的。
   开学了,自由了两个月的同学们都聚在一起吹嘘各自暑假里的快乐。我当然要吹嘘在杭州的奇遇:那漂亮的笔记本和水彩,那笔直的马路和马路边遮天的梧桐,那背上长着两条辫子的电车,那一分钱一壶的开水,那西湖里荡漾的游船,还有那顶上开汽车、中间开火车、底下开着轮船的钱塘江大桥。但吹得最多的总还是颐香斋里的冰棍、冰琪凌、橄榄、话梅、奶糖、牛皮糖和那一截两寸来长的月饼馅。有时还讥笑哪个糊涂虫居然把“颐香斋”三个字给写反了呢!
   直到现在有时偶尔吃月饼时,我还会想起那一截两寸来长的月饼馅来,于是又很自然地想起了颐香斋。

共 28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童年的记忆总是那么生动有趣,难以忘怀,特别是那一个天天流连在杭州颐香斋的甜蜜和幸福中的暑假,更是成为作者童年时期对外面世界极大的了解和认识,除了在同学面前有了足够吹牛的资本,更因为开阔了眼界,说不定对作者未来的成长也有帮助哦!问好,祝福,推荐!【编辑:姜光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23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3-07-22 23:25:09
  就凭这一个暑假,你的童年就够幸福甜蜜了!
2 楼        文友:铁禾        2013-07-23 15:44:19
  作者笔下的童年让我想起鲁迅的文章来.
铁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