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父亲19岁去新疆(散文)

精品 【思路】父亲19岁去新疆(散文)


作者:草根舞者 童生,91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1发表时间:2013-07-23 09:45:10


   浦阳江弯弯蜒蜒,一路向东。在离诸暨城区四五里的地方绕了个湾。在这个臂弯处有个村子里,我的祖辈们世代居住在这里繁衍生息。老辈们说,村上历年来没怎么出过什么值得炫耀或惊世骇俗的人物,说是有位先烈杨眉山是地道的村里人,当年的眉山公社也由此得名。
   百姓人家寻常事。我的父亲出生在1941年吧。父亲从来没过过生日,因为至今也没弄清楚哪月哪日是自己的生日。也难怪,那时父亲的家不是一般的贫寒。家里子女多,送人的加之夭亡的至少有九个。该是那年的深秋季节吧,祖母生下父亲十几天就开始忙活家里的吃食了。去租田里干活,到人家收割完的水田里捡拾些散落的谷粒。谷个子上捋些瘪谷回去,筛筛搓搓地一通忙活,整出些碎米粒来。据祖母讲,父亲还未满月时,日本鬼子进了诸暨城,鬼子还到村子里来过。一鬼子官还“咣当咣当”着皮靴进了家,还上了楼。抱起了蹬着小腿骨碌着眼、咿呀哈呀的父亲。鬼子也悠嘻哈呀地亲昵一番又放回床上。大家都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直到又听到那大皮靴“咣当咣当”着下了楼来,才长长地吁出憋久了的那口气来。
   诸暨人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可对穷日子过得连温饱都无着落,残喘延命都费劲的人家来说,读书只能是一种奢望。家里没个识字的人,受到的冤屈憋气自然不会少。父亲是家里的小儿子,祖母狠狠心东拼西凑也设法将父亲送进了马村的学堂。父亲读书晚,个头又高出人家孩子大半个头。每星期带的口粮早早就续不上了,只得喝稀粥。缺少笔墨纸砚,就用别人丢弃的,用过的。挣扎着算是读了几年高小。实在没办法了,就在大家的一片惋惜声里回家务了农。那段的苦楚的经历,老爸每每谈起就很动容。顿了顿又说:男丁里面,自己算是比较获优待的。比起你们的大伯父、二伯父来,又不知要幸福多少倍。他们十三四岁就去撑船了,风里雨里浪里,饥寒交迫挣点食,糊糊自己的嘴巴。
   58年,父亲刚刚18虚岁,伙同十多个同乡去了漓渚铁矿——开采矿石。没几个月,村里同去的两三个伙伴就被矿石碾得血肉模糊。二伯父听说后,当即赶到矿上。死拉活扯地将惊得迷迷怔怔的父亲弄回家里来。哽咽着:哥有口饭吃就少不了你的,你给我家里呆着务农!
   第二年秋,村里人得到远在新疆的乡亲信讯,说新疆建设兵团发出号令,让老职工动员家乡的亲朋好友去那里搞建设。还说那里有饱饭吃,去了就可以马上当职工拿工资,二十八元五角六!那些日子村上有了最多的话题:后生人,去新疆么?父亲听得那边如何如何,动了心,毅然决定去新疆。家里有两种意见:祖母,二伯父,大姑,不想小弟去相隔万里的边疆,嫌那边气候和南方两种天地,饮食习惯水土难以适应;大伯父,三伯父,祖父觉得有必要去见识一下,一家人几兄弟窝在一起没出路;妹妹们都说不清个立场态度。最终父亲还是选择了去新疆。一句话,那里别人能活,自己当然也能活。
   59年深秋的某个日子,阴雨连绵,寒风劲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父亲就要离开家乡,和一帮乡亲远赴万里之外的边疆。诸暨火车站站台上,送行的人们团团围住将要离去的亲人,泪水奔流,凄凄艾艾,好不惜惶!亲人们大都在哭号着,搂抱着,牵扯着。试图挽留下远赴新疆的亲人。二伯父,一个高大威猛的闯船汉子,抱着父亲,闸不住泪眼,泣不成声:“小弟啊,哥没能耐,留不住你。那边若是太苦,吃不下,就赶紧写信告诉哥……哥去接你回家,啊,记住哦!说着,脱下自己闯船抵御寒气半新旧的厚毛线衣,带着自己的体温逼着父亲穿上。唉!那个场景,在父亲的记忆力不可磨灭。每次讲述给我们听的时候,都会有泪水在眼睛里直打转转……
   那年深秋,19岁的父亲去了新疆;24岁的三伯父去了江西林场伐木。三伯父受不了那里的苦和累。挣扎了半年后,用带去的一支钢笔换了路费,要饭花子般回到了家乡,一进门就大哭不止。父亲和他的七八个同乡几天几夜后到了新疆,找到了动员他们来的老乡,单位马上就把他们安顿下来。很快就给安排了工作,成了兵团农场职工。凭借一个不服输南国儿郎的秉性,用年轻活力的筋肉劳动,换取到了当月的标准工资:28块5毛6。开始每月往家里寄回钱,寄回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那年月这些钱的含金量是绝对不容怀疑的。祖母每次见到小儿子的信,还没让人读来听就已经哭上了:儿啊,罪过的!村里人总是劝祖母:老太太,别哭了。你小儿子又寄钱回来了?!都说是在外当了干部,出山的,有出息的!
   父亲参加工作没多久,就因表现好,又有高小学历,上了“东方红”链轨拖拉机,很快就成了副驾驶。穿着机务人员的工作服,脖子上围着毛巾。推拉着操纵杆,开垦犁地,中耕,挖毛渠……扎根边疆,安身立命,像戈壁滩上的红柳一样,献身第二故乡新疆兵团建设30年。
   在我妹妹19岁那年,父亲带着我们一家:母亲,四川内江资中县人,17岁去了新疆;还有我们兄妹,一起回到了父亲阔别30年的家乡—诸暨。在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30年间,父亲也隔些年回家探过几次亲。亲人相见时痛哭一场,离别赴疆时再哭一场!74年,我和妹妹也跟随父母回祖籍了一次,记忆犹新。莲藕,带鱼,年糕,粽子,竹林,渡船,吊桥,清澈秀美的浦阳江。那段岁月所赋予那种血肉亲情情感,没有那种经历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而有那种经历的人,也只会用心灵去表诉;用语言去表诉时往往显示不出那份深沉与厚重。
   世事沧桑,岁月如歌!用一颗真诚勇敢的心去面对人生。父辈为我们竖起了旗帜。让我们为我们的父辈们自豪吧。让那流逝的岁月永留心间。感谢生活!
  

共 22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看过后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的散文,它记载了父亲年少时那苦难的生活,19岁时因家里实在太穷,父亲随几个老乡去了新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新疆建设兵团上了“东方红”链轨拖拉机,很快就成了副驾驶。文章记录了父亲献身第二故乡新疆兵团建设30年的点点滴滴。这篇散文布局精雕细琢,用纯朴的语言来托物寄情,从中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纯朴、坚强、勇敢、富有责任感的父亲形象。同时,也让人们感到了中国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以此来唤起人们对祖国的感恩之情。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欣赏阅读。问好作者!【编辑:蓝心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72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琴声悠扬        2013-07-23 14:22:37
  文章总是那么结构严谨,情真意切,拜读了。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