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三农今昔之被动生产(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三农今昔之被动生产(散文)


作者:河杨 举人,43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8发表时间:2013-07-25 13:43:32
摘要:《三农今昔》简介 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业,是提供人们衣食的行业;农村,是社会整体繁荣与否的标志。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巨大,回顾起来,既扼腕叹息又欢欣鼓舞。 河杨根据这些情况,撰写了这部《三农今昔》的书。全书102篇,以叙述的形式书写而成。 这部书力求文辞简洁,客观具体。叙述的是从生产队到农民们大规模“转业”的具体经过。是五十多年来“三农”变化的历程。

被动的密植技术
  
   生产队时期使用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仍然是传统的继续,没有很大的更新,从事生产的社员,多是习以为常。而“领导社员搞好生产”的行政部门,却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将一些并不成熟的所谓生产技术、新式农具向农民们强制推行,用“长官指挥士兵”的命令形式,不顾现实,强硬地“指挥”得生产队无所适从。
   当年的行政部门,将自己标榜得万能,指责农民们是守旧的群体。将他们认定的生产技术和工具,称作新生事物,命令生产队当作政治任务接受。可是,凡是新的生产技术或者工具,在没有深入实践之前,总不能为人们所认识。而且,行政部门的指令,大部分没有顾及现实,当时的生产环境,也没有条件承受那些所谓的“新生事物”。
   推广双季稻时,在普及方面,农民们很快便认识到了它的增产性能。而在强调它的密植技术方面,为了贯彻执行,行政部门很是动用了“干戈”。
   东圩这里旧社会的农民,只种一季中稻,品种一般是“湖南籼”。它的特点是杆高,不宜密植,密度一般是当时的尺度八寸左右。亩产量可以在六百斤以上,最差的也有三百多斤。而且很少染病,基本上没有虫害。是农民们所宠爱的当家品种。
   双季稻的植株比湖南籼矮小,生长速度也快,应该适当密植。但是并非越密越好,这些情况农民们都明白。而行政部门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逢事总是“走极端”。初始的几年,居然喊出了“越密越好”的口号。强制推行的是“三三寸”,提倡“二二寸”,甚至“一一寸”的标准。社员们栽插湖南籼时,每人一天的进度是两亩左右,而用这样的标准栽插,两分田也完成不了。这样的密植不仅不符合双季稻的要求,生产队的生产任务更是不允许这样的缓慢进度。五六年后,看着实在无法执行,放宽至四、五寸的行距。
   为了监督社员们按照要求密度栽插稻子,每到栽插大忙季节,大队和公社的干部们都拖着一米长的棍子,深入田间进行巡视,忙着监督栽插密度。社员们像是被索缚了手脚,栽插速度缓慢。当干部在场时,勉强按照要求栽插。干部才一离开,便按照自己“不即不离”的密度进行。按照自己的密度栽插,每当被干部们发现,便以“太稀”为由,命令生产队用耕牛套上大耖,将才插上的秧苗全部抹掉,重新栽插。农民们辛苦插好的秧苗,被干部们命令返工的情况,常常出现;许多人还因此在政治上遭到了严厉打击。弄得广大农民背离了干部便大发牢骚,而在干部面前却敢怒不敢言。
   密植的秧苗插好后,传统的除草工具用不上,当局便发给新式农具。可是这些新式农具都不适合使用,到了生产队里后,则被全部废弃掉了。真正的适用农具,还都是农民们自己打造的。
   干部们督促社员密植,一直到了七十年代后期,才算有些“放松,”到了“责任制”后,才真正“罢休”下来。其实,什么样的密度适合,农民们经过具体实践后,是非常清楚的。当局的做法,只是跟着政治风头,以博取上级领导旨意为前提,其实是在乱指挥,弄的生产队无所适从。而且还是年复一年,乐此不疲,总是在大忙季节里给生产队帮倒忙。
  
   被动的油菜籽生产
  
   东圩这里的圩区,土壤性质偏碱性,历史上只能生长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包括油菜,即使种植了,收成也很差,因此种得很少。在整个生产队时期,人们只是种植单一的水稻和少量的小麦。油料作物,偶然种一点,常常绝收,即使收一点,产量也差得难以够上投资成本,而且还得选择村边地力较肥的田块。因此,国家下达的油料任务无法完成,农民们生活吃菜油只是象征性地“吃”一点,许多人家几乎是长年没有菜油吃。
   赵荣雨在大队里工作的时候,有一天去杜宕小队检查工作,见队屋门口围着一大群人。他走近一看,原来是生产队在给大家分配“香油”(菜油)。他觉得可喜,因为所有的生产队都没曾分配过香油!于是,他特别来到跟前看了个明白。杜宕队八十多个人口,只是用提桶(妇女洗衣用的小桶)装了半桶菜油,大约六七斤的样子,在用汤匙舀给人们。
   生产队分配东西给社员,赵荣雨见得多了。可是,用汤匙分配香油还是第一次看到。于是,他说道:“你们这样做怪新鲜啊!”正在用汤匙舀香油的人说:“真不好意思,我们是在撇你们大队干部的油呢。这一点点香油,放久了也糟蹋了,只好分给大家。实在是太少了,用不着秤,只有用汤匙分呢。”
   当时政策规定,大队干部的薪酬,是每个生产队分配给社员的“百分之一”。这一点油,他们“私分”了,大队干部便没有这方面的“百分之一”可拿,所以说是在“撇大队干部的油”。赵荣雨说:“这一点点油,也谈不上百分之一。这东西,我们全大队里大约就是你们才有,别的队我还没有看见呢。只是你们这样的分配方法,还真新的创造呢。”
   当年人们吃的香油,大多数是个人菜园地里种植的一点油菜,每户最多收个十斤左右菜籽,拿到附近的油坊里兑换香油。兑换率一般是百分之三十至三十三。这便是一家人全年所吃的香油了。许多人家因为菜地没地方种植油菜,便完全没有香油吃。因此,大家对吃香油都抱着“高不可攀”的看法,当时人们认为,只要能够吃得上饭,就应该很满足了,哪还奢望再有香油吃呢?
   生活中,人们在烧菜时,只是少放一点点香油,称之为“闹一下锅”,省得菜黏在锅上。于是,人们用一根筷子裹上一小撮布,放在小油罐中,每当烧菜时,将筷子拿出来,在锅中擦一下,就算是“用油烧菜”了。如果家里连这点油也没有的话,就干脆“落锅烧”——直接放锅里烧煮便是了。
   国家每年都给生产队下达油菜籽任务,可是所有的生产队都无法完成。到头来,只好用稻谷抵数上交。
   改革开放以后,圩区的油菜籽产量也上来了,而且非常丰富。这是因为人们摸索出来了使用化肥的诀窍。圩区的土壤粘性重,对磷肥敏感。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油菜,在使用肥料中,适当加施磷肥,产量并不亚于砂质土壤。然而在此之前,人们对磷肥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肯认真使用,甚至将分配给的磷肥当成无用的东西。在“队为基础、自负盈亏”的政策下,造成了油菜籽生产长期被动,人们自己吃香油都非常困难的局面。
  
   水稻革命——矮杆化
  
   生产队时期的生产虽然基本上是传统的,然而,在国家重视农业的政策下,新技术还是在不时地推行着。而每当推行一项新技术,行政部门总是当作政治任务,强制生产队执行。
   本来,农业上种植的品种都是传统的东西。传统的水稻品种特征,便是秸秆较高,容易倒伏,难得高产。而质地却比较优良,适合肥料和人力都欠缺的地方种植。东圩这里土地广多,新技术的推广,一样被强制执行。
   水稻新技术的推广,最先是双季稻。之后推广密植算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干部们很是忙活了许多年。进入七十年代后,便推广“水稻矮杆化”了,称之为“水稻革命”。主要内容,就是要“枪毙”本来的常规水稻品种,改种矮杆的水稻。在社员们的思想领域里又掀起了一场波澜。
   双季稻的早稻老品种,首先在圩区“站住脚”的,名称是“早尖”。它的特点是秸秆纤细,比湖南籼矮,但也有一米多高。双晚的“当家品种”是小红稻,与早尖形状差不多。此外,本来的一季中稻湖南籼,晚稻白冬稻、麻壳籼,以及多品种的糯稻,都被列在“革命”之中。
   矮杆水稻推广的新品种,早稻仍然是籼稻,晚稻则是粳稻。粳稻品种名目较多,特征都是矮杆(一般不足一米),可以密植、耐肥、抗倒伏,生产水平要是能够跟上来,增产潜力也大。不过,粳稻籽粒与稻穗连接紧固,用传统禾桶脱粒,人力掼不下来,必须要用脱粒机才能够脱粒。
   在最初推行的年代里,人们发现,矮杆水稻虽然有增产潜力,然而,在肥料和人工不增加的情况下,反而不如老品种稳产,省事。东圩这里田多人少,历来多是广种薄收,因而抵触情绪很大。可是,任凭社员们如何抵触,行政部门却一味地施压,一定要全面推广。
   经过多年的斗争(当年“生产斗争”是干部们的口头禅)与反复,矮杆水稻终于在水稻产区“顶天立地”。“老品种”水稻则全部被“枪毙”了。
   可是,“老品种”稻子由于质地优良,人们还常常怀念它们。说,现在种的高产稻子加工成的大米,吃起来总不如老品种香。改革开放后的年代里,还有人寻找“小红稻”的种子,想种一点留着自己吃。因为,那稻子加工的米做成饭后,吃在口中的感觉,没有另外的米饭可以比拟。更有民谚“麻壳籼,一个人吃饭两个人添”,是说麻壳籼的米饭吃起来异常可口,竟然“狼吞虎咽”似地快捷。开放后承包大户,曾经寻找“麻壳籼”的种子,想生产“优质稻米”,以高价供应市场。可是,他们只是找到了所谓的“香稻”种子。然而,香稻加工成的大米,抓在手里闻着,也有香味,吃起来却无论如何也比不上麻壳籼的美味。因此,虽然卖了高价,却拓展不了市场,不能大批量的生产。
   从增产的角度考虑,矮杆水稻确实增加了产量;可是,从稻谷加工成的大米质地考虑,却失去了稻米原来的美味。至到今天,老一代的农民们还是在说:“不知道我们当年是‘饥不择食’,还是那时候稻米格外好吃的原因——现在的稻子加工成的大米,总没有老品种稻子做的大米好吃。”
  
   解决插秧人手不足的难题
  
   水稻产区一直将插秧作为格外重要的农活,农谚说:“千犁万耙,全靠一次插”。历来的好插秧人,都被农民们尊重。许多老一辈的插秧好手,虽然已经逝去了,却还常常被人们当做英雄式的好汉怀念。
   东圩,以及周边农村,认为插秧仅是男人的事。解放前一家一户的生产中,常常是男人们互相换工,轮流着栽插。每轮到一家,主人都郑重其事地招待。一般的插秧人,每天都会有五顿吃食,而且都非常丰富。因此,历史上有“男人蹲着吃,女人生着吃”的说法。
   东圩村三个生产队合并以后,男劳动力们在生产中主要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插秧上。他们从“开秧门”(公历5月初)开始,一直要插到处暑(8月20日前后)结束。由于人手不足,老是早稻连着单晚,单晚连着双晚不间歇地栽插。虽然都极其疲劳了,总还使得许多田块栽插落在了季节的后面,土地的均衡产量没有办法提得上来。
   解放后,妇女们在政治上虽然提高了,可是农业生产上真正做到男女平等,长时间里只是停留在“空头口号”之中。妇女出勤,无论做什么事,一样的劳动,工分只是男人的一半;在后来的历次运动中,虽然强调“男女同工同酬”,也只是男人的百分之六十。男女同工同酬,无法真正落实。理由是。妇女总是妇女,劳动哪能与男人相比?事实上,女人的体力确实不如男人;然而,由于她们与男人一样,手脚灵巧,许多农活并不亚于男人。
   赵荣雨将这些情况长期地进行着琢磨,认为改变插秧赶不上季节的状况,应该要在妇女身上挖掘潜力。文化大革命中,他曾被怀疑为特务,历时五年,问题澄清后,被指派为生产队队长。他大胆地发动妇女参加插秧。在当时,这算是反常规的做法,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他解释说:“插秧虽然是技术性比较高的农活,但并不是很大的力气活。妇女们只要掌握了插秧技巧,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尽管他努力地动员妇女们学习插秧,却只是少数的年轻女人参加了,大多数妇女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
   敢于参加学习的妇女,在第一个插秧季节里,学到了基本窍门,可以栽插了;在第二个插秧季节里,赵荣雨便把她们安插到了正式的插秧岗位上,并且给了她们与插秧的男劳动力真正同工同酬的待遇。这样一来,对广大妇女震动很大。赵荣雨继续动员她们大胆的学习,于是,大多数妇女都踊跃参加。也只是经过了一个季节的磨练,他这个生产队的插秧人数居然增加了两倍。这样一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插秧赶不上季节的难事。
   在以后的实践中,妇女插秧,并不比男人差。而且,因为她们当中许多人手脚比男人更灵敏,耐疲劳的程度也比男人更坚韧,居然成了插秧的“生力军”。于是,“妇女插秧”,很快在东圩周边“蔓延”开来,普遍的“插秧赶不上季节”的难事,终于得到了缓解。
   妇女能够插秧,与社会进步密不可分。本来的插秧,都是插秧者看田栽插,不是“顺田埂”栽插,就是“碰包撂弯”地“抛趟”。一个跟着一个,谁插得不好,影响全体,因此,技术要求较高。自从尼龙绳子出现后,人们插秧都用绳子拉着,插秧者被固定在“绳子格式里面”,插得好歹不影响别人。这对学习插秧方便多了,给广大妇女参加插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共 48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水稻密植,农具,新品种,种植油菜等方面,介绍了生产队时期的被动生产。一些领导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广“新技术”,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同时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积极性。妇女参加插秧劳动,增加了劳动力,对生产起了很大作用。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3-07-25 13:44:55
  往事也堪回首
北极主人
2 楼        文友:河杨        2013-07-25 14:32:54
  谢谢点评。
3 楼        文友:剑鸿        2013-07-25 22:05:36
  笔法朴素厚实,要是再多一些主体的温度在内,这个会很精彩。
偶开天眼见红尘,方知身是眼中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