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三农今昔之自留地(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三农今昔之自留地(散文)


作者:河杨 举人,43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7发表时间:2013-07-29 14:49:34
摘要:《三农今昔》简介 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业,是提供人们衣食的行业;农村,是社会整体繁荣与否的标志。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巨大,回顾起来,既扼腕叹息又欢欣鼓舞。 河杨根据这些情况,撰写了这部《三农今昔》的书。全书102篇,以叙述的形式书写而成。 这部书力求文辞简洁,客观具体。叙述的是从生产队到农民们大规模“转业”的具体经过。是五十多年来“三农”变化的历程。

(一)社员的自留地
   东圩这里“大跃进”以后,水田几乎都荒芜了,虽然经过了两年的“责任田”和两年的小生产队,草荒还是没有解决掉。
   一九六五年“四清运动”结束时,东圩村的三个生产队被合并成了一个队,社员们的劳动效率比不上原来的小生产队了。对大面积的草荒,队委会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根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简称六十条)“在总耕地面积中,拿出百分之五到七的土地,给社员作自留地”的规定,打算将太荒的田块,以划分自留地的方法,分到社员家里,由社员私人消灭草荒。
   队委会干部明白,划分的自留地上所有的收获都归私人所有。不像生产队大田,收获得再多,私人没有多少。只要将草荒田划分了下去,私人会千方百计地将它管理好,其中的草荒,肯定会完全消灭掉。因此,还规定了划分的田块,每年收回,重新划分。这样,生产队的荒田在轮换做自留地的情况下,会得到改进,草荒也逐步解决掉。
   通过了“四清运动”,人们对政策的严肃性不敢掉以轻心。于是,队长特别去大队部请示,说明自留地是“六十条规定分给社员的”,并且特别说明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太多的草荒。大队干部也不敢做主,请示了公社一把手,答复是自留地虽然可以划分,可是,只能严格控制在百分之五之内,不能是百分之七。因为,自留地多了,会影响社员们在集体的劳动积极性。
   队委会根据公社的“指示”,核算出全队520亩水田,可以划分25亩。于是,决定以老亩为单位计算,划分给社员。对上级只说是25亩(合市亩是41.7分)田,并且要求所有的社员都要统一说法。(关于繁昌县的老亩田,请参阅本人已经发布的《徐贡元》一文,这里不再赘述)。
   25亩,按照东圩田520亩数字计算,还不足百分之五。当时是初次划分自留地,上级还没有发现生产队在玩弄老亩、市亩混淆的“弯弯绕花招”,于是,这二十五亩田,顺利地划分了下去。
   生产队划分的这25亩田,是最偏僻、草荒最严重的田块。历年来稻苗布置下田后,恶性的野饽萁苗、牧衣蓑草,很快就将稻子吞噬得看不见。收获时只能在草丛里面寻找一点稻穗。因为人力无法顾及,草荒便一直得不到治理。
   这么划分下去,每个人口分到了一分老亩田。分到户后,大家明白队干部们的“苦心”——居然用划自留地的方法,叫私人为生产队垦荒!有了自留地以后,人们在生产队劳动之余,即上工以前,下工以后,或者在附近劳动休息的时间里,都扑在自留地里除草。果然如队委干部们的预料,当年自留地里的草荒便完全被消灭了,第二年又轮换划分给最荒芜的田块。三年下来,居然将猖獗的草荒遏制了下去。
   可是,政治形势一天比一天红火,后来的自留地由大队来人统一丈量,每个人口,只有丈量的面积五厘,还包括着菜园地。再后来(文革中),自留地算是“资本主义尾巴”,被完全“割掉”了,只保留了三厘的菜园地。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
   生产队时期,由于大集体的制度,无法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国家老是“过不了粮食关”,一直对农业非常重视。一是行政干部以直接抓农业生产为任务,说是促进生产,二是限制农民收益分配,强调向国家多做贡献。
   随着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越来越多地走向社会,农业科技队伍的人也多了起来。本来,新的农业技术,都是由行政部门不问青红皂白地强制推行,许多所谓的新技术并不符合客观生产,农民们不愿意接受,推广得非常被动,效果很差。科技部门的推广,言传身教,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而且符合生产客观要求,很受农民欢迎。不长的实践里,人人都说,科学的东西,就是比老习惯的好,省力增产。甚至有的文盲,居然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话常常挂在口边叨念。心诚意悦地应用着“科学”种田。
   文化大革命中,为了让广大群众随时聆听“最高指示”,公社建立了广播站,“广播的声音”做到了全面覆盖。狂热的红色浪潮滚过以后,即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公社成立了“农技站”。广播站的准时广播中,每天有一档“科学种田”的节目,由农技站的站长直接主讲。指导农民适时地进行主要生产,指导新农药、新化肥的使用方法,很受农民欢迎。每当科技人员宣讲农业技术时,农民们都专注地倾听。
   一九七七年,全公社各个大队都拿出了二、三十亩的土地,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队”,意在为农民们种田做示范。为了让农科队办得“像个样子”,国家拨了专款,为各个农科队建造了房子,无偿地发给了拖拉机,轴流泵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于是,农科队办得有声有色,为推广农业新技术,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榜样作用。同时,县农业部门还专门召集各个大队选派的人员进行农技集训,给每个大队培养了专门的农业技术员,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
   历史上农民对水稻的病虫害认识肤浅。因为只是种一季水稻,病虫害本来很少,农业上连“农药”这个词都没有。水稻偶然感染了病虫害,没有很好的防治方法,只能是“听天由命”。农谚说:“蝗虫打,结虫梭,抽心虫,没奈何,”还产生了许多迷信说法。水稻发生“百叶枯”病,说是“鬼火烧稻”,是鬼火姑娘闹着玩干的,一旦发现,完全缩手无策。为了避免鬼火姑娘光临,居然用石头做成赤身裸体的男子雕像,叫“石和尚”,用手扶着鸡巴,立在田野里。说鬼火姑娘怕丑,有了“石和尚”,便没有“鬼火烧稻”的事了。
   农业科技的推广,农药化肥的使用,让农民们得到到了“立竿见影”的科技效果,认识了新科技的力量。其实,正在推行的“矮杆化”水稻中,产量虽然比老品种高,但对各种病虫害都敏感得很,要不是新技术,特别是农药的及时使用,甚至不可能有稻谷收获。
   科学技术人员的普及,结束了行政部门强制推行新农技的做法。实践的见证,使农民们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转变成了“只有科学技术,才是发展生产”的崭新认识。
  
   (三)农业用水工具的变革
   毛主席很早就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可是,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却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农业机械,根据它的用途和动力的能源,有很多门类。机械化的应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如今,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改变着农业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东圩这里“现代化”农业机械用得最早的是抽水机。“大跃进”的中期,即一九五九年的夏天,政府便分配来了一台三匹半马力燃烧煤炭的锅炉抽水机,由于技术条件的问题,没有用出名堂来;第二年便来了燃烧柴油的12匹马力的抽水机,才算发挥了应有的效率。“大跃进”结束后,国家在东圩村东建设了灌溉站,用上了六十匹马力的大型抽水机;进入七十年代,电力开始普及,各种水泵陆续出现了,才算完全告别了传统的人力水车的排、灌。
   传统的人力排、灌工具,东圩这里用的是“龙骨水车”。正规的龙骨水车,全部是木匠制作的大型木制农具,长度是一丈二尺,宽六寸。由“车筒子”、“车链头”、“车鉢子”、“车羊头”和“车水链”等组成,车链头是带动水的要件,由70多节“车龙骨”,各安装一片车鉢子组成的。使用时,用“车拐”(即着力于人的手掌与“车槽头”(大轴)的手柄),拉动“槽头”牵动“链头”上的“车鉢子”将水带上来,这样,便达到了“车水”的目的。
   “车水”时,一个人可以进行,但是,不仅累人,工效也不高。正常的情况下,是三个人用一部水车,两个人各拉一只车拐,另外一个人在一旁休息,待一会儿去换下在车水中的一人,这换下的人,休息一会,再来换另一个人。这样,长期地有一个人休息,两个人车水,歇人不歇车,工效很好。
   农民使用龙骨水车,主要是给农田灌溉,有时候发生小面积的内涝,也用水车排水。它的工效,主要是看被车的水距离车上来的高度。越高,称为越陡,反之是平。水平的话,工效则高;反之,工效则差。由于车水常常一车就是好多天,人们为了避免烈日的暴晒,总是在车水的地方(叫做“车头上”),用一根树棍顶着一块竹编的大篾片子,约两平米面积,叫做“阴笺”,将阳光遮着,可以改善劳动环境。生产队时期,由于特制的“阴笺”已经不多,人们老是用棍子撑着睡觉用的被单,遮拦烈日。
   车水是重体力劳动。生产队时期,老是一部水车一(两)个男劳力,带上(一)两个女劳动力。因为车水时,需要不时地调整取水的深浅度,女劳动力大多数不会这项技术。因为主要是给稻田灌溉,越是晴天,抗旱的任务越重。车水时,为了两个人能够协调用力,总是一面车水,一面唱歌。远远看去,车水的人扭着腰肢,甩着胳膊,唱着嘹亮的歌声,煞是豪迈。
   有了抽水机以后,大面积的排、灌,免去了人工车水。可是,小面积或者临时的灌溉,还得用人力车水。电力普及应用后,小型轴流泵也普及起来,农民们才算真正地告别了人力车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龙骨水车”已经成了历史的古董了。
  
   (四)拖拉机的使用
   早在“大跃进”时期,人们在干部们经常的鼓吹下,对耕田“不用牛”便梦寐以求了。可是,真的不用牛,却迟到了20年。二十年啊,差不多是一代人有效的生命时间!
   农民种田,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历史后,都是牛耕了。于是人们对大牛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编出了“蚕姑娘引大牛来人间”的神话,虽然是人们艺术生活的体现,却说明了对大牛的宠爱。(请参阅河杨的这篇故事)
   农耕用牛,到了生产队时期,已经是“技精驾熟”了。然而,农忙时为了赶上季节,仍然是忙不过来。东圩村本来的三个生产队,总共是18头大小耕牛,每到大忙季节,由于使用的时间长,没有足够的时间放牧,也没有足够的青草饲喂,都累得体力不支,羸弱得瘦骨嶙峋,走路两腿打绞。一些长期负重的耕牛,在水田里走不了一段就歪倒下去,令用牛的人不忍心驱赶。于是,人们总希望“听说”的铁牛(拖拉机),能早日变成具体的“现实”。
   一九六九年,芜湖市拖拉机厂生产的第一批拖拉机出厂,分配了一台给新镇公社。公社考虑东圩生产队是全公社最大的生产队,便将这台拖拉机分配给了东圩。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东圩生产队欢天喜地的买回了这台拖拉机、周边的生产队也都为此而高兴:天天口谈的拖拉机,终于可望也可即了。于是,东圩生产队成了周边使用拖拉机最早的生产队。
   可是,初次使用拖拉机,由于人们没有经验,加上机械出厂的质量不高,零件几乎天天损坏。在大忙之时,坏掉瘫痪在田里的时间,比使用的时间还多。而且常常无法及时维修起来,被人们无可奈何地称为“孵机(鸡)”。
   随着拖拉机不断增加,像东圩这样的“孵机”也越来越多。附近懂行的几位机械师傅,被当作神灵一样,请来请去。后来,这样的师傅居然“坐家待诊”,人们老是将拖拉机运到的家里,请他维修。那些年,这几位机械师傅真的比大医院里的名医还吃香。
   由于拖拉机经常的“瘫痪”,一个生产队一台拖拉机,差不多要派一个长期的“采购员”采买所需要的零件。东圩因为最先使用拖拉机,最初配件供应还没有零售处,采买时,必须直接去拖拉机厂。有时,为买一个零件,花去的路费比买零件的钱还多。七十年代中期,县城里成立了“物资局”,专门设立了供应生产队拖拉机零件的门市部。许多易损零件,都分配计划,以旧换新供应。
   由于买配件的人太多,在县物资局门市部老是排队等候。经营零件的售货员,吃香得无法比拟,每天,仅仅是采买的人递给的香烟,摆得满桌子都是,每到下班时,往抽屉里一捋,竟是一大堆卷烟。他们占据着紧要的位置,权力大得为所欲为,人们不敢得罪。购零件的人再多,关系好的人可以公开地予以优先,再紧俏的零件,都给予解决;而平常的人,虽然握有凭以供应的介绍信,他也可以不给,不是说货还没到,就是说不在此处供应,要到遥远的别处去买。县城到东圩村,只几十里路,为采买零件,老是要在那里歇宿一夜。有时候,急等着拖拉机使用,只好千方百计找关系,甚至夜里找人上门求购。
   生产队后期虽然用上了拖拉机,却让农民们偿足了使用拖拉机的艰难滋味!

共 4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详细叙述了,生产队时期,自留地、农业科技推广、水利工具的改革、拖拉机的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行文流畅。机构严谨,史料翔实。推荐欣赏。【编辑:北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极主人        2013-07-29 14:53:12
  具有史料价值。
北极主人
2 楼        文友:河杨        2013-07-29 16:04:53
  谢谢点评。这部《三农今昔》,虽然是一百多篇,但都是“千字文”,每事一篇。因为受版面限制,变成了零星散文。请关心“三农”的朋友在这个家园里“寻找着”读啊!虽然麻烦,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请谅解啊!谢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