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童年琐忆(散文)

精品 【军警】童年琐忆(散文)


作者:刚子哥哥 举人,346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59发表时间:2013-08-03 14:47:07

一九八一年下半年,石门县航运公司改制,父亲得以调回家乡临澧县工作,结束了他自一九五八年参加工作后便颠沛各地长达二十三年的异乡生活,一家人团聚,母亲也终于告别了独自上敬公婆下抚幼弟还得兼济繁重农活的艰难生活。我也便理所当然地跟着父亲回到了我血肉之根的杨板乡太山村戴家湾,记忆里真正天真无邪的童年才算正式拉开大幕。
   戴家湾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一马踏三界,属杨板、修梅、望城三个乡镇交界处,交通不便,进出路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近几年才有所改善。湾里人口不多,那时鼎盛时期也就二十来户,多年来只减不增,现在只剩十二三户了,以老人居多,年轻人都往外跑。整个山湾处于几座小山包的坳里,房子大都依山夹田而建,散落在一个“丫”字形的地理格局中,“丫”字笔画处便是水田了。因为山势渐次走低,故而就不会有许多人对家乡“土地肥沃草长莺飞”之类的记忆,十来口递次而修的堰塘储水能力不强,记忆里年年闹旱,于是到每年的干旱季节为灌田抢水打架的事情屡屡上演,甥舅反目叔侄翻脸的新闻时有发生。虽说叫戴家湾,但戴姓在这里并不是主姓,那时还有我爷爷堂兄弟三户戴姓人家,后来渐渐搬出了两家,现在就只我一个叔爷一家了,倒是以姓刘的和姓徐的为多,多是兄弟分家而来,也夹有朱姓洪姓李姓,这家与那家总多多少少能扯上些亲戚关系,所以只要没有涉及很利益的事情,平日里还是挺和谐和睦和平的。这里民风平实,既不崇文也不尚武,既不剽悍也不软弱,少有显赫家世者,没有出过达官显贵,也没出过偷鸡摸狗横行乡里等这些让乡邻厌恶甚至憎恨的人,村民相互之间既能无私的周济帮衬,也能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剁砧板叫阵对骂半天,中华民族很多优良传统美德都具备,但小农思想里的很多劣根性也一样存在相当的市场。我的童年便是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度过,于是性格里似乎也融入了这些矛盾的元素,本分为人又不循规蹈矩,外表沉稳内心却风起云涌。
   我总觉得我们那时的童年相较现在的孩子来说,幸福得多,快乐得多,同时也单纯得多。尽管现在的物质条件是那时的我们不能比拟的,但仅从孩子单纯的快乐层面来说,我们那代人占有绝对优势。前两天与我一起长大的玩伴朱斌从广州回家省亲,我陪他又回了一趟戴家湾。我们从那些熟悉的山上或田头走过,经过某个地方时,只用手一指,彼此就会心照不宣的会心而笑。是啊,真的不用语言刻意煽情的追忆,只需看到那些二三十年前我们经常聚伴玩乐的地方,便会有共同的幸福感如花儿一样在心底渐次开放。
   我们那时的游乐场就是天地日月大自然,田间地头山野水中就是我们自由驰骋的世界,飞鸟虫鱼花草树木便是我们肆意摆弄的玩具,春夏秋冬晨晖暮雨则是我们挥写快意时光的无限舞台。那时还是讲究人多力量大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年代,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而且孩子上下一般间隔也就一两岁,因此戴家湾与我上下三两岁差不多同龄的孩子有二十来个,只要站在那口山堰堤上随便一喊便是男男女女呼啦啦成群结队一大堆的聚拢来,大人们戏称我们叫“起地风”。因为人多地广,所以我们的娱乐项目很多,而且经常推陈出新。春天我们会在土墙眼里用小棍拨蜜蜂,夏天我们会在傍晚清扫过后的晒谷场支一箩筐逮麻雀,秋天我们满山遍野的摘果子,冬天我们就无所顾忌地打雪仗扑雪娃,什么打灰棒挑花棍翻田鼠打盖盖跳房子偷黄瓜扯花生打拐枣摘冬果寻茶耳打板栗捡菌子掏鸟窝等不胜枚举,有些是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普通游戏,有些只属于三两死党比较出格刺激的即兴演出,每个时段有每个时段不同的玩法,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不同的节目,其中有一些是我们最为乐此不疲的主打经典节目。
   要论常规性和普遍参与性,“田沟翻螃蟹”应该是最为经常化的项目了。“丫”字形渐次而建的水田两头便是两条水渠,生满了杂草刺棘,长年流水潺潺,里面就有很多螃蟹。只要还没有到水冷刺骨的时节,我们就会隔三岔五地在这两条沟里扫荡一番。通常的玩法是兵分两组,一路六七八人不等,一条沟一组人马,从沟的源头开始一直往下游翻。螃蟹没动静时爱爬出洞或爬上一些石头或土疙瘩上休闲,一有动静就会迅速地钻进洞里或躲到石头土疙瘩下的缝隙里,于是就得把它们从洞里或土疙瘩石头下翻出来抓住。这种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一是水沟较深,杂草刺棘,里面蛇虫蚂蟥都有,也有可能扎到脚和腿,没有点胆量可不行,敢下沟的一般都是胆子大些的男孩子,二是下沟的人不能多,只能一人,因为你得在沟里轻手轻脚的前进,防止螃蟹听到动静逃跑。我那时是当仁不让的“下沟者”之一,其他的人便在沟堤上蹑手蹑脚地随着我一同往下游移动,要是发现一只正在休闲的螃蟹,大伙便会激动得演哑剧一般又捂嘴又招手,生恐螃蟹跑掉,比我还紧张得多。而每抓到一只螃蟹,大伙便又演哑剧一样地无声击掌庆贺或做狂笑状,而且还会向另一条沟边的伙伴做着夸张得意的手势炫耀战果,因为我们两个组是拿着比赛的心态来玩的。这样一整条沟翻下来基本要一个多小时,大家就会欢呼雀跃地庆祝胜利。翻螃蟹的过程中,也会顺便抓到一些鱼虾泥鳅,如果战果不太好,我们就会找个地方烧烤着来吃,要是战果丰富,就会一人分上一些,回家让妈妈用青椒炒来吃,味道都挺不错。那时田地基本没用什么农药,所以水沟里鱼虾蟹蟮很多,翻过一次,过个三五天来再来翻一次,仍然会满载而归。现在由于农药泛滥,还有电击捕鱼,水沟里的小鱼小虾已难觅踪迹了,如今戴家湾也有些如我们当年差不多大的孩子,再也没有享受过我们当初如此的捕蟹之趣了。
   还有个节目也挺有意思。我们家的后面有一片枞树山,这也是我们那时最主要的乐园之一。秋季寒露前后,树下会有雁鹅菌(重阳菌),据说只有南飞的大雁拉过屎的地方才会长这种菌子。往往到弄中饭的时候,母亲会说:“去后山捡几个菌子回来,中午和辣椒面糊吃”,我们就会欢喜着冲出去,从未空手而归。这片枞树山给我们最主要的乐趣还不是这个,而是一种叫“吊干虾子”的活动。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干虾子”的具体学名叫什么,只知道这种小虫体长约莫一厘米左右,节状软体,会在树下的地上打出一个个圆溜溜的小洞,躲在里面睡觉,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群伙伴都会在这里玩上一阵才回家,把书包往旁边一丢,不管男男女女,每个人扯一把针状枞树叶,趴在地上找这种小洞,发现了就抽一根枞树叶,把蒂部放进嘴里嘬一嘬,蘸上点口水,据说“干虾子”喜欢人的口水味,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小洞里,再用食指和大拇指捻着枞树叶往下转,探底后松开手,聚精会神地盯着枞树叶看动静,一会儿功夫,枞树叶就会动起来,从开始轻轻的晃到后来比较大幅度的上下拱动,这应该是干虾子开始吃枞树叶了,于是瞅准时机,拈住枞树叶猛地往上一带,一条还正津津有味享受美餐的“干虾子”就被突然地从洞里带了出来,每吊出来一只都会有人兴奋地喊着:“哈哈,我又吊了一只”。每次我们都会比赛,谁先吊到十只就算获胜,往往等到最后一个伙伴吊满十只时,天已开始刹黑,大伙又背着因为贪玩回家太晚怕被父母打骂的紧张疾速各归各家,反正我那时是经常挨揍的一个。去年秋高气爽季节,我回乡下,突发奇想,带着儿子上后山去找这种“干虾子”,可是以前密密的枞树已被砍伐得没了几根,任凭我如何寸草拔遍,就是一个“干虾子”洞也没找到,只得失意而归。难道它们的家园也如我童年的快乐一样永远的失去了么?
   童年的生活除了无忧无虑地玩乐之外,农村的孩子终究还是需要帮家里干些农活的,几岁开始,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放牛,这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孩子的事情。那时我家有一头老水牛,应该有十多岁了,每天天刚微亮,我便在妈妈的催促中起床,骑着它钻进晨晖蒙蒙的山里,牛儿对沾满露水的草很欢喜,争分夺秒狼吞虎咽,以要应付接下来一天的繁重劳动,一个来小时后我便骑着牛儿伴着牛铃声回家,刚好母亲做好早饭吃完上学。还有农忙“双抢”季节也得帮着家里干活,几岁就开始照看晒在禾场的稻谷,以防鸡鸭或麻雀偷吃,还得隔一阵用脚将晒着的稻子匀成波浪形,让稻谷尽早晒干。稍大点就得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抱把子”了,就是大人负责踩打稻机脱粒,小孩子就把割倒成把的稻子递给大人,来来回回节奏很快,以便提高收割效率。大约十一二岁时,我便开始踩打稻机了,因为我家劳力不够,只能拔苗助长提前上岗。插秧时先帮着“打竿竿”,就是顺着拉好的绳子,用单行插秧的方式把水田分成很多的长方形,以便大人们插秧时有位置和空间感,提高插秧速度。大约十三四岁时,爷爷就开始教我一些比如耙田、打匍滚等比较容易操作的田间农活了。农村的劳动随时随地都有,捡干枝耙柴烧火粪夹田埂挑水绞猪草铲田坎剁猪草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劳动时得讲究方式方法,比如摘绿豆就必须早上进行,因为早上有露水,绿豆壳潮湿不会炸开,要是白天太阳出来了再去摘,成熟的绿豆一碰就炸开了,绿豆粒会炸得满地都是。比如用风车车谷时,就得把风车口顺着下风口,不然会扬得你满身灰尘,痒得要命。比如用老天锅煮饭泣干蒸熟前,你得用筷子插数下,烧火也不能像先煮饭时加硬柴猛火,往灶里塞一个软草把就可以,细火纹烧,这样饭会熟得快而且均匀,锅巴也会香得多。正是在这样不断的劳动过程中,我不但学会了很多的劳动常识,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这为我一直的人生建筑打下了非常稳妥的常识基础,也是我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非常重要的素材源头。
   当我看到现在的孩子在那些看似很庞大很奢侈的游乐厅里玩到头晕脑胀时,或是在电脑虚拟游戏世界里沉迷难返的时候,要不就在周末节假日里被诸多的特长补习班将本该快乐的时间填满时,我就无比怀念我那渐行渐远的童年。我们那时的游乐场可谓无边无际,内容可谓琳琅满目,没有规则制约,没有经济压力,可以任意挥洒天性,玩到尽情尽性,环保低碳健康经济还可持续发展。我们没有那么多枯躁繁重而且脱离生活实际的学习任务,可我们学到的知识容量比现在的孩子要宏大数倍,而且都是最为本质最为朴素可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知识和劳动经验,一切的知识积累原本都是为了生活,无论是个人的生活还是社会的生活。每每思此,于是就感觉我的童年生活虽然像一只被顺水放逐的小船,在岁月之河的流驶中愈去愈远,可记忆却像电影胶片一样可以永远保存,那种快乐愈远去的越久,反倒愈觉得越清晰。甚至恨不能让时光倒转,也将我的儿子放归到那样的时代中,那样的快乐里。
  

共 4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戴家湾,故乡的眷恋。虽然偏僻和贫穷,但在作者心里最美。童年真正的意义从此开始。作者对故乡山水人情,地里位置了如指掌。在很多方面没有大人对一些事物看得透彻,在作者还不算成熟的心里,也依然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样的亲切。对地道的农民那种辛勤劳作的毅力钦佩。童年的时候,祖父开始教作者种田的一些常识。这样不仅让作者学会了很多的劳动的技巧,而且也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也为作者今后人生建筑打下了非常稳妥的常识基础,特别是对作者在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素材源头。童年的美好,童年的难忘,记忆总是温故知新。文字清晰靓丽,自然朴实,情感真挚。欣赏推荐!感谢赐稿!【军警社团编辑:林雨荷】【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804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