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走马观花蜀中行:(五)独步千古都江堰

  【江南】走马观花蜀中行:(五)独步千古都江堰


作者:任逍遥 布衣,26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65发表时间:2013-08-08 11:25:10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干流上,相传为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而成,历经2200多年风风雨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即使在2008年空前的汶川特大地震,也只是使其主体工程受到影响,并没有妨碍它的基本运行,而一些新建几十年甚至不到十几年的建筑却在灾难中应声而倒),是世界范围内留存年代最久、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迄今还在使用且仍发挥巨大效益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都江堰独步千古,以雄伟的身姿屹立世界东方,成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为什么有人说,是都江堰铸就了“天府之国”两千年的辉煌?带着疑惑,更带着对先贤古人深深的敬意,走近都江堰,渴望一睹其千年风采。
   4月20日,我们满怀激情,按照旅行社的安排,赶早从九寨沟驱车前往九黄机场,开始了游览都江堰的行程。在准备登机飞往成都(八点三十分)的当口,机场广播紧急通知:“由于川中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与成都机场的联系中断,航班无法按时起飞----”联想到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心里不禁一阵紧缩。那年5月,计划中的四川之行,由于意外原因,临时改线桂林之游,我们是在旅游胜地桂林听到汶川大地震这一不幸消息的,私底下还曾庆幸逃过此次灾难,可这次竟然又撞上了,无奈苦笑之余,只能默默的为灾区同胞祈祷:愿这次灾难不要造成伤亡,损失能够小些更小些!!
   中午十二点,航班恢复正常,下午三点,终于赶到都江堰景区。雅安地震虽然没有影响到取消都江堰旅游行程,但对随后瞻仰汶川地震遗址(映秀)的行程却影响巨大,导游甚至建议我们放弃映秀之行,在是否坚持走完当天的旅游行程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正因为遇上雅安地震,就更有必要挤出时间去缅怀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兄弟姐妹,以寄托我们的哀思。都江堰怀古旅游,只能压缩为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景点的参观上了。
   进入景区大门,我们一改以往旅游中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节奏,匆匆瞻仰了路旁历代治理都江堰有功的官员雕塑,也没有朝拜道路尽头祭祀李冰父子的神殿,而是绕过神殿直奔主题——瞻仰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
   四月的岷江,还不是丰水季节,江水清澈碧蓝。步上跨江索桥,面对滔滔江水,不免让人有点发怵,然而千年古堰的宏大气势,又使我们浑然忘我,也更油然而生了对都江堰这一古代伟大水利工程的探究之心。
   都江堰系统水利工程,从整个工程观察,设计者(李冰父子)立足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巧妙地利用地形地势构筑了鱼嘴分水堰(形如鱼嘴),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等水利功能性设施相互依存共为体系。鱼嘴分水堰的功能,就是根据季节性造成岷江丰水、枯水的不同水位,自动调节水量,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特别是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费,采用“杩搓”截流的方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灌区用水更加可靠。
   鱼嘴下的长堤,分隔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低平地段,在春、秋、冬三季,是当地人往返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通道,在浪花飞溅的洪水季节,则为内江泄洪道。泄洪道(唐称“侍郎堰”“金提”,后又名“减水河”),因其具有泄洪排砂的显着功能,故又叫“飞沙堰”。飞沙堰工程看似十分平凡,但在整个系统水利工程中的功用却是最大,可以说,它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其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却能懂人意、解人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也能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了内江的通畅(时至今日,大部分现代防洪水利工程尚无法解决泥沙淤积的难题),具有鬼斧神功之妙(值得专家深入研究)!
   与“鱼嘴”相背的另头就是鱼尾,她斜对着宝瓶口(通过人工在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崖壁上劈山开凿而成,因其形似瓶口,又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而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由于与原来的山体相脱离,取名为离堆。在离堆之上,建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原是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中文物甚多,正殿供东汉时期的圆雕李冰石像(1974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出土),石像冠冕长衣,手放胸前,面含微笑,刻有“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字样,实为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清流浸润千里沃土,辉煌铸就“天府之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都江堰旅游只能是蜻蜓点水、“窥豹一斑”了。然而,短暂的都江堰之行,留给我们的却是深深的思考与启示:都江堰系统水利工程,是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的,它化害为利,实现了人、地、水三者的高度协合统一,是独步千古的世界级“生态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章。她所内含的系统论,即使放眼今天,也仍然处于当代科技的前沿,蕴藏着极大的科学价值,她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劫难,独步千古的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

共 22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怀揣着崇敬之心,沉醉在字里行间,跟随作者移步换景,领略古都江堰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风范,虽是走马观花,却也丝毫没有敷衍塞责,匆匆而就,那人文景观、美丽景致,裹挟着清新自然的风,迎面而至,使人恍若置身于奇特的情景之中,引来感概万千。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劫难,都江堰始终屹立在时代面前,独步千古,风姿卓越。散文平实中自有奇崛,语言清丽流畅,情感丰赡,欣赏了。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编辑:易水犹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3-08-08 11:39:06
  都江堰,很让人向往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