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小升初”的苦与痛(散文)

编辑推荐 【军警】“小升初”的苦与痛(散文)


作者:冬歌 秀才,10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64发表时间:2013-08-09 08:34:27

2009年7月,那天女儿从学校拿回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录取通知书”。
   尽管只是一张薄纸,但在我手中却如此的沉重。那一刻,我和爱人喜极而泣;那一宿,我们彻夜未眠;那一夜,我们把这些年来为女儿所做的点点滴滴,进行了回顾。这其中,有欢喜,有忧愁;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教训,更有感悟。
   天下之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尤其是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看到身边那些因为当初未能考上好的大学,找不到一份称心如意工作、甚至就不了业的年轻人。我们从心底里发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将女儿培养成学习好、成绩优、素质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从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同许多家长一样。听说数学重要,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班;有人说升初中作文占的分数比重大,又报上作文阅读班;老师说英语无论是升中学、上大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课,于是我们又报了剑桥英语课外班;美术、音乐、舞蹈、游泳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好处,我们不计代价、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班统统报上。如此这般,孩子除了在学校正常的学习之外,没有一点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我和爱人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几乎也全部搭了进去。孩子很辛苦,家长很疲惫。其实,这样做我们也是迫于无奈。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不做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
   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兴奋不高、成绩不升反降,而且我们俩也被折腾得精疲力竭。经过反思,我们发现“以多胜少”、“委屈求全”的培养方式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经过审慎考虑,决定保留英语、数学和舞蹈外,其它课程一律取消。因为四、五年级期间孩子参加了央视春晚、抗震救灾等大型晚会,因此,六年级一开学,在校园舞蹈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动下,又停止了英语和数学的课外班课程,全力走舞蹈特长之路,企盼能在“小升初”时派上用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4月份在海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第九届青少年舞蹈比赛”中,女儿一举获得“六年级组独舞二等奖”。按照北京市教育部门规定,在区级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可以算为特长生。这意味着拿到了一张能够选择重点中学的“入场券”,那天我们全家甭提有多高兴。
   5月10日,按通知我们带着女儿先后前往人民大学附中、北京大学附中、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等多家北京市重点中学报了名。之后,我们又请了专业舞蹈老师,一对一给孩子的舞蹈进行再提炼再加工。应该说,对于孩子人生中的每一步,我们都是这样费尽心思、不遗余力地努力着。
   5月23日一大早,我们请歌舞团专业化妆师给女儿化了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从紧张、企盼、失望中度过。一天下来,我们一家三口身心疲惫、万念俱灰。孩子哭得伤心,大人心里难受。有些问题在心里堵的慌,可一时又想不明白。别的孩子实力和自身条件并不比我的女儿好,可人家却上了首都师范大学附中,甚至是人民大学附中,这是为什么呢?都说考试是公平公正的,考场纪律很严格,家长按规定是不能进入考场的,可在考试期间我们明明看到有的孩子家长堂而皇之、自由自在地进出考场。
   事后,我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每所中学特长生的招生名额非常有限,而且又牢牢掌握在校长手中(副校长只有一个名额)。据业内人士讲,在考试的前一天,学校早已内定完毕。所谓考试只是掩人耳目、走走形式、糊弄百姓而已。我曾在部队从事干部工作多年,组织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应聘、招生若干次,在这方面虽然算不上专家,但也算是个行家。所以,对考试的公正性、教育的公平性从未产生过怀疑。然而,通过这一次亲身经历,联想到最近重庆出现的数10名参加高考的学生擅自改变“民族”以便能得到加分的事件,我无法不改变当初坚定的态度。我不仅要问:我们的教育系统怎么了?老百姓的孩子怎么了?
   有人说:“小升初是考家长。”现在想想这句话确有一定道理。如果家长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一定的经济基础,其孩子在北京想上个理想的学校简直是天方夜谭,甚至比登天还要难。毋庸置疑,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等等,存在着无数个说不清道不白的弊端。当然,仅靠某个部门、某个人,或者在某个时间内是无法能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些不良现象和问题是否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呢?为了孩子,作为家长有时我们不得不按某些“潜规则”去办事,那怕是失去自我、丢掉尊严、钻进“狗洞”,都会义无反顾,个中滋味只有家长自己知道。
   罢了罢了,说的再多、悟的再透,又有何用?还是积蓄点人民币吧,给孩子多报几个课外补习班,把成绩搞搞好;除此,作为普普通通的军人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共 18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这样的反应现实而又充满无奈的作品,我的心也很沉重。教育,本不该成为所有的家长都关切的问题,但是,我国的教育不仅成为了问题,而且是越来越让学生和家长感到无奈和痛苦的问题。为了孩子家长们不得不失去许多-----作者从女儿写起,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批孩子们的命运,是一群家长的无奈,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牵动所有人的社会问题。我想作者也是想借着手中的笔,让更多的人都来关心教育问题,来关心我们国家的未来。这样的社会责任感确是一位写作者应当有的良知,作者做到了,这很令我感动。文章质朴流畅,摆事实讲道理,还有深深的感悟,说出了许多人心里有而嘴上未说出来的感叹。这是一篇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推荐欣赏。【军警社团编辑:沈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