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农夫耕牛及其它

  农夫耕牛及其它


作者:秦钟 举人,3721.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0发表时间:2009-03-09 12:03:07

笔耕日正午,汗湿蚊蠓舞。
   谁知案头作,行行皆辛苦。
   闻知《笔耕“三角洲”》问世的消息,不等她满月,我就想去道喜,且不揣冒昧。
   看到《笔耕“三角洲”》,我的眼前就突兀地展现出一个体魄强健,躬耕不辍的农夫形象:他佝偻着身体,把理想弯成犁弓,把意志凝在犁尖,把汗水泪水深深地掩埋进犁沟里边,步履蹒跚,亦步亦趋地扶犁前行。前面是喘着粗气,打着响鼻,淌着热汗的黄牛,身后便甩下一串串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脚印。人牵头牛,牛拽着人,构成了一幅立体的边塞风景画或感人至深的立体雕塑。
   当然,牛也不见得有多老,农夫也没有心力交瘁,须髯飘飞,只是他足下的沙滩,荒漠是日见疏松丰腴起来,由贫脊变得黝黑,由不毛变成林茂粮丰、瓜甜果脆、石油滚滚。这时,我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眼睛也潮湿了------
   说句老实话,这几年的出书热也曾凉透了不少人的心。表现在数量上升,质量下滑,远离生活、无病呻吟,造成了虚假繁荣,缺乏审美教育与可读性。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新近出版的《尘埃落定》、《高老庄》还是值得推敲咀嚼和回味的。我要说蒋南桦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七年之久的《笔耕“三角洲”》,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实书,具有可读性的书。
   新疆喀什自古以来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祖国的西陲明珠,也演绎了上千年的历史变迁,文化故事。它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但不是精神的荒漠,文化的沙漠。它是中西文化源流交汇的地方,曾经产生过边塞诗与维吾尔史诗《十二木卡姆》,也养育了现代的王蒙、周涛、朱光华、王悦等一代文化名人。但从总体上来说,喀什文坛是相对沉寂了些,文化味儿有些淡薄。不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有几家称雄也是鼓舞人心的盛事。这不是对喀什文化文明的否定,而且是说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与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更有逊色之处,这也是不争论的事实。文坛立不起一本刊物(汉文的),刚刚诞生的《喀什诗词》盈盈含露,亭亭玉立,但是还那么稚嫩与弱不禁风,继文化主将朱光华之后缺乏后起之秀。最近,赵力、王族、蒋南桦的崛起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填补了我区文化新闻上的一方空白,尤其是后者。
   写新闻投入如斯,至爱如斯不乏其人,可是傲世独立勇于结集出版者只有南桦而已。虽然《笔》文厚不盈寸,文不过百,首尾似有失衡,错别字时有发生,谴词造句也不尽得当。但是,瑕不掩瑜,美玉总是和瑕疵相互依存,对比生辉的,称绝对无瑕疵的那也许是顽石。
   浮光掠影,粗略涉猎,《笔耕“三角洲”》还不叫人失望,其可取之处归纳有五:
   一、编排分门别类,不枝不蔓,题目新颖,叫人一目了然。
   二、语言平实质朴,字句锤炼,文气贯通。状人写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重要的是所写所述的都是平常人,平常事,俗中见雅,见微知著,很少有铜臭味。
   三、立体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展现了改革开放后新泽普(南疆的一个县份)的精神面貌,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脉脉含情,字里行间折射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四、坚持新闻写作原则,勤奋踏实,严谨敬业,布局谋篇也颇见功力。《笔耕“三角洲”》不算是新闻的精粹,却也是经得起推敲之作。
   五、多种修辞格式的巧妙运用,或者因势象形,烘云托月,或者强调意念,一唱三叹,长短句子搭配使用,不滞不涩,错落有致,给人以临场感,现实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蒋南桦(当年)年方三十,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坚韧执着上,不慌惑不摇摆,像春蚕,像蚂蚁吮吸着叶尔羌河流域丰富的文化乳汁,从渺小的多次蜕变走向老成,走向辉煌;像蜜蜂像象蜗牛,把灵敏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风雪高原,大漠绿洲,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两个文明均有涉猎。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用生命和真诚孤守的一方热土。尽管新闻和文学一样属于愚者的事业,傻人的追求。曹雪芹所撰写的《红楼梦》曾经增删五次,披阅十载,这只是需要使然。不是为了稿酬,因为书成之后是在作者辞世后才以手抄本行世的。如此推论,南桦的《笔耕“三角洲”》如期出版是作者的幸事,也是喀什新闻界的幸事,它为初学者指出了攀登新闻峰巅的途径,它为默默前行的赶路者铺就了一条到达光辉顶点的坦途。
   近年来,内地的孔雀东南飞方兴未艾,喀什的孔雀北疆内地飞已成定势。名禽择良木而栖是事物竞争的规律。但是,飞不动的孔雀们早已看好了喀什这片可以重复开发的热土,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在这块盐碱与风沙袭扰的土地上,他们脚踏实地、通宵达旦地在“编外”新闻文化工作者暗淡的灯光下履行着一个无名书记员、无名歌者的神圣职责,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为党的新闻工作而鼓与呼,为喀什的改革开放摇旗呐喊,为时代的主旋律演奏一曲颇具浓郁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小合弦,以鼓舞土气,振奋精神,蒋南桦是首当其冲的骄骄者。
   新闻从属于文化,新闻与文学也有着亲缘关系。《笔耕“三角洲”》文中有一大部分人物通讯、特写应属于报告文学的范畴,而写作体会心得又是杂文随笔。蒋南桦不分雅俗,不揣重轻,向尊贵的上帝们倾其所有,竭自己之所藏和盘托出。这正说明了他的大度真率与坦诚。心底无私天地宽,丑媳妇也会见公婆的。况且蒋南桦藏朴守拙,以举重若轻之筆,匠心独运的慧眼行文处世,他大智若愚的古朴文风恰似一壶浓烈的腊酒,会饮醉一大批不约而至的贪杯者的。
   蒋南桦年轻有为,如日之初升,光焰灼灼,《笔耕“三角洲”》是他的牛刀小试。他的功力与底蕴当是沉浸在水底的冰山,必然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非凡的爆发力的。愿他持之以恒,不骄不躁,用高山不舍寸土,河海甘居其下的包容与吸纳精神去面对荣誉和鲜花,毁誉与热讽。生命之树常青,新闻之春常绿常在。
  
   1999年3月6日原稿
  
  

共 23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从所评论书籍的构思选材以及编排体例入手,针对新闻的文学性展开自己的论述,自然得体,也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编辑:邬海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3-09 15:46:02
  蒋南桦年轻有为,如日之初升,光焰灼灼,《笔耕“三角洲”》是他的牛刀小试。他的功力与底蕴当是沉浸在水底的冰山,必然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非凡的爆发力的。愿他持之以恒,不骄不躁,用高山不舍寸土,河海甘居其下的包容与吸纳精神去面对荣誉和鲜花,毁誉与热讽。生命之树常青,新闻之春常绿常在。
   文章从所评论书籍的构思选材以及编排体例入手,针对新闻的文学性展开自己的论述,自然得体,也多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编辑:邬海波】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