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诗词古韵 >> 【春秋】回乡偶拾(古韵)

  【春秋】回乡偶拾(古韵)


作者:创腾de天空 进士,838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6发表时间:2013-08-15 18:08:58

1.回乡偶拾
  
   路头村尾望,不见壮年郎。
   田地生杂草,始觉千里荒。
  
   2.山中夜遇
  
   屋前闻犬吠,月夜显清空。
   人去留足迹,伤别远草丛。
  
   3.留守之见
  
   厨房灯下影,老妇灶烧忙。
   孙子自觉学,心急月过堂。
  
   4.探老母亲
  
   邻里吐倾心,我妈生病期。
   话筒报喜讯,心底苦犹知。
  
   5.农教之思
  
   父母出离外,孩童留守读。
   话传家长时,已入不归途。
  
   6.山 行
  
   山路出石骨,闻传拨款修。
   未知真亦假,渴望在今秋。
  
  
  
  
  
  

共 3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五绝,用不同的标题相标明,诗意平实,贴近生活,于字里行间,推敲于对生活的热爱,其中不乏对家乡的热爱之心,篇幅虽不长,但情意却深重,六首绝句,六种情思,一样令人感怀。感谢来稿【春花秋月编辑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一丁        2013-08-15 19:21:16
  天空的诗歌朴实自然,发之心声。送上问候!
回复1 楼        文友:创腾de天空        2013-08-15 19:25:57
  回一趟家的感触!呵呵!谢谢田老师提读留评!
2 楼        文友:摩高        2013-08-16 19:50:02
  好作品就有让人发言的冲动,但是,因为我好长时间不干这个了,解读和评论的水平难免下降。
   六首作品,我个人最欣赏第三首《留守之见》。
   作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昔日熟悉的一条大路望到头也看不见个年轻人,人呢?都去城市打工去了,草也长了,田也荒了,一种无奈之情升起。年轻人都走了,小孩子被留在家里跟着奶奶过,一老一小忙着做晚饭,生活还得继续啊!按说奶奶这个年龄该歇歇了,可惜啊现实太骨感,还得照顾小孙孙,好在孙子特别懂事,主动帮奶奶做饭,小孩子干什么都图个快,而此刻时光也在飞逝,月亮在堂前移动,它俯视这一老一小这忙忙碌碌平平淡淡的生活。留守儿童啊,留守老人啊,也不容易。其实作者的母亲也是这样的,她和天下的母亲一样,希望子女能过上幸福生活,却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最后,我祝福作者家乡那条山路的重修,能在今秋10月10号启动。
接地气的人最好。
回复2 楼        文友:创腾de天空        2013-08-16 23:08:07
  非常感动于摩高文友对文字文知的热情和执着!其实,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祝秋安!
3 楼        文友:剑断流水        2013-08-17 14:17:14
  六组五绝,颇有乐府诗的神韵,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欣喜。第一首为总括,为接下来的几首做了很好的铺垫。《山中夜遇》一首尾联“伤别远草丛”中“别”字为入声,故有失格之处。《探老母亲》一首颔联“我妈生病期”中“我妈”如改为“母亲”更为好一些。既然是古诗词还是用文言文比较好。《农教之思》中尾联“已入不归途”一句有待商榷。总体来说,语言通俗易懂,六首中唯第一首意境为上,第三首前两联意境可谓是与孟郊的《游子吟》有相通之处。其余几首意境未能突出。个见。仅供参考。
浪迹天涯,剑断流水,却抵不过伊人泪。
回复3 楼        文友:创腾de天空        2013-08-17 17:06:58
  感谢提读。这五绝是用的是新韵。用词偏离文言文,更显抒情,效果更好些。不刻意追求,更能体现清新的风格。。《农教之思》中尾联“已入不归途”一句,却是很难理解,只有深入,观察农村孩子走向犯罪大多数为缺少父母教育的,不在身边,养不教,父之过。当醒悟的时候,后悔晚了……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形势的严重。文字通俗,意境隐藏在现实生活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