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三农今昔之改善民生(纪实)

编辑推荐 【春秋】三农今昔之改善民生(纪实)


作者:河杨 举人,43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4发表时间:2013-08-21 16:34:53
摘要:《三农今昔》简介 农民,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群体;农业,是提供人们衣食的行业;农村,是社会整体繁荣与否的标志。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巨大,回顾起来,既扼腕叹息又欢欣鼓舞。 河杨根据这些情况,撰写了这部《三农今昔》的书。全书102篇,以叙述的形式书写而成。 这部书力求文辞简洁,客观具体。叙述的是从生产队到农民们大规模“转业”的具体经过。是五十多年来“三农”变化的历程。

【 修筑农村公路造福于民】
   广袤的农村,本来没有所谓的“公路”,只有自然的“人行路”。其实,只要是人人都可以走的路,都应该叫做公路。而这里所说的公路,是指宽阔、平坦,可以行车的路。
   圩区都是自然的水田,水田都有保存水的田埂,这些田埂同时便是人们行走的路。因为圩田阡陌相连,从这个自然村到那个自然村,便从这些田埂上通过,路便是弯弯曲曲的埂。当庄稼收获后,田空了出来,人们老是从田里直接通过,叫做“超近”,常常将田中间踩出大路来。因为多是泥路,又常常有水,不是走长路的人,总是赤脚行走,因为这样既方便又利索。
   人们走这样的路,常常受田主人限制。如果田主人将做田的物资临时摆放在田埂上,行人必须避让。如果田主人将烂泥弄到了路上,或者灌水时淹没了田埂,则行人必须赤脚通过。有的田主人顾及行人走路,会将田埂培阔一点;也有的为了自己的田面积大一点,将大路削得很窄。
   圩区多是马肝土,风晒干燥后像铁一样坚硬,遇水又稀烂如糊。晴天还算好走,下雨后便一陷多深。特别是阴雨连绵,行人便将道路践踏得像面糊。无论是穿胶鞋或者是赤脚行走,总是弄得腿部下半截泥迹斑斑。老人和孩子行走非常吃力。
   由于人行践踏和天雨冲刷,大路坍塌很快。大路边的田主人必须年年修筑田埂,不然,田里将关不了水,当然也修筑了道路。
   因为没有车辆通行,道路都是狭窄的人行路。因此,一切物资运输都必须人工肩挑驼运。每当人们建造房子,材料的运输总是将附近村民累得筋疲力尽。当稻子成熟时,挑柴禾、驮竹子的,总会将沿路的稻谷扫落许多。因此,大路边的田块人们并不喜欢。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镇公社成立了板车队,板车开始应用。为此,东圩村后大路加宽至可以行板车。学大寨时,公社征集全体劳动力去山区修水库,说水库修好后,可以保证圩区稻田用水。
   九十年代初,为了兑现“水库里水灌灌圩田”的诺言,当局从东圩村后的大路沿线修建“灌溉渠”,顺渠也修筑可以行汽车的公路。公路宽四米,灌溉渠宽两米。泥巴公路修通后,便停了下来。十年以后,才将公路铺上了红土和石碴,算是砂石公路了。因为水库里水完全不能下圩田,水渠则完全被废弃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投资修建农村公路。2005年,这条“灌灌渠”旁的公路被浇筑成水泥公路,直到此时,东圩附近才算有了比较规范的交通道路,
   各自然村的道路本来只是自然的土路,有的地方仅仅可以通过大型农具。手扶拖拉机普及后,才修了“行走拖拉机”的泥巴路,长期的车轮碾压,非常难走,人员集中的村庄,几乎都是举步维艰。
   国家在修筑农村公路的同时,还修筑“联村公路”,将各自然村的自然道路进行着改造、开拓,也都铺成了可以行走机械车辆的水泥路。这些联村的水泥路,都与大公路相通。东圩村因为1997年修筑了比较标准的村路,国家在其路面上又加筑了水泥,于是,东圩村上平坦光洁的水泥路,南北贯通。
   农村地大面广,历来的交通只是因便就简。农民自己建筑规范交通,特别是铺设水泥道路,是不可思议的事。国家投资建筑农村交通,真正是造福于民。现在人们出门,无论天晴下雨,只需穿平常鞋子就可以了,而且车辆可以直达家门口,与住在城里已经相差无几了。
  
   【改善生活的民生工程】
   圩区水网密布,历史上处处绿水荡漾。池塘里的清水像烧酒一样,清澈见底,清冽微甜。圩区人饮用水都取之于自然的水塘里。
   东圩村南有长水沟贯通,北有大“高塘”相依。只是这两处因为紧傍村庄,村上的渍水流入,其水看起来还算干净,但人们只是用水才在里面提取,吃水则到远一点的水塘里去挑。一般情况,离村庄也仅五十至一百米路程。于是,每家都有水缸,人多的户,水缸可以装三担水,人少的,也会有两担水的缸。差不多两三户便有一担水桶;没有水桶的人家,向有水桶的借用。每一两天便需要挑一缸水,无论天晴下雨都是这样。
   农业上化肥,特别是农药广泛应用后,水塘渐渐被污染。尽管人们保护吃水塘,不使田中的水流进去,可是,每逢大雨,田水漫进水塘,水塘水质便迅速恶化,人们吃水只好另寻水源,常常要到一里多远没被污染的池塘里去挑。于是,人们普遍埋怨,住在圩区,被水包围,吃水却并非容易!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外地来人用人力钻具,在人们居住的房前屋后的平地上为主人钻“压水井”。至此,东圩人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下也有水源。这压水井是在钻成的洞眼里,插根塑胶管子,上面安装出水头和手柄,将出水头里放些水,按动手柄,以真空的原理将水吸上来。可是,这种井初用时,水中泥沙很重,必须沉淀后才能饮用。而且,手柄容易损坏,常常需要更换;压出的水流很小,有时候压水还很吃力。
   九十年代秋天,董成乐的儿子木根,在自己门口挖了个大洞,四米深时居然涌出了清水。他用红砖码了个圆柱形,外围四周用土填平,开出了第一口水井。这样的水井,提水比压水井快捷多了,而且水质清澈,不用沉淀,方便饮用。于是,东圩村家家仿效。两年的时间里,差不多都开掘了水井,结束了去池塘挑水的历史。然而,井水虽然方便、干净,而水烧开以后,锅沿边总有白色水迹,喝起来也没有池塘的水甘冽。
   2000年之后,国家向农村投入基础建设。不仅给农村道路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还给农民“改水、改厕”,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称为“民生工程”。于是,东圩所在的谷口镇创办了“自来水厂”。2008年自来水管道铺设到了东圩村。收取每户390元的“开户费”,2009年自来水正式使用。这水源取自于大漳河,水质优良。农村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又用上自来水,人人感觉真的是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了。
   同时,国家还给农民厕所进行改造。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农村,原来的厕所非常难堪,卫生条件极差,改厕确实是造福于民。然而,正因为是造福于民,又完全是国家的钱,连有些已经有了很好厕所的农户,也给建筑了“化粪池”,显得多此一举。
   在此基础上,政府又试想“村村通公交”。将公交路线设置到了联村公路的各个自然村。可是,因为农民之中真正的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打工了,常年在家的,只是一些老人和小孩,人员流动很少,这项工程,一直到2010年也没有真正实行起来。
   此外,国家还实行着“家电下乡”和“农机补贴”的政策,给农民在添置家用电器和购买大型农业机械予以补贴。加速了农村电气化和机械化的步伐。
   总之,农村的现代化,与城市比较,虽然还有距离,却也在步其后尘、
  
   【 国家投资平整土地】
   国家对农村的投入,称之为投资三农。在东圩这里主要是基础投资。因为农村长期以来实在太贫穷了,开放后,农民们经济上虽然有了改善,却没有力量投资公共设施的建设。国家的投资,使农村基本建设有了根本的起色。
   在东圩周边,国家投资改善了用电环境(虽然是电力公司的投资,却也是国家性质,并没有让农民拿钱),改善了道路交通,又给农民们送来了自来水,还改造了厕所。近年来,又对建房户予以支持,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2005年开始,开始投入巨资,进行农田改造,其中的土地平整,改变了农业土地的原始面貌。
   广袤的圩区水田,看起来一坦平原,其实都是一处处高低不平的土地。历史上,农民们为了灌溉水源的走向,修筑了不少沟渠。三国的时候,东圩这里是东吴驻军的地方,土地上被驻军挖掘了许多军用沟、汊。明朝初期为了“斩龙绝脉”,又挖掘了不少水塘。这样,东圩周边,水网密布。在雨水充沛的夏天,站在西边的山顶上鸟瞰圩区大地,处处水面,像是蓝天的天空里飘浮着的白云。
   这样的土地,一家一户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倒没有多大的不便;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特别是使用现代化机械时,便显得局促。于是,许多地方早就进行着整理。特别是学大寨时期,一些“先进典型”便进行了农田“标准化”建设。这些建设,是用人工将土地整理成一定规格的耕作面。具体标准是“格田成方,沟渠成网,道路通畅”。常常是每到冬天农闲时,便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建设农田“标准化”的时候。
   不过,这些“标准化”的农田,是行政部门的“面子工程”,总是调动“千军万马”建造某一块农田。所选择的地方面积不大,并且平坦易做。有一个县,为了建设一处“标准化”农田,居然调动了全县农民,弄得远道而来的人怨声载道,还弄得被整理的土地,个别地块长时间无法耕种。
   2008年,国家在东圩及其附近的几个行政村的农田里,开展土地平整工程。这是完全由国家全面投资,用机械化平整的项目。政府在早先几年便将土地进行了测量、规划设计好后,制成了施工图纸,这时候,招标工程经营者承包施工。这一年,政府通知被平整的土地上的农民,收过双季早稻后,将田土空下来,交由政府整理。
   2008年8月中旬,工程经营者开始施工。他们按照设计图纸,使用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土地被割成了一块块的区域,开出了一条条的水渠和田间公路。本来的水塘、水沟都被填平了。仅东圩一个自然村,便被填平了十九处水塘和大型水沟。到了这一年的冬天,这里的土地完全改变了面貌,建成了“格田成方,水渠成网,道路畅通”的“标准化”农田。
   2009年1月,东圩这里的土地平整基本结束。具体到每一丘田块,都是方形的八亩左右。原来奇形怪状和大小不等的水田没有了,许多很有意义的古迹也消失了。被平整的田看起来还算平坦,可是,只能算是大体上平坦,具体到每一丘田中,却没有一丘是真正平坦的。因为,这些大型机械,不方便做好更细致操作。农民们在具体耕作时,都应用了大量人工,进行着具体的“再整理”。
   这次平整土地,由于许多水塘、水沟和不便耕作的田头地角,都被平整成了水田;各自然村本来没曾统计过的土地,即被称做“黑田”也被整理了进去;加上历史上口喊的“老亩”面积比实际丈量亩大得多,等等原因,使平整后的土地面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这些本来的土地,被记录到了“平整土地后扩大了耕地面积”的“功劳簿”里。
  

共 40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国家对农业投入,从2005年后加大了力度,主要通过修筑工公路、平整土地及改善诸多民生工程开始。农民由此基本摆脱了道路,饮水等问题的困扰,新农村的变化至此拉开帷幕。但同时也遇到一些改革中的问题,比如环境保护等等。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这些暂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真正解决。推荐欣赏!【编辑:迦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迦南        2013-08-21 16:39:55
  欣喜地看到农村正开始走向实质性的变化。问好河杨老师。
迦南
2 楼        文友:河杨        2013-08-21 16:57:55
  谢谢点评。农民的一切,都是国家兴旺与否的反映。只有国家兴旺发达,重视三农,农民的一切才能够好起来。我们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国家永远兴旺昌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