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母亲的黑土地(随笔 外一篇)

精品 【笔尖】母亲的黑土地(随笔 外一篇)


作者:杨克江 童生,57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16发表时间:2013-08-24 16:27:07


   母亲是个农民,一生和她生命联系最亲密的除过她的三个儿女,剩下的恐怕只有她耕耘了一生曾洒下她无数希望汗水的黑土地了。
   黑土地,一个多么诱人多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称呼。“黑色”代表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人类尚未步入的地域边界。一个令无数拓荒者探险者毕生为之痴迷为之留恋忘返的角落。“土地”,人们最喜欢把它和“母亲”联系在一起,以凸现它的“生生不息”、“生长繁衍”的力量。我真羡慕母亲那一双手:只要在充满阳光和风雨的土地上轻轻洒上一粒种子:黑幽幽的土地上就会长出一颗玉米、一株高梁、一朵花、一棵树……失眠的晚上或者想家想母亲的时候,我就在大脑那张清晰透亮的腊纸上,细细回忆房前屋后的每一棵花草树木,想想母亲经过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棵长满绿叶健壮挺拔的禾苗——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个根系,每一粒果实,它的整个成长过程都填满了融入了母亲的希望勤劳和汗水。当我们坐在餐桌上细细品尝着五谷的香醇美味,不知你能否想起娇阳似火下风霜雨露中母亲那一双粗糙皲裂辛勤劳作的手。
   在我家庭院的东南角有一块空地。每年春天母亲都要把地面的杂草、落叶和残败的秸杆清除干净。那坚硬的土层在母亲那口刃锋利的长柄锄头的挥动下一块一块溃散瓦解。待到土质彻底疏松地面平整后,母亲站在地边仔细地琢磨着:“到底该种点什么呢?”。看她那庄重肃穆的神色,就象一个画家面对洁白的画布,就象前沿指挥所的将军面对作战地图。母亲很清楚:只要播下合适的种子,真诚的大地就会给她送来最丰盛最甜美的果实。她想了很多,但最终还是选定了儿女们的餐桌,选定了他们平日里最喜欢的五颜六色瓜果蔬菜……洒在泥土的种子,一旦遇到温暖的阳光和充足的雨水就会迅速膨胀发芽长大。小小的一片土地上如愿以偿地长出了黄瓜、茄子、洋葱、大蒜……
   但在收获季节,母亲却在黄瓜藤蔓的夹缝处意外地发现了几窝甜瓜,和一些不知名姓的花草。“这谁家的孩子?莫不是跑错门了”。平时一惯爱说笑话的母亲轻轻嘀咕了一句,她生怕让那些外来的花草听见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可他们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哪一股风吹来的种子,还是过往的鸟儿一时不小心把衔来的种子掉落,要不就是孩子们吃完瓜果后随意丢在地上。但她毕竟在我家院子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养儿育女,也算我的一点意外收获吧!她仔查看了看这些落荒而来的“移民”,怯生生可怜兮兮屈身在那些扬眉吐气名正言顺的瓜果植被空隙之间。但她还是顽强执着毫不犹豫地孕育出了自己的果实。那野生的甜果:个头不大,状似木梨,但味道却甜得出奇。那种甜味一旦刺激了舌苔,恐怕你三日之内也尝不出风梨水蜜桃的滋味。
   面对一块刚刚开垦的新土地,我总禁不住地想:“她该长些什么?她适应长什么?长什么才最有意义?——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棵庄稼,还是……”这一反思一琢磨,这一意义的追寻,土地——这原本很单纯很熟悉的事物,一旦和大地的绿色生命联系起来——“大地”就呈现出她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意义。不错,大地不会辜负任何一双勤劳的双手。只要你撒下梦想和希望的种子,就会有一片森林,一畦稻田、一缤纷的竹林、茶园、水果园……在等着你。但“生存——生活的世界”中有太多的风雨太多的不测——一场冰饱、寒流、流感、病虫害……包括人的一点疏忽过失,会使一块充满希望辛勤劳作的土地一无所获。但也往往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一块新开垦的“黑土地”,它的未来是一个难以确定的变数,一个猜不透的谜语,一条通往不同地域的交叉小道……耕酝拓荒者一生都在“大地”这个未知黑色的世界上摸索着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母亲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就喜欢描红绘花。母亲的刺绣手工在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但我不明白:那样一双舞弄绣花针的纤纤秀手:为什么一旦握起粗笨的农具,却一样地得心应手一样地娴熟灵巧一样地痴迷陶醉。母亲经常念叨着:“土地是有灵性的,土地是有感情的——人,只需将她唤醒”。母亲说这些话时声音很低,脸上的神情很虔诚很神秘,象自言自语,象有一个巨大的谜团一直在她心里迂回萦绕——莫非在母亲的灵魂深处,在母亲那勤劳智慧生命的过往途中:那一片“雪白的画布”,那一片“黑幽幽的土地”让她想起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每次看母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总在想年轻漂亮的母亲坐在海棠树下,坐在落日余晖里绣花时的情景:那份优雅专注和投入中,把一个少女的梦想一针一线地编织到画布上。等她成人有了家有了孩子,她就把梦想世界里的画布绣针毫不犹豫地移植到现实风雨里,移植到那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因为她从儿女们那饥饿的眼神,从那一双双伸来的小手里看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真理:“面包,面包……”
   从此,母亲一步也不愿离开她心爱的土地。玉米的叶子划伤了她的胳膊,母亲就用手轻轻抚摸着叶子“乖啊,学乖啊!”。母亲能够准确的说出每一个禾苗的秉性:它什么时候需要阳光什么时间需要浇水需要修茸疏理。沉默寂静的黑土地,只需一粒种子,一滴汗水,一点智慧……只要母亲轻轻唤一声“芝麻,开门”——那充满灵性的黑土地上就会争先恐后接连不断地输送出云朵般的棉絮,送来飘香的五谷甘甜的瓜果,那晶莹透亮果实累累的葡萄园就会源源不断的从泥土深处,从岁月的云烟中,从洒满阳光的田间小路上迎面走来。
  
  
   【隔岸的桃花】
  
   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不平和屈辱是很容易动怒的。就连那些胸襟开阔,修养极高的人,也常常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而怒从心起,从而招来祸患,酿成悲剧。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林则徐先生就是一个动不动就发怒的人,为了提醒自己,他干脆把“息怒”二字镂刻在自己的宝剑上。鲁迅先生就曾感慨地说:“悲剧就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愤怒本身有一种可怕的破坏力,天庭之怒,则黑云密布、雷鸣电击;大地之怒,则演绎出山崩海哮,怒潮翻滚;至于人,李卓吾有言:“大丈夫喜则清风朗月,怒则迅雷呼风。”其实作为人,为了捍卫正义、尊严而“拔剑而起”,抱着“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豪情倒不失为大英雄本色。至于吴三桂的“为红颜一怒”和楚霸王激怒之下把一个气势恢宏华美富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只留下一片可怜焦土”的举动,只能给后世人留下笑柄和一声幽幽浩叹。
   想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付出巨大的耐心和努力。而易于动怒的人,往往在事情的关键环节处,遇到棘手和麻烦,就变得束手无策,焦头烂额,结果把好好的一桩事情搞得一塌糊涂,就像蜜蜂一样为了一点小小的冲撞竟然把自己整个生命付之于最后的一蜇。
   我有个远房舅舅,在修理家里一个疏漏破损的木盆,当他把木条一片一片对接好,几番试验后发现木盆仍在漏水,于是盛怒之下,便取来一把斧头把木盆砸碎。后来无论在考试中失败,或者遇到不顺心的烦恼苦闷的事情时,母亲总会给我讲起舅舅的这一段往事。
   我由衷地欣赏那些谦逊达观、心境平和的人,他们即使身处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域,仍能保持“宠辱不惊,临危不怒”的平常心。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财政部供职期间,为了扭转金融危机而竭尽全力,但他的金融方面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却遭到非议,连人格尊严也受到凌辱,最后他客客气气地呈上辞职信。然后回到宁静的、能够充分施展他才华的剑桥去,回到书房去,跟他的藏书和藏画在一起,以坚强的意志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成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将军在总统任职期满后,在新旧总统接交的晚宴上,他明确地提出了从此“回归农庄,做一名农夫”的心愿。
   其实面对人生的厄运、不幸和磨难,与其怨天尤人,悲观沉沦,我更仰慕的是——“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把诅咒变为葡萄园”。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有限的精力,有限的光阴,是一个人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资源。生命的价值只有两种,要么熊熊燃烧,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要么窝成一团黑烟,到头来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不明智的人才会把自己的智慧才华消磨在无谓的悔恨、诅咒和愤怒上。有人把晚年的托尔斯泰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比喻为一个“气势磅礴气象博大的生命大瀑布”,把歌德视为一个“生命的常青树”。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瀑布”和“大树”。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它,就会变成一种“造福人类”的巨大能量和资源,去滋润养育万物生灵,为人间播洒出一片蔼蔼绿阴,可一旦它肆意咆哮暴怒起来,也同样会酿造泛滥成一场人间的祸患灾难。
  
  

共 33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的黑土地,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章开篇眀旨:母亲是个农民,一生和她生命联系最亲密的除过她的三个儿女,剩下的恐怕只有她耕耘了一生曾洒下她无数希望汗水的黑土地了。黑土地对母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细致刻画母亲如何打理这片土地,表达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智慧。文末更是卒章见志,神来之笔:沉默寂静的黑土地,只需一粒种子,一滴汗水,一点智慧……只要母亲轻轻唤一声“芝麻,开门”——那充满灵性的黑土地上就会争先恐后接连不断地输送出云朵般的棉絮,送来飘香的五谷甘甜的瓜果,那晶莹透亮果实累累的葡萄园就会源源不断的从泥土深处,从岁月的云烟中,从洒满阳光的田间小路上迎面走来。【隔岸的桃花】说理透彻,论证有力,感悟独特,也是一篇难得的、精彩的散文随笔。推荐赏析,建议加精!【编辑:航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3082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航帐        2013-08-24 17:59:50
  感谢文朋诗友赐稿笔尖为暖,邀祝秋爽文丰。笔尖为暖QQ群:231199696,期盼您参与交流指导!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31199696,欢迎参与交流!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