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心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神话模式及象征(作品赏析)

精品 【心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神话模式及象征(作品赏析)


作者:五月旧馆 举人,5633.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54发表时间:2013-08-31 09:04:31
摘要:人们看到这样凄凉肃杀的光景,心中难免生出悲秋之感。于是,秋天就成为了一切悲剧与挽歌的原型。

【心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神话模式及象征(作品赏析) 在古老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四个神祗掌管春夏秋冬四个节候,句芒司职春天,祝融司职夏天,蓐收司职秋天,玄冥司职冬天。其中秋天之神蓐收又叫做少昊,号白帝,厉神,主邢杀,《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郭璞注说:“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执钺。”厉神一来,“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奸伪不萌,妖孽伏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人们看到这样凄凉肃杀的光景,心中难免生出悲秋之感。于是,秋天就成为了一切悲剧与挽歌的原型。
   历史上以秋天为主题的诗歌多得数不胜数,里面几乎每一首都寄托着同样的感情:对时光易逝,对生命衰老死亡的感叹!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感情基调,除此之外,作者还会附着、置换表达各种复杂的情愫。《诗经·何草不黄》以“何草不黄”这一自然界生命循环规律起兴,表达了征夫们“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的艰辛生活。汉代乐府诗《东门行》:“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秋天本已是悲伤的季节,更哪堪游子在外?两种悲伤的感情撞击在一起,更加增添了诗歌“悲”的意味。陶渊明的《挽歌》在一片“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的肃杀氛围中开场,通过虚写亲人为“我”送丧,以及埋葬后的联想,表达了作者达观的生死观;毕竟陶渊明是个“乐夫山水”的人,他的精神早已物化在他周围的自然界中了,故而有“死生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胸臆抒发。可是我们与其说在诗歌中听出了陶渊明的死生观,不如说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对人生终究有一死的无奈叹息。
   唐代社会的开放和进取精神熔炼出的诗歌自是不同凡响于各个朝代,反应在写秋的诗歌中,便是少了悲伤的情调,而多了一些浪漫主义的情怀。最著名的当是李太白了。在杜甫悲痛地吟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白居易浅唱低吟“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时,李白高歌的是“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不过即便如此,李白还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地道出了秋天的基调仍旧是悲伤;李白的“酣高楼”到最后还是要堕落到“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中去。逮及宋代,内敛的诗词作家,例如李清照、秦观等,更是将“悲秋”这一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
   到了元代,这一情况也还在延续。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歌艺术是一种模仿的艺术,加拿大著名文学评论家弗莱也说过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是在模仿,不过,这里他所说的模仿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自然,而是模仿神话仪式。马致远的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便是在模仿有关司秋之神蓐收的秋天神话,以及模仿前人对秋天描写的模式上,继续着“悲秋”的主题。好像依旧是老调常谈,依旧是在悲悼时光易逝生命衰老死亡的基础上,附着置换为对羁旅艰辛的感叹。然而还是有了点新的东西的,否则也不会被称为“秋思之祖”了,否则也不会感动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了。我个人觉得这首散曲的新意主要不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新,“古道西风瘦马”的深沉凝重,而是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普遍的人类回归意识上。正如弗洛伊德在评论《俄狄浦斯王》和《哈姆雷特》时说的,假如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那么它肯定是挖掘了某种人类的永恒主题。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里,马致远挖掘出的是我们的“回归”集体潜意识。我们小时候在母亲身边得到的稳定感与安全感,是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所最缺少的,成年后的我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寻找“母亲”,渴望回到“母亲”无限的关怀。生活越不如意,越坎坷的人,越是有这种回到母亲怀抱的心理,这种人也最容易产生“恋母情结”。从这个意义上说,荣格的“幻觉似回归”和司马迁的“人穷则返本”说的是同一个道理。这种怀恋母亲情怀的最极端表现,就是渴望回到到母亲的子宫,甚至是表现出对生命的恐惧,对死亡的迷恋,幻想中的死亡就是回归到子宫和大地。我们知道,马致远生活的元代,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压迫的时代,人生抱负得不到实现,生活潦倒,无处为家,在此种境况下,羁旅中的马致远,看到西风残照,日暮途穷,潜意识里的回归情结自然被激发了,于是便发出了“夕烟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这一声感叹,马致远在有意无意中便道出了我们每一人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理。我们在读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时,仿佛还能听到马致远下一句的潜台词:“母亲啊,你在哪里?”
   在上面我已经说到,《天净沙》附着置换了了前人的“悲秋”主题,可是不仅如此,它还模仿了前人的遣词造句。“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并不是马致远的独创,早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用这个意象了。魏征《出关》“古木吟寒鸟”一句,便有异曲同工之妙。与这个意象相似的诗句还可以举出很多来。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诗人们都喜欢把“老树”和鸟配合到一块儿,表现出神秘恐慌的感情?或者说,为什么“老树”和“昏鸦”结合到一起,便能象征神秘恐慌的感情?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上溯到远古时候了。那时候的人类,智力还不发达,把自然界里的许多东西看成是具有人性、妖性和神性的。比如看到高山,就会以为有个山神、山精,于是便跪拜祭祀;看到日月星辰,看到四季变换,看到老树昏鸦,便也以为它们是有妖性神性的,于是也跪拜祭祀。久而久之,当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后,那种崇拜高山老树的集体潜意识还深藏在我们的脑海里,因此一看到老树上停歇着昏鸦,便会情不自禁产生出神秘崇拜恐慌的感情。即便是现在,在很多地方也还流行着崇拜老树的习俗。在我老家,有一棵百年桃树,老人们传说这课桃树掌握着村里所有老人的性命,只要这课老树发生什么意外,村里就会相应的有老人去世。有一年,老桃树被雷劈倒了,不久后连续死了三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村里的人就更加相信那个传说是真的了。
   “小桥流水人家”也并不是马致远的独创,几乎和他一个时代的白朴在《越调·天净沙·春》里,就有“小桥流水飞红”一句,两句诗只差了最后两个字!这是一组清新温暖的意象。心理学家认为,人经历的情境越可怖,越需要抒情的宽慰。在我们读《天净沙》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感到神秘恐慌时,接下来的“小桥流水人家”马上缓解了我们焦灼恐慌的心理。也许这也是马致远胜过前人的地方:不是一味地描绘旅途的恐慌艰辛,偶尔来一种不同色调的点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第一句一样,第二句的象征意义也是在远古的神话时代形成的,只不过不同的是第一句的意象是阴郁的,而第二句的意象是明朗的。甲骨文里还没有“桥”字,金文里也没有“桥”字,不过却出现了“梁”字。“梁”是个象形字,表示的是“人缘木涉水”。
   传说“梁”是周文王制造的,《诗·大明》:“亲迎于渭,造舟为梁。”朱熹注:“造作梁桥也。作船于水,比之而加版其上以通行者也,即今之浮桥也。造舟为梁,文王所制。”不论是什么样式的桥梁,石桥,木桥,浮桥,它们都方便了我们的交通,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对桥梁之神,自然是十分喜爱和感激的了。至于“流水”的神话渊源已难以说明白,不过从《诗经》各个篇章的描写,比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比如《蒹葭》里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比如《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可以看出在当时,小规模流水的神祗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感激的。这两个神:桥梁之神与流水之神,都属于明朗欢乐之神,自是与给人以阴郁的树妖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发展到“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自然景物凝结为人们所熟知的象征后,“小桥流水”就代表着温暖清新,“老树昏鸦”则是神秘恐慌了。
   关于“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在马致远之前也有很多诗人在用。比如北周王褒的《饮马长城窟行》:“秋风鸣马首,薄幕欲如何。”元代张可久《普天乐·秋怀》:“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只不过马致远多了“古道”而已。或许正是这个“古道”,让马致远的诗句超绝以往的诗家,而成为千古名句。古代人有“祖道”的宗教仪式,就是在亲朋好友远行时,在路口祭拜四方神,求四方神保佑平安。这一宗教行为发展到后来就变成了“饯别”的习俗,就是在路口摆酒席送别,魏晋南北朝以及唐宋诗歌里很多都有饯别诗,在萧衍编撰的《文选》里,还特意划出了“饯别”一类诗歌。到如今,人们已经不在路口送别了,而是在临行前的前一天晚上摆酒席,这可以说也是远古时候“饯道”的遗韵。虽然“饯道”的宗教含义几乎已经淹没不闻,但它还是隐藏在我们的集体无意识里面,所以看到“古道西风瘦马”,我们沉郁的宗教感情就会被唤醒。饯别之后,行客孤独走在路上,正值日暮途穷,自然要感叹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在模仿古代的神话模式,以及历代诗人的“悲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之后,才写作出来的;《天净沙》能够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离不开马致远的个性与才华,也离不开历代诗人的艺术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个人艺术的成功其实就是他所隶属的文化群体的成功。

共 35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 阅读完作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神话模式及象征》前,我们先来看看该词一般性的注释,以窦凤才的注解为例: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曲中的小体,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和显示主题的,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对比结合该文,不难发现,作者从宏观入手,首先对掌管秋天的艺蓐收(少昊)“人面、虎爪、白毛、执钺”异相有深刻印象,“厉神一来,‘西颢沆砀,秋气肃杀,含秀垂颖,续旧不废,奸伪不萌,妖孽伏息’,‘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肃杀之气陡然于眼帘心魄。接着,作者历数围绕“悲秋”主题抒情弄文的骚客文人在作品里把秋天就成为一切悲剧与挽歌的原型。待对”悲秋“做过大肆渲染后,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及到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借用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诗歌艺术是一种模仿的艺术和加拿大著名文学评论家弗莱说过的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是在模仿,作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即:“不过,这里他所说的模仿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自然,而是模仿神话仪式”。由此,在进一步诠释《天净沙.秋思》中涉猎神话的语句和意境片段,指出“小桥流水”(桥梁之神与流水之神,都属于明朗欢乐之神)就代表着温暖清新,“老树昏鸦”则是神秘恐慌的树妖象征了。最后,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自己蓄意已久的结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在模仿古代的神话模式,以及历代诗人的“悲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之后,才写作出来的;《天净沙》能够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离不开马致远的个性与才华,也离不开历代诗人的艺术积淀。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个人艺术的成功其实就是他所隶属的文化群体的成功。通观全文,作者似乎是在把玩《天净沙.秋思》这只小巧的鼻烟壶,前思后想,左看右看,在前人”悲秋“的主题上,猛然跳跃至远古的神话意境,以至于把无数骚人墨客把玩词中的意境和象征意义与神祗做好了天衣无缝的衔接。细读品味,其味隽永。知识性广袤,笔触行云流水般的通畅,引题、铺垫、高潮、收尾娴熟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极力推荐!【编辑:皂角树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1001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08-31 09:05:23
  知识性广袤,笔触行云流水般的通畅,引题、铺垫、高潮、收尾娴熟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极力推荐!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2 楼        文友:雨林        2013-08-31 10:11:34
  文章好,编辑也很到位。我一直在想,那马致远的天净沙我们都非常熟稔的,它与神话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又想,他老马写这个曲子时想到了什么鸟神话过吗?呵呵……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几次读这篇文章,再经过树人先生的一捋,好像真有那么点关系。领教了,学习了,高,实在是高!在这里,文与编相得益彰,令人佩服。还有,这样的文章更像一篇论文,作为文学作品,似乎有点可惜了,应该加工一下,投论文刊物一试。
河以长流乃及远,山因直上而成高。
3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3-08-31 13:54:45
  感谢雨林雅致点评了。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