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指间】东扯西拉话宗教——关于上帝(散文)

精品 【指间】东扯西拉话宗教——关于上帝(散文)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6发表时间:2013-09-01 18:03:16

在基督教世界里,人们可能不记得历代教皇的名字,但是有两个人的名字是肯定不会忘记的: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基督教是“一神教”,上帝就是一切,如果上帝被打倒,那么整个基督世界就必将倒塌,所以,攻击基督教的矛头基本集中在“上帝”身上。对上帝的攻击做出有效回应和化解的正是这两位基督教哲学家,而斯温伯恩则是现代一位在西方基督教世界鼎鼎有名的基督教哲学家,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奎那”。这三位基督教哲学家之所以被人们尊重 (不仅是基督徒),是因为读他们的著作,与读佛教学者大师们的著作的感受是相同的,你会为他们思想中闪烁的理性光辉而惊讶和折服。
   理性?有人不愿意了,都说宗教信仰是建立在非理性思维之上的,说宗教理性,真实匪夷所思。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耐下心来,认真读读一遍他们的著作,相信看法是会有所改变的。
   所有信仰,包括无神论,如果全部用建立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理性来推论的话,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经验只能经验到眼下,明天会出现你的经验还不能解释的事物,这正是理性经验明确的结论。但是理性毕竟是具有逻辑严密的特点,具有无可替代的实用性,能帮助我们了解、解释并把握事物的复杂和多变性。
   对上帝的质疑是以中世纪的阿基米德逻辑推理为主要武器展开的。面对无神论的质疑,绝大多数神学家们采取的办法是不予理睬,你骂你的,我做我的祷告,信仰与科学是两码子事。但是这三位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科学,逻辑推理是有道理的,宗教信仰一样可以用逻辑推理来说明论证的。正如斯温伯恩说的那样,科学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而宗教信仰也应该想科学学习,摆事实讲道理。
   有神论与无神论思想的确存在着似乎难以逾越的鸿沟,斯温伯恩说,要跨越这道鸿沟,就需要理解,而基督教哲学家有责任努力去做,让别人能够理解基督徒心目中的上帝。
   基督教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说老实话,我们这些非基督徒听起来很不舒服。既然上帝是全能的,好,那么--质疑开始了--:时间是上帝创造的吗,他在创造世界的同时同时也创造了时间吗?如果是,那么上帝必然也处在时间流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化,也就是说上帝也受时间支配,上帝不是自由自在的。如果上帝在之前创造了世界和时间,那说明以前的那个上帝成为了过去,哪个没有时间的上帝的头脑中怎么会有时间的概念?如果没有,那他怎么创造时间的,如果有,那说明上帝在时间流中?悖论出现,无法解释。总之有了时间,创世纪和上帝的绝对自由无法理解,不可想象。以前的神职人员,基督教神学家们总是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不予理睬,或者说这是思维的不同,信仰的不同云云。可是奥古斯丁不这么认为(后来的阿奎那和现代的斯温伯恩也都同样),他认为,既然人们用逻辑,经验学说来质疑,那说明这个方法是可靠的,是值得学习的。于是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回应关于时间与上帝的关系问题。
   回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定义时间,追问时间是什么?但是如果问“是什么”就必然是将时间等同于一个具体的事物,是一个东西。既然是一样“东西”,那么必然占据的空间,必然借助于空间来度量时间。但这是怎么也做不到的: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还没有到来,时间不可度量。所以时间不“是什么”。奥古斯丁说,时间只不过是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是度量别的事物的尺子,不是“东西”的“物理流”,不需要空间来度量,所以,时间只不过是我们思想意识的延伸而已。上帝创造了世界的同时,时间的概念也就开始。奥古斯丁认为,人们之所以用时间来质疑上帝,是因为人们受经验和习惯的支配,将时间等同于一个事物,一样东西来考虑,所以才会有悖论产生。
   善良的人们总是会问,世界上存在着那么多的丑恶和罪过,好人受苦,坏人享乐。上帝既然是全知全能的,那他为什么不创造一个只有好的没有坏的世界?奥古斯丁 回答,那是因为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给人以自由,这是真正的自由,包括不听上帝话的自由,正因为人有自由,也就同时应该有责任,所以,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上帝教人要行善,如果你不听上帝的教诲,去做坏事,这是你的自由,但你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亚当和夏娃行使自己的自由权,不听上帝的话,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以后会有死亡,这就是人类原罪的起源,是人类为自由付出的代价。
   奥古斯丁解释,如果上帝造的全是好人,那么人就不是自由的了,这样,人就等同于自然事物,是必然的,这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上帝给予有生命的人自由,无限制的自由。无限的自由也意味着无限的责任,违背责任就必须受到惩罚。既给人自由,又限定不能做某些事,这不是自由,这是悖论。矛盾的问题,是问问题的人错了:既要自由,又要限制(不自由),上帝是不会做不合逻辑的事的。
   之后,阿奎那更是精彩的使用因果等五个证明来阐述上帝必然存在理由。最著名的就是“第一因”和“第一推动力”。因果是逻辑推理是阿基米德最让人信服的推理方式,阿奎那正是用逻辑推理来回应逻辑推理对上帝提出的质疑。(见“拯救上帝”)
   全能的上帝能创造一块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吗?这是至今仍然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质疑上帝全能的问题。但是中世纪的阿奎那早已经用逻辑的方法很好的回应了这个问题。
   “全能的上帝能创造一块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吗?”这句话前半句说上帝是全能的,而后半句却又说上帝不是全能的了:有一块石头举不动。这个问题本身矛盾,是提问题的人偷换了概念:将自己承认的全能的上帝概念偷换成不是全能上帝的概念,陷入了自我矛盾的话语中。所以,上帝没错,是你提问题的人错了。打比方说,你要上帝造一块红色的黄地毯;让上帝画一个方形的圆等等,这种前后矛盾的话语只能证明提问题的人思维逻辑混乱,与上帝的全能毫无关系。
   斯温伯恩将这些问题归结为,自然规律,逻辑是上帝在创造宇宙的时候同时创造的,上帝绝对不会做违反逻辑的事情。斯温伯恩是英国的基督教哲学家,现在应该还在世。他写过很多关于基督教神学的著作,很可惜,翻译成汉语的只有一本“论上帝的存在”的普及本,关于斯温伯恩,我们只能从一些介绍的文章中和这本“论上帝的存在”中了解他的思想。
   无神论认为,说明,或解释任何事物,使用语言必须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意思是,描述了事物的存在状态。比如“我正在看书”,这句话一看就能明白,描述了 “我”正在做一件事:看书。没有意义的语言是别人看不懂的,换句话说,是别人不能够理解的。比如,当基督徒说,上帝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永恒的完全自由 的,没有肉体的人。无神论者认为这句话有毛病,因为我们的经验和感觉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我们周围的人都是有肉体的,在这个世界上,知识,能力,善良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是无限的,用普通人使用的日常用语来形容看不到,感觉不到的上帝,是难以理解的。这是基督徒们擅自将人的本质特征,只有在人世间才会有的特征意思延伸(知识,能力,善良等全部延伸为“无限”的),并修改了语法规则,将日常语境转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语境:基督信仰的语境,其本来意义将完全丧失殆尽,这是难以容忍的。
   问题是基督徒有没有权利对语言规则进行修改,能不能将日常用语用于基督教语境?斯温伯恩说,这是应该可以讨论的。 他举例子:科学家认为,物质是由非常小的,比原子还小的粒子构成的。粒子是什么样?这个词本身就含有“圆形”的含义,但是“粒子”究竟是什么个样子,看不见,摸不着,不好说,科学家们将其类比于台球,但是粒子与台球的属性是完全不同的。科学家将粒子用台球来比喻,是为了理解,描述它,类似类比的例子很多。既然科学家有权修改不同语境下的语法规则,那么基督徒也有权利这么做。科学家经常使用我们习惯的语言来描述我们不能够感觉,或看到的事物,这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加清楚,更多的了解事物。既然科学能将日常用语用在科学语境,基督教为什么不可以呢?既然科学用于能够将语句的本来含义扩大延伸,基督教为什么不可以呢?与科学解释一样,基督徒修改语法规则也是为了能够描述和认识更多的事物。
   斯温伯恩非常重视科学,认为不管有什么信仰,都应该以科学为榜样,也就是说学习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认证的说服力。他认为科学与信仰并不总是互相排斥的,排斥的是有偏见的人。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找出其规律。科学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我们解释了世界的自然规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解释是成功的。比 如,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引力,引力的数值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来。可是为什么两个物体之间会相互吸引,而不是排斥,或什么影响也没有?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结果,可为什么在太阳的作用下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科学探索自然,找到了这样的自然规律。找到了规律就是我们解释事物的终点,但是对于规律的成因,我们很少去关心,但是斯温伯恩说,找到了自然规律不是万事大吉,自然规律不是解释的终点,自然规律另有解释。
   就宇宙,自然界而言,人的态度是,如果面对的是毫无秩序,杂乱无章,我们会认为这不需要什么解释,因为它毫无目的可言,我们队杂乱无章,无秩序的状况没有兴趣;相反,如果面对井然有序的状态,我们一定会关注(用斯温伯恩的话说,是我们一定会惊讶),觉得这样的有序状态一定是有目的的,一定会追究:是谁这么做的?这个秩序的创立者是谁?秩序就是规律的结果。科学家不追问自然规律的来源,这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这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科学不能解释自然规律并不代表自然规律不可解释。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但不能解释自然规律的来源和自然规律的整体。因为探索的人本身处在这个整体当中,不可能跳出“整体”,从外部来看这个,认识这个“整体”,即你不可能跳出宇宙,从宇宙外面来考察宇宙。这就是斯温伯恩对科学与哲学的基本态度。从这一点出发,斯温伯恩认为,对于宇宙,科学有科学的对象,宗教有宗教的对象。科学不能回答宗教的问题,宗教也不能回答科学的问题。
   当科学家们对宇宙人生突然感兴趣,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这当然可以)那么他就闯进了哲学领域,身份也随之改变,从科学家变成了哲学家。所以科学不能解释自然规律的来源。
   非常遗憾是,斯温伯恩是著作被翻译过来的只有一小本,但是从这“一小本”和有限的文章介绍,我们的思维已经受到了一次具有极强刺激性的洗礼。从奥古斯丁道阿奎那,从阿奎那到斯温伯恩,基督教哲学的理性思维历程令我们耳目一新。三位大师的睿智,让我们深深的叹服,对自己以前认为已经了解,不存在问题的问题不得不重新审视,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宗教与科学,有神论与无神论,形而上学与逻辑实证主义或分析哲学的“争论”还将继续,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够不断地被冲击,更新。

共 43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翔实的材料,充分利用下定义、举例、比较等技巧,全面地剖析了信仰、科学的内在与外在的复杂关系。抛开文字本身,其实文章说得就是一个思想与信仰的话题。上帝,是一种信仰。但也只不过是某些人的思想而已,其间扯上科学甚至之外的“争论”,充其量也是思想的一次次进化与提升。但必须认识的是,信仰也好,上帝也罢,都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寄托,或者说就是人的一种心灵的寄托,让心灵有个依附、栖息的最好场所。【编辑:付欢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902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