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真的是秋天(散文)

编辑推荐 【笔尖】真的是秋天(散文)


作者:起舞 布衣,25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98发表时间:2013-09-05 22:20:05

立秋已经过了很多天了。热,一如既往,没有因为立秋而有稍许的好转。看来,四季分明的江南,也被这恼人的热,乱了方寸,忘记了季节的更替转换。
   前日半夜,朦胧梦中,忽觉身上有些许凉意,于是裹紧了毛巾被,重又在这清香的梦中沉睡过去。清晨醒来,睁开眼,顿时觉得有种与往日不同的沉静。太阳全无夏日骄横的踪影,温和地照着。缕缕晨风吹在身上有着丝丝的凉意。抬头看窗外,天空湛蓝,高远。是秋天真的来了!内心竟有掩饰不住的欣喜。
   没有一丝迹象,秋天就这么冷不防的,匆匆来到面前。仿佛一个迟到的孩子,有点着急,有点莽撞,但不失可爱本色。
   一夜间,由夏就走到了秋,仓促的让人多少有些不适应。但,终归是到了秋天了。早起的人,连平日的招呼声似乎也改了。“今天好凉快,好舒服呀……”“是呀,天终于凉下来喽……”不紧不慢的交谈着,拖着悠长的声。竹叶大扫帚“沙,沙……”有节奏地扫着。不知昨夜可多了一些落叶?在酷热的清晨,最怕听到这些声音,让人聒噪、心烦。但今天听起来,声音像被秋风过滤了似的,透着那么种清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许是心境变了,眼中的一切都澄明洁净起来。
   公园里,小区里一小片,一小片的树叶经过了一个夏季充足的光照,忽然颜色就沉淀了下来,成了墨绿色。仿佛一个朝气的少女,转眼变成了一个深沉的妇人。湖水也由艳丽的翡翠绿变为浓绿,像情人深情的眼眸,让人看一眼便醉在其中。花比起夏季,要少了许多。即便是有,初秋的花也显示出娇弱无力的状态。而此时,菊花尚未粉墨登场。
   然而,秋天是不缺少美的,不论何时。五颜六色的彩色叶植物、是足够装点初秋的了。有层次的渐变色的叶:从叶尖的粉色、红色、深红色,一直到叶根部的紫色;没层次的双色叶:红中带黄,紫中带绿;还有一些随意点缀着彩色斑点和线条的斑色叶植物……一切的色彩都调和的那么自然,舒服,像是油画笔漫不经心点画上去的。近山远黛,也有层次的深沉地绿着。山林中,不经意地夹杂着一片红,几点黄,远远望去就是一幅五色斑斓的画。
   傍晚,走在鹅卵石铺成的香樟小路上。不时,轻拂过一阵风,夹杂着樟树的香味,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你会醉倒。这便是晚饭后散步的一大乐趣了。因为家务繁多,对于这样的乐趣,我是无福消受的。但我会变通地把阳台上的窗全部打开,这样任它是哪边的风,我也能享受到这秋日的馈赠了。说到花香,秋天是断然少不了桂花的。我们这个沿江小城,随处可见桂花树。一到中秋时节,是“满城尽飘桂花香”。试想,在浮动着暗香的夜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与美人相拥,享受着美景,心大约都醉了吧。
   因为热,所以老觉着秋天还没到。其实,街市上那些水灵灵的,被摆放成静物画一样的各色瓜果,早已应季节相邀,按部就班地赶来了。晚饭后,抓一个甜桃或者洗串葡萄,再不,来个青桔子,半靠在临窗的沙发上,听着秋日的虫鸣,消消食,绝对是一种享受。立秋之后,门前小溪中的青蛙就少了很多,夜晚的蛙鸣自然也少了。从此前的,一群此起彼伏的“呱、呱”声,变成三、五只,再到一、两只,直至现在逐渐被秋虫声替代。随着秋的深入,夜变得出奇的静,连秋虫也识相地声息渐弱起来。偶有喝醉晚归的人,肆无忌惮的说话声会将人惊醒,再有一、两声婴儿的尖厉的啼哭,便是惊心动魄的夜了。
   因为喜欢秋天,便觉得他有千般的好。其实,秋天是最让人伤感的季节,最易产生悲秋的情绪。杜甫抱病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触目伤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今人悲秋的诗词文章,多不胜数。我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酸涩的记忆、不堪回首的往事亦或是满腹的委屈,置于胸中,灵魂深处。平时忙碌,无暇顾及。可秋天能让人冷静,让人沉思,让人触景生情:此情此景与我的命运是何其的相似呀!或者,借物喻己。于是乎,不由的悲从中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与自然产生共鸣,“悲秋”便是如此。
   年轻的时侯听过一首歌,歌名忘记了,只记得有句歌词“真的是秋天”。男声演唱的很动情、深沉。今天,无端的想起这首歌来,不由的低声哼唱起来。初听这歌时,我还未成年。如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步入人生之秋。时光太匆匆!真的是秋天了……

共 17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文字很唯美,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古逢秋悲寂寥。作者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作者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诗词贯穿其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作者感叹岁月的流逝,传达出诗人愁绪满怀、长夜难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实中有虚,虚情于实,以实映虚,言有尽而意无穷!推荐学习。【编辑:杨克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起舞        2013-09-06 08:01:34
  谢谢杨老师按语,将我的文章升华了。写时,没有想到这些高度,只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但下次写作时,我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再一次真诚感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