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故事三则(小说)

编辑推荐 【春秋】故事三则(小说)


作者:河杨 举人,43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3发表时间:2013-09-11 10:42:58
摘要:社会百态

(一)老实话与奉承话
  
   “大风起兮尘土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汉朝刘邦做了皇帝后,耀武扬威地回家乡时唱的歌词。他当时在家乡父老面前真是风光十足。一千六百年后,离刘邦家乡沛县不远的凤阳又出了个皇帝,这就是明朝开国的洪武帝朱元璋。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在家乡人民面前表示亲近,特下令给卫士说:“凡家乡来人,只要说得有根有据,不必通报,就让他直接见孤。”这道“亲近家乡”的口谕下达后,果然就有家乡的人去找他。
   一日,从小与朱洪武放牛长大、自以为感情很好的农民老幺去南京城见到了朱洪武。朱洪武端坐在龙庭上,威风凛凛;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以为与朱洪武从小在一起随便惯了的,见了他也不下拜。朱洪武已经大不高兴,而这老实人竟然不曾察觉,还直言不讳地说:“朱皇帝呀,我们小时候在一起放牛,多么开心快乐啊。有一回,我们炖了一罐子黄豆,大家抢着吃,连罐子都打碎了;还有一回,我们在张大爷的瓜田里,”他本来想说“偷了好多香瓜”。可是,朱洪武听了却拍案大怒起来:“胡说八道的混账!孤家从来没有这种经历。来人,将这混蛋推出去斩了!”可怜这位本想与“皇帝朋友”套亲近的老实农民,就这样屈死在朱洪武的屠刀下。
   老幺被杀后,本来与朱洪武有些交往的人,都不敢去找他了。可是,也还有胆大的人变着法子前来寻找他。
   又一日,来了位自称与朱皇帝“要好”的老古。见了朱洪武,首先大礼参拜,口称:“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洪武见了这样的“朋友”,心里早就有了“做上皇帝真威风”的感觉。喜滋滋地听这位朋友说:“想当年,我跟随皇上,骑角马,游青山;打破罐州城,捉拿豆将军,何等的威风;那一日,经过瓜州地,俘虏了多少瓜洲兵,那是多么的惬意!”朱洪武听了,龙颜大悦,说:“当年的经历已经是历史。现在,你还要随孤办事。孤封你为一等侍卫,每日随孤左右!”
   前一位老实巴交的老幺和后一位巧舌如簧的老古,都是朱洪武放牛时期的朋友,所说的又完全是一回事。只不过老古用了奉承的言语进行了粉饰,而老幺却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他们的结局就迥然不同了。朱洪武给予这两个放牛朋友不同的待遇,和世上许多事情,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呢!
  
   (二)庸医嘴功
  
   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住着一位姓翁的郎中。虽然他医术平庸,因为附近除他以外再也没有郎中了,所以,向他求医问病的人还不少。
   人们请他治病,他巧舌如簧。常常能将患病的原因、预后结果都说得叫人信而不疑。可是,他用的药却是“望风投影”。不仅医不好病,还常常将小病医成大病;本来轻微小恙,也能治得久病不愈。更叫人生畏的是:他的诊室不大,可常常有被他医死的病人。有病的人被他治的苦了,又经不住他巧舌如簧的辩解。虽然背负了巨大痛苦,都只好“打落牙齿往肚里落”。
   有时,病人少了,翁郎中便与人调侃。听他调侃的,绝大多数是些足不出户,劳动之余前来听趣闻异事的诚实农民。一谈起来,只能听翁郎中夸夸其谈,别人难插得上嘴。他总是将医疗上的失误,甚至医死了人,说成是“天犟不过甲子,人犟不过八字”,是他命里注定的,而自己已经用上了真功夫;他向人们说,“人都是还没有注生,就已经注死”了的,凡是死人都是该死的,绝不会错死了人;这些该死的人,任是神仙也是救不活的。他的口头禅是“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翁郎中“医术低下,嘴功赢人”,即使经常把人医死了,而他的营生总是源源相继。
   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天,小诊室里清闲下来。见多识广的凡君一个人在与翁郎中谈心。他说:“凭心而论,你收受人家的钱财,不能很好地给人家治病。许多人并没有多大病,你却把人家医死了,你想过没有,你能对得住人家吗?”翁郎中听了,明知理屈,然而,为了证明自己并非庸医,却故弄玄虚、神秘兮兮地诌出一首诗来:“我先生本姓翁,家住山门东。和尚是我表弟,道士是我表兄;一天不医死几个人,我们只好吃屁屙风!”咳!凡君听了,在心里说道:你常常把人医死了,不说自己医术低下,还说是为了表兄表弟的营生!这真叫:“淹死的公鸡嘴铁硬——宁死不认输呢!
   为了照顾翁郎中的面子,凡君只好“啊”了一声——原来如此!不过,凡君很清楚,这只是翁郎中强词夺理的说法。因为身为郎中,何尝不想治好别人的病呢?他实在是没有真实本领还强呈其能啊!
  
   (三)寡妇死了大头儿子
  
   童家娘子早年就守了寡,与比她年龄还大两岁的儿子共同生活。儿子比自己年龄还大,当然是丈夫前妻生的。这样的儿子称为“大头儿子”。
   童家寡妇与大头儿子多年来相处和睦,母子之间并没因为年龄不符,而出现矛盾。平时娘是娘,儿是儿;生活秩序正常得很。儿子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娶人;寡妇虽然英年守寡,却笃定从一而终。两个独身男女,在一堂房子里生活着,村上的人都以敬仰的眼光看待他们。当然也有挑剔的,说他们年龄相仿,多少年来住在一起,谁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怀疑他们做假夫妻)。
   随着岁月的推进,寡妇和大头儿子都上年纪了。这一天,她的大头儿子的大限到了:竟然比寡妇先死了。寡妇死了大头儿子,这个消息在村上传开后,引起了一番议论。村上的裁缝店是闲人们经常聊天的地方。这一天,有教书先生、道士、村社庙里的和尚,和裁缝一起议论开了。他们议论的内容,就是怀疑寡妇与大头儿子有着不正当的关系。如果确实有不正当关系的话,寡妇就不会把他当儿子治丧。为了弄清真实情况,他们决定,明天去偷听这位寡妇如何哭诉她的大头儿子。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四个人议论的消息,尽管非常机密,还是让同情寡妇的人传给寡妇知道了。第二天,这四个人悄悄地躲到寡妇的隔壁,要偷偷看寡妇的动静时;寡妇已经做好了应付的准备。
   寡妇来到大头儿子尸体旁,抚尸顿足,嚎啕大哭道;“我未生,先生我的儿啊;我未死,倒死(道士)我的儿呢;说我的儿,何尝(和尚)是我的儿哟?要想遇我的儿,鬼门关上才逢(裁缝)——我的儿喽!”她将“倒死”“何尝”两个词,有意哭成了“道士”与“和尚”。
   这四人听了面面相觑——自讨无趣。道士、和尚、裁缝都望着先生,道士说:“我们去告她一状,就说她侮辱我们的人格。不然真气死人了!”先生皱皱眉说:“理屈也,词穷也!”于是,只好忍气吞声。这样,他们无辜遭受了一顿辱骂,又无法申述理由;只能满腹怨气地、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回去了。

共 26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故事里的事,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三则小故事讲出了人生在世的些许道理,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悟处世为人的奥妙。(一)老实话与奉承话在相同的场合,却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告诫我们说话不仅要三思而后行,更要讲究因人、因地、因火候的艺术表达,否则后果很严重。(二)庸医误人,图财害命;而愚师误人子弟,却是害了一个人前途和一生幸福。所以,无论择医还是择师都要慎重。(三)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莫要做,否则只会自讨苦吃。听故事,学门道。推荐共赏!感谢河杨赐稿春花秋月!【编辑:米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米奇        2013-09-11 10:44:45
  短小的故事,带来莫大的阅读享受!
米奇
2 楼        文友:河杨        2013-09-11 13:40:48
   我的故事,其实都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可是,许多人只看其表面铺陈的文字,没有看到其中的内涵。米奇老鼠却在微言中看出了大义,这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谢谢米奇老师的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